本文作者於欣烈,汽車行業從業者。
前天福特放了個大新聞,5年後上市真正無人駕駛的汽車。
jalopnik 的一張動圖讓我笑了半天,福特 CEO Mark Fields 宣佈無人駕駛汽車計劃時,看來還真挺嗨。
還有就是一堆外媒報導這個新聞時,幾乎都用了下面這張圖。
昨天跟福特的一個姐們兒聊天時; 還談到了這張圖。用蒼穹做背景,還真有點我們的徵程是星辰大海的味道。的確挺好看。
我搞了張高清的大圖,需要的同學去作者公號回復「福星」自取。
福特宣佈2021年計劃後,家住西城區的於先生判斷,福特一定會跟谷歌走到一起。
1、認同
簡單來說,福特和谷歌對無人駕駛汽車的判斷一致:無人駕駛就要讓汽車完全自主駕駛,不再需要方向盤、剎車和司機。
而其他汽車公司的方案都是,想無人駕駛時汽車接管,想自己開車時,人類變回司機。方向盤、剎車踏板,該有的什麼都不缺。即便被視為方案激進的特斯拉也是如此。
我挺認同這種方案。在同一輛車上,在不同模式間切換存在隱患。至少對一部分人來說是危險的。
除了產品層面的認同,還有公司文化層面的認同。
福特是一家創始人強勢的汽車公司。這在傳統汽車行業如今實屬罕見。
Bill Ford 代表的福特家族,擁有很高的公司投票權。當年正是他力排眾議,從波音公司挖來 Alan Mulally 擔任公司 CEO。
正是在 Bill Ford 的支持下,公司賣掉了捷豹、路虎、沃爾沃等一眾豪華品牌,甚至抵押了福特商標,才艱難度過金融危機,成為當時唯一一家沒有破產的美國汽車公司。
如今 Alan Mulally 還是谷歌董事會成員哦。
2、谷歌變了
谷歌聘用了 John Krafcik 任無人駕駛汽車 CEO,而長期的實際負責人 Chris Urmson 則憤而離職(傳言說他跟 Larry Page 吵了一架)。
前者是曾任現代汽車北美負責人的汽車業內人士,還在福特乾過。後者則是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學者。
Chris Urmson 的離開被視為谷歌創始人,加速無人駕駛汽車商業化的堅定決心。
谷歌沒有汽車製造能力,也不願進入生產製造這樣重資產的市場。它一直在尋找汽車公司成為合作夥伴。
3、商業模式
福特已經想得很清楚,種種原因決定了,短時間內個人用戶無法接受無人駕駛汽車。
這種新技術需要先應用在出租車市場,由一家靠譜的公司來管理營運車隊和服務。這是個務實的商業化思路。
谷歌也表達過類似的看法。
美國是福特的大本營,可以合作的只有 Uber 和 Lyft。眾所周知,通用汽車是 Lyft 的股東,最近正希望完全收購 Lyft。這兩家公司之前,也已宣佈了無人駕駛汽車合作計劃。
福特只剩下 Uber,而谷歌是 Uber 的投資人。
雖然 Uber 和谷歌的關係也很糾結,但總比 Lyft 更容易接近。
4、 合作模式
兩家公司可以組建一家合資公司,來生產內置谷歌無人駕駛系統的汽車,甚至可以考慮建立一個新的子品牌。
當然,福特不會甘心成為一家硬體代工廠,它會努力從谷歌那裡學習科技公司如何做產品。
福特的戰略一直制訂的相當出色。Mulally 時代就投入極大資源開發了自己的車載資訊系統 SYNC,領先眾多汽車公司一大步。但 SYNC 的用戶體驗實在不夠好,並沒能吸引更多偏好汽車科技的用戶。
福特希望未來自己成為一家出行服務提供商,而不是一家製造商。在如何提高用戶體驗方面,福特可以從谷歌身上學到很多。
Facebook 創始人扎克伯格說,投資人的一句話對他非常有幫助:
在一個變化如此快的世界裡,你最大的風險就是不冒風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