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phone 黄鑫
在第三屆中國機器人峰會上,ABB集團高級副總裁,ABB有限公司董事長顧純元先生給我們詳細的講解了中國的製造業由「中國製造」轉向「中國智造」的一個很有效的方式——通過有一定智慧的機器人組成的,能靈活生產不同產品的生產線,來實現更靈活、更高效的自動化生產。
讓我們看看這份演講的內容,瞭解一下智慧化技術,如何推動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以下是顧先生的演講:
我今天在這個時間,簡單跟大家講一下從企業,從製造業角度,我們來如何看待我們面對的挑戰。我們所謂的機器人技術,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好處。
ABB是電力自動企業,我們用我們電力和自動化技術,為我們電力工業、軌道交通和基礎設施的客戶服務。我們的業務在全球各地都有。ABB中國是高度的本土化的企業,目前我們在中國大概有不到兩萬名員工,40家企業。我們整個來講,大家可以看到,ABB在全中國140多個城市有我們的業務。這裡不具體介紹了。
利用這個時間,我們簡單的回顧一下,就是在工業革命這個時代,不同的進步,丁院士已經講到了,工業時代的每一個時代,都需要一些新的生產的技術,來推動工業革命。
在最早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是動力的革命、從馬車到蒸汽機,提供動力的東西有了提升,第二代是通過流水線提高生產效率,第三代是數位化,到現在是資訊化。
那麼資訊化時代的特點是什麼呢?就是以網路技術為基礎的,丁院士講得非常清晰了,他講了兩條線,一個是資訊技術,一個是工廠自動化技術,我們ABB理解就是在現在這個時代,人、物、跟服務是一體的。因為你生產的是物,最終是提供一個服務。
服務的對象是人,過去來講這些物體是獨立的,但今天當數位化、雲計算、所有的傳感技術等技術越來越成熟的時候,智慧時代,物、服務、跟人,能有機聯繫在一起。為什麼這種聯繫對我們製造業非常重要呢?
控制成本一直是製造業的難題
製造業要不斷的面對新的挑戰。製造業,對於製造業來講永恆的課題,就是如何提升我們的品質,降低我們的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這樣的需求一百年前跟今天是一樣的,一百年以後同樣是一樣的。唯一不同就是在不同的時代,由於不同技術的發展,實現的方式有所不同。
這也是劃分工業時代1.0、2.0、3.0,4.0和未來的5.0的方式,區別就在這些技術如何提高我們企業競爭力。
為什麼提高我們競爭力很重要呢?這個也不需要多解釋,因為以簡單消費電子產品作為一個案例來講,我們產品實際上是跟市場相關聯的,很多產品面臨生命週期特別短,變化特別快,生產的量也很大的特性。面對這樣的產品,我們就需要生產過程當中:一是要控制成本。
另外一點就是我今天要講的:要有柔性優化的過程。
過去製造業如何面對這個問題(控制成本)的呢?是通過商務模式的創新。
過去十幾年,全球化不光是一個商務模式,實際上也是一種面對技術挑戰的手段。大家可以看到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一台蘋果手機,它在設計、製造、生產、銷售、服務的環節都有非常明確的分工。
同時大家也可以注意到在這個圖片,中國佔製造業中很大的比重,為什麼這些製造業集中在中國?這得益於先前的改革開放,中國的勞動力成本較低,同時中國員工水平相對高,這些紅利形成了製造業的興盛。
但由於中國經濟的發展,這些紅利逐漸的消失——這是必然的過程。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是必然要上升的,中國的人口也相對來講,慢慢進入中產社會以後,人口會減少,那在這樣的時候,中國如何保住製造大國的地位?答案就是中國的產業需要轉型升級,要利用自動化、智慧化、資訊化來升級中國的產業。
產業升級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我們 ABB 這次大會的主題就是工業機器人。大家看到世界各國有一些統計,我們用每一萬製造業工人中,機器人的佔有量,作為一個相對的指標,來衡量在這個工業自動化的程度,大家可以看到的中國作為一個製造大國,我們在這個地方的潛力應該來講還是巨大的!同時,也可以講,應該是商機無限,剛才麥肯錫也分析了這其中有多少萬億的市場容量和市場的機會。
但主要的來講,為什麼到了2016年,中國機器人的市場會變成全球最大的市場,這是有它的必然規律的。
我們可以看到,我們講到我們挑戰:人口、土地、環境,這些挑戰同時也是一種機遇,以機器人為首的傳統自動化的技術、其實都是可以達到節能增效的目的的。完全只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的話,可以做一個專用機器人,這樣也是很有效的。
不過講到我們今天要講的機器人柔性自動化技術,它最大的特點,我個人認為實際上是對你的生產週期的影響,柔性技術可以提高你的生產靈活性。
在製造業來講,就是用相對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回報。同時我剛才講了一下,以消費電子品作為一個例子,因為它的生命週期很短,有的產品生命週期只有6個月,最多9個月,你肯定不想這麼快就淘汰掉你的設備,這個時候以機器人技術為代表的柔性自動化技術特點,可以顯示出來了。
這也是大家為什麼討論中國機器人的時候,我們要瞭解整個的價值鏈,不只是關注元器件,當然零組件也很重要,但是我認為在產業鏈上的應用,才是柔自動化核心價值所在,在產品生命週期結束的時候,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服務和升級改造。這是剛才丁教授講得很多例子,已經說到了。
實現這樣全生命週期和升級改造,也是體現我們的製造業的水準,全面提升的時候,瓶頸在什麼地方?瓶頸在我們機器人系統的整合,實現柔性自動化是目前的瓶頸,為什麼這樣講?
因為機器人會應用在各行各業,不僅是汽車工業,還可以是食品,還有風電等等各式各樣的製造。從製程來講,有焊接、噴塗,這是傳統的,也有打磨機器上下料,搬運等等。
在各行各業的運用,特別是工業上的運用的時候。人才不僅要懂機械,還需要懂很多。因為不同行業有不同的需求和行業的規則、行業的限制。
所以由於這些方面的限制,我們的機器人在大量的推廣的時候,會受到很多的限制。當然這個限制可以從兩個方面解決:一個是我們大量培養人才,中國政府也在推動機器人培養人才,第二個技術方面是讓機器的使用更簡易,能夠適應不同的製程。把專業人才更多簡化成通用人才,從技術和教育這兩方面共同努力解決這個瓶頸。
經典案例
接下來在最後幾分鐘裡,我跟大家分享一個柔性自動化在中國的案例,這是長安福特做的一個柔性自動化生產線,這條線不僅快速,而且準確。它是世界上生產最快的生產線,不到一分鐘一輛車就可以下線。
但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在同樣這條生產線上,我們可以生產不同的車型。很多時候消費品相關行業的產品,一開始推出的時候,不知道市場需求到底怎麼樣,所以整車會推出好幾個車型。
有的車型供不應求,可能要等幾個禮拜,甚至幾個月才有貨,但有的車型要都沒有人要,這對企業來講是一個浪費,對消費者來講也會很受影響,柔性生產就可以解決這樣一個問題。
同樣的幾種型號,我不需要很多條生產線,每條都可以生產多種車型,我可以根據於我車型銷售的情況,即時的調節生產。
這條線上有全自動的上料系統,把物料放上去以後通過一個定位器,生產線就知道哪一款車型來了,就會對應做一些不同的動作。
剛才我們講它可以做6款不同的車型,在這裡我們把視覺系統,雷射系統,所有的這些夾具通過軟體整合起來。同時什麼地方需要補焊——這是具體的製程——在什麼地方補焊,補焊多少的決定,都是全自動的,我們還有即時的跟蹤的系統。
大家可以看到,在這樣柔性生產自動化過程當中,很多不同的製程,都可以非常有機的整合起來。剛剛丁教授也講了,有些機器人的技術的基本功,就是定位精度,軌跡跟蹤精度、速度,我覺得這些都是成熟的技術。
關鍵的技術還是機器人跟機械臂和周圍的工裝夾具,就是像焊接這樣的相關的設備,進行溝通和互動。我覺得這才是機器人製造,柔性製造業的關鍵。最後,還有一些就是修整,補焊,打磨,就是整個整得好看,最後噴塗去了。整個都是無人化的工廠,我也覺得自豪,我舉的例子是長安福特。
但同樣的設備,也可以用在我們其他的行業上,所以中國在自動化應用水準上,實際上已經有了這個能力,也有了這個達到世界先進水準的案例,我們關鍵要做的就是剛才前面丁教授也講了的兩化的融合,就是資訊化和跟自動化之間的融合。
柔性自動化才是未來
剛才我們丁教授也講到了,為什麼未來人機互動、人機融合非常重要?因為在未來機器人在製造業最大的應用範圍是在裝配上,在裝配的時候,你必須要改變傳統,這些機器跟人獨立分開,我剛才講的長安福特的案例,機器就跟人完全分開了,但未來人是要跟機器互動,甚至共事的。
這樣才能最大的發展整個生產的柔性,生產的效率。那麼,同時利用資訊技術,傳感器、雲計算這些技術,可以把物、服務、人有機連接起來,為我們客戶創造最大的價值,謝謝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