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劉霞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下一代科技產品將與我們現在使用的產品大相徑庭。而且,通過微軟、谷歌、IBM等大公司,目前正在殫精竭慮研制的新技術,我們也能管窺未來科技世界的大致輪廓。美國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站在近日的報道中,梳理了這些大公司正在著力研發的各項激動人心的「黑科技」。
「太空旅遊」:將在2018年實現
主要參與者:藍色起源(Blue Origin)和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
「宇宙飛船2號」(下)與運載飛機分離時的效果圖。 東方IC 資料
亞馬遜公司的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創辦了專注於亞軌道商業飛行的「藍色起源」。目前,該公司在火箭發射方面已經有了一些成功經驗。2015年11月24日,藍色起源公司成功實現一枚運載火箭的垂直著陸回收,這是在研製可重復使用火箭方面取得的「歷史性」進展,貝佐斯本人也對此非常自豪。而且,今年4月2日,貝佐斯表示,該公司當天完成了一枚,可重復使用亞軌道火箭的第三次發射與垂直降落。
業內人士的歡呼還沒有結束,更大的好消息接踵而至。2016年4月9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表示,其「新謝帕德號」(New Shepard)火箭第一級成功降落在一艘海上無人船上,這是該公司首次成功實現海上回收火箭,此前數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
雖然兩家公司火箭抵達的高度和回收,難度不可同日而語,但對掌握火箭回收技術的執著追求,已引起全球商業太空發射市場的變革,這種競爭正在演變為21世紀新一輪太空競賽。
上一輪太空競賽實現的,是將人類送入太空甚至更遙遠的月球,證明人類遠徵太空在技術上是可行的;而今天航天私企的競賽帶來的變革,是將普通人和航天器更經濟、大量地送入太空,火箭回收實現了火箭發動機與導航系統,這些昂貴設備的重復使用,能大幅降低太空發射成本,或許預示著廉價太空時代的到來。
據美國《財富》雜誌網路版報道,貝佐斯4月20日向記者表示,藍色起源預計將在明年對「新謝帕德號」火箭進行裁人測試飛行,預計將在2018年搭載付費乘客飛行。藍色起源預計將打造6枚「新謝帕德號」火箭,搭載6名乘客自主飛行至地球62英里以上的高空,在這一高度,乘客能夠體驗數分鐘的失重狀態,並觀看地球的全貌。
目前該公司尚未對商業飛行報價,但貝佐斯稱,藍色起源的報價將會比億萬富翁理查德·布蘭森的維珍銀河等其他公司更有競爭力。
維珍銀河的「宇宙飛船2號」(SpaceShipTwo)太空船能搭載2名飛行員和6名乘客,預計票價為25萬美元/人。
據悉,「宇宙飛船2號」是一種空中發射飛行器,船體長18米,尾部有火箭推動裝置。由母船搭載至4.5萬公尺時,太空船2號便會與母船脫離,船上火箭推進器會點火,把飛船送入地球以上100公裡外的太空。乘客可感受幾分鐘無重力狀態,同時透過巨大的窗戶欣賞到千米以內的太空景色。維珍銀河的第一艘「宇宙飛船2號」飛船已在2014年11月的測試飛行中墜毀,導致一人遇難。該公司在今年3月披露了其第二艘宇宙飛船,預計將很快開始測試。
混合現實:將數字世界與現實相結合
主要參與者:微軟
微軟全息眼鏡(HoloLens)的鏡片透明可以看到外部世界,同時還是一個顯示器,能夠呈現3D動畫,並且可以和現實世界很好的互動。
在虛擬現實技術不斷發展、但仍未能真正進入消費市場的情況下,微軟拋出一枚重磅炸彈——「全像眼鏡」( Hololens),它帶來了「全像互動」這種更加先進的電腦交互形式。
「全像眼鏡」的核心體驗是全像影像,簡單來說,便是離開顯示器螢幕,將生活空間變成一個電腦的操作界面。「全像眼鏡」與虛擬現實(VR)設備不同,虛擬現實實際上,僅僅是通過兩塊放置於眼部前方的顯示器,模擬一個不存在的場景,而「全像眼鏡」則是疊加於現實環境,這種混合現實技術將數位世界與現實世界結合起來。同時,「全像眼鏡」也不受線纜限制,佩戴者可自由行動。
但這一技術目前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視野很有限。根據高德納(Gartner)咨詢公司分析師布萊恩·布勞的體驗,「全像眼鏡」的佩戴者只能看到眼睛正前方一小塊區域內的全像圖像(水平方向視野大概35度到40度)。這意味著,「全像眼鏡」佩戴者只能看到所有全像圖像的一部分,而為了看清楚其餘部分,人必須走近、面對面才行。這會嚴重限制「全像眼鏡」的實際效果。
事實上,全像技術不單能用於視訊、遊戲等娛樂領域,對設計、建築等領域也意義非凡,受限的視野會大幅縮減它最終適用的領域。
不過,「全像眼鏡」的硬件目前仍在不斷調整之中,而且,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薩博(Saab)以及日本航空等公司正在開發這款產品的APP,其中不少已經進入了測試階段。
虛擬現實:帶你進入另一個世界
主要參與者:臉譜、三星、谷歌
奧克盧斯公司與三星聯合開發的虛擬現實設備Gear VR。
與「全像眼鏡」不同,「虛擬現實」技術是盡量將人帶入一個完全由電腦程序模擬出來的「虛擬世界」。
據媒體今年4月初報道,算上與三星聯合開發的Gear VR,虛擬現實硬件公司奧克盧斯(Oculus)旗下VR產品的每月活躍用戶達到100萬,這對奧克盧斯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對整個虛擬現實產業也意義重大。
本輪虛擬現實產業「復興」始自2014年臉譜公司20億美元收購奧克盧斯,力推虛擬現實概念。之所以稱之為「復興」而不是「爆發」,是因為虛擬現實技術在30多年前就已出現,不過因造價高昂和使用複雜,此前主要局限於航空航天、軍事等尖端領域。
虛擬現實技術看似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和仿真,實則能在娛樂、教育、醫療等多個產業開啓新的應用可能。這些應用不再「虛擬」,而是能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驅動新一輪產業變革。
據媒體報道,今年4月14日下午,英國醫生莎菲·艾哈邁德在倫敦皇家醫院手術室,成功為一名70多歲的結腸癌患者實施腫瘤切除手術,並首次通過虛擬現實技術(VR)對手術全程進行了直播。它展示了虛擬現實技術能成為強大的教育工具,而不僅僅用於娛樂領域。
據悉,現階段,全球虛擬現實領域里擁有超過20萬個開發人員,至少700家初創公司,其中250多家非常有前途的虛擬現實公司的融資總金額超過40億美元,總市值達150億美元。
無人駕駛汽車:2020年大批量上路
主要參與者:谷歌、蘋果、傳統汽車製造商
報道預測,2020年,至少會有1000萬輛無人駕駛汽車上路。
無人駕駛技術目前可謂來勢洶洶,發展迅速。谷歌是這項技術的「領頭羊」。不過,不少傳統汽車製造商也不甘示弱,開始涉足這個領域,甚至包括目前的手機科技巨頭公司蘋果。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最近表示,蘋果造車在硅谷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儘管蘋果並未證實此事,但有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馬斯克所言不虛。《衛報》去年披露的文件顯示,蘋果正在開發無人駕駛汽車,而該公司還曾經會見過多位加州官員,就無人駕駛汽車監管問題進行過溝通。
儘管谷歌宣佈其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在電腦的控制下安全行駛了100多萬公里,但谷歌無人駕駛汽車依靠雷射測距儀、監控攝影機、車載雷達、傳感器等,獲得環境感知和辨識能力,確保行駛路徑遵循谷歌街景地圖預先設定的路線,這些裝置個個「身價不菲」,僅雷射設備和雷達感應器的成本就在50萬到70萬美元,再加上特定的機械手等,一輛車至少要200萬美元,難以大規模推廣應用。
而與IT企業不同,奔馳、奧迪、富豪、福特等汽車巨頭,則選擇了更具實用性的民用智慧車技術路線。有報道預測,2020年,至少會有1000萬輛無人駕駛汽車上路。
人工智慧助理:功能更強,行動性更高
主要參與者:谷歌、微軟和臉書
所有科技公司巨頭都會設想這一天的到來:我們的日常事務會由手機或PC中的「人工智慧助理」來安排。蘋果手機的聲控軟件Siri、微軟開發的人工智慧助理Cortanna和谷歌研制的語音助手Google Now目前都在扮演這一角色,但未來這些服務會更智慧、功能會更強大,而且行動性會更高。
這些「人工智能助理」將替你處理郵件、IM(即時通訊)訊息;預定酒店和機票;合理安排一天的行程;購置必要的物品;甚至在你跑步時為你安排好會議。
通用翻譯軟件:讓人交流更暢通
主要參與者:谷歌和微軟
微軟發佈的一個Skype版本的程序能對7種語言的語音,以及50種語言的文本訊息進行實時翻譯。
谷歌公司的谷歌翻譯(Google Translate)APP對40多種語言,具有雙向自動語音翻譯功能;當然也可以進行文字翻譯;或者通過手機上的攝影機,對需要翻譯的內容進行辨識別然後由APP進行翻譯。
對於那些喜歡自由行、自駕游的人來說,谷歌翻譯的這一視覺即時翻譯新功能,讓人感動得熱淚盈眶。想象一下如下情景:之前去一個語言不通的國家旅行,因為看不懂路牌,現在掃一掃就能翻譯成你能認識的語言,還有什麼地方不能去探索呢!而且,這款軟件最強的地方在於這項功能可以離線工作,無需連接谷歌服務器,完全是背包客出門旅行的必備良品。
由此可以進一步想象一下,在不遠的將來,翻譯軟件或許能讓世界上任何兩人之間暢通無阻地進行交流。
聲控智慧機器人:或成智慧家居要員
主要參與者:臉譜、微軟、谷歌、亞馬遜
不同於能夠主動替你安排日常生活「人工智慧助理」,「聲控智慧機器人」具有執行用戶語音命令的功能。
臉書已經將「聲控智慧機器人」添加到「信使」(Messenger)應用當中,用戶只需一句話,它就能做各種各樣的事情,比如預定一束玫瑰花等。
亞馬遜開發的家庭語音助理亞馬遜Alexa(前身是Amazon Echo)則支持鬧鈴、音樂播放控制、天氣查詢、網絡搜索,以及新聞查詢等多種功能,而所有操作都通過語音控制完成。除此之外,它還能讓你的房子更加智慧:你可以用它通過語音控制照明開關、房門鎖和恆溫器;用語音直接在亞馬遜上購物;或者讓軟件播報當前時間、天氣狀況,甚至像人一樣講笑話,它現在儼然已成為智慧家居領域最舉足輕重的一員。
隨著亞馬遜Alexa的大熱,谷歌也正在致力於一個叫做Chirp的項目,它將整合谷歌目前的Google Now語音助手,未來將成為Echo的有力競爭者。
電子飛行器:讓沙漠也有網路
主要參與者:臉書、谷歌
臉書的「天鷹座計劃(project Aquila)」,它什麼也沒有,只有機翼,由碳纖維製造,重量更輕,外觀更酷。
臉書和谷歌公司,都在致力於將互聯網連接,和應用帶到全球每個角落。
比如,臉書的「天鷹座計劃(Project Aquila)」正試圖建造一款配備了雷射且由太陽能供電,能在空中漂浮數月,並飛到最偏遠地區,為人類提供網路接入的飛行器。目前臉書正在研製的這款無人機尺寸和客機差不多,只是它什麼也沒有,只有機翼,由碳纖維製造,重量更輕,外觀更酷。最終,無人機會用雷射彼此連接擴充網路。
谷歌的「潛鳥計劃(Project Loon)」和「天鷹座計劃」類似,只不過是用氣球代替電子飛行器。按照谷歌的設想,它會在一些地廣人稀、經濟發展水平較差地方的上空平流層中,均勻放置大量無人氣球,用以向地面廣播網路信號,從而幫助地面的人們使用行動設備連接上網路。
據媒體報道,2014年「潛鳥計劃」曾在新西蘭部分地區施行過,但這一次谷歌想玩更大的。如今,「潛鳥計劃」不再是實驗室里的設想了,2015年7月,斯里蘭卡宣佈將利用谷歌無人氣球,為全國提供上網服務。這也意味著斯里蘭卡成為第一個全面覆蓋網路的國家,也成為首個被「潛鳥計劃」項目覆蓋的國家。部分原因在於斯里蘭卡僅有約6.5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使「潛鳥計劃」更容易佈署。
另據媒體報道,2015年10月,「潛鳥計劃」又贏得印度尼西亞的青睞。按照計劃,印度尼西亞人民在2016年就可以用「潛鳥計劃」提供的信號來瀏覽網路了。
按照「潛鳥計劃」的長遠計劃,他們希望未來能和全世界的網路營運商開展合作,把網路信號傳輸到任何地方,將造福更多至今未能實現網路通暢的國家。
新電腦設備:讓通信更便宜
主要參與者:臉書
2013年8月,馬克扎克·伯格公佈了有關互聯網組織Internet.org的相關信息,該組織的目標是將互聯網推向全世界——尤其是目前佔據全球2/3、無法連接到互聯網的地方。Internet.org的合作方涵蓋了眾多卓越的技術公司,包括臉書、愛立信、諾基亞、高通和三星等。
作為這個計劃的一部分,臉書決定為全世界各地的手機公司,設計新的電腦和設備。為此,2016年2月,臉書成立新的「通信訊息項目」,該項目將營運商、基礎設施提供商、系統整合商,以及其他的科技企業聚集到一起,共同合作發展新技術,用新技術來改變傳統的構建和佈署電信網路基礎設施的方法。
臉書表示,新系統的建造和維護費用,將大大低於現有的商業通信設施,而且設計方法也可以免費獲得。臉書希望能借此降低電信公司的成本,並向那些貧窮的國家提供免費或更廉價的通信服務。
量子電腦:可破解目前密碼
主要參與者:IBM、谷歌
科技巨頭們紛紛為一種全新的電腦——量子電腦而折腰。傳統電腦使用比特0和1來處理資訊,但量子電腦則利用了「量子疊加」這一「秘密武器」,量子比特在同一時間可以為0、1或這兩者。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核心差異最終或許能使量子電腦的處理能力超越傳統電腦的極限。
目前,科學家們正試圖借助量子電腦解密新的技術領域:從分析基因序列到預測股市漲跌;從模擬單個分子之間的交互方式,到拓展機器學習的潛能等。除此之外,雖然還無法徹底評估這種電腦處理問題的能力,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答案就會揭曉。
今年5月5日,IBM推出了一項新的線上服務,允許所有人使用其5個量子比特的量子電腦,從而使這一「高冷」機器離普通人更近了一步。IBM希望,未來十年能研製出運行50甚至100個量子比特的處理器,而通用量子電腦將使用10萬多個量子比特。
而對於美國國安局(NSA)來說,量子運算的能力主要體現在破解密碼和加密上,它可以破解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公鑰加密技術」,而目前全世界大量網站和政府部門,都使用諸如RSA等公鑰加密算法。功能強大的量子電腦一旦研製成功,可以破解全世界任何密碼和加密算法。
抗衰老生物醫學:人類將年輕更長時間
主要參與者:風險投資人彼得·蒂爾、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Oracle聯合創始人賴瑞·埃里森
億萬富翁、美國貝寶(PayPal)公司的聯合創始人、矽谷著名風險投資家彼得·蒂爾想要活到120歲;甲骨文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拉里·埃里森認為,人終有一死的想法「難以理解」;谷歌公司的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則希望,未來有朝一日能夠「治癒死亡」。目前,這幾名億萬富翁正在為一些研究人體,為何會衰老以及如何阻止衰老的生物醫學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不過,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仍然無法想象,「死亡成為選擇而不是必然」這樣的場景。不過,有些科學家相信,就目前的技術發展趨勢來看,人能正常地衰老活到120歲。
智慧電腦:將應對網路犯罪
主要參與者:IBM、微軟、谷歌、臉書
目前,電腦能夠看、聽、說、思考,並且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
比如,IBM的沃森(Watson)系統,它在綜藝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獲勝;寫了一本食譜;並涉足了創新性醫療,而其傳奇生涯的下一站是應對網路犯罪。近日IBM宣佈,沃森正在把其認知學習的能力用在雲上,應用到分析、辨識,並希望能阻止網絡安全的威脅。
微軟和谷歌當然也不甘示弱,擁有自己的智慧電腦,其機器學習程序正在處理一些更基礎但更實際的事情,比如辨識照片、辨識照片中人的喜怒哀樂以及為照片撰寫備注等等。
隨著這些能自我學習的電腦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機器會變得越來越像人,處理事物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最終,類似《星球大戰》電影中號稱有完美記錄從不犯錯的HAL9000這樣的人工智慧或許會成為現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