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4日 星期五

‧ 一家曾轟動全球的顛覆式創新公司之死


網易科技 /顧貝妮
 
HealthSpot的步入式遠端醫療亭在2013CES大會上首次亮相時,因其創新的產品設計引發轟動。美國最主流的商業科技媒體《連線》、《福布斯》、《資訊週刊》、《商業週刊》、Techcrunch等等都曾對其進行了連篇累牘的報導。

首家成功上市的線上問診服務公司Teladoc,也在當年一眼相中Healthspot,急切地與它結成合作夥伴。美國最具創新思維的克利夫蘭診所和梅奧診所也都引進了HealthSpot進行嘗試。
2014年底HealthSpot還獲得了施樂公司近1830多萬美元的投資。其創始人Steve Cashman曾意氣風發的說:我們的產品具有顛覆性。
與許多全無特色,在泡沫中跟風,最終沒趕上節奏的創業專案不同,HealthSpot確實很有創新性。它設計的遠端醫療亭被Techcruchn稱為「箱式醫院」(A Hospital In A Box)。一個膠囊型小屋,為病人提供有私密性的遠端醫療服務。患者通過高清視訊會議,連線到專業認證醫生進行即時溝通,有必要時獲得醫生開的電子處方。而它的重中之重則是遠端診斷工具。
三年前CES上的遠端醫療顛覆者為何破產了?
然而20161月,HealthSpot卻宣佈破產清算,關門大吉了。美國的創新蓬勃就在於它能寬容失敗,但我們仍能從HealthSpot的失敗中,獲知些什麼?
Healthspots死於債務過高
Healthspot的融資歷史來看,HealthSpot似乎印證了B輪死預言。Healthspot先後共融資超過4000萬,但其中約有50%為貸款,並集中在2014年下半年後。
2010年公司創立到2013年初,產品正式發佈期間,HealthSpot曾獲得過400多萬美元的天使投資,20145月還獲得過一筆高達1830萬美元的投資,來自於施樂(Xerox)企業風投,實現了A輪融資。而在此之後,HealthSpot的產品出貨量始終未能有所突破,進一步融資顯得無所依憑。
三年前CES上的遠端醫療顛覆者為何破產了?
201411月和20151月,HealthSpot不得不貸款籌資,欠下了超過2000萬美元的債務。原以為憑藉與Rita Aid的戰略合作,將有可能實現幾百套設備的安裝,度過難關,卻因Rita Aid公司的重大變故而無法收回,清算時倉庫中尚有137座嶄新的醫療亭。巨額債務壓迫下HealthSpot難有迴旋餘地,不得不於2016年申請破產。
不過這都是結果,作為一個顛覆性新模式的代表,HealthSpot之死還有更深層次的思考。
其顛覆性的來源,就在於其引入了網路的新理念,不過作為網路公司,其存在什麼問題?作為一家醫療公司,其在傳統醫療設備根本問題上又存在什麼問題?
作為網路公司:邊際成本過高,未能快速獲得規模效應
HealthSpot相比使用行動應用,或PC登錄網路隨即隨用的遠端醫療服務,從功能上說更甚一籌,它解決了遠端醫療中,基本無法進行臨床檢查的難題。
HealthSpot這個箱式醫院內部有一整套數位化診斷工具,可支援醫生進行多項遠端診斷。它安置有聽診器、皮血管器、體溫計、脈搏血氧計、血壓袖帶甚至包括耳鏡。因此,僅需佔地40平方英尺(約3.7平方米)便可實現一個普通診所的基本功能:與醫生溝通,常規檢查,拿到處方。
此外,HealthSpot往往將其醫療亭安置在大型連鎖藥店內,因而患者拿到處方後,便可直接在藥店內取藥了。可以說整個服務流程完整,符合大家常說的「閉環」。
然而,HealthSpot的思維模式,更偏向於傳統設備公司,作為遠端醫療服務平臺HealthSpot的發展軌跡,全無網路公司該有的思維。
高昂的硬體及其維護成本。把設備賣給零售店與快速大規模的實現安裝量矛盾的。從營收結構上來看,HealthSpot期望在每次問診中獲得約30%左右的傭金,超過3億美國人平均每年看3次門診,HealthSpot只要能分切一小塊就足夠了。
然而這營收實現的最重要的前提就是HealthSpot醫療亭的安裝數量。HealthSpot寄希望於與連鎖藥店合作,希望他們花錢購買設備同時,繳納維護費,這令連鎖藥店選擇與HealthSpot合作製造了一個不小的屏障。無法快速的將設備裝載量提高,就無法與其他初診服務方搶奪使用者。
截至清算時,過去3年裡HealthSpot僅安裝了54座,總計獲得110萬美元的銷售額。
筆者並沒有查到造價成本資料,但可想前期投入的研發成本和製造本身的費用都不低。在HealthSpot看來1.5萬美元安裝一套大約已經是吐血價了。再加上設備本身還將產生可觀的修理維護費用,這些都令每運營一座HealthSpot產生的邊際成本居高不下。
使用場景過於局限。因HealthSpot醫療亭配置了相對複雜的診斷功能,提高了其使用場景的條件限制。HealthSpot醫療亭並未完全實現自助,在設計方案中就專門為醫護助理人員設置了一個工作臺。
在開始遠端診斷之前和結束後都有醫護助理。也就是說,HealthSpot還是無法在完全沒有醫護人員在現場的情況下使用,這也就無法隨意找個場所安裝HealthSpot,它必須配備或合作或自營的現場醫護助理人員。
核心訴求未能突出實現。從患者體驗上來說,相比直接用行動應用或PC登錄的遠端醫療服務,你還得移步到就近的網店去問診,而HealthSpot的安裝量太低限制的覆蓋範圍。
如果將便利性作為核心訴求,那HealthSpot醫療亭模式,顯然比不過隨時隨地連結的線上問診服務。尤其過去3年裡,美國線上問診服務發展迅猛,大批消費者接受了這類服務模式。
作為醫療設備商:價值訴求並非不可替代,面向少量大客戶風險大
HealthSpot計畫將它的「箱式醫院」銷售給那些相關利益角色,尤其是大型連鎖藥店。
特別要說明的是,Healthspot的倒掉並不意味著店內步入式診所的衰退。
2010年開始,店內診所(In-store clinic)在美國漸漸興起,零售巨頭們紛紛開始建設這種無需預約,快速回應消費者普通疾病的門診需求且價格低廉的門診處,既往模式下的店內診所需,要開闢一塊獨立空間並配置少量醫護人員,當然常規臨床診斷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
沃爾瑪、Target這些零售巨頭都開設了店內診所,尤其在美國大型連鎖藥店內逐漸成為標配性的服務——美國連鎖藥店三強:CVS HealthWalgreensRita Aid都有開設了店內診所。
HealthSpot公司也正是在2010年成立的。HealthSpot的初衷希望用他們的產品作為舊模式店內診所的替代者,進一步降低運作店內門診的成本。據悉按舊模式建一個店內診所的成本高達25萬美元。
HealthSpot僅收取1.5萬初裝費。之後零售店再按月向HealthSpot繳納950美元的維護費,以及每次問診10美元的技術支援費,以涵蓋隱私資料安全網路安全能技術服務的費用。在HealthSpot內進行遠端診斷服務,患者每次需要繳納70~80美元,HealthSpot將從中抽取18~24美元。
因此雖然HealthSpot能降低店內診所的自建成本,但這個方案卻並非不可替代,只是HealthSpot將場所及工具集成在一個精美的盒子中了,看起來確實更為高大上。但在採用HealthSpot之後,還得按月支付運維服務費,以及每次服務收入還需劃出約30%HealthSpot,這為實現店內診所的營收平衡帶了更多壓力,這些也令目前客戶有所猶豫。
HealthSpot要說服的客戶都不是普通客戶,它們都是零售巨頭。這樣的訂單往往不是一兩套設備,而是整個地區的至少幾十家的安裝量。對於一個新鮮事物來說,訂單越大推銷起來越困難。
2013年初HealthSpot的產品推出後,直到201411月才在真正意義上獲得了關鍵客戶,也就是Rita Aid連鎖藥店在俄亥俄州的首批25個門店,而HealthSpot原計劃在2014年底安裝100~200個醫療亭,顯然差距甚遠。

HealthSpot還希望它的設備,能被大企業的員工福利部門、經營長期護理的機構及急救部門採用,但這些目標客戶卻沒幾個能接受這筆開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