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數碼 安安
上世紀20年代,電視正式誕生,從那之後它經歷了5次大的變革,每一次都改變了觀眾的習慣。現在我們正在經歷第6次變革,一個電視無所不在的世界正在到來。
Ofcom的報告顯示,英國人對電視的癡迷排在世界前列,用平板消費媒體內容的人數也創了新高。客廳電視不再是電視消費的一切,也不是它的最終形式。變革由更年輕的一代來引爆。Childwise最近的資料顯示,5歲以下的孩子每天觀看電視的時間達到2.6小時,創了新高,他們通過平板和其它設備觀看按需提供的內容;Childwise還發現5至15歲的人花在網上的時間,比呆在電視機前的時間要長。
內容已經出現了位置上的轉移,用設備觀看線上電視對人們來說更合適。今年,隨著按需內容的增長和新服務(如Sky Q)的推出,所有電視都會發生位置上的轉移,電視將迎來第六次革命,新的行為方式將會繼續得到鞏固和強化。
黑白時代
第一代電視是黑白的。圖像是顆粒狀的,隨著攝影機和掃描系統的改進,圖像的品質也在穩步提高。1925年,約翰·洛吉·貝爾德(John Logie Baird)發明、展示了放大機械掃描電視,它的掃描行數於1936年達到240條。每條掃描線都會掃描電視,並顯示一個圖像。
直到1932年才出現電子電視,它和我們今天使用的電視更接近,發明電子電視的是美國人法恩斯沃斯(Philo Farnsworth)。1936年11月2日,BBC開始提供第一個常規「高清」電視服務,當時黑白圖像的掃描線達到了405行。到了今天,電視的掃描線行數相當於1080行。
彩色時代
黑白電視繼續發展,直到1954年美國才出現了第一個彩色電視廣播節目。系統採用國家電視系統委員會(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 ,簡稱NTSC)的標準獨立解碼亮度和色彩,黑白電視也可以使用相同的信號。
歐洲彩色標準直到1963年才出現,也就是PLA制式(Phase Alternating Line),這種技術更好,適應天氣的能力也比NTSC強。到了1967年歐洲才出現彩色電視節目,BBC第二頻道成了英國第一個播放彩色節目的頻道,
隨後彩色電視的品質不斷改進,螢幕越來越大,圖像越來越清晰,攝影機越來越敏感,廣播能力越來越強,可以播放更高品質的圖像。
時間轉移
接下來電視技術出現了另一個大的發展:時間轉移,在我們的世界「時間轉移」只存在於科幻領域。
上世紀50年代錄影帶出現,它使用的是卷對卷磁帶,很快產品就風靡整個電視產業。上世紀70年代時各種磁帶錄影機百花爭豔,技術的演進推動錄影帶進入千家萬戶,始作俑者就是1972年推出的飛利浦Model 1500。
用戶可以錄製節目並隨時觀看,這就是「時間轉移」,一些人甚至管它叫「很棒的時間機器」。
VHS錄影機最終贏得了「時間轉移」錄影帶格式大戰,幫它戰勝對手的是1999年推出的DVD錄影機和DVR錄影機。DVD錄影機已經滅絕,但DVR繼續走紅,它成了大多數「時間轉移」設備的基礎,成了廣播電視錄影機(可以讓直播電視暫停)的基礎。
數位電視
「時間轉移」出現之後又等了幾年,數位電視繼續掀起新的革命,通過與DVR的配合,數位電視掃清了未來之路。
比起類比電視數位電視有許多的優勢。對於消費者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數位電視圖像品質更高,它還可以在同一無線電頻率上,廣播更多的頻道。數位電視還可以提供增值服務。
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一批標準圍繞數位電視展開血戰,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支援不同的標準,直到1998年第一個數位電視廣播服務才在英國出現。
隨後數位浪潮席捲更多的國家,類比電視關閉,只提供數位廣播服務,節省的頻譜可以另作它用,最終為英國4G行動資料服務的推出掃清了障礙。
寬螢幕和HD
就在數位電視大紅大紫的時候,16:9寬螢幕格式開始替代原來的4:3格式。寬螢幕格式更適合在電視上看電影。
1998年英國開始出現第一個寬螢幕廣播節目,當然咯,它也是數位電視。在英國推出數位電視之前,寬屏電視節目很少,2000年前後寬頻電視節目數量開始迅速增長,最終淘汰了4:3電視節目。
2000年到2003年,英國的大多電視廣播商都已經轉移到16:9,隨後它們推出了HD頻道,走在最前面的是BBC HD和Sky公司的HD頻道,那時已經是2006年,它通過衛星廣播。沒多久Channel 4 ITV、Channel 5和其它頻道也紛紛跟進,全都提供HDTV頻道,地面HD廣播直到2009年才出現,走在最前面的是Freeview HD。
HD TV、1080i電視廣播節目的像素數是標清節目的5倍,它的圖像更鮮豔、更清晰,當顯示幕變大時,在常規觀看距離內圖像不會模糊。
在接受HDTV標準方面英國落後於美國,1996年美國開始出現第一個HD廣播節目,1998年官方開始正式接受HDTV。歐洲的第一個HDTV廣播節目直到2004年才在比利時誕生。
超高清(UHD,也就是所謂的4K)解析度達到了3840 x 2160,如果用舊時代的電視術語來說,相當於2000行乘以4000行,它顯然是1080i
HD格式的接班人。真的是這樣嗎?恐怕還言之過早,3D電視來了,又走了,沒有真正成功。
地點轉移
現在我們開始接近新的電視變革了:地點轉移。
變革源於2005年新設備的出現(如Slingbox ),無論在哪個地點,只要有網路就可以觀看家中的流媒體電視節目。「隨時隨地」觀看的模式被許多服務所推崇,如Netflix和BBC iPlayer。想看什麼就看什麼,想什麼時候看就什麼時候看,想在哪裡看就在哪裡看,只要有網就行,這種模式被證明是流行的。
現在連傳統的廣播商也開始支持用戶轉移地點。例如,英國Sky最近推出了Q系統,使用者可以利用網路從家中觀看流媒體電視節目,還可以將節目下載到平板上,或者通過APP觀看。它是Sky公司Go流媒體服務、視訊客製化服務的補充。
BBC公司的iPlayer、ITV Hub、ALL4、Virgin電視及其它電視臺都開始跟風推進,一夜之間,英國所有使用者都可以轉移內容,隨時隨地觀看。
和之前的「時間轉移」一樣,「地點轉移」成為電視體驗的一次重要變革,在按需提供服務的時代,電視只有這樣做才能繼續扮演重要角色,它必須抵擋無數瞬間娛樂形式競爭。
如果服務要實現「地點轉移」,最大的阻礙就是版權保護,它必須獲得電影和電視工作室的地區授權。
例如,流媒體服務Netflix最近被迫撤下自己的軟體,它提供的工具可以讓英國用戶通過美國圖書館觀看節目,繞開節目商的限制;這說明地區限制的威力是多麼巨大。
在英國本土,Sky Q與競爭對手可能越過科技企業,自己向大眾提供「地點轉移」服務,2016年在任何地方觀看電視將變成可能。
來源:theguardi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