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CES終於還是結束了,在離開拉斯維加斯之後,再次回顧,你會發現其實有它很容易混淆與「新」的「創新」的概念。就拿可穿戴設備來說,CES上展出的很多新的智慧可穿戴設備,只是換在外形設計上有了新的變化而已,像安卓版的戶外智慧手錶、「不僅僅是智慧手錶」的智慧健身手錶以及偽裝成時尚手鐲的運動手環。
然而,與產品外形的絢麗多變、形成鮮明反差的,就是可穿戴設備的電池技術,依舊還是沒有太多改變。
電池仍是可穿戴設備最大的痛點
為了解決APP運行緩慢的問題,你可以去優化APP的演算法;
為了解決軟體缺乏吸引力的問題,你可以去調整內容;
甚至產品太過於簡單,你都可以去找得到解決辦法。
但是,對於電池的續航時間而言,你卻無計可施。
如果你沒去CES,那麼讓我帶你快速過一遍在CES展上看到的那些產品,你會發現,他們在電池這塊的改進有多少,幾乎沒,這是真的。
Under
Armour發佈的新款運動手環續航時間是5天,Fossil的新款智能手鐲“夢想家Q”的單次續航時間也在5天左右。當然,這些電池能夠戴在你手上使用很多年,前提是只要你還在用的話。Misfit推出的新款運動手環Ray只要三顆紐扣電池就能夠工作半年以上,當然這也正是,Misfit聲稱的其跟蹤服務對電池續航能力要求標準。而實際上,Misfit將同樣的電池應用在電子手錶、計算器、助聽器上很多年了。
是的,這裡面也確實還有一些公司,正在試圖找到些新的電池解決方案。Fitbit的Blaze令人記憶深刻,實際續航時間與其官方所說的,居然沒有偏差,都是5天。Casio即將發佈的安卓智慧手錶單次充電,能持續使用一個月。
不過,Fitbit的Blaze不僅有內置的GPS要運行,還有一堆的協力廠商應用,而Casio是在僅需單純的顯示時間的條件下,能夠用一個月,如果作為一款正常的智慧手錶去使用到話,也就只能用一天。
還有新出的Moto 360運動手錶,與去年老款相比,居然內置了GPS,這可是連蘋果表都沒有做的事情。雖然摩托羅拉已經使用混合顯示技術,以儘量延長手錶的續航時間。然而,最後的結果卻讓人失望。
無論是Moto 360還是Apple Watch,電池都只能用一天。CES展上,我們還看到了Apple Watch推出的一個鑰匙鏈式樣的外接電池組。你可能會認為,這些進步正在取得現代技術,將有一個比Apple Watch外接電池組更好、更靠譜的解決方案出來。但是,並沒有。
電池續航問題對於可穿戴設備而言,不僅僅是個痛點,它還使得這些公司面臨更大的發展問題。電池的密度是無法通過其他的技術手段來改變的,所以與其依靠電池技術的改進,還不如用其他手段來節省處理器,以及軟體的耗電量。
大多數的可穿戴設備製造商都是這樣說的,當然也是這樣做的,所以如果你發現你的智慧手錶螢幕,每次點亮後幾秒鐘就會自動熄滅,別太在意,這是廠商故意的設計的。
如果它不是一個材料問題,這就是一個成本問題
Fitbit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ames表示,電池是「最難推進的一項技術,雖然每年鋰電池都會在功率密度上,多多少少的進步幾個百分點,但你永遠都不能百分之百確信,電池材料或電池技術會有一個巨大的進步」。
「最大的進步總是來自處理器製造商」,James補充說,「每年,處理器都會變得越來越好,功耗越低,還有感測器也是。所以你可以用軟體實現更多智慧的東西」。
Andrew
Chang作為Lumo Body Tech的聯合創始人,他曾在美國能源署任職。他說他已經看到了電池續航時間上的創新,但所面臨的挑戰都是圍繞成本,而不是材料。他表示,「有些超薄電池相繼問世,它們具有非常低的放電率,但卻還沒有開始使用,就是因為成本問題」。
Lumo有一款帶姿態感測器的「智慧」運動短褲,其採用的是鋰離子聚合物電池,一次充電可以使用5-7天。Chang說,他會尋找其他更具有創造性的方法,去提高電池的續航時間。「當我想把電池的續航時間從5天提到10天的時候,我才不會老是盯著電池不放。我會想辦法讓晶片組更靈活地工作,當你需要某些功能的時候,就打開這些功能,不需要時就關閉」。
蘋果可能成為可穿戴設備電池問題的終結者嗎?
有些公司開始嘗試一些新電池技術的創新,比如無線充電,甚至快速充電技術。Under
Armour的手環,充電需要30分鐘,而其他利用無線充電的產品無非就是換了個無線充電底座或者墊子而已。相比於線充,無線充電可以讓你每天晚上的充電更方便,但是它改變的只是充電方式,電池還是原來的電池。
現在有傳言稱,新的Apple Watch可能會開創可穿戴設備的春天,不過,依我所見,我對Apple
Watch 2.0 的期待只有兩點:更長的續航時間,內置GPS。不過這兩個點卻是完全相互排斥的。所以,如果有一家公司能夠成為可穿戴設備電池問題的終結者的話,可能會是蘋果公司嗎?
在電池技術沒有新的突破之前,可穿戴設備廠商還是只能選擇這些很尷尬的解決方法:備用電池,快速充電,智慧軟體。此外,他們還必須想盡辦法讓用戶接受這一點。由於電池技術的限制,智慧可穿戴設備還會面臨一個更尷尬的局面:我們每天都會去給手機充電,是因為手機有很高的使用價值,我們需要它。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款可穿戴設備值得我們這樣去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