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 有一個神經科學問題,困擾著虛擬實境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

原創 老呂IO


儘管虛擬實境VR)最近成了當紅炸子雞,但該技術明顯還存在一些問題。第一,你玩的時候的動作在別人看來像個蠢驢。第二,你看到的和你真正感覺到的時空錯位讓你頭暈想吐,甚至現在出現了個名詞“虛擬實境嘔吐症”。不過還有一個問題,雖然看起來它並不明顯,但也會讓你感覺相當怪異,那就是名為視覺輻輳調節衝突(vergence-accommodation conflict)的眼睛聚焦問題(會引起視疲勞,頭痛等)。這個問題看起來不那麼明顯,因為如果你不用虛擬實境設備,平時你基本不會遇到。

在洛杉磯舉行的國際圖形學年會上,斯坦福教授Gordon Wetzstein和他的同事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新型頭戴顯示裝置,宣稱可以將視覺輻輳調節衝突降到最低。這不只是一個深奧的學術問題,領先的VR廠商如Oculus和微軟都清楚他們的設備沒有解決這個問題,而佛羅里達的神秘公司Magic Leap則傾其全力於這個問題的解決。“這是個很有趣的研究領域,我認為它將是顯示器領域的下一個里程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視覺科學家Martin Banks說。

好吧,這所謂視覺輻輳調節衝突到底有什麼大不了的呢?下面記者給你說說。當平時你看一個物體時,會發生兩件事。第一,你會調整眼球。如果物體較近,你的眼睛可以自然聚焦於此;如果物體較遠,焦點會分離。這樣就產生了視覺輻輳。如果你的眼睛沒有調節好,可能就會看到重影。

第二,你眼中的“鏡頭組”會聚焦在物體上,即適應性調節。通常視覺輻輳與適應性調節是成對出現的。“視覺系統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一個回路,使這兩種反應可以相互交流,”Banks說道。“在自然環境下這意義重大,他們都想達到相同的效果,所以必然會相互交流。”換句話說,你的大腦已經為現實世界建立了一個快捷方式。

但當你戴上Oculus Rift或三星Gear VR,之前的和諧狀態全都被打破了。這些頭戴設備會通過稍有偏差的圖像來欺騙你的左右眼,從而製造3D效果,而且偏差越大,你就感覺物體越近。

這就意味著你的眼睛需要不斷調整來適應你眼前的螢幕,但其實它們對焦在一個較遠的距離。眼睛可不傻,長期這樣會造成視覺輻輳與適應性調節失調,它們會感覺到不適,時間久了可就會抗議了。

視覺輻輳調節衝突

2008年,Banks和他的同事在一篇論文中提到視覺輻輳調節衝突會造成疲勞和不適,甚至會加深虛擬實境嘔吐症的症狀。為了對其進行研究,他們小組製作了一個可以消除調節衝突的設備,該設備是一個大盒子,就像你在驗光師辦公室會看到的那樣,用三到四個不同的平面來展現圖像的不同部分。

然後設備上的一個透鏡則可以聚焦圖像的不同部分,讓它們在清晰與模糊中轉換。它的色彩與解析度都是頂級的,但想要進入尋常百姓家現在還不太現實。“實際上我們也覺得很費勁,因為需要獲知你眼睛的精確位置,所以過程中需要固定住你的頭。”Banks說道。

Wetzstein和他的同事在國際圖形學年會上展示的頭戴顯示裝置,實際上帶著會更舒服,因為你的眼睛可以自由活動。而且不像普通頭戴設備顯示的平面圖片,它會製造一個光場或者三維光照模式,從而類比現實世界中物體表面的反光。

該設備由兩塊堆疊的LCD組成,專用的演算法會將兩塊LCD現實的圖像分割開來,處於後部的LCD會在遠距離物體上賦予更多的細節。“我們不同於其他設備的地方就在於我們的演算法,”Wetzstein說道。而且該設備可由現成的零件製造而成。

Wetzstein的團隊在國際圖形學年會上展示的頭戴顯示裝置的顯示效果

不過記者還要澆盆冷水,想要在這個設備上玩遊戲現在還為時尚早。因為其視野暫時只能達到90度,解析度也無法達到Oculus的級別。更多的平面可能意味著圖像真實感更強。

不過它至少表明,頭戴設備能解決視覺輻輳調節衝突問題。其他團隊也試著用微透鏡彎曲光線從而製造光場,但想要在此基礎上提升解析度,就變得難上加難,Wetzstein說道。Magic Leap也在從事光場有關的研究,但沒人知道他們的具體方向。

當前備受矚目的頭戴VR設備如Oculus Rift和三星Gear VR,都主要依賴於立體顯示器,它們都表現很棒,但說到解決視覺輻輳調節衝突問題,它們真的無能為力。想要真正解決這一難題,業界可能還是要押注光場技術。

                                                                                                                                                                                                                            

via wired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