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范兒 劉學文
大導演詹姆斯·卡麥隆早前的電影《魔鬼終結者》反映了一個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高度發達的人類社會景象:世界由超級電腦“天網”統治,機器人有了自我意志,人類被消滅得所剩無幾。
人工智慧這個艱深的科技命題一直從未被停止過,即使有著《魔鬼終結者》這樣的諷喻作品。Elon Musk 在自己的 Space X 和 Tesla 等專案之外,還投資了人工智慧企業 Vicarious。
Vicariou 的把他們的使命形容為創造“人類智慧級別的視覺、語言和機械操控”,他們也被看做是人工智慧技術的最前沿。原理則是複製人類的大腦皮層資訊,獲取大腦的視覺、語言、運算、肢體動作等能力,轉化成代碼移植到電腦中,使電腦獲得人類大腦的這些能力。
在前日,Musk 接受了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 CNBC 的採訪,談到了他投資人工智慧領域的想法。Musk 說:
“我非常喜歡關注人工智慧,但是我覺得這個領域可能導致一個危險的結果。”
當被問及是什麼樣的危險時,Musk 說,已經有了現成的電影來說明,即《魔鬼終結者》。
關於人工智慧無節制發展最終釀成災難的故事電影已經很多了,這種諷喻之聲在此經過投資了人工智慧的 Musk 發出,正好再次帶出了這個在文化界,和學術界不斷提及的憂慮。尤其是前段時間有消息稱,舉辦圖靈測試 2014 的英國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宣佈,一款名叫 Eugene Goostman 的人工智慧程式通過了圖靈測試。測試中,很多評判者認為它是一個 13 歲的小男孩。
只是隨後 Google 工程總監 Ray
Kurzweil 表示 Eugene Goostman 的人工智慧程式不能算作通過了圖靈測試,紐約大學認知學教授 Gary Marcus 也認同這一點。
Google 工程總監 Ray Kurzweil 以其“奇點理論 Singularity”著稱,該理論認為在未來某個時候,技術將會變得非常智慧,甚至會超過人類自身。同是 Google 科學家出身,人工智慧領域相關的李志飛的看法則為,這個趨勢即人的智慧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生物智慧,另外一部分就是所謂機器智慧。很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你的智慧是 100 分,60 分是來自機器幫助你達到智慧,另外 40 分是真正的生物的智慧。
像是 IBM 和微軟這些老牌研究人工智慧的企業就不需多說,Google 近來在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方面的佈局就尤為迅速和隱秘,2013 年 5 月份 Google 收購 DNN research,Android 之父 Andy Rubin 離開 Android 部門,轉而投向了他最初的夢想,轉眼機器人去了,一口氣收購了 8 家機器人公司。今年 1 月份則以
6.5 億美金收購了 DeepMind,沒有任何商業產品,有一篇還沒有發表的論文,有 9 頁紙,真正的內容就 7 頁。
按照李志飛的說法,可能 Andy Rubin 下次出現在公眾面前就是一個半人半機器人的原型,而和機器智慧成為我們智慧的一部分一樣,我們的身體也可能有一部分是機器人構成。
說到這裡,這種非常超現實的科技發展假想和 Musk 的擔心有所重合了。但是科技的發展至今,與此類似的擔心還有許多,人類社會也沒有因科技發展毀滅,再回看一下 Vicarious 的投資人名單,除了 Musk 之外,亞馬遜 CEO Jeff Bezos,Facebook
CEO Zuckerberg,雅虎聯合創始人楊志遠,Skype 聯合創始人 Janus Friis 紛紛在列。經過兩輪融資, Vicarious 已經拿到了 5500 萬美元。足見大佬們對人工智慧的看重和意見之一致。
技術從來都是雙刃劍,Musk 的擔心不無道理,他在採訪中說:
“或許會有不好的結果,但是我們必須確保結果是好的,而不是不好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