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居”是近幾年科技界比較熱門的領域之一,各大科技廠商的跟進更使其備受關注。但是對於大部分消費者而言,距離所謂的“智慧家居”貌似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許多智慧家居設備也由於功能和體驗等方面的缺陷,而處於滯銷狀態。
美國科技部落格網站GigaOM的知名撰稿人斯塔西·希格金波塔姆(Stacey
Higginbotham)近日發文對智慧家居的發展前景和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以下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現如今,大部分人對於智慧家居並不感冒,來自市場研究機構Parks Associates的資料顯示,目前只有13%的家庭所擁有的互聯網設備不是電腦、手機或平板,由此可見智慧家居距離大眾消費者還有相當長的距離。
上周我在一次會談中與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的物聯網標準團隊,曾就“如何讓消費者適應智慧家居”的話題進行了探討,隨後也獲得了一些基本成熟的想法。
目前的智慧家居尚不能讓人滿意,為何這樣說呢?在我花費300美元為我的客廳添置飛利浦Hue智慧燈之前,我不得不考慮一下我為何需要它們。幸運的是,我本人對IFTTT(If This Then That)這樣的工具比較瞭解,所以我能夠看到將家中的照明系統,與網路服務連接之後,可以帶來的巨大便利,比如提醒我注意股票的走勢、與我的編輯進行聯繫,以及對我丈夫進行定位等等。
但是,相對於人們已經比較依賴的Wi-Fi網路來說,對智慧家居幾乎沒有什麼依賴性,所以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讓人們真正接受這些物聯網設備,讓人們能夠有對家庭進行自動化改造的衝動。
在我看來,目前一共三個阻礙因素,分別是產品的行銷推廣、售價以及人們對個人隱私的擔憂。
為何需要智慧家居?
對於智慧家居設備的行銷人員來說,儘管他們向我們描述了一個個美好的前景,比如當孩子下學回家,踏入家門後能第一時間獲得對應的資訊,比如智慧家居設備能夠在家庭成員一早醒來時,就能進入待命狀態等等,但是消費者往往並不確信這些看似誘人的前景,所以行銷人員更應該從消費者最基本的需求出發。
我們有必要弄清楚“智慧家居”的概念,它是全自動的麼?它是很好玩的麼?它是節能的麼?沒有人知道智慧家居能給他們帶來哪些便利,或者他們為何需要智慧家居,這也正是許多消費者在發給我的電子郵件中詢問最多的問題。
上述這種情況和行銷困局,實際上涉及到另外兩個問題:智慧家居是相互共用的,同時也是比較複雜的。這兩個問題都需要人們對智慧家居設備有一種新的認識,讓他們能夠瞭解到相對於目前的科技產品來說,這些設備在相互連接之後,能夠為他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多大的變化。
舉例來說,目前科技行業針對電腦和手機這兩個領域的行銷做得非常成功,並將它們變成了大部分人都擁有的私人設備,但是對於智慧家居來說,顯然還遠遠未能得到這種狀態。
所以從行銷角度來看,我們很難弄清楚如何去銷售一台高度私人化,同時還具備共用性的設備,試想如果你的智慧設備都是通過手機或手機應用來觸發的,那麼對於客人、孩子或整個家庭而言都會是個難題,畢竟有的人使用的Android手機,而有的則使用iPhone,所以很難進行統一。
家庭Hub的發展
在談及智慧家居的複雜性時,我們先從一個基本前提說起。目前大部分家庭Hub廠商所提供的超級詳細的程式設計式解決方案,並沒有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廠商所設定的智慧家居設備應用邏輯,往往與真實的使用環境有所脫節,前者大多比較死板,而後者的要求則比較靈活,所以這就很容易讓消費者喪失對智慧家居的興趣。
另外一個問題是人們通常不過購買一整套的智慧家居設備,而是購買數台自己真正需要的設備。通常情況下,這些設備都需要被連接到雲端才能正常使用,那麼這自然就會給設備廠商造成一定的影響,比如額外的成本投入,以及設備可能會在斷網或API阻斷的情況下出現崩潰的情況等。
如今Hub已經成為智慧家居的主要解決方案,它們通常擁有足夠強大的計算能力、支援Wi-Fi網路和斷電繼續工作等,但是這仍然需要消費者能夠用類似工程師的思維,對這些設備進行配置和管理,但實際上這並不合理,我們不能讓消費者像工程師那樣經過多種嘗試之後才弄清楚自己的真正需求,而是從一開始就能夠滿足他們的實際需求,讓智慧家居設備能夠迅速融入到他的生活中,並扮演重要的角色。
讓一起互相聯通
目前的解決方案有兩種,要麼就是給設備加入學習演算法,或者是利用AllJoyn或Open Intercommunication Consortium等通訊協定,或框架在設備之間建立聯繫。利用這些技術,使用者的設備可以從周邊環境中獲取相關資訊,然後將使用者的需求傳遞給任何聯網的設備。可惜就目前來看,這些學習演算法非常遲鈍,Nest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AllJoyn和其他一些類似的物聯網框架(例如IBM用塊鏈、Telehash和BitTorrent三種技術研發的開源物聯網框架Adept)非常有趣,但只有廣泛推廣採用之後,才會真正體現價值。搞不好這些技術就會成為又一個DLNA,聽起來是解決音訊視訊相容性,讓個人PC、消費電器和行動設備達到互聯互通的“靈丹妙藥”,但最終卻是雷聲大雨點小。
前雅虎高管湯姆·寇特斯(Tom Coates)創立的初創公司Product Club推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可以保證這些設備互相之間聯通並各司其職。他設想中的這種“家庭設備聊天室”服務可以讓使用者登入一個虛擬的聊天室,看到每一件智慧家居設備是怎麼“想”,怎麼“做決定”的。這是一個有趣的提議,不過需要更高一層的人工智慧技術才能最終變成現實。設想一下,某位用戶第二天早上要趕飛機,他晚上登入這個虛擬聊天室,確信他的智慧管家能夠為他安排好一切,讓他可以一起床就能安心去趕飛機,這是一件多愜意的事情。
智慧家居應該是讓用戶能看到家中正在發生的一切,影響那些設備作出的決定,而不是為每一台設備編寫運作的程式。
智能家居太昂貴了!
更換智慧家居設備的費用非常昂貴,新產品的成本可能是舊產品的5倍甚至更高。例如,Nest智慧恒溫器的價格是250美元(現在是USD 99起),而此前我家裡使用的Honeywell智慧恒溫器的價格是70美元。即將推出的August智慧門鎖的價格是250美元,目前市場上Kwikset 智慧鎖的價格是30美元。
大多數人不會迷信高科技,特別是考慮到上面已討論的市場行銷問題。當然有許多方法來解決智慧家居設備成本過高的問題。一種方式是突出設備的性能。同樣,Nest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有一次,我出席一位朋友的家庭宴會,這位朋友是一家非科技公司的CEO。我注意到她家牆上安裝了Nest恒溫器,就問了有關該產品的情況。她告訴我,她喜歡這款設備,擺弄該設備帶給了她很多樂趣。事實上,當天她早早地就回到家裡,為的是調低家裡的溫度以迎接晚上的宴會。她對此毫不介意,因為她喜歡擺弄該設備。
她提前回家以調低Nest恒溫器的溫度。她開車回家就為了調好家裡的溫度,而本來她可以通過手機來控制該設備的。她不是一個愚蠢的女人,但顯然她並沒有注意到Nest恒溫器具有遠端存取功能。她並沒有意識到這一功能的存在。Nest恒溫器是她家中的一個漂亮的裝飾品,同時她也非常注重該設備的學習能力。
這些學習能力成為人們漠視智慧家居設備成本的另一個原因。這讓你改變了看法:Nest不是一個恒溫器,這是一個會學習的恒溫器。遠端存取不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的功能,很顯然,你為這些設備具有學習能力而付出更高的成本。
August智慧門鎖的情況也類似。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傑生•詹森(Jason
Johnson)會告訴你這不是一把鎖,它是一個機器人。這個機器人能按照你的指示,讓某些人進入你的房子,即使你不在家。是否因為這樣的原因,這把鎖就值250美元?我不知道。
但智慧家居設備的成本將下降。我們正處於消費產品生產轉型的早期階段,隨著需求的增加,Wi-Fi模組和微控制器的成本將逐步下降。摩爾定律將會證明這一點。
更多擔心
對於智慧家居最後的擔憂,是病毒可以入侵你家的燈泡,或訪問你與谷歌伺服器連網的攝影機鏡頭。對此,人們提出了許多方法和措施。
但我認為,消費者將不得不自己發揮一定的作用,如更新自己的密碼,為自己的系統打上補丁,並及時瞭解可能發生的問題。設備製造商同樣也要做這些事,而且要採取進一步措施,如讓使用者及時瞭解安全升級資訊,不斷測試安全性漏洞等。當設備連接到互聯網,從出貨開始就面臨被破壞的可能性。
政府也要發揮一定的作用。在安全性方面,政府監管機構應處罰那些重複出現問題,或不及時更新軟體的公司。在隱私保護方面,政府監管機構應就中繼資料(MetaData)出臺規則,而不僅僅是防止企業洩露個人身份資訊。我們還需要禁止不合理搜查和扣押數位設備的行為,將其作為公民權的一部分。
底線
正如你所看到的,解決這些問題不是簡單地告訴消費者,他們可以花普通設備5倍的成本來獲得連網的體驗。高端家庭自動化供應商Savant的一位銷售人員曾經告訴我,未來幾年,人們會如同接受室內管道一要接受智慧家庭設備。當然,這人是出售智慧抽水馬桶的,但我認為他說的有道理。
讓消費者購買智慧家居設備,關鍵是要解決其安全和隱私問題,同時要讓消費者瞭解設備的成本和功能等。
我們需要解決智慧家居設備的法律、設計、工程和通信等問題,然後再回到服務和產品本身,最終讓消費者可以沒有顧慮地使用它們。畢竟,我們人類創造工具是為了去適應它們,而是讓它們能適應我們。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