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布珝)
為了給全球偏遠地區的居民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谷歌要下血本。
據《華爾街日報》網站報導,谷歌計畫為自家衛星專案投入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希望能夠以此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資金及技術方面的阻礙,為全球偏遠地區的居民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
谷歌衛星項目最終耗資或達30億美元
雖然專案細節仍在不斷變化,但知情人稱,谷歌計畫最初打造180顆高性能繞地衛星,而它們運行軌道可能低於傳統衛星的高度。
目前,谷歌衛星專案人為葛列格·維勒(Greg Wyler)。他是衛星通訊初創公司O3b網路的創始人,最近與O3b前CTO布萊恩·霍爾茲(Brian
Holz)一同加入谷歌。為推進這一項目,谷歌還從Space Systmes、Loral LLC等衛星公司挖來了不少工程師。
維勒在谷歌團隊由10至20位元成員組成,需要向克雷格·巴拉特(Craig Barratt)彙報工作,而巴拉特則直接向CEO拉裡·佩奇(Larry Page)報告。
知情人稱,這一項目的耗資數量可能在10至30億美元之間,最終價格將受到網路設計、後期階段衛星數量可能翻倍的影響。而根據以往的經驗,專案成本可能還會增加。
衛星+無人機:矽谷巨頭爭奪2/3人口的互聯網接入
谷歌衛星專案,是矽谷巨頭借天空拓展互聯網覆蓋的又一嘗試。谷歌、Facebook都希望為偏遠地區使用者提供網路服務,從而增加營收並最終盈利。
此前谷歌曾公佈Project Loon,希望通過高空氣球,為偏遠地區帶來寬頻服務。今年4月,這家搜索巨頭又收購太陽能無人機公司Titan Aerospace,目標同樣也是為了提供上網服務。據悉,Facebook無人機項目也在進行之中。
“谷歌和Facebook奮力尋找讓更多人接入互聯網的方法”,衛星通信研究公司Irwin
Communications總裁蘇珊·埃爾文(Susan Irwin)表示,“有線連接能夠覆蓋的範圍有限,蜂窩網路也只能覆蓋少部分區域,衛星則會讓網路範圍大幅提升。”
谷歌希望通過氣球、無人機、衛星向未聯網區域提供服務,這與公司新市場策略吻合。即便項目最終並未獲得成功,谷歌也能夠從經驗中汲取教訓。
谷歌發言人表示,公司希望讓數億未接入網路的居民聯網,“接入互聯網,會大大提升人們的生活。可現在,全球仍有2/3的人口完全享受不到這樣的服務。”
一條鮮有成功先例的漫漫長路
衛星顧問公司TMF Associates負責人蒂姆·法賴爾(Tim Farrar)預計,谷歌Project Loon項目的高空氣球,最終將被Titan無人機替代。無人機、衛星各有千秋、互相補足——無人機,在小區域提供高性能網路;而衛星,則能服務更廣的區域,滿足較小的需求。
法賴爾曾經供職於Teledesic。在上世紀90年代,這家公司時候曾進行類似嘗試,打造低軌道衛星系統,提供互聯網服務;而且也曾考慮使用無人機彌補衛星系統的覆蓋空白。不過由於成本超支、又遇到技術難題,2002年這一專案被迫擱淺。無獨有偶,1998年銥衛星公司(Iridium Satellite)宣告破產重組,而當時這家公司的,語音及資料服務啟動還不足一年。
歷史上失敗的前車之鑒屢見不鮮,行業顧問公司TelAstra負責人羅傑·拉什(Roger Rusch)認為,谷歌衛星項目最終“耗資總額可能會遠超他們的想像”,甚至可能達到200億美元規模,“這和我們以前看到的白日夢沒什麼不同。”
此外,谷歌還必須面對監管方面的壓力,需要與其他衛星運營商進行協調,從而避免影響到其他衛星的正常運行。
技術進步成本下降:180顆小衛星或只需6億美元
谷歌是O3b公司的早期投資者。O3b計畫發射10來顆重約1500磅的衛星,為赤道兩側更廣的區域提供寬頻互聯網連接。不過,知情人稱,谷歌則希望使用更多、體量更小的衛星(重量小於250磅),覆蓋更大的區域。
今年3月,谷歌CEO佩奇談到了通過Project
Loon項目為全球提供互聯網接入,“我想,我們可以建起一張能夠覆蓋整個地球的氣球網路。”
不過相比氣球,衛星更為靈活,容量也更大。Mile Marker 101顧問公司CEO尼爾·麥凱(Neil Mackay)表示,最近幾年,衛星製造、發射成本都呈現顯著下降。法勒預計,製造180枚小型衛星,可能花費只需6億美元。
倫敦衛星諮詢公司Comsys的傑瑞米·羅斯(Jeremy Rose)表示,如果谷歌成功,“將會對人們接入網路的方式產生巨大的改變,影響第三世界國家以及美國城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