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麥肯錫報告摘譯:未來成功城市的 14 個特徵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20年7月3日 星期五

The future of commercial mobility

來源:TOP产业办公研究院


城市是一個令人著迷的話題,21 世紀更是城市的世紀:據聯合國統計,目前 55% 的全球人口居住在城市。到 2050 年,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 68%,這意味著,另外還有 25 億人,將居住在城市。

麥肯錫認為,四大力量正在塑造未來的城市。

1.人才競爭
從 2000 年到 2012 年,人口成長是城市成長的主要驅動力(大城市 GDP 成長的大約 60%,根植於人口成長,而剩下的 40%是由於人均收入增加而帶動的)然而,現在不少地區的城市遷入的速度正在下降,而且由於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全球人口成長正呈下降趨勢。


人口成長乏力、年輕勞動力數量的下降,將導致人才競爭加劇。城市必須吸引有潛力的企業,同時城市們還需要創造充滿活力的宜居的環境,吸引高素質的人才。

2.一個日益互聯的世界
在過去二十年中,移民模糊了地理邊界。比如,杜拜是目前世界上最國際化的城市:外國出生的居民佔其人口的 83%,居民來自 200 多個國家,講 140 種不同的語言。


麥肯錫的數據顯示:全球(商品,服務,資產和人員)流動,每年為全球 GDP 貢獻量為 2500 億至 4500 億美元,即佔全球總產出的 15% 至 25%,而發達經濟體由於聯繫更緊密,其 GDP 收益比發展中國家高出 40%。

數位化帶來的知識密集型流量的增加,將迅速佔據資本勞動力流動的主導地位,這將會繼續開闢出大量的商機。而城市可以成為這些全球流動的關鍵節點,從而刺激創造高品質的就業機會和經濟產出。

3.人類世時代
人類世時代指的,是從人的影響開始顯著影響地球的地質和生態系統的時候,因為人類行為對地球大氣層的影響,是如此重要,以至於構成了一個新的地質時代。

城市的發展對生態環境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不僅有長期的資源壓力:比如:到 2030 年,印度、中國、非洲和美洲的幾個城市的供水需求,將大大超過供水量。到 2025 年,由於預計需求增加,以及電力供應不足,發展中國家的許多城市,也可能遭受能源供應不足的困擾。


也有突發的環境威脅:比如,中國沿海地區,會面臨洪水和颶風的風險,而印度北部則容易受到洪水和乾旱的影響。拉丁美洲的太平洋沿岸遭受洪水襲擊,美國沿海地區必須應對颶風和洪水。還有社會壓力:源於治理不善,城市化進程過快,財富分配不均和青年失業。

麥肯錫在全球範圍內分析的大約三分之二的城市,面臨至少其中一種壓力的風險。


4.技術不斷擴大的角色
顛覆性技術有可能改變城市目前的運作方式,比如這 12 種技術:


這些技術正在催化各種全球趨勢,包括:

分享革命。數位化技術促進了共享經濟的發展,共享變得越來越普遍。在城市交通上,出現了公共自行車共享和智慧停車,居住形式上,共享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趨勢,預計,共享經濟收入每年將成長約 35%,比整體經濟快十倍左右。

更智慧的城市。經過十年的實驗,智慧城市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數據,數位解決方案可以將一些生活品質指標提高多達 30%。例如,即時犯罪地圖,利用統計分析來突出模式,而預測性警務則更進一步,預測犯罪可以在事件發生之前,阻止事件發生。

循環經濟。今天的城市基於一個線性「製造 - 丟棄」模式,技術可以使城市從線性系統轉變為循環系統,因為數位技術將有可能從根本上實現虛擬化,非物質化,產品使用和物流的透明度,辨識城市物質流的挑戰、確定結構性廢物發生的關鍵領域以及確定可行的長期解決方案。

然而,數位技術也帶來了重大威脅:數據洩露。身份盜竊是最常見的數據洩露類型。


麥肯錫在對25個主要城市進行居民滿意度調查時,發現:五分之一的城市沒有達到滿意度。受訪者提到了許多不足之處:犯罪,擁堵,火災應急響應,廢物管理,警察安全,缺乏基本設施,公共交通,以及住房和政府服務質量差。鑒於各城市人才的激烈競爭,人才很可能會用腳投票,去生活在一個更具吸引力的環境中。

那我們要問:未來,什麼樣的城市才是成功的呢?

它們會有怎麼樣的特徵?

麥肯錫的模型是:

未來發展最好的城市可能需要具備以下 14 個特徵


1.能夠吸引全球頂尖人才的工作環境:
理想的城市將擁有一個多技能化的經濟體系,能夠借助技術等便利條件,提供靈活的工作空間、工作時間,這個經濟體系將充滿受過培訓和教育的人口,從而適應變動不居的的工作大環境。

2.靈活且環境可持續:
運用預製的模組化建築材料和高效的建築技術,城市將成為能源和食品的淨生產者。

3.零到有限擁擠:
交通模式將出現系統轉變,包括更大的流動性、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時間、可持續的移動解決方案(如自動駕駛電動汽車)、車輛使用能力的提高(例如通過共享汽車)以及物流系統的精心設計。

4.無污染的空氣、最佳環境溫度和充足的陽光:
城市設計關鍵是要構建一個多要素相互連接的網絡,這個網絡包括:公園、花園和綠色立面、能夠充分利用風和陰影的建築,以及越來越多的可再生能源。

5.清潔和零浪費的供水體系:
綠色能源將為海水淡化和淨化提供動力,還要構建並運行城市和用戶兩大層面的先進水管理系統。

6.方便、負擔得起的、健康的和新鮮的食物:
利用最新技術實現的高產城市和垂直農業,加上優化的供應鏈,將確保人們獲得高質量食物。

7.支持積極的生活方式:
整座城市要設計得像一座體育館,構建無車社區或汽車輕利用社區,並且把這些社區與步行、自行車道和公共空間相連。

8.賞心悅目的風景和公共空間:
至少部分空間是由居民自己參與設計的,這些地方將會產生強烈的社區意識和情感依託。

9.分層且即時可用的社區協議:
提供全天候的服務和社區互動。

10.沒有實體或虛擬犯罪:
人工智能技術支撐下對物理和虛擬網路的監控,以及全面、透明的公共記錄系統,將在尊重隱私的前提下,使預測和打擊非法活動成為可能。

11.防止人為和自然危害:
一個整合了廣泛分布的天氣感測器、核心城市基礎設施系統和城市職能部門的系統,將有助於保護城市免受自然災害和基礎設施故障的影響。

12.前沿的預防保健:
智能可穿戴設備、衛生工具、智慧家庭和最先進的應急系統等創新,將使得真正有效的預防護理成為可能。

13.負責和高效的政府服務:
借助分布式技術支持的體系,以及高度的公民參與,政府的服務績效將能夠被即時檢測。

14.方便地參與各種各樣的非工作興趣活動:
公民將能夠輕鬆參與娛樂、體育、藝術、文化和精神活動。


這些特徵絕不是對未來城市的全面描述,也不是建設未來城市的唯一途徑。

相反,它們是麥肯錫調查的主要城市思想家和研究人員、城市領導人和城市規劃者最能產生共鳴的特徵。

希望這些特徵能夠幫助不同城市的領導人,為他們自己的特定背景制定詳細的願景。

麥肯錫也沒有對這些特徵的重要性進行排名,也沒有分析它們可能需要多少成本。

兩者都將因城市而異,需要具體城市具體分析。

每個城市都必需根據其具體情況,來設計自己未來的旅程。

城市領導者、投資者、關鍵企業、居民所採取的合理行動

必需根據城市的發展程度而定,

要考慮城市當前的以人為本程度、基礎設施、

政治穩定、技術干預能力、公民參與和安全等。


三方面做法有助於優化這一進程:

1.提升對市民意見的理解和反饋,以指導未來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市民意見和情緒的感知可來自多源數據和多個粒度級別。社交媒體分析、強調當地問題的開放數據門戶、捕捉消費模式的傳感器、第三方調查和官方研究等途徑都有所幫助。

2.小處著手,行動起來,為地區或社區創設示範項目,增強進一步變革的信心與動力。
儘管實現長遠願景需要長期努力協調利益相關者,需要耐心的資源部署,但城市領導者應該毫不猶豫地推動變革,可以先從小的地方著手。

比如,在高密度社區建設花園和公園,優化步行環境,為一些政府服務建立電子政務門戶,推出公共活動日程表,以及使用促進安全的技術,這些都可以刺激有意義的變革。

3.將城市及其治理真正轉型為高效的以市民為中心的模式。
關鍵是建立一個專注於事實調查、選項生成和構建共識的職能部門。該部門需要瞭解歷史上人口和生產力,對城市 GDP 成長的相對貢獻,以設定全球商品、服務、金融和人口流動的目標。

還必須瞭解國際人口流動趨勢,因為這一趨勢對未來的人才池產生重大影響。同樣重要的是,該部門需要瞭解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所處的方位。這些僅僅是城市推動系統性變革,所必須關注的幾個領域。




未來的每個城市都將有各自的特點,

這些都有助於提升居民的城市福祉。

面對日益加劇的全球動蕩,

能夠促進成長的城市領導者將是那些充分認識

併發揮好每個城市獨特優勢的人。

509190510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