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aWAN: Extremely long range, low pow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近期,當業界紛紛將目光瞄準5G發力時,在M-IoT領域,NB-IoT發展異常低調,與之相對應的LoRa頗為高調,讓人對NB-IoT未來發展不禁擔憂,甚至,NB-IoT產業鏈中,最為關鍵的模組環節,也成了被唱衰的對象;也有文章觀點認為,在NB-IoT面前,LoRa存在各種缺陷,前景黯淡……
其實,上述觀點均有偏頗。
前不久,某公司IoT產品線相關負責人認為,基於LoRa與NB-IoT各自的特點,兩者可能在一些應用場景上會有重疊,但在更多的領域是相互補充的關係。
筆者對這種觀點認同在於,注重商業價值才是良性發展的根源,不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競爭都是耍流氓,全球2G IoT廣闊的存量市場,是兩者增量市場的潛在機會。
LoRa那麼火,NB-IoT還有戲嗎?基於當下發展現狀,LoRa還需加油,原因有三:
其一,在對岸中國,得益於Semtech對阿里雲IoT的LoRa IP授權,LoRa產業鏈在不斷豐富;
其二,在企業級市場,阿里雲+LoRa對於M-IoT市場,是有利補充。同時,2017年,阿里巴巴曾聯合合作夥伴,低調發佈了兩款NB-IoT+eSIM產品,又意味著什麼;
其三,NB-IoT的激進背後,給LoRa留下了空檔,LoRa需要抓住機會點。無論NB-IoT網路覆蓋是否完善,LoRa的存在注定將滿足企業客戶的差異需求,企業自建LoRa網路需要資金和人力長期維護。
此前,在深度觀察窄頻蜂窩物聯網的系列文章中,我們一直長期看好M-IoT(含Cat-M1)。從 網路層面看:
全球進展:2018年第二季NB-IoT發展非常迅速。截至去年7月底,60張NB-IoT和18張LTE-M/Cat-M1網路投入商用。此外,57家營運商投資於NB-IoT,26家營運商投資於LTE-M/Cat-M1(包括測試、試驗或部署規劃)。
從歐洲到北美,包括T-Mobile US、Verizon、AT&T以及衛星營運商Dish Networks,已經(或計劃)商用NB-IoT,有的希望與LTE-M互補;在印度,Bharti Airtel計劃在未來18-24個月內,推出NB-IoT技術。
對岸國內,三家營運商堅定了現階段NB-IoT的發展線路:
(1)2018年9月,中國電信NB-IoT基站規模超過40萬,基本建成精品網,NB-IoT連接數已達到千萬量級。
與此同時,中國電信將於10月中旬試商用VoLTE(800M),這表明中國電信4G網路覆蓋進一步完善,這也將為NB-IoT業務良好發展提供潛在的基礎。
(2)中國移動在2018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中指出,致力打造NB-IoT高品質網路,年內將實現其全國鄉鎮以上區域連續覆蓋。
去年6月,MWCS和GTI的相關會議上,中國移動表態,「快速提升NB-IoT的城區覆蓋深度和鄉鎮覆蓋廣度」,「進一步拓展NB-IoT規模商用」。
(3)時任中國聯通高層在MWCS2018前夕透露,中國聯通建成超過33萬個NB-IoT基地台。
幾個月前,據業內不完全統計,NB-IoT晶片商超過14家,包括高通、聯發科、紫光展銳、中興微等等中堅力量,支持已發佈超過50款NB-IoT模組,26款NB/LTE-M模組。
當然,在NB-IoT市場,來得最晚的,未必就是弱者,而是識時務者。
在推出MDM9206之後,高通將於2019年Q1推出新一代M-IoT晶片,在支持三模的基礎上,功耗、整合度、性價比都將有大幅優化。高通新一代NB-IoT晶片的一度「推遲」卻能踩上規模商用的節點,符合高通一貫敏銳的市場嗅覺與洞察力。
紫光展銳泛連接晶片「春藤」品牌,包括8908A(單模NB)、8909B(2G/NB單晶片)、8915(2G/NB/CAT-M1),前兩款於2018年上半年完成了營運商入庫測試。近期,業界基於紫光展銳晶片的產品,獲得中國聯通NB-IoT模組招標第一名。
今年上半年,頗有懸念的春藤8910簡化為支持Cat.1/2G,而非最初的支持四模,但卻意外支持了雙卡雙VoLTE,這意味著什麼?尤其是,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兼紫光展銳首席執行官曾學忠表示,手機晶片方面,將在2019年全面支持全網通。這將全面為相關營運商2/3G升4G提供低成本方案,2/3G的有序退網,將有利於NB-IoT的規模發力。
聯發科2017年,在推出了MT2625(單模)和MT2621(雙模)之後,目前已展開了基於面向5G的NB-IoT,後續演進版本(Rel-17)的晶片研發,MT2625的低功耗在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測評中獲得突出表現。
在模組方面,諸如中國移動NB-IoT通用模組已達30款左右,支持四種尺寸規範,平台支持OneNET,並推動產業對Rel.14的支持以滿足更多演進特性。
NB-IoT通用模組在溫度上,消費類支持-20~60℃;工業類支持-40~85℃。比如在海拔4KM+的山區嚴寒場景,及國外酷熱環境中,NB-IoT模組需要適應當地溫度、濕度等因素。
NB-IoT通用模組在溫度上,消費類支持-20~60℃;工業類支持-40~85℃。比如在海拔4KM+的山區嚴寒場景,及國外酷熱環境中,NB-IoT模組需要適應當地溫度、濕度等因素。
同時,中國移動於2017年年底,還發佈了NB-IoT安全白皮書,從平台、網路、終端和管理等方面列舉了諸多潛在風險,並提出相關建議。
在連接管理平台方面,中國移動OneLink平台,支持NB-IoT專項接入,實現對終端節電管理和移動性事件監控,公開資訊指出,其地災監測綜合管理系統已應用於雲、貴、川、粵等山體滑坡隱患區域,並將支持NB-IoT應用。
一切現象顯示,NB-IoT連接規模爆發時間點,正在臨近。
與之相對應的是,三個月前,高通適時公佈了一項NB-IoT/eMTC模組專利收費標準,側面也印證了M-IoT市場的潛力所在。
紫光展銳IoT產品線副總經理鮮苗認為,這一年,業界對NB-IoT技術特點、應用場景、產品定義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和深刻的理解,這個過程需要用時間換空間,回顧過去幾代通信技術從標準凍結,到大規模商用,NB-IoT當前的進展非常快了。
聯發科技副總經理暨智慧設備事業群總經理遊人傑認為,NB-IoT發展正在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晶片、基地台和網路建設為主的技術累積階段;第二階段是終端產品商用階段;接下來則將隨著標準的成熟、網路基礎設施,及配套政策的完善,進入全面起飛的第三階段。
2019年,NB-IoT現象級事件將發生。除了中國電信的激進推進之外,中國移動今年年初規劃的NB-IoT連續覆蓋,擴至他們全國縣市城區,到如今追求城區覆蓋「深度」和鄉鎮覆蓋廣度,兩處細微之處體現了打造NB-IoT業務的差異化優勢。
業內人士指出,M-IoT營運並不是麥當勞式的快餐,而是豐富多樣中餐,需要精細化的端到端優化,且面向細分場景的標準化、商業模式依然需要業界共同推進。
回想中國移動商用VoLTE,涉及複雜的網路改造,從最初VoLTE白皮書發佈,最終歷經近三年時間才迎來VoLTE真正普及,NB-IoT從2016年6月核心標準凍結到商用,才過去兩年時間,顯然,面向物的連接,更需要的是耐心和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此前,相關運營商人士認為,只有每個細分應用場景達到500萬連接的量級,才能稱之為該應用案例的規模商用。
顯然,碎片化的場景、需求與產業鏈供給,NB-IoT面臨的考驗,也不似手機類移動終端的消費需求,來得那麼明晰,但各大場景應用均在落地商用。
去年,在通信展上,愛立信等將NB-IoT等蜂窩物聯網技術應用,在了山體滑坡監測及預警系統中,一旦遇到地質災害,多個感測器監測山體異常情況,實現觸發數據上傳,通過小區廣播即時對災區附近用戶進行資訊預警,並遠端告知政府、氣象、公安等行業主管部門。
今年,在通信展上,這一展示項目獲得官方頒發獎項,並已在某地質災害區域得到應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該試點中NB-IoT成為唯一的連接技術,同時,參與試點的終端,也聚焦發揮NB-IoT的相關特性。
今年,在通信展上,這一展示項目獲得官方頒發獎項,並已在某地質災害區域得到應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該試點中NB-IoT成為唯一的連接技術,同時,參與試點的終端,也聚焦發揮NB-IoT的相關特性。
當前,依靠人工24小時*365天巡檢,可以有效降低災害所帶來的影響,但地質災害呈現突發性,地質隱憂點多了後,人工不可能在24小時、刮風下雨即時監測,除去人力監測,預警實現智能化是大勢所趨,只有將沈澱的數據進行整合、分析,才能有效支持應急工作。
對重要隱憂點佈置感測設備,數據傳輸後台進行人工智慧運算判斷,中國移動地災監測綜合管理系統,將紙質數據數位化,行業模型整合不同數據之間的關聯性,可對引發地質災害的面積與體積進行預測,720度全景化分析,對災後物質到達險情地點的距離進行判斷等等。
在江蘇某地,農民足不出戶,通過M-IoT對濕度、溫度、光照、土壤土質的數據掌控,手機操控自動化實現澆水、施肥等農作,實現對大田、水產養殖、茶葉種植的精細化管理。在部分場景中,中國移動通過NB-IoT對ZigBee的替代,結合影像監控等綜合手段,將安全、高效的管理手段應用於農業發展中。
在以物聯網為城市名片之一的無錫,中國移動將NB-IoT應用於數百個光交箱和數千個智慧停車位上。
在巡塘小鎮上,從巷子里的智慧路燈、智慧井蓋、智慧垃圾桶/消防栓、物聯網氣象站,到室內的溫濕度監測器、智慧煙感、再到廚房的電線熱力監測等應用,已經成為智慧城市眾多NB-IoT應用中的縮影。
在巡塘小鎮上,從巷子里的智慧路燈、智慧井蓋、智慧垃圾桶/消防栓、物聯網氣象站,到室內的溫濕度監測器、智慧煙感、再到廚房的電線熱力監測等應用,已經成為智慧城市眾多NB-IoT應用中的縮影。
除了前期智慧水電表、煙感、門鎖等熱門應用,面向解決電動車防盜與自燃,NB-IoT應用也正在該細分市場催生百萬量級連接的規模爆發。
在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中國移動展示了即將於10月上市的NB-IoT手環。此前,中國移動推出了「找TA」定位器,支持GPS、北斗、LBS、藍牙等六重定位,可用於兒童、老人、寵物及貴重物品的定位追蹤,及語音通話功能。
與「找TA」不同的是,中國移動NB-IoT手環可監測運動/心率/睡眠品質/心血管健康指數等健康數據,可用於養老院、社區醫療等,進一步豐富了可穿戴設備市場,面向細分用戶,實現了局域向廣域的深度拓展。此前,中國電信曾將NB-IoT手環應用於馬拉松之中。
最近,因無法協調爭取某社區,移動手機信號設備正常運行,應部分居民的強烈要求,三大電信商及鐵塔公司,中斷暫停該社區所有移動手機信號設備的正常運行。
在這則公示中也明確,當設備關閉後,社區內區域的手機信號將減弱或消失,手機用戶將無法撥出或接聽電話、上網等,小區內居住的群眾遇到突發事件,將無法通過手機快速撥打119/110/120等應急電話。
上述字裡行間中透出深深的無奈,部分用戶對基站電磁輻射的誤解事小,但移動語音、上網業務無法暢通運行後,一旦社區遇到火災、老人遇險、幼童失蹤時,這些突發事件將不能即時得到救助。
那麼,誰來保障樓道裡電動車的安全,瓦斯洩漏導致火災隱憂能否及時得到救助?老人需要救助時社區醫療能否有效響應?這一切都成了問號。據媒體報導,2016年,全國共接報火災31.2萬起,亡1582人,傷1065人,直接財產損失37.2億元。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