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City - a look at Barcelona's use of technology to create a better city
來源:公众号 作者:机器猫的建筑水暖电
智慧城市通用模型自下而上分為:感知層、通信層、數據層、應用層;以及完善的標準體系和安全體系。智慧城市通用模型如下圖所示:
感知層,是智慧城市實現其「智慧」的基本條件。感知層具有超強的環境感知能力和智慧性,透過RFID、感測器、傳感網等物聯網技術,實現對城市範圍內基礎設施、環境、建築、安全等的監測和控制,為個人和社會提供無處不在的、無所不能的資訊服務和應用。
通信層是智慧城市中的資訊高速公路,是未來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未來城市的通信網路應該是由大容量、高頻寬、高可靠的光網路,和全城覆蓋的無線寬頻網路所組成,為實現城市的智慧化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讓市民「隨時、隨地、隨需」都可以寬頻上網,而且可以享受網路電視、高清電視、高清視頻通話等寬頻業務。(3S Market:這段描述有待商榷,窄頻物聯網是節能很重要的關鍵,不是都用寬頻)
數據層的核心目的,是讓城市更加「智慧」,在未來的智慧城市中,數據是非常重要的策略性資源,因此構建智慧城市的數據層,是智慧城市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數據層主要的目的,是透過數據關聯、數據挖掘、數據活化等技術,解決數據割裂、無法共享等問題。數據層包含各行業、各部門、各企業的數據中心,以及為實現數據共享、數據活化等,建立的市一級的動態數據中心、數據倉庫等。
應用層主要是指在感知層、通信層、數據層基礎上,建立的各種應用系統。智慧產業、智慧管理和智慧民生,構成的智慧應用層,促進實現「產業發展、功能提升、民生幸福」的智慧城市。市民可以透過各種終端訪問這些系統,市民可以親自體驗到,城市生活的幸福與和諧。
1.1.1.1 技術體系
智慧城市無疑是,靠現代資訊技術支撐的系統。智慧城市建設至少包含13項關鍵技術,可以分為設備與器件相關技術、網路通信技術、應用服務,以及對用戶體驗,極其重要的情景計算相關技術。
1. 設備與器件相關技術
(1) 泛在感測器網路:為具有感知能力的小型嵌入式設備間,提供泛在的通信環境。
(2) RFID:由RFID標籤和RFID讀寫器,構成的自動辨識物體身份的技術。能支持從1.8米到27米的距離。
(3) 片上系統SoC:在一顆晶片上整合盡可能多的電腦部件。
(4) GPS:全球定位系統,位置服務。
2. 網路通信技術
(1) 寬頻聚合網BcN:整合的下一代無線有線網路,聚合語音、數據、互聯網、通信和廣播業務。預期端點互聯網訪問速度50Mbps到100Mbps。
(2) FTTx:光纖通信直達用戶處所。
(3) HSDPA與無線寬頻網WiBro:無線互聯網技術,是用戶在手機上的多媒體內容體驗,達到PC上同樣的效果。
(4) IPv6:互聯網的網路層協議,IPv6的後繼者。IPv6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解決IP地址數量限制的問題。
3. 應用服務技術
(1) 中間件中的仿真技術:連接軟體構件或者應用的電腦軟體,支持複雜的分布式應用。
(2) 遠端資訊服務Telematics:用通信設備,實現傳送、接收和儲存資訊的服務。用於整合GPS系統的行動計算。
(3) GIS:地理資訊系統。
(4) 雲計算:雲計算本質上,是一種新的提供資源,按需租用的服務模式,是一種新型的互聯網數據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業務。
4. 情景計算技術
(1) 上下文感知計算:設備可以獲取和辨識周邊環境的資訊,決定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時間、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務。如在音樂會現場,手機自動設置為震動模式(至少可以透過預先設置的音樂會日程表來實現。
(2) 增強現實AR:研究真實世界和電腦產生的數據的組合方法,是智慧城市最激動人心的技術。
智慧城市建設的技術體系圖如下圖所示: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