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專訪清明上河圖 VR 製作團隊:如何帶你穿越回千年前的汴梁?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8年2月14日 星期三


专访清明上河图VR制作团队:如何带你穿越回千年前的汴梁?

先感受一下最近很火的萬人空巷場景。

去年,北京故宮博物院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景,那次的「萬人空巷」是為了一幅《清明上河圖》。當時的媒體報導是這樣的:

但,這幅畫作到底好在哪,高曉松在他的節目「曉松說」中這樣說道,它的價值在於其戲劇藝術價值,戲劇故事。後人畫作模仿的更多是故事流程。」

或許,這正是現在一些VR廠商選擇《清明上河圖》為素材的原因。中秋節期間,樂視VR平台率先上線了《清明上河圖》VR短片。該短片由樂視VR出品中心創作,是「VR文化復活系列」的第一部作品,屬於全CG製作,時長5-6分鐘,內容選擇的是畫中虹橋場景。

場景的選擇

专访清明上河图VR制作团队:如何带你穿越回千年前的汴梁?
原畫中的虹橋場景

關於VR文化復活系列,樂視VR出品中心總監夏冰介紹到,出品中心的任務是和一些優質的機構或影視公司合作,出品和製作一些項目。他們希望「能做一些有創意,具有探索性、創新性和文化傳承性的項目,當時選取了一些可能非常適合VR展現的內容,文化是其中之一。」

一是因為,廣泛的受眾群眾,「在此基礎上做一個VR版本,大家比較容易接受」;再者,「VR展現形式可以幫我們更好的表達一些歷史、文化以及知識性的東西,具有VR的觀賞性。」


文化畢竟是個既抽象,又覆蓋範圍廣的概念,選擇適合製作成VR的素材是第一步。

「我們定了三個方向,分別是中國的藝術品、歷史事件,以及一些歷史人物。藝術展示符合VR的表達形式,其中有些原型可供我們參考,更容易讓大家接受。歷史事件和人物我們也做嘗試,但遇到比較明顯的問題是,把一個歷史事件復原,這其實挺難的。我們需要補充非常多的歷史知識,而講故事的方法在這些歷史裡面。所以,我們先從藝術開始。」

VR短片選取了畫作中的標誌性建築——虹橋為觀賞的起點。觀眾的視線跟隨汴河上的船隻走上河岸,穿過城樓,一路上街道兩側打鐵的,販賣的,商鋪林立;街道上,行人來來往往,有的乘坐馬車,有的坐著轎子。

夏冰告訴小編 ,5米多長捲軸不可能全部包含在6分鐘的短片中,於是選擇了三個比較典型的地方:虹橋、城樓和茶樓。同時,希望能產生對比,有場景變化的感覺,如城裡城外、樓上樓下、船里船外。

為什麼是第三人稱視角?

专访清明上河图VR制作团队:如何带你穿越回千年前的汴梁?
船上的視角

在故事講述上,原畫描寫的是北宋年間汴梁老百姓的市井生活,但原畫並沒有一個特別突出的主線,不能像故事一樣從開頭看到結尾,他們選擇了一家人一天的生活為引導,貫穿在整個VR短片中。這也考慮到八九月份的上線時間,希望與中秋節相關聯,溫馨的故事背景與節日相符合。


體驗後,小編覺得觀眾更像是一名觀光遊客,去哪裡,看哪裡會受到一些引導。

「你下船的時候被挑著擔子的人引導,走到城樓里的時候,被婚禮隨行的人引導,再被小孩引導到樓下,然後鳥飛過去,視線被引到樓上。視線回到地面,一家人回來,引到奶奶的家門前。最後視線被孔明燈引到天上。」


這些細小的指引如穿針引線般將整個VR短片串聯起來,給觀眾一個合理的心理引導。

「VR裡最重要的一點是確定你的位置、坐標,以及你是誰。如果我在船上,一下子到陸地上,再到城門上,沒有給你任何心理過度,大家會舉得很奇怪。但如果挑著擔子的人從你前面經過,你對自己有一個很好的解釋說,我可能跟他一樣,也扮演的是一個挑貨的的人,心理上有引導。」

专访清明上河图VR制作团队:如何带你穿越回千年前的汴梁?
天空中的墨滴

不過,當你以遊客的身份走在VR中,感受到的沈浸性似乎受到限制,「為什麼不用第一人稱,例如讓觀眾變成小朋友的視角?」小編好奇地問道。


夏冰解釋說,之前有想過做那種設計,但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小朋友的視角會非常低,《清明上河圖》里一些很高的樓,或是周圍較高的事物,較低的視角是看不了的,而且很多人也會不適應。我們在拍攝時試過低矮的鏡頭,視角呈現低矮的狀態,和大部分觀眾的現實身高不吻合,觀眾不太容易接受。」

由此來看,第一人稱視角不僅需要調整適當的鏡頭高度,還要讓觀眾適應短片中自己充當的角色。而第三人稱視角或許有更多的可取之處。

「用客觀的鏡頭記錄一個環境,一個體驗,不告訴你到底是什麼樣的身份。你是男生的話,把鏡頭當做男生,你是女生就把鏡頭當做女生。而一旦使用第一人稱,影片中呈現的是一個男生,但我是一個女生,很多人不是很容易轉化這種狀態。」

CG建模工作量大

专访清明上河图VR制作团队:如何带你穿越回千年前的汴梁?
結尾處觀眾視線隨著孔明燈上升到空中


和原畫中一樣,人多、房子多在短片中體現的十分明顯,當然,這也是最費時間的部分。

原作是平面的畫,「比如說我畫了一個街景,那看到的就是街景部分,街裡面的一些小巷子,你是看不到的。但做成VR後,你回頭可看到這邊有馬路,有好多房子。這些原畫里畫不出來的東西,是我們重新再畫的。建模部分的工作量特別大。」


另一處稍微花時間的地方是在人物動捕方面,如走路、抬轎子、打鐵、提燈籠等動作通過真人動作捕捉來實現。「調整過幾次動作捕捉,讓它能夠跟地面做一個貼合,走路的時候更符合那個人的動作。」夏冰特別提到短片中天空的設計,他們專門請國畫的畫師,用蘸了墨的毛筆,將墨滴在玻璃板上,把最後呈現的效果放到VR短片裡。

「剛開始,我們沒想到找國畫師傅給我們做,想說用灰色的或是黃色的天空,後來發覺那樣太平淡了,沒有國畫原本的靈動和秀氣。當時我們嘗試把水墨滴在水里,後來在白色宣紙上滴,最後選擇了玻璃板,記錄它整個變化。那不如拿這個東西做一個水墨的天空。這個想法跟以往做CG內容是不一樣的,兼顧了更多東方特色的東西。」

她一邊回想一邊說道,「這也沒有很多的技術含量,難度就是要反復去嘗試,記錄墨滴的變化。」


小編瞭解到,這部短片背後的製作團隊曾參與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巨幅《清明上河圖》的製作,此次他們主要負責CG部分,夏冰表示,「因為對題材和作品有非常好的理解,他們能非常快地理解我們的策劃和方向。」

下次我們還會排隊看真跡嗎?

就體驗效果而言,小編認為它能帶給觀眾新奇的感受,畢竟當你耳熟能詳的事物,以一種新姿態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還是會被驚喜到,而且穿越歷史回到過去看看,想必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夢境吧。

但就VR技術的應用本身來說,這部短片可能只是一個小嘗試,如果加上些互動,或許更具沈浸感,所以短片更像是餐前的開胃菜。

夏冰表示,短片「帶給大家一個類似於夢回千年的體驗,在畫的部分填補的細節,更多是希望展示當時的繪畫、文化。」這符合他們想要的效果。她透露未來會推出互動版VR遊戲。我們能在VR中體驗那時候的一些民俗,集市上的遊戲,如射箭、投壺等小遊戲,通過這些「可能會補充歷史的一些知識點」。

也許,下一次故宮博物院再展出《清明上河圖》的時候,大家也不稀罕去排大長隊了吧。(以上故宮指中國北京故宮,非我國故宮)470160926


                                                                                                                                                                                                                            


NETGEAR 壁掛式交換器Click Switch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