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Options = {...}; ‧ Google 無人駕駛的 11 宗事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為什麼發生事故 - 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3S MARKET

3S MARKET
2015年5月15日 星期五

ifanr


美聯社報導,自 2014 9 月加州政府向科技公司頒發了公共道路測試無人駕駛汽車許可證後,在加州上路的 48 輛無人駕駛汽車中共發生了 4 起交通事故,其中有 3 起是屬於 Google

Google 擁有 23 輛經改裝的雷克薩斯 SUV,捲入事故的是其中 3 輛。為了實現汽車無人駕駛,Google 為汽車裝上了感應器和計算裝置。

而另外 1 起事故則屬於汽車零件製造商 Delphi AutomotiveGoogle Delphi Automotive 都稱自家汽車並非導致事故的過錯分,而且事故也只是小事故。此外,還有 5 家公司得到了公共道路測試無人駕駛汽車許可證,它們都稱自己在測試中沒有發生事故

Google 無人駕駛汽車專案負責人 Chris Urmson 在博客中表示,在過去 6 年裡,Google 無人駕駛共發生了 11 起輕微事故。無人駕駛汽車已經進行了超過 170 萬英里的測試,其中有 100 萬英里是處於自動駕駛模式,發生的 11 起事故均為汽車輕微損傷,無人員傷亡,並且沒有一起事故是由無人駕駛汽車引發的

根據美國國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資料,只造成財產損失的無人員傷亡事故發生率,約為每 10 萬英里 0.3%。而 Google 在行駛了 170 萬英里就發生了 11 起交通事故,事故發生率則到達了每 10 萬英里 0.6%,相比之下 Google 無人駕駛的事故發生率的確有些偏高。不過官方也指出,每年有多達 500 萬的小事故沒有上報有關部門,因此很難以此為標準進行衡量。

現在除了加州,美國的內華達州、密西根州和佛羅里達州都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它們都表示沒有接到事故發生的情報。

光從資料上看給人的感性認知並不可靠,事故分析不但需要具體分析,更需要瞭解技術細節。Chris Urmson  Medium 上講述了無人駕駛技術的一些技術難點,以及 Google 無人駕駛汽車避免事故的操作邏輯。他所講的 4 個案例都跟 Google 現有的、針對無人駕駛技術的專利有關。無人汽車能通過雷達、感測器、網路配合做出的運行方案,能解決人們因為注意力分散或者操作失誤等原因引發的車禍,並提高道路的利用率。

01. 危險的十字路口
在過去幾年中,在美國道路上有 21% 的死亡、50% 的重傷事故都是發生在十字路口,而且受傷害的大多數是行人和其他司機,而非闖紅燈的司機。所以 Google 的無人駕駛汽車是這樣設定的:路燈轉綠後,會在進入十字路口前略微停頓下。而一般的駕駛者則會直接穿過。

01

Chris Urmson 給出的案例中,藍盒子代表自行車用戶,紫盒子代表一般車輛。

自行車用戶過馬路的起步時間較晚,此時交通燈已準備從紅轉綠。一般車輛並沒有發現自行車,並且啟動準備向左轉。而 Google 無人駕駛汽車則會預計自行車用戶的行動,也就是圖中紅色區域。等到自行車順利過馬路,再開始行動。

02. 轉彎是個麻煩事
有的路段是有不同方向的車道,在晚上時視野不佳時很難看清中線。正如圖片左下角顯示那樣,有兩輛汽車正向我們開來,這個時候很容易發生意外。
這發生在 Mountain View 繁忙路段。

02t

03. 臨時轉彎
原本在無人汽車的左邊車道的汽車,突然進行了一次右轉,大幅度削減前路。在圖片中綠色區域,被稱為“fence”。因為 fence 的削減,此時無人駕駛汽車會自動減緩速度,避開這個臨時轉彎。

3

04.臨時換道
有一些時候,車主似乎無視了其他汽車的存在。在此案例中,一輛普通車輛突然從左邊換道,切斷了無人駕駛汽車前路(紅色區域代表該車的運動路徑)。這時 Google 無人汽車會立刻停止前行,避免碰撞。

4

簡單地說,Google 無人駕駛汽車會根據各種道路突發情況,作出正確的反應,比如減緩行駛速度或者停止行駛,但機器仍然不是完美的。

正如 Chris Urmson 所說:
即使我們的軟體和感測器能夠檢測到棘手的道路環境,並且作出比人類駕駛員更迅猛的行動,但有些時候我們無法克服速度和距離的現實。

有時候,產生事故只是因為在我們等待路燈改變。

根據 Google 官方消息,無人駕駛汽車至少要在 2020 年才可能達到量產,所以說 Google 還有足夠的時間來檢驗它的各項功能,以應對各類實際可能發生的情況。


題圖來自 Telegram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