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6日 星期五

‧ 智慧城市定義中的永續性概念

 

Shaping Life - Shaping Smart and Sustainable Cities for Tomorrow

塑造生活 - 為明天打造智慧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THE ATLAS OF DIGITALIZATION

智慧城市已成為,解決快速城市化帶來的永續性問題,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它們被認為是永續未來的必要條件。儘管它們最近很受歡迎,但由於現有定義過多,文獻顯示智慧城市這一術語,缺乏清晰的概念。


這份全面的文獻綜述,確定了 43 個智慧城市定義,這些定義根據他們考慮的可永續性維度、環境、經濟或社會,以及他們賦予永續性概念的優先級進行評估。


該研究根據他們考慮的永續性維度,揭示了定義的共同和相反特徵,並討論了他們提出的侷限性。這些限制似乎與公民的可訪問性有關,誤傳和現有城市結構的特殊性。考慮到這些問題,以及智慧城市願景,與其實際實施之間的差異,提出了一個新的更新定義。


本研究的結果,有助於提高概念清晰度,特別是透過提請注意有關永續性,在智慧城市發展中的作用的潛在假設,從而促進知識和實踐。


介紹

據估計,到 2050 年,全球 66% 的人口將居住在城市,而現在大約為 54%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18 )。這意味著全球城市人口可能會增加 24 億。


因此,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現有城市環境的顯著擴張,並導致需要創造新的城市環境。城市使用不到地球表面的 2%,但消耗了全球可用自然資源的 75% 以上。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環境署,2018 )估計,與 2010 年的 400 億噸相比,到 2050 年與城市相關的物質消耗,將增加到約 900 億噸。其中一些資源是初級能源、原材料、化石燃料、水和食品(環境署,2012 )。


因此,城市預計將面臨與成長、績效、競爭力和居民生計相關的挑戰(麥肯錫公司,2013 )。與廢物管理、稀缺資源、空氣污染,和導致人類健康問題的交通堵塞,以及公共基礎設施老化相關的宜居性挑戰的惡化,是快速城市化產生的一些問題(Washburn et al., 2009)。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智慧城市概念已成為可能的解決方案之一。


智慧城市是一座目的在使自己「更智慧、更可持續、更高效、更公平和更宜居的城市(NRDC,2012)。文獻中有許多關於智慧城市的定義,其中許多在性質上是多種多樣的。


它們的多樣性範圍,從一個城市需要包含哪些要素,才能被視為智慧、需要使用哪些資源、需要呈現哪些特徵,以及智慧城市的目標、目的和範圍是什麼。


儘管該術語越來越多地用於各個領域,但智慧城市定義中的過多範圍,導致城市決策者之間產生混淆,他們致力於制定公共政策,以實現向智慧城市的過渡(Albino 等,2015 年))。


政策制定者認為,這種轉變非常重要,並反映在聯合國第 11 個永續發展目標 (SDG) 的制定中,該目標目的在使城市具有包容性、安全性、彈性和永續性(聯合國,2018 )。僅歐盟委員會就為 2014 - 2020 年期間的智慧城市項目分配了近 10 億歐元的預算(EIP-SCC,2013)。


隨著智慧城市的日益突出,其範圍的混亂越來越令人擔憂,並將影響公共利益和價值的創造。因此,根據第 11 個永續發展目標與智慧城市之間的相關性,本文解決了與智慧城市定義中,涉及的永續性範圍擴展,及其作用相關的文獻中的重大空白。


本研究對永續性,在智慧城市定義中的作用,進行了全面的文獻綜述。本文的目標,是透過提請注意有關永續發展,在智慧城市發展中的關鍵作用,潛在的假設,來幫助概念清晰。



永續發展是智慧城市的策略目標之一

城市人口的急劇成長,以及隨之而來的資源消耗的增加,必然會給城市帶來諸多挑戰。這一事實凸顯了轉變城市,在永續性方面工作方式的重要性。


就本研究而言,建立永續性的工作定義非常重要。艾倫和霍克斯特拉 (1993)強調,在永續性方面對系統進行評估,在規模上的重要性。在全球實現永續性,需要與城市範圍內不同類型的行動。


就城市尺度的永續性而言,沒有單一的最佳定義,但有一組常用的城市永續性特徵。這些包括代際公平、代內公平(社會、地理和治理公平)、保護自然環境、顯著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經濟活力和多樣性、社區自治、公民福祉、和滿足人類基本需求(麥克拉倫,1996 )。


這些特徵包含可持續性的三個維度:環境、經濟和社會維度(Lehtonen,2004),其中環境涉及生態方面,包括保護自然環境(動植物)和自然資源,以及以能源生產為基礎的經濟。


社會層面包括公平、社區自治、公民福祉和基本人類需求的滿足,而經濟層面包括城市地區的經濟活力和多樣性。


在本研究的背景下,當實現社會公平、保護自然環境及其資源、經濟活力和生活品質時,城市環境可以是永續的。城市永續性,似乎是智慧城市文獻中的主流主題之一,但該概念在多大程度上,嵌入了對智慧城市的理解中,又如何全面解決?


方法

本研究目的,在全面回顧永續性在文獻中,發現的智慧城市定義中的作用。為了使本次審查能夠代表該行業的現狀,所提出的定義,是從關於智慧城市概念化的學術論文、組織和政府報告,以及工業參與者製作的文件和報告中檢索到的。每種類型的定義,都是按照不同的過程檢索的。


學術定義的累積遵循五個步驟:使用關鍵字搜索數據庫、選擇語言、選擇部門領域、選擇 50 篇最高引用的論文,和辨識原始非重複定義。


在透過在 Elsevier Scopus 數據庫中,插入相關的關鍵字,進行搜索的論文中確定了定義。這些關鍵詞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和「定義,它們被選為抽像出現,僅選擇了英文論文。


由於智慧城市的研究領域,是多學科和分散的,因此選擇了以下學科領域:社會科學、環境科學、能源與商業管理、會計。未查閱電腦科學、工程和數學相關論文,為了將重點放在所討論主題的概念部分,而不是智慧城市的技術方面。


這是因為智慧城市文獻,最常關注技術解決方案的實現(Letaifa,2015 ),例如雲端技術、物聯網 (IoT)5G 和工業 4.0,而不是提供對概念,及其含義的批判性理解。選出並審查了前 50 篇引用率最高的論文。


審查過程發現,這些論文中的大多數都重複,和重複使用相同的定義,無論是單獨還是以各種方式相互組合。對於這次審查,從論文中選擇的定義是原創的、非重複的,並且不是基於其他作者的組合。


其次,透過國際經濟關係組織(OiER)和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協調的聯合智慧城市組織的合作夥伴名單,檢索出智慧城市組織名單。並非所有組織都製作了文檔和報告,對智慧城市進行了明確定義。找到、評估這些組織製作的文件,並按照上述方法檢索原始定義。


最後,行業參與者名單,是透過聯合智慧城市組織行業合作夥伴數據庫,和未來城市 Catapult 行業數據庫(現稱為 Connected Places Catapult,後者是英國領先的智慧城市組織,最初由商業創新部,和技能 (BIS)


對於大多數行業參與者來說,在他們的開放獲取資源中,找不到定義,而存在的許多定義是重複的/非原創的。審查了工業合作夥伴製作的報告,並檢索了原始定義。為了生成精簡/集中的數據集,丟棄了看起來重複的定義。


分析方法根據以下條件對檢索到的定義進行評估:

可持續性,在此背景下定義為城市環境中社會公平、自然環境保護、經濟活力和生活品質的共存,是否被視為智慧城市目標之一?


考慮可持續性、環境、社會或經濟的哪些方面?


如何優先考慮可持續性目標。優先級是根據可持續性是否出現為主要、次要或第三級目標進行評估的,其中第一級表示具有基本重要性,第二級表示重要但不是基本目標,第三級是與其他兩個類別相比不太重要的目標。儘管主觀分類,三個優先級提供永續發展在智慧城市定義的中心地位指示。


發現

該研究確定了文獻中的 43 個定義,其中大部分來自學術界(16 個定義),而 14 個來自組織/政府報告,13 個來自行業文件。下一節概述了定義,然後更詳細地檢查了面向永續性和非永續性定義的差異。隨後,介紹了可持續性的維度,即環境、經濟和社會維度,以及在定義中,將永續性作為智慧城市目標的優先級。



智慧城市定義概覽

許多定義涵蓋了永續性的所有三個維度,即環境、經濟和社會,而其他定義只研究了一個維度或兩個維度的組合(表 1)。智慧城市的定義本質上是異質的(龐廷,2013 ),因為似乎既沒有預先確定的模板,也沒有對智慧城市一詞所包含的一刀切的定義(O'Grady 和 O'Hare,2012 年))。因此,定義涉及智慧城市發展的不同視角,從採用資訊和通信技術 (ICT)、使用者通信、電子政務和公平發展到教育和永續性。


除了內容上的差異之外,以永續性為導向的定義,在將永續性作為智慧城市目標的優先順序方面存在差異。


在提出的許多定義中,永續性與宜居性一起被視為智慧城市的主要目標之一。分別地,大約三分之一的定義,將永續性與宜居性、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治理,一起作為智慧城市的次要目標之一。很少有定義永續性作為第三個目標,從而降低了其在智慧城市議程中的重要性。

 

智慧城市被描述為,協作建設的具有彈性和包容性的城市,它使用不同類型的技術和數據,來為所有居民實現更好的生活品質(Evergreen,2018 )。


它們可以被視為在六個特徵上,表現良好的城市:環境、經濟、流動性、人員、生活和治理(Giffinger 和 Pichler-Milanović,2007 )。它們源自知識密集型創意策略,其目標是改善城市的社會經濟、生態、物流和競爭績效,並依賴於人力、基礎設施、社會和創業資本的混合(Kourtit 和 Nijkamp,2012 年))。


這些對人力、基礎設施(交通和 ICT)和社會資本的投資,透過參與式治理和對自然資源的智慧管理,促進了永續的經濟成長和良好的生活品質(Caragliu 等,2011 )。


沒有將永續性,作為智慧城市策略目標之一的定義,將其視為利用 ICT,創建更具交互性和效率的關鍵基礎設施組件,和公用設施的城市(Azkuna,2012 )。這些組成部分被建議為行政、教育、醫療保健、公共安全、房地產、交通和公用事業(Bélissent,2010 )。在描述智慧倫敦的願景時,倫敦議會 (2013)將這些組件,視為透過不同技術整合的系統。


它側重於當地勞動力市場與金融市場之間,以及當地政府與教育、醫療保健、交通和公用事業之間的聯繫。智慧城市將使用融入城市基礎設施的通信慧,和感測器功能,以優化電力、交通相關和其他後勤日常營運,以提高生活品質(Chen,2010 )。此類技術為公民、當局、企業和其他參與者之間,提供了互動空間,以積極參與設計和規劃過程(Batty 等,2012)。


雖然上述定義,源自學術文獻和政府文件,但在源自工業參與者的定義中,也可以觀察到類似的主題。


智慧城市採用可擴展的解決方案,利用 ICT 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生活品質(Falconer 和 Mitchell,2012 )。IBM (2009)認為,透過優化使用所有可用的互連資訊,來理解和規範其營運,並優化可用資源的利用,城市可以變得智慧。


也有人認為,智慧城市可以透過平台、終端、數據,透過政策、技術、資本等方式,以高效的方式建設(烽火科技集團,2018年))。技術被用作改善城市營運各個方面,和改善為市民提供的服務的手段。數據被收集並用於為決策提供資訊,同時在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社區團體、大學和醫院之間,建立夥伴關係網路(德勤,2018 )。


ARUP(2010從不同的角度,將智慧城市視為一個城市系統,其城市系統結構清晰透明,使用技術和設計方法簡單、反應靈敏和適應性強。在這座城市,鼓勵市民與其更廣泛的生態系統相互聯繫,並集體參與其中(同上)。


不同的是,一些非永續性導向的定義,更批判性地描述了智慧城市,探索了它們的起源和前景。更具體地說,催生了智慧城市的智慧城市主義,被描述為「數據、數位技術,以及城市地點和流程之間的一組鬆散連接的匯合點,而「不斷出售的承諾是數位化數據 —— 驅動的、持續感知的、反應靈敏的和綜合的城市環境McFarlane 和 Söderström,2017,第 314)


智慧城市本身也被描述為,一個在 2010 年初流行的概念,該概念涉及最近的技術進步和數據,如何實現更高效的城市管理,但它是在「公眾意識中建立的,作為全球科技公司的行銷概念,看到了銷售數位產品的機會轉型,和新技術進入大城市系統未來城市彈射器,2017 ,第 4 頁)。


總之,雖然面向永續性的定義,似乎側重於環境、經濟、流動性、人員、生活品質和治理的表現,但非永續性的定義,對交通、教育和管理的效率特別感興趣。儘管提出了與永續性相關的智慧城市定義的共同特徵,但它們也展示了許多變化。


不同的智慧城市定義,可能將永續性的不同維度作為其目標。此外,將永續性作為策略性智慧城市目標的優先級,似乎因定義而異。



面向永續發展的智慧城市定義

根據所選來源的永續性導向的智慧城市定義,根據其涵蓋的永續性維度進行分析,即環境、社會和經濟維度。這種分類允許辨識主題模式。


首先,討論了考慮所有三個維度的定義。對於這些,這裡使用術語「整體方法。他們將城市的智慧視為「解決成長的若干創新社會技術和社會經濟方面的某種智力能力Zygiaris,2013 年),第 218)。這樣的視角展示了智慧城市的綠色、互聯、智慧、創新和知識;這些術語本身就是許多文獻綜述的主題。


這種「智慧嵌入到城市營運中,基於對城市、物理(能源、水、廢棄物、交通等)和社會(公平、治理、公民參與)系統的分析、監測和優化,透過透明和包容性溝通結構(ICLEI,2017 )。


因此,西門子 (2017)考慮到「智慧一詞,不僅影響操作的技術方面,而且還具有社會和人文方面的影響。添加感測器和更新現有的城市基礎設施,將對提供服務的效率和能力、經濟機會和公民的生活品質產生積極影響。


同樣,智慧城市可以被視為人類系統,利用能源、材料、服務和資本的流動,來實現永續的經濟發展、彈性和高生活品質(EIP-SCC,2013)。


智慧城市應對的挑戰與氣候變化、人口快速成長,以及政治和經濟不穩定有關。他們透過協作領導和跨學科、全市範圍的協作,以及數據和技術的使用,來實現這一目標,其目標是為其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務,但不會對其他公民造成不公平的劣勢,或進一步惡化自然環境(ISO 37122, 2019 )


雖然最終目標是提高生活品質、城市營運效率和競爭力,但智慧城市需要確保它們從經濟、社會、環境和文化等各個方面,滿足今世後代的需求(國際電信聯盟, 2016)。為了讓智慧城市實現這些目標,需要製定公平、參與性、永續的城市發展政策(Thuzar,2011)。


主要是面向環境的定義,側重於數位技術對特定城市服務的影響。此類技術可用於改善資源利用和減少排放。這不僅可以帶來更智慧的交通基礎設施、改進的供水和廢棄物處理系統,以及更有效的建築熱控制,還可以改善城市管理服務、更安全的公共空間,以及更好地響應人口老齡化的需求(歐盟委員會,2019  。


許多主要在 IT 部門營運的工業參與者,提供了類似於歐盟委員會的定義。微軟 (2018)智慧城市,是指利用資通信技術,改善能源、水、公共安全和交通等公民服務的提供,從而提高城市的健康、永續、彈性和安全性。博世 (2019)提供了一個類似的定義,支持以下觀點:使用各種技術可以透過節省時間、使用新的出行方式,和呼吸更清潔的空氣,來提高公民的總體生活品質,並減少交通、智慧家庭和能源 —— 有效利用建築物。


然而,公民的生活品質和更舒適、安全、便捷的生活方式,應該與環境相協調,而智慧城市應該目的在實現,人與地球之間的良好平衡(日立,2012),因為高效、宜居和永續的元素,應該齊頭並進(Aoun, 2013)。


有趣的是,所有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智慧城市定義,都包括社會層面的強烈存在。當智慧城市的概念被引入時,它被認為是一種策略工具,可以強調 ICT,以及社會和環境資本,在塑造現代城市競爭力方面日益重要的作用(Schaffers 等,2012)。


因此,包含可持續性環境維度的智慧城市定義,通常包括社會維度。沙弗斯等人。(2012)認為這是由於社會和環境資本,可以為智慧城市提供獨特的屬性,而不是「技術含量更高的同行,在文獻中經常被稱為數位或智慧城市。因此,數位或智慧城市,與智慧城市之間的區別,似乎是後者中人為因素的普遍性。


事實上,文獻中的許多來源,都將智慧城市的永續性,視為主要的社會範圍。英國國家標準機構英國標準協會 (BSI) ,支持智慧城市將實體、數位和人類系統,有效整合到已建成的基礎設施中,以便為其創造永續、繁榮和包容的未來。


這種對城市環境宜居性,和包容性的強調,特別強調了智慧城市的社會性質。透過使用數位智慧,可以設計出拯救生命、預防犯罪和減輕疾病負擔的工具。這些可以節省時間、減少浪費,甚至有助於促進社會聯繫(麥肯錫,2018 年))。


換句話說,智慧城市透過創造社會先進的環境,努力為市民改善城市服務和城市管理。這些過程的最終目標,是提高城市的永續性和宜居性(Toppeta,2010 )。透過這些定義可以看出,人力資本與技術的結合,可以對城市服務、城市服務、當地參與者互動,和生活品質產生影響,從而改善城市環境的社會方面。


已確定的文獻很少包含,僅關注永續智慧城市經濟方面的定義。同樣,對於環境導向的定義,經濟導向的定義,將智慧城市視為將硬基礎設施與社會資本、社區機構和技術相結合的城市,但具有另一個目的:促進永續經濟發展和創造有吸引力的商業環境(BIS ,2013 )。根據這種方法,經濟競爭力,以及環境永續性和一般宜居性越來越受 ICT 驅動(阿爾卡特朗訊,2012)。


就新加坡而言,智慧城市被定義為一個整體採用 ICT 和即時分析,來促進永續經濟發展的本地實體(IDA,2006 )。


巴塞隆納認為智慧城市是一個永續的、綠色的、高科技的城市,具有競爭性和創新性的商業,以及透過使用新技術在人、資訊和城市元素之間,建立聯繫的更高生活品質(Bakici 等人,2010 年))。這種方法不太理論化,但比較實用,透過硬性和軟性元素的結合,永續發展的需求,與城市經濟成長和繁榮的需求,得到了認可。然而,這些資源並沒有說明經濟成長和生活品質量的提高,是否存在因果關係,經濟改善導致生活品質的提高,或者這兩個目標是否應該獨立實現。


討論

從所審查的三類文獻中,確定了一些始終出現的主題。它們是:以永續性為導向的方法,相對以人類為中心的重點、注重結果的定義的盛行,以及技術作為促進者的作用。


永續性導向的方法,與軟資本和硬資本的使用有關,軟資本被視為人力資本和社會結構,硬資本被視為城市基礎設施和物質資源,透過不同的技術結合起來,目的是增強城市的環境方面。城市,促進經濟發展,確保高品質生活。相比之下,與非永續相關的定義,特別強調了 ICT 在優化城市績效和資源使用方面的重要性,


兩種定義之間的主題差異表明,第一種定義如何將軟資本(人力和社會因素)與硬資本(城市基礎設施)相結合,而第二種定義則側重於,透過使用 ICT 有效利用資源,從而鞏固了硬元素的重要性。


這可以在技術相關的行業參與者,提供的定義中具體觀察到(IBM,2009 Falconer 和 Mitchell,2012 西門子,2017 烽火科技集團,2018 )。相比之下,ICT 行業的其他參與者,如Hitachi (2012)Aoun (2013)Microsoft (2018),提供了更多面向永續性的整體定義。這可能是因為這些公司,不僅以 ICT 為基礎,而且擁有多元化的投資組合,範圍從電力和汽車系統,到社會基礎設施。


在類似的行業和定義對齊中,與建築環境相關的公司 ARUP,將智慧城市定義為一個城市系統,其結構側重於公民及其社區,從而強調城市方面。


此外,可以觀察到,面向永續性的定義,似乎更基於結果,而非面向永續性的定義更基於過程。大多數以永續性為導向的定義,強調了智慧城市目的在實現的結果,回答了「為什麼一個城市應該變得聰明,而永續性導向的定義,似乎透過擴展整合,來回答「如何實現這些結果不同類型的資源,如人力和基礎設施資本,以實現智慧城市目標。


這在技術的作用中更為明顯,在第一種方法中,它作為最終結果的促進者出現,而在非永續性導向的方法中,技術發揮了更突出的作用。


整體方法考慮了所有永續性維度、環境、社會和經濟,並就智慧城市應該是什麼,提出了相當平衡的觀點。以環境為導向的定義,也包括社會層面,支持減少城市化對環境的影響、提高生活品質,和有效利用資源,作為智慧城市目標的原因。


這些可以透過在幾乎所有定義中,使用技術來實現。這種方法強調,減輕城市對環境的影響,很少考慮城市的經濟成長或發展。這樣做時,這樣的定義迴避了關於持續經濟成長,與環境永續性之間,不相容的越來越多的爭論。


同樣,面向社會永續性的定義,展示了智慧城市如何將技術與治理相結合,以提高城市的可持續性和宜居性。與面向社會的定義相反,那些關注永續性經濟維度的定義,提出了硬基礎設施和軟資本的結合,目的是創造有競爭力的城市,和促進可持續的經濟發展。


在面向永續發展的智慧城市定義中,可以觀察到社會相關元素的普遍存在。這與城市永續性文獻相反,其中社會因素經常被生態方面忽視或掩蓋(Lehtonen,2004)。這種現像也擴展到城市永續性評估文獻(Berardi,2013 )。然而,城市化的人性,以及城市快速成長,帶來的社會問題,如社會不平等(Kim 和 Han,2012 )、社會剝奪、社區破壞、公共安全和健康下降(Bibri 和 Krogstie,2017 年)),強調了智慧城市社會方面的重要性,似乎對學者、組織和行業定義該術語的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


儘管這些定義支持了社會方面的重要性,但當前智慧城市模型的實施,描繪了一個不同的故事,其中技術是第一位的,社會問題的解決是第二位的(Hollands,2015 McFarlane 和 Söderström,2017 年))。雖然工業參與者正在開發迎合各種客戶(例如政府機構、其他企業和公民社會)的 ICT 解決方案,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技術,是否有助於提高所有公民的「一般生活品質,或者它們是否使社會中具有數位技能,且在經濟上負擔得起這些解決方案的特定「精英部分受益,同時排除其他解決方案。


這部分社會可以是低收入自治市鎮的地方議會、資源有限的公立學校、移民營地、老人或低收入青年公民。這些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可能會提高一些公民的生活品質,同時可能會邊緣化,並在能夠使用「智慧的人」,和「沒有智慧的人之間,造成更深的差距(達塔,2014 )。


這可能會導致對數位足跡有限或,沒有數位足跡的特定社區的虛假陳述,就像颶風桑迪一樣,由於該地區對社交媒體的訪問和參與度更高,因此透過社交媒體,錯誤地似乎以曼哈頓為中心(Crawford, 2013 ),從而導致領導層做出錯誤的假設和不利的行動。


社會排斥問題超出了代表性,和技術獲取範圍,還包括對「城市現實」,和當地特定特徵的扭曲,例如現有城市社區的歷史、關注點、知識和軌跡(McFarlane 和 Söderström,2017 年))。換句話說,雖然現有的智慧城市定義,似乎強調了社會方面和生活品質的重要性,但其中許多是透過排除部分技術有限的人口,並剝離現有城市的特殊性來實現的。織物,以一種可以被認為與高檔化過程平行的方式。


與社會維度相比,可以觀察到少數考慮到經濟永續性的定義。這與社會和經濟可持續性之間的共同聯繫背道而馳,通常被稱為「社會經濟,表示這兩個要素在更廣泛的文獻中,有著密切的聯繫。


這種定義與經濟方面脫節的趨勢,還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觀察到:特別是工業定義淡化了經濟永續性,在智慧城市願景實施中的重要性,這與現實背道而馳。


智慧城市模式,正在透過眾多行業參與者的大量資源投資得到推廣和支持(Söderström 等人,2014 年))。這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存在明顯的獨立盈利議程盛行的風險(Sadowski,2016 ),這可能會透過其孤立的 ICT 品牌,推廣活動破壞經濟發展(Allam 和 Newman,2018 )。


在檢查智慧城市市場的財務成長時,這種風險變得越來越迫在眉睫。預計該市場將以每年 20% 的速度成長,從 2015 年的超過 3000 億美元,成長到 2020 年的超過 7500 億美元。因此,很明顯為什麼,科技公司將智慧城市視為促進數慧化轉型的機會(Future Cities Catapult, 2017 )。


很明顯,智慧城市以永續發展為導向的不同定義,並沒有平等地看待永續發展的目標。大多數採用整體方法的定義,似乎都將永續性視為主要的城市目標之一。有趣的是,對於更多關注生活品質,和發展或人力資本的有效利用的面向社會的定義,情況並非如此,因此將永續性視為可取的屬性,但具有次要或第三優先級。


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即主要以社會為導向的智慧城市,為了實現生活品質,而不是保護環境願意做出哪些權衡,以及這種權衡的成本是多少。


由於沒有任何定義對生活品質的含義,及其所包含的內容進行解釋,這一事實引起了額外的關注。毫無疑問,生活品質對世界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意義,因為在全球許多地區,獲得食物、清潔水和藥品,以及公平和平等機會,仍然是一個持續存在的問題。


無論永續性驅動的智慧城市定義的數量,及其作為目標的明顯優先級如何,一些作者對智慧城市對生態永續性的真正影響,提出了質疑。


出現的問題之一,是公民與環境的潛在心理脫節,以及由於過度接觸技術而破壞他們與自然的關係(De Jong et al., 2015)。此外,一些作者對智慧城市對永續性的淨貢獻提出異議(Gargiulo Morelli 等,2013 Vitanen 和 Kingston,2014 )。De De Jong 等人 (2015)的研究結果,支持這些觀點智慧城市概念的網路分析,表示永續城市與智慧城市之間的距離。


這些擔憂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智慧城市模式,正在或將要嵌入,城市系統的方式,以及當局將為每個城市製定的戰略和主要目標,以及將要使用的資源。用來實現它。


在分析現有的智慧城市定義後,可以觀察到,目前文獻中的大多數定義,描述了一個烏托邦式的城市環境,經常無視社會和環境城市現實問題。


這表示需要重新調整定義,以考慮上述問題,最具體的問題是:排除公民群體,透過平等所有地方,來剝離現有城市結構的特殊性,在所需的環境權衡之間,造成混淆實現不確定的生活品質,並將技術視為核心解決方案,而不是促進者。


考慮到這些要點,並藉鑑更廣泛的文獻,提出以下定義: 智慧城市是一種城市轉型概念,目的在實現環境永續、生活品質更高的城市,為經濟成長提供機會,對其所有公民,但要考慮到每個地方,及其現有居民的特殊性。


這種轉變,目前由各種類型的技術實現,通常由全球工業合作夥伴提供,這些技術嵌入到城市的基礎設施系統中,透過增加互連層,來改變現有的服務供應。


結論

這份全面的文獻,綜述確定了智慧城市定義中,許多的新興主題。永續性導向的定義,通常側重於軟資本(如人力和社會資本)與硬資本(城市的實體基礎設施)的結合,以提供永續、宜居和高效的城市。另一方面,非永續性導向的定義,通常強調利用 ICT 有效整合資源的重要性,這將使城市更加互聯、智慧和宜居。


整體方法涵蓋了可持續性、環境、社會和經濟的所有方面,並就智慧城市應該是什麼提出了平衡的觀點。大多數以環境和社會為導向的定義,都集中在智慧城市,如何將技術與治理相結合,以提高生活品質,並減少城市化對環境的影響。


相反,少數以經濟為導向的定義,提出了硬基礎設施和軟資本的結合,目的是創造有競爭力的城市,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可以觀察到定義傾向於淡化經濟永續性,在智慧城市願景實施中的重要性。這與當前的實施計劃,和智慧城市市場驚人的成長速度相反。


總體而言,有趣的是,與大多數與永續性相關的文獻相比,永續性的社會維度,似乎是智慧城市定義中的主流,儘管其中許多似乎,排除了獲得技術有限的一部分人口,並無視城市的特殊性現有的城市結構,在某種程度上,可能類似於高檔化的過程。


此外,在整個定義中,不清楚經濟成長和生活品質的提高,是否存在因果關係,或者它們是否提出了相互競爭的議程。


作為對基於現有文獻,辨識和分析的興趣點的回應,上面提出了新的定義。該定義經過調整,以解決上述一些最重要的問題,並提出了智慧城市願景,應考慮的關鍵點,重點是整體永續性、包容性和對當地及其居民的尊重。


進一步研究智慧城市,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貢獻非常重要。排除源自電腦科學、工程和數學領域技術解決方案的論文,智慧城市定義是本研究的侷限性。未來的論文,可能會解決這個問題,包括所有領域的定義。


正如這項研究顯示的那樣,智慧城市計劃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提高生活品質,但沒有定義解釋,這意味著什麼以及這種改善,將為社會和環境帶來什麼代價。


作者註

本文最初是在 2018 9 月,在愛爾蘭都柏林舉行的第四屆國際 SEEDS 會議上發表的。 


AKD 寰楚專業級全系列監控設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