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產業到超前佈署 —— 寬豐工業 82 歲創辦人何義輝訪談紀實

寬豐工業RL-9046-B雙機制櫥櫃密碼鎖 



3S MARKET 施正偉



深度的訪談,在我的工作生涯中,經常有這種機會。但是像訪問如同父執輩八十幾歲的經營者,這是第一次。近兩個小時的聆聽,這位創業者的心路歷程。寬豐工業 82 歲的創辦人,這是第二次與他見面,拋開年紀,前瞻的思維、對鎖具產業的關懷與熱情,很多年輕人不見得可以跟他相比。



忠實記錄產業的歷史

我之所以想分享這個不期而遇的訪談,就是希望把台灣一些產業的發展,把這些台灣扎扎實實的第一、二代企業家,經營的過程,還有產業的發展史,忠實的記錄下來,同時一代一代傳承這些台灣優良的企業精神,更希望可以把這些事蹟分享到全世界。


近日因緣際會,拜訪了台灣鎖業暨五金發展協會的創會會長,也是寬豐工業的創辦人何義輝。何創辦人侃侃而談,關於公司的發展、台灣製鎖產業的過去、現在、未來。


人生從意外插曲變成主題曲

令人非常的敬佩,一位 82 歲的老先生,在陽明山種橘子長大。他的思維是那麼的前瞻,在他清晰的描述中,顯現出他熱愛台灣,還有對政府的期許,並對產業發展的殷殷期盼。


我試著將何創辦人的敘述與訪談的內容,包括一個企業家的經營歷程,對於產業面臨的問題,以及建言政府應該扮演的角色,提供給大家……



因為肚子不舒服,身上的三把鎖沒有辦法打開家門,決定要做「好鎖」服務人群,結果創業幾年花費了幾千幾萬台幣,因此賣了地。何創辦人說,已經沒有路了,到芝加哥打擂台開鎖招商做最後一搏,如果還是沒成績,他就決定要去擺路邊攤,他說曾在國賓大飯店做了五年的調酒師……。


原先對鎖一竅不通,只為了做一把好的鎖,卻賣了地,到了芝加哥把 5000 塊美金擺在桌上,他說只要有人開可打開他的鎖,5000 元美金就送給他。 


四十多年前,當時他參加這個擂台賽時,三天的時間花了台幣 70 多萬元。到打擂台開鎖那個時候,公司已花掉幾千萬了,事實上是彈盡援絕,才想出這招做放棄或繼續的最後考驗,也檢驗"鎖具"的安全成果。


坦白說,這種冒險氣魄的企圖心,當今科技產業也沒有幾個經營者,敢有這種魄力!此舉終於贏得了一筆大訂單,從此這個機運開啟了寬豐工業,至今 48 年的發展。


台灣鎖業是世界頂尖

何創辦人說,台灣的鎖舉世聞名,技術領先超越歐美日本。他說歐美的鎖都是承襲歐美的鎖具工藝,鎖匠要打開鎖,可能只要花些時間,就有機會可以解鎖。以 YALE 耶魯鎖心為例,是取銅珠長短做變化;而他設計的鎖,是採角度的變化,可以是 180° 以內的各種角度來設計。


另外,他說在 20 mm 裡面,可以用厚的、薄的鎖片交互變換,所以可以無窮盡的變化。



他大概怕再講下去,我會聽到霧煞煞。換了話題陳述了他所知道鎖的歷史。據他所知,鎖已有六千年的歷史,石器時代就有了, 當時以繩索打結做防護之鎖、而以"觽"做解結之用。


而這種觀念的應用,就是人類對於自己擁有財富或領域的保護宣示。所以他說他們在賣的鎖,是在賣價值,不是在賣價格。他說中國現在賣鎖的那些都賣錯了,鎖這種有幾千年文化的東西,在接近成本邊緣就賣出去,實在很可惜。


他說鎖是無所不在,適得其「鎖」,甚至比吃飯還重要,那為什麼現在以幾百塊、幾十塊在殺價賣,這些業者的頭腦都搞錯掉了。


說到這裡,可以感受到他所散發出的,身為一個做鎖的、一個身為台灣鎖具的業者,那樣的有使命感、驕傲與光榮。我心裡也想,這十年來中國貨充斥,很多人嘴上都掛著性價比。可是一分錢一分貨,迷失在性價比中,其實很多成本都沒有被真正看到!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成功的企業家就是哲學家

他漸漸地切入重點,他說,鎖現在也進入了科技化了,接下來的描述,不但是一個產業發展的邏輯,更也是一個經營的哲學,他說:「鎖要科技化,科技化了之後要生活化,生活化後要普遍化,這個東西才會好起來,但普遍化也要道德化,最後是要永續化。所以現在也有很多亂七八糟的業者,都沒有這樣的理念。」



他指著牆上四十多年來,很多寬豐工業所獲得的各種國內外的獎項,還開玩笑說每一任總統他都接見過,也確實看到這些與歷任總統的合照。何創辦人特別說了,他獲得第三屆國家發明金牌獎的經過。


他說第一、二屆從缺,當時決賽只有三分鐘的發表時間,他描述當時腦中一片空白,這麼短的時間,如何讓 57 位評審了解,何況當時入圍還有來自竹科的巨頭聯電、交通大學的研究團隊⋯⋯。


最後在決賽上他就說,他只是用角度和鎖心中,鎖片厚薄的排列組合,設計出這樣的鎖。頓時一位評審鼓掌叫好,頃刻 57 位評審也都給予了熱烈的掌聲。是的,Simple is the Best,什麼是科技?什麼是智慧?當深入通曉原理,價值就會變成了無限的寬廣!


我聽了暗自微笑,我曾與一些業者聊過:技術對應規格,規格呼應功能,系統組成對照應用。如何讓產品賦予生命,並且具備價值,這整個過程是行銷的基礎!但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這涵義?一昧只看價格時,性價比對供需兩端都成了毒藥!



價值決定產業長遠的榮景

何創辦人一再強調鎖的價值,鎖就代表著「保安」。他說國家的防衛靠兵將和武器,一般的社會民安靠警察與鎖具。


這時他提到了整個產業的發展歷程,他說寬豐四十多年的公司,而台灣鎖做最久的隆輝已經超過六十年、已經第三代在經營的一德金屬,可以好好思考研究,他們這些公司存在的價值是什麼?


他說活在世界上,不是看財產有多少;人生的價值是什麼、作為人的意義又是什麼,他說,絕對不在賺了多少錢!台灣第ㄧ、二代的企業家,確實很多人都有這樣的使命感!


他說:「台灣這些做鎖的,這麼多年來,有沒有一家倒閉,沒有。有沒有一家跑掉,沒有。這些小公司默默無聞,混口飯吃可以,但要賺大錢 —— 沒有。」



一個從來沒怕過中國的小產業

現在很多家的台灣鎖業公司,已進入到 AI 的發展,但是價值都提不上來。他說,原因有很多,以國際競爭的態勢來說,中國的廠商是在「賣成本」,這是不平等的競爭。


他說,寬豐今天沒有一毛錢是從中國賺來的,也沒有在中國設廠。他很感嘆,面對這些來自中國的競爭,台灣每一家都做得很苦。他也提到,他看到歐美日很多的產業,都會互相合作,不像我們,你打我、我打你。他非常期待,台灣應該要一起異業結盟,一起來合作。他說年紀大了,很多要推動的、想的,都沒有辦法具體講出來。


他說 U-BIKE 微笑單車的鎖,就是寬豐和巨大機械合作,用悠遊卡來開鎖。高鐵、北捷、台船、長榮用的鎖,都是寬豐的。他試圖說明,異業結合的重要。



強棒出擊的關鍵在創造與創新

在何創辦人暢談這些精采的經歷,寬豐現任董事長何希皓也很客氣地來招呼,第一句話就說,對於異業結盟非常需要。她提到寬豐主要是做外銷的,有很多客製化的需求,都需要仰賴國內的科技業者一起合作,這些包括 RFID、AI、IoT、影像處理等的配合。


何創辦人說,雖然台灣鎖的產業都還只是幾十年,不像 YALE 耶魯一兩百年,但他發現 YALE 耶魯已經慢慢在落後,因為被人家可以輕易地打開,現在所有鎖匠都會打開 YALE 耶魯的系統,像 AI 的技術加進來後,這些鎖匠就都沒有辦法打開了。


他耳提面命在旁的周秘書,要趕快把這些做 AI 的業者號召起來,這些新技術如果不了解,馬上就會落伍了。一位已超過 80 歲的年紀,能對新技術的結合,如此開放前瞻的眼光,對比很多電子產業,一碰到不同技術就排斥,坦白說,產業不在大小,而在於願不願意與時俱進!


在旁陪同的協會秘書周小姐也補充,鎖這個行業,寬豐、ㄧ德金屬、隆輝、東鐵、東隆、立晟、維夫拉克……都是台灣很代表性的鎖具企業,也不斷在新科技上的投資與投入。



高度的視野,從基本該做的做起

何創辦人說賓士車的鎖是台灣做的,但是品牌卻不是台灣的。日本很多鎖芯也是台灣做的,我們賣給他們 50 塊,日本人在市場上賣 500 塊,他說這些事實,現任理事長一德金屬沈總經理也都非常清楚。會有這種市場現象,就是過去政府對很多產業不了解,沒有重視。


他接著說,寬豐主要是做外銷,寬豐的鎖到歐洲、到美國都能通過他們的規範、認證。何創辦人語重心長說道:「但是台灣的規範、認證,至今台灣都還沒有建立,政府相關單位還要參考歐規來制訂……」在先前與協會周秘書聊到,榮譽理事長要她推動鎖匠證照、建立產品的標準規範,從這位創辦人口中的陳述,我頓時可以領悟體會,這位企業家為什麼要成立協會的企圖心與胸襟,印證了高度決定了態度。


坦白說,我不想用恭維的角度,來側寫這位企業與協會的創辦人,而是這麼小的產業,台灣有這麼有心的人,如此在奉獻產業的成長與發展。如果台灣有更多像這樣的有心之士,一起結合推動,台灣產業在世界舞台上,必然發光發熱!



用感動的事蹟,來推進台灣的動感

台灣要在國際舞台上站穩、受到尊重,除了護國神山台積電、聯發科之外,像鎖具五金這樣的行業,產業的發展、對於細節如此注重,代表著台灣人的毅力、努力,還有創新的精神與形象,應該受到政府的重視,更應該是科技業要積極合作的對象,還有應該做為台灣在國際宣傳上的標竿產業。


期待這樣的分享,點點滴滴能不斷喚起,台灣產業間能夠一步步橫向聯合、縱向結合,藉由這樣的異業結盟,促成更多的創新,更有尊嚴地站在國際市場上!


按此回今日3S Market新聞首頁

.中國影像監控設備追踪報告:AI 和 5G 將影像監控帶入一個新時代

5G, AI and Mobile Networks of the Future




北京,2019 年 8 月 20 日– IDC 中國發布《中國影像監控設備追踪器》,該報告跟踪中國市場上影像監控產品的銷售市值和出貨量。該報告還重點介紹了攝影像中 AI 和無線通信(WiFi、4G 和 5G 蜂窩連接)的滲透,從而為最終用戶的採購和投資機構的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和業務見解。

透過對產業、地區和供應商的比較,該報告分析了競爭態勢,以及 AI、5G 和其他新興技術,在不同細分市場中的滲透率和成長趨勢。

影像監控作為物聯網(IoT)的主要應用,在公共安全、交通管理和智慧城市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 AI 技術(尤其是 Edge AI)的推動下,影像監控的應用已逐漸擴展到更多領域,例如客流分析、環境污染監控和保險損失確定。隨著 5G 的發展,IDC 中國預計影像監控的應用將繼續擴大。


中國的影像監控市場巨大
2018 年,中國的影像監控設備市場(不包括家庭影像)達到 106 億美元。預計到 2023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201 億美元,複合年成長率為 13.6%。

攝影機在影像監控支出中所佔比例最大
IDC 中國影像監控設備跟踪器、可跟踪攝影機,錄影機(DVR 和 NVR)、儲存設備和影像應用軟體四個類別的八種產品的銷售市值和出貨量,並分析不同產品的成長趨勢。

攝影機在中國影像監控市場中的支出比例最高,佔總支出的 64.3%。 在城市化發展和現有智慧城市項目升級的推動下,智慧城市中出現了龐大的更換計劃,和新的攝影機佈署。

管目前的普及率很低,僅佔市場總支出的 2.0%,但 AI 攝影機的成長率更高,複合年成長率為 42.0%,大大超過了攝影機的 13.9% 的市場平均成長率。


政府是影像監控的最大支出者
IDC 中國影像監控設備跟踪器,涵蓋 14 個垂直領域,包括政府、運輸、教育、金融、零售和專業服務(主要是工業園區管理和商業房地產管理)。該報告分析了影像監控,在這些不同領域的滲透率和成長趨勢。

政府是中國最大的影像監控市場,佔總支出的 47.6%。主要的市場驅動力包括安全城市(城市影像監控)和雪亮工程(縣鄉影像監控)等公共安全項目。未來,隨著雪亮工程的逐步完成,政府部門的影像監控支出成長將放緩,其市場所佔比率將略有下降。但是,政府仍將是影像監控市場中最大的部分。


華北地區是影像監控領域的領頭羊
IDC 中國影像監控設備跟踪器涵蓋七個主要區域,分別是:華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南、西北和東北。

區域數據揭示了中國影像監控市場,與經濟活動之間的相關性。發達的經濟導致更大的流動人口,以及更多的運輸,物流和金融交易。這導致影像監視應用,在公共安全、交通管理、物流監視、購物中心監視、金融場所安全等方面的進一步成長。

華北地區在中國的影像監控上花費最多,佔總支出的 29.9%。這是因為北京及其周邊地區,是華北地區的交通和貿易樞紐,而北京也是中國主要的金融、教育和服務業中心。與其他地區相比,華北地區在運輸管理、物流監控、公共安全管理、金融組織安全、校園安全、智慧建築,和其他關鍵領域的投入更多。


前三名供應商服務於一半以上的市場
中國的影像監控市場相對集中,排名前三位的供應商(海康威視,大華和宇視)合計佔有 56.4% 的市場佔有率。 集中的市場增強了頂級供應商的規模效應。

未來,中國的影像監控市場,將逐步從目前的大規模佈署階段進入優化階段。 因此,影像應用將獲得更多投資,人工智慧攝影機將繼續保持強勁成長。


.基於混合雲霧運算的物聯網架構

Hybrid Cloud Explained




來源:c114 作者:李樹磊 


0  引言

近年來,物聯網越來越廣泛應用於人們的生活中,並逐漸從簡單的物與物連接,向智慧化方向轉型。物聯網要獲得更大的成功,必須要憑借一個開放的,並能夠很好提供支持的平台。



雲端運算憑借其強大的計算儲存能力,成為大數據分析處理的支撐平台。透過將複雜的應用,卸載到雲端中儲存和處理,再將處理結果,從雲端發送到行動用戶,解決了用戶終端設備儲存空間不足,或處理速度不夠快等問題。


但目前物聯網終端設備數量的爆發式成長,物聯網感知獲取的原始數據量非常龐大,且海量的數據之間,存在繁雜的關係,對海量數據進行過濾、處理、分析等,對雲端運算框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雲端運算是聚合度很高的運算服務,其使用方式雖然廉價、簡單且方便,但雲端伺服器遠離行動設備,數據傳輸的距離大,導致延遲和通信開銷增大,甚至不可容忍。物聯網終端設備和用戶終端設備,基本都是能量受限的,將數據傳到遠端的雲端中心執行,會導致物聯網終端能耗過大而過早失效,或用戶終端設備待機時間大大減小。


同時,使用雲端服務時,需要大量數據的發送和接收,因而需要消耗大量的網路頻寬,可能造成數據中心和終端之間的I/O(輸入輸出)瓶頸,由此引發傳輸速率大大下降,甚至服務中斷等問題,雲端服務的優勢可能也會被這些問題抵消掉。


為瞭解決上述問題,本文將雲端運算網路架構,擴展到網路邊緣,提出了霧端運算的概念。霧端運算更加強調邊緣設備的作用,其核心思想是「智慧前端化」,即在雲端層和終端設備層之間加上一層,叫做霧層。



透過霧層提供的運算、儲存和網路通信服務,使得數據的計算、分析和處理更加接近用戶,從而降低了物聯網業務,透過雲端層處理的響應時延和儲存開銷,降低了對無線資源的消耗,降低了終端設備的能耗,從而延長了其待機時間,甚至能夠在沒有因特網覆蓋的區域,繼續提供運算服務。


1  霧端運算與雲端運算

雲端運算將應用的執行化繁為簡,但位於遠端的雲對那些延遲敏感的業務,不能很好地支援,對行動性、不同地理分布不能很好地支元,且遠端執行往往導致用戶終端能耗過大,進而降低了其待機時間。因而需要一個更接近「地面」用戶的運算平台,來作為對雲端運算的有效補充,稱之為霧端運算平台,區別於那些位於遠端「天邊」的集中式雲端運算平台。


霧端運算將運算範式,從網路中心擴展至網路邊緣,從而可以更加廣泛地運用於,更多種類的應用和業務。就其位置而言,霧端運算是分布式的雲端運算伺服器,故霧端運算也稱為行動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因為霧節點就是網路與現實終端的邊界。


霧端運算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a) 支持即時互動,更低時延和能耗。


b) 更低的頻寬需求,解決海量設備連接雲端時引起的塞車。


c) 數據的分布式處理,降低海量數據儲存需求。


d) 設備位置精確感知,支持更大範圍的行動性。


e) 支持異構性,支持多樣化的異構軟硬體設備。


根據霧端運算智慧前端化思想,本文提出了如圖1 所示的霧端運算框架,在雲端伺服器和終端設備之間,擴展一個更靠近行動用戶的霧端層。霧端層由佈署在現場的處於網路最邊緣的霧端伺服器組成。



1 霧計算架構圖


在提出的霧端運算框架中,透過在雲端伺服器和終端設備之間,擴展具有運算、儲存能力的霧端層,將雲端伺服器上本地化需求的關鍵數據和運算服務,移到更靠近終端設備的霧端伺服器上,透過提供數據暫存、本地化運算等功能,更好地滿足了行動應用高流量和低延遲的需求。


霧端運算與雲端運算的區別如表 1 所示。


表1 云计算与雾计算的对比

1 雲計算與霧計算的對比


值得注意的是,霧端運算和雲端運算並不是你死我活的競爭關係,未來運算範式中,並不是霧端運算要蠶食雲端運算。霧端運算的提出是作為雲端運算的有效補充,透過二者卓有成效的相互配合,使得更多不同種類的應用和業務,能夠更好地加入到網路運算之中。


2  基於雲霧運算的物聯網架構

根據霧端運算更靠近終端用戶的思路,透過給蜂窩網路中的每個接入點,配備霧端運算設備,可以把大量與特定環境相關的資訊,直接在本地接入點進行儲存和處理。


圖2 所示為基於霧端運算的物聯網框架,上層為雲端運算中心,下層為感測器和行動終端層,在雲層和終端設備層之間,擴展一個更靠近終端設備,和行動用戶的霧端運算層,成為霧端層。霧端層佈署在物聯網接入層,由大量具有運算、存儲存功能的霧端伺服器組成。


霧接入點同時作為物聯網接入點,首先把感測器採集的數據,進行過濾、分析,進行任務的分解,哪些業務可以在本節點進行處理,哪些業務需要分發給其他霧端接入點協作處理,哪些業務需要,回傳至雲端運算中心進行處理。


另外霧端接入點,也可以作為雲端數據和終端數據的暫存,可以進行本地流量的卸載,減少對傳輸頻寬的需求,更好地滿足了行動應用高流量和低時延的需求。雲端運算中心的優勢保留,關注於霧端層上傳的全局性數據,以及處理高延遲長週期的大數據應用。



图2 基于雾计算的物联网架构

2 基於霧計算的物聯網架構


3  基於雲霧運算的物聯網的關鍵技術

3.1  邊緣儲存

當使用行動設備的用戶,處於一個特定的環境時,其需要的資訊,主要是與本地相關的各種資訊,如住宅社區的用戶,更想知道的是社區內的各種事項,以及周邊的交通、醫療等資訊;學校內的用戶,更想知道的是學校內的各種資訊,包括上課、考試、活動等。


根據事件的流行度和用戶喜好,把用戶頻繁訪問的內容,放在離用戶較近、訪問速度較快的霧端設備上,並在本地即時進行優化和運算,完成用戶請求的任務。霧節點在傳輸頻寬代價和暫存代價之間取得均衡,有效解決雲端伺服器的負擔,大大降低通信的傳輸量,減少傳輸延遲。


霧節點更智慧化,能夠感知其佈署環境,推測出附近行動用戶數據需求特性,針對附近用戶的興趣進行數據暫存,為用戶提供快捷內容訪問和檢索功能。



3.2  邊緣運算

霧節點具有智慧運算的能力,可以把感測器採集的資訊,進行分析、處理,並可以選擇一部分資訊,卸載到其他霧節點或雲端運算中心處理。


處理某些數據時,單個霧節點難以有效快速地分析處理,可以自適應形成 F-AP 簇,透過分布式協作負載均衡運算,來減小運算複雜度,提高運算速率。


3.3  雲霧協同

透過在物聯網 Gateway 佈署霧節點,在物聯網邊緣形成一個霧端運算的平台,該平台具備一定的數據分析,及邏輯處理能力,這裡引入雲霧協同的概念,即霧節點可以透過雲端進行集中管理,簡化本地節點的維運複雜度。


另外,霧端層的物聯網 Gateway,與雲端的物聯網平台實現對接,霧端層可以將本次處理的數據,上傳給物聯網平台進行深層次處理,以獲得更好的分析結果,為大數據分析提供數據支撐。


雲霧協作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如何動態區分業務,在雲端層處理還是在霧端層處理,如何制訂卸載決策,以更好的適應網路,也是一個重點研究的方向。另外,雲霧協同時儲存空間和運算能力的協同,儲存代價和傳輸代價的均衡,是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



4  應用前景

4.1  增強實境

增強實境透過在真實世界上疊加資訊視圖,並在智慧終端上呈現出來。增強實境通常需要較高的計算能力,去處理數據,而且人們對於時延是非常敏感的,超過數十微秒的時延,將會嚴重影響用戶感知,而透過增實境實體設備與周邊霧端設備的協作,可以最小化時延,以及實現傳輸吞吐量的優化。


4.2  分布式智慧電網

在智慧電網中的網路邊緣設備中(霧接入點),運行能量負荷均衡的應用,可以基於需求、可用性及價格等自動選擇主電力、太陽能、風能等。霧端接入點收集處理感測器,和設備生成的數據,向執行器發出控制命令,並把數據報告發送給雲端,實現可視化管理。


4.3  智慧公共自行車系統

隨著污染問題的嚴重化,自行車出行是更環保的選擇。現在很多城市都有公共自行車系統,但卻存在著用戶隨意存放,使用時尋找不夠方便等問題。建議在每輛自行車上裝備一塊價格低廉的窄頻物聯網晶片,把該自行車位置和使用情況資訊,上傳到霧節點,霧節點可以計算出覆蓋區域的自行車分布圖,用戶需要使用公共自行車時,可以用手機 APP 查詢離他所在位置最近的公共自行車。



4.4  智慧交通號誌

在智慧交通場景中,感測器可以感知到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的閃光及聲音。透過霧端運算設備分析,可以自動改變道路號誌燈,來為緊急車輛提供通道;也可以與本地進行交互,感知行人與車輛的存在,計算出相對的距離和速度,透過交通燈協調交通,並可以對接近的車輛發出警告信號,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同時,霧端運算伺服器裡的系統數據,可以傳到雲端,從而進行全局的數據分析。



4.5  智慧家庭

在建築物環境中佈署感測器測量溫度、濕度和各種氣體的感測器,透過感測器之間的資訊交互和協作,可以得到可靠的測量。霧端運算設備採用分布式決策制訂和執行,來對數據做出相應的反應,透過霧端運算及系統各組件,可以實現建築物內外的節能,關閉及打開窗口,提高和降低溫度等。


5  面臨的挑戰

基於霧端運算的物聯網技術大規模的發展,面臨著下面的問題和挑戰,有待於進一步解決。



5.1  霧端運算資源和暫存資源的聯合優化

霧節點具有運算和暫存能力,兩者是密不可分的。當用戶業務需要運算分析時,霧節點對業務進行運算分析,並將結果返回給用戶終端;當用戶的業務需要暫存時,霧節點暫存用戶的文件,經過運算處理後,才能將暫存文件傳給用戶,這體現了霧節點運算和站存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運算能力和暫存能力的聯合優化,對霧端運算來說非常重要。


5.2  霧端網路的隱私和安全性

在霧端運算的環境下,同樣存在著安全和隱私問題。由於霧端運算佈署在網路邊緣,原來在雲端運算環境下的安全策略,並不適合霧端運算。霧端運算的安全問題,主要來自於不同層次 Gateway 的認證,一個惡意的用戶或者應用,就可以篡改智慧設備的數據,需要一些入侵檢測及安全認證技術,來確保網路的安全性。


另外由於霧節點通常掌握在企業、組織甚至個人手中,用戶隱私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要一些身份驗證協議,來使霧端運算能保護用戶隱私,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



6  結論

本文探討了霧端運算的引入原因、概念、特點、架構,以及霧端運算與雲端運算的區別和聯繫;提出了基於雲霧運算結合的物聯網網路架構,透過為物聯網接入點,配置霧端運算設備,將接入點升級為具有儲存和運算能力的霧節點,使得數據和運算更靠近終端設備。


這樣的雲霧運算結合的架構,可以更好地適應物聯網的應用需求,提高應用系統的響應速度,節約網路頻寬,並大大減小了終端設備的能耗。


最後討論了本文提出的網路架構的應用前景,及其所面臨的挑戰。霧端運算和雲端運算,是基於同一個平台的全局性的和局部性的不同運算模式,它們相輔相成將為人們提供,更多更豐富的新業務種類和體驗。


.Wi-Fi 6 與 5G 緣何「相剋相生」?

Wifi 6 vs Wifi 5 - Is it Worth It ?



來源:RF技术社区

5G 已在起跑線上,但其室內覆蓋存在短板,同時網路致密化需佈署大量的光纖和微站,需要更強的 Wi-Fi 擔當卸載流量和填補 5G 覆蓋缺口的重任,共同做大無線生態規模。於是乎,802.11ax 即 Wi-Fi 6 來了,堪稱史上速率最快、也是最靈活通用的 Wi-Fi 技術。這會帶來怎樣的「相剋相生」故事



在無線的世界裡,一直存在兩種「相愛相殺」的通信類別,一類是蜂窩網路,即 2G、3G、4G 和即將到來的 5G;另一類則是 Wi-Fi 技術,即 802.11a/b/g/n/ac/ax,作為蜂窩網路的室內覆蓋補充,Wi-Fi 承擔著大量的數據流量承載。


如今 5G 已在起跑線上,但需要更強的 Wi-Fi 擔當卸載流量和填補 5G 覆蓋缺口的重任。於是乎,802.11ax 即 Wi-Fi 6 來了,堪稱史上速率最快、也是最靈活通用的 Wi-Fi 技術。


而從拗口的 802.11ax 更名為 Wi-Fi 6,是 Wi-Fi 聯盟為了讓品牌更朗朗上口、更好推廣的新策略使然,並且潛台詞或許是:反正 6 比 5 多 1。


與 5G 相剋相生

誠然,隨著應用的拓展和技術的發展,無線通信的「內力」——速率和頻寬也在高開高走。Wi-Fi 之父、現任 Qorvo 無線連接業務部總經理 Cees Links 介紹說,第一代的 WiFi 速率只需 1 兆 - 10 兆左右,但在不斷進階,到了 Wi-Fi 6 傳輸速率已達 1G 到 10G 之間。


而從 2G、3G、4G 一直到 5G,傳輸速率同樣已突破 1G 到 10G,意味著速率提升了 20 倍左右。這讓更多樣化的應用成為可能,無論是興起的物聯網、4K 影視、AR/VR、自動駕駛都不在話下。


1

但速率高企並不意味著沒有缺憾,Cees Links 指出,目前家用 Wi-Fi 連接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是使用人數過多,數據流量過多,時常會出現「擁堵」。此外也存在覆蓋範圍小、穿牆能力不強等不足。


因而,不破不立,相比於以往的 Wi-Fi 版本只注重速率的提升,而忽略網路容量的影響,新一代 Wi-Fi 6 在速率、頻段、覆蓋面積上都帶來了相應的提升,以滿足多名用戶的網路需求。得益於 1024QAM 調制方式、160MHz 信道頻寬、8*8MIMO 等技術的引入,Wi-Fi 6 的最高速率可達 9.6Gbps,不僅在速率上躍升,在密集用戶場景下的平均吞吐率、用戶體驗等均在提升。


而 Wi-Fi 向 Wi-Fi 6 的邁進,也將繼續以更加經濟可行的方式承載一些 5G 流量。眾所皆知,5G 有 eMBB、mMTC 和 URLLC 三大場景,而 Wi-Fi 6 的方向與 5G 幾無二致:Wi-Fi 6 支持多用戶高速率併發,可支持家庭、體育場館和其他公共場所等使用者密集場景下的超高清影像應用;Wi-Fi 6 優化了設備功耗和覆蓋能力,可更好的支持智慧家庭、智慧城市等物聯網應用;Wi-Fi 6 擴展了覆蓋範圍,這利於其從室內走向室外,這是為未來佈署物聯網、智慧城市等鋪路。


看來,有時名義上的競爭也能相互成全。


Pod 的革新

而 Wi-Fi 6的進步不止於此,與以往傳統的 Wi-Fi 連接 3G 或 4G 網路時,需要切換 SSID 不同,Wi-Fi 6 採取了分布式的策略。


具體的實現方法是在每一個房間佈置一個Pod,Pod 相當一個小型的無線接入點,每一個 Pod 將直接連接至路由器,路由器再連接至網路。這樣,每個 Pod 都將提供一條獨立的通路,而 Pod 數量也可根據住宅大小自由調整,甚至包括辦公室樓宇的全方位覆蓋。佈置的 Pod 數量越多,整個建築的 Wi-Fi 網路覆蓋越全面,所獲得的網路體驗也越好。


Cees Links 強調:「透過這一分布式 WiFi 及 One Pod Per Room 的設計,相當於在每個房間都有一個小的路由器,對於傳輸距離和設備來說都有更好的擴展性,在最大程度上實現整個住宅的網路覆蓋。」


2

「Pod 是標準化的,每個 Pod 的使用需要安插在電源插口上供電,Qorvo 所致力於的便是盡可能縮小 Pod 的產品大小,提供更低的功耗、更少的干擾與更優異的性能。」 Cees Links 表示,「而且 Pod 可根據需求設置,支援 Zigbee 和藍牙等其他無線技術,適應多元化的應用需求。」


此外,Cees Links 還指出,連接至住宅的頻寬低,是當今 Wi-Fi 連接性的瓶頸,它遠低於智慧設備與接入點之間的傳輸速率,即使設備之間的傳輸速率為 7Gb/s,但在家中上網的速率可能只有100 Mb/s,數據分層失衡。因此,頻寬的提升以及數據分層的重建,應創建更有意義的數據連接,服務商在競相提高 FTTH、DOCSIS 3.1 以及 LTE/5G Gateway 的數據速率的同時,Wi-Fi 6 也將提高實際數據吞吐量,並提高網路容量。


實現互聯

作為日益普及的智慧場景之一,智慧家庭依賴於 Wi-Fi 和物聯網實現連接和通信。而為了實現真正互聯的智慧家庭,Wi-Fi 6 技術所採用的 One Pod Per Room 設計可作為最佳方案。


Cees Links 利用智慧電燈和智慧標籤舉例說到:「每個 Pod 都用作無線接入點,每個接入點都將支持 Wi-Fi 和物聯網標準,還包括 Zigbee 和藍牙設備,甚至可以透過語音輔助命令進行控制。此外,利用分布式 Wi-Fi 架構,智慧設備搭配上最新的 Wi-Fi 6 標準所提升的數據吞吐量與頻寬容量,可以在多個通道中與路由器通信,無需使用額外的 Gateway,或在家中安裝多個乙太網/電纜/光纖連接點,從而真正創建智慧家庭。」


3

在應用推進的過程中,面對越來越多的開放標準如 Wi-Fi、4G、藍牙、Zigbee、NB-IoT、LoRa 等,Cees Links 的看法是不同的應用場景,應採用適合各自的無線連接協議,未來多標準也將共存。不過隨著市場越來越成熟,標準也將趨於簡單。


Cees Links 最後強調,Qorvo 並不在意哪一標準最終將贏得市場,而是致力於提供更好的高整合和抗干擾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射頻前端到無線晶片、模組與系統的全面支持。

AKD 寰楚專業級全系列監控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