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5 攝影機模組市場 - 成長、趨勢、預測

PathPartner's Machine Vision 

Camera module




攝影機模組市場這份報告按組件(圖像感測器、鏡頭、攝影機模組組件),應用(消費電子,汽車和醫療保健)和地理區域細分。


市場概況
攝影機模組市場在 2019 年價值 321.4 億美元,預計到 2025 年將達到 496.9 億美元,複合年成長率為 8.1%,在預測期間(2020 - 2025)。安控攝影機的最新趨勢,預計將在預測期內推動攝影機模組市場。

.安全監控系統對攝影機模組的需求不斷成長,因此進入家庭安控市場,智慧建築和室外安全市場,以及政府機構和商業建築,這進一步推動了其市場成長機會。它們功耗低,幀速率更快,並且易於以低成本製造。即使在弱光條件下,它們也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圖像品質。

.ADAS 和自動駕駛的成長,為所研究市場的成長提供了豐厚的機會。此外,世界各國政府越來越重視安裝 ADAS 和立法,要求在乘用車中安裝安全技術。

例如,歐盟和美國都要求到 2020 年,所有車輛都必須配備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和前撞預警系統。

.另外,由於 CMOS 感測器,比 CCD 感測器具有多種優勢,例如低功耗、更快的幀速率、易於製造和低成本,因此對 CMOS攝影機模組的需求正在迅速成長。此外,CMOS 設計的進步,例如小型化,即使在弱光條件下,也可以實現更好的性能和圖像品質。

.由於 COVID-9 爆發,公司正在為攝影機提供卓越的功能。例如,最近,雅典娜安全公司推出了使用熱成像和電腦視覺技術的安控攝影機,以檢測可能與冠狀病毒有關的發燒人群。

攝影機模組是一組標準化零件或獨立單元,可根據其在最終用戶行業(如汽車、醫療保健、消費電子產品等)中的使用情況,來建構更複雜的攝影機結構。


主要市場趨勢
在自動化客戶中應用,以獲取重要的市場佔有率
.隨著汽車行業穩步過渡到自動駕駛時代,汽車巨頭、晶片製造商和系統整合商之間,最近發生了一些業務合作。

製造商正在生產創新的圖像感測器和攝影機,以承受最嚴酷的條件,例如冷、熱,連續振動,或長距離駕駛輔助系統,從而減少了由於長時間駕駛,而造成的疏忽和疲勞所導致的事故。

.根據 Omnivision 的數據,到 2020 年,在人們上下班方式的革命推動下,汽車圖像感測器的年銷量,可能會超過 1 億 7 千萬。因此,預期車輛連通性,在將來將變得必不可少,主要是為了在車輛之間進行適當的通信,特別是用於決策和理解地理、音訊和其他數據。這可能會推動圖像感測器技術的採用。

.由於全球 ADAS 的產量不斷成長,因此,下一代 ADAS 將越來越多地利用無線網路連接,透過使用車對車(也稱為車對車和 V2V)來提供更高的價值。車到基礎設施(也稱為車輛到基礎設施或 V2X)數據。


亞太地區擁有最大的市場佔有率
由於電子和汽車製造公司的廣泛存在,以及消費者購買力的提高,亞太地區的攝影機模組市場見證了成長。該地區見證了智慧手機普及率,和智慧監控系統的成長,推動了攝影機模組的佈署,以適應蓬勃發展的消費電子製造業。

中國、韓國印度和新加坡等國家,對智慧手機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不斷成長,這鼓勵許多公司在亞太地區建立生產機構。豐富的原材料供應,以及較低的工廠和人工成本,也幫助公司在該地區建立了生產中心。

基礎設施的發展,經濟的成長,自動化和數位化的發展,以及電子行業的發展,有望推動印度對圖像感測器的需求。因此,在預測期內推動了對攝影機模組市場的需求。


競爭態勢
市場上的主要公司有 Chicony 、Cowell E Holdings、Fujifilm 、LG Innotek、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Sony 等。由於市場競爭激烈,沒有主導者,因此市場似乎是分散的。市場上的供應商正在採用,諸如產品創新和擴展之類的策略,以保持市場競爭力。

2019 年 7 月 - FUJIFILM 發布了配備有內置鏡頭的新型遠端監控攝影機「 FUJIFILM SX800」(「 SX800」)。 SX800 採用高效的光學技術和圖像處理技術開發而成,並具有高性能的內置 FUJINON 變焦鏡頭,能夠進行 40 倍光學變焦,以提供可擴展至 800mm 的焦距範圍。

2019 年 5 月 - 三星機電開發了超薄光學 5 倍變焦攝影機模組。該公司宣佈將批量生產新的攝影機模組,該模組可在比傳統光學 2 倍變焦更低的高度上實現 5 倍變焦。

.安控「芯」事 !

IPS385 - IMX385 DIY - Meteor Cam - Hisilicon 3516D


安天下

對岸中國普遍認為,這次封鎖危機在華為歷史上,應該不是最嚴重的,中國很多人認為,華為有實力能夠再次過關,鳳凰涅槃,一飛沖天。但可能有陣痛,可能有一陣子低迷,但華為早已有準備,有一定的自癒力。針對本次封鎖,從宏觀角度,各路大神已有各種文章,包括晶片格局及國際貿易,本文僅僅針對安控及晶片。

  
上圖為安控行業的發展史,在 2008 年以前,基本是日本及歐美企業主導「監控」市場,類比攝影機時代,核心器件是 CCD 感測器、ISP 片及光學鏡頭,攝影機的本質是「光學器件」,日本完全主導,之後編碼器/IP Cam/DVR/NVR 逐步由歐美及中國企業加入,形成多種形態多種格局並存的情況。

進入 IP Cam 時代之後,打破了類比攝影機時代,SONY 一家 CCD 獨霸的情形,CMOS 感測器多家開花。CMOS 屬於典型的可以進行大規模批量生產的半導體產業,規模效應明顯,需要較大的前期投入才能產出結果,這也導致了這一行業強者恆強。CMOS 感測器廠商的數十家中,根據 YOLE 的統計,2016  年行業前三的廠商索尼、三星、豪威的市場佔有率之和達到了72%,市場集中度高。索尼穩坐 CMOS 感測器市場頭把交椅。

  
對於 IP Cam,成像部分的 CMOS 除了國際巨頭,中國內有格科微、安森美、思特微等企業。 格科微在中國率先開創 CMOS 感測器產業,與中芯國際有合作。IP Cam的系統晶片(SoC),包括 CPU 主控,編碼晶片及 ISP (圖像信號處理)在早期相互獨立存在,後來逐漸集成一體。經過多年發展,海思成為攝影機核心 SoC 晶片的代名詞。

實際上,早期的 IP Cam/DVS/DVR 晶片基本被國外幾大廠商「壟斷」, 如 TI/NXP/安霸等。海思後來居上,華為消費者業務老大余承東講,海思晶片在局部領域,早已是主胎了,這其中包括手機,另外就指傳統監控前端產品(IP Cam/NVR/DVR),海思早已成氣候,目前已佔據 70% 市場。

  
如圖所示,安控影像設備中,所需要的處理器晶片,主要包括類比攝影機中的 ISP 晶片, IP Cam 中的 SoC 晶片、後端 DVR/NVR 中的 SoC 晶片,以及深度學習算法、加速器晶片四種類型。目前,高性能的深度學習算法加速器晶片,仍由國外晶片廠商提供,但其餘三類處理器晶片,對岸中國已實現了較大程度的自產化替代。

  
也就是說,海思已成主流。但海思的晶片之路並非一帆風順,而實際上頗有波折。早在 1996 年,華為在研發上考慮向交換機以外的領域擴張,組建團隊開發影像監控產品。

華為影像監控的第一代產品,主要用於通信機房監控,後來這塊業務與華為電氣的環境動力監控業務,整合在一起賣給了艾默生。2006 年華為重新進入該領域,主要結合營運商「全球眼」需要做監控軟體平台,不過,華為自己基本不做攝影機整機,如果需要,就到外面去找 OEM。

2004 年 10 月,華為成立了一個叫海思的子公司(小海思),從事外銷晶片業務。與此同時,服務系統的晶片和公共平台歸在 2012 實驗室,叫大海思。

2005年,海思定義了幾顆消費電子晶片的規格,其中包括影像編解碼晶片等。2005 年 11 月,海思第一次參加深圳安博會,為即將誕生的影像編解碼晶片預熱市場。2006 年 6 月,海思在TAIPEI COMPUTEX 展會推出了 H.264 影像編解碼晶片 Hi3510。

  
而在硬碟錄影機(DVR)市場上,中國廠商(如海康和大華)是以開拓者的身份,出現在中國和全球市場上,並異軍突起最終成為領導者。早在 2002 年,大華股份推出的業內首台自主研發 8 路音視訊同步嵌式 DVR,第一代 DVR 主流硬體方案,大部分是飛利浦半導體(後來獨立出來成為 NXP)的 SAA7113 + PNX13 系列。第二代 DVR 從 2005 年開始發展,典型特徵是:採用  MPEG-2/H.264 影像壓縮算法,具備 VGA/HDMI 高解晰度顯示介面。

同期的海康,一方面繼續沿用飛利浦半導體(NXP)的晶片,來做第二代硬碟錄影機,但發熱比較嚴重,所以同時也在用 TI 的晶片。海思的 H.264 影像編碼晶片,就在這個關鍵時候上市,當時華為在業內知名度不高,第一個客戶的獲得來之不易。

在大華開發第二代 DVR 時,支持 H.264 的晶片當時市場挺少。大華想在 DVR 上想守正出奇,做出新意來。於是海思死盯著安防老二的大華不放,並推動海思與大華在研發層面進行緊密的戰略合作。

好事多磨,2007年,大華和海思簽訂了 20 萬片 H.264 影像編碼晶片的合同(3510/3511),用於當時快速發展的第二代 DVR 上。大華股份的這份訂單,是海思成立後,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外銷晶片大合同,從這個角度講,大華和海思算是互相成就。

  
此後,海思從單獨的編解碼晶片出發,後來又做出了系統晶片(SoC)。2010 年開始大規模進入全球最大的安控攝影機廠商—— 海康。相比國外供應商 TI/NXP/安霸等,海思提供了比較完整的解決方案。後來中國廠商在中國和全球大賣 DVR,鼎盛時期海思也佔領了 79% 的 DVR 晶片市場佔有率。

之後安全監控從 DVR 向 IP Cam 切換,IP 聯網監控狂潮來臨,安控世界大變樣。支持 IP 的網路攝影機(IP Cam)迅速發展了起來。 在平安城市、數為城市、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設的推動下,中國則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安控市場。因為有悠久的音視訊編解碼技術和口碑,TI 和安霸在早期的網路攝影機(IP Cam)領域,當時的市場佔有率很高。

早期,海思的晶片用於便宜的 IP Cam,TI 的用於高端 IP Cam。同時,後端 NVR 的系統晶片市場是由海思、TI、Marvell 等幾家廠商分食。也就在這個巨變和快速發展時期,海思成了影像監控領域的「聯發科」。眾所周知,2006 年,聯發科(MTK)推出了 GSM 手機的 TURNKEY 解決方案。聯發科不僅提供晶片,還提供電路板整體方案。

SoC 就是系統級晶片或片上系統,通俗點說,就是將電路板上的多塊晶片以及嵌入式軟體,全部塞入一塊晶片中。這意味著,在單個晶片上,就能完成一個電子系統的功能。可想而知,SoC 在性能、成本、功耗、可靠性,以及生命週期與適用範圍各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

有了SoC之後,海思的整體解決方案,在成本控制等方面,獲得很大優勢,成為了中國領先的影像監控解決方案,就和聯發科一樣,快速地在高端及缺乏核心能力的廠商中普及。

海思的 SoC 解決方案,CPU 採用英國劍橋的 ARM 架構,嵌入式操作系統,採用的是裁剪過的 Linux 操作系統。圖像信號處理器 ISP 最早購買的是豪威(OmniVision)的 IP (知識產權)授權,後來自研成功。這樣用一顆海思的 SoC 晶片,加一些外圍的分立元器件,就可以做成一個 IP 攝影機的電路板。


自從海思推出了專門針對於高清成像和編碼產品開發的高端 SoC 系統芯片系列後,海思的產品越來越能滿足需求,且有很不錯的性價比。海思的 351xc系列 SoC 晶片接口豐富,內置了各種 ISP 算法模組,和音視訊編碼模組,開發平台功能強大,技術支持即時高效,便於快速實現產品開發和更代海思開放的軟體架構,也便於廠家嵌入自己的專有算法和軟體模組,體現產品優勢。安控廠家在產品中廣泛使用了海思的 3516C/3516A/3519等 SoC 晶片。」

IP Cam 時代的 SoC 晶片告一段落,之後迎來了「安控 + AI」時代,而包括海康大華之內的企業,又走了一遍 IP Cam 晶片之路。早期包括海康、大華都與英偉達、英特爾等 AI 晶片商保持緊密合作聯繫,意欲搶佔 AI 產品先機。海康的 AI 之路,或許非常有代表性。


據人人智慧(FaceOS)創始人王海增介紹,海康的一二三代 AI 攝影機之路頗多周折。

海康最初的一代 AI 攝影機,用的技術方案是英偉達平台,選擇了 NVIDIA  Jetson TK1 和 TK2 開發平台,開發了獵鷹、深眸系列,TK1 高達十幾瓦的功耗所帶來的散熱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海康最終發現這條路沒辦法規模化量產。

海康第二代 AI 攝影機的技術路線,選擇了 INTEL 的低功耗視頻影像智慧晶片 Movidius,Movidius 的視覺處理器具備了低耗高能,只有2、3瓦,能夠主動不間斷地拍攝圖像並處理資訊,這能夠賦予聯網設備感知環境的能力。Movidius 後來 2016 年 9 月被 Intel 給收購了,由於 Movidius 靈活度差、開發難度太大等問題,二代 AI 攝影機仍然沒有規模化打開市場。

海康第三代 AI 攝影機晶片方案,選用了海思的方案,包括典型的 Hi3559A 晶片。當然,在 AI 晶片後端市場,依然是英偉達的天下。

海康在 AI 路上確實道路坎坷,沒辦法,老大就是要帶路摸石頭過河。海康第三代選擇海思,相信開始有自己的顧慮,畢竟華為安防同步在發力,競爭是遲早的,但是繞了一圈回來,或不得已而為之。但可能因禍得福,因為海康被干預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中國國產 AI 產品中,華為的 Hi3559 也將會逐步成為絕大多數安控廠商的 AI 晶片首選。即使不因為貿易封鎖的緣故,從技術與市場角度,海思的 AI 晶片也將如同其在 IP Cam 時代助力中國大大小小安控企業,快速落地 IP Cam 產品一樣,「HISILICON INSIDE」可能將成為 AI 產品主流選擇,沒有之一。

不同於海思在 IP Cam 一家獨大,在 AI 時代,很多廠家圍繞 AI 晶片的研發,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目前已有針對安控行業開發的 AI 晶片,如深鑒科技的 DPU晶片(FPGA)、北京君正的 NPU 協處理器(ASIC)、寒武紀的 AI 伺服器芯片(ASIC等)。此外,中國以電腦視覺技術起家的公司,如依圖等也向下游晶片環節大力進擊。

「安控 + AI」目前的現狀是,落地場景複雜,細分領域繁多,業務差異明顯,除了有我們熟知的安控企業,及幾家獨角獸外,還有許多長尾應用(華為和商湯都意識到此)。

隨著通用算法不斷優化,普通晶片已經難以提供滿足他們需要的計算力。只有設計針對算法的強耦合的專用晶片,才能充分出晶片的潛力。所以華為有底氣說自己的算力驅動安控之後,將無人能及,依圖也因為是行業第一家涵蓋「算法+算力+數據+場景+應用」而受到官方關注和聚焦。

  
相比華為在晶片領域的天然優勢及新興 AI 企業發力晶片的犀利攻勢,安控領域的廠商目前進展甚微。

安防領域,之前美國多次干涉,當時行業有觀點認為海康晶片發力不夠(猶記得當時很多人討論海康是否應該做晶片時,部分 HK 人有意見,感覺被綁架)。AI 是大勢所趨,晶片和雲是將來的護城河,華為的海思,阿里的平頭哥,甚至比特大陸、依圖等新興 AI 公司都意識到並以發力,海康以自己的體量和實力,按理說「芯」態如今已經應該浮出水面有一定成效了,如今還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富瀚微不成氣。未來海康靠華為供應晶片,會有「芯」病。

2017 年 10 月,海康 CEO 胡揚忠接受採訪時說:大家都覺得晶片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最重要的體現,但在我們眼裡並不是這樣。2009 年,我們就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去做解決方案、做軟體,這樣可以更加靠近客戶。在我看來,提升硬體沒有做軟體系統的重要性高。不一定每家公司都要做自己的晶片,本身晶片市場就有競爭。

然而最近瞭解到,海康和大華都在積極建構自己的 AI 算法和設計自己的 AI 晶片,拭目以待。


波音 737MAX 連續墜機悲劇的根源,足以告訴我們,硬體有問題的時候,只想從軟體著手修正是多麼愚蠢。不管在什麼系統裡,硬體軟體的相容和諧,都相當重要。如果晶片不給力,優化 AI 算法,只是空談而已。 AI 企業在中國遍地開花,但 AI 晶片才是發動機,華為因為發動機信心滿滿,依圖這樣的 AI 獨角獸也打起了自建「發動機」的念頭。

拋開美國的封鎖問題,單從技術角度。目前安控市場已經從監控時代,智慧辨識時代到數據智慧時代,在數據智慧的角度,解決雲邊端的算力、算法、數據問題是真正的「大課題」。

在算法紅利的階段,大多廠商更多只是針對場景開發和優化算法,當算法進入「後 AI」階段,晶片將是算法升級提升的驅動力。未來的 AI 道路上,算法和晶片兩者將緊密結合,深度融合,只有精通算法的 AI 公司才能做出更好的 AI 晶片,才能將算力更高效地轉化為智慧,軟硬體一體化解決方案,將成為 AI 落地的正確方向。

.哈佛大學升級蛇形機器人

Snake-inspired robot slithers even better than predecessor

來源:搞机达人

去年年初,哈佛大學John A. Paulson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一支研究團隊,向我們展示了一款蛇形軟體機器人。其借用了日本古老的剪紙藝術的名字(Kirigami),打造出了一款能夠觸地伸展、收縮自如的蛇形推進機器人。 

時隔一年,該團隊已進一步完善其設計,讓蛇形機器人的速度和動作準確度有有了更大的提升。

哈佛大学升级Kirigani蛇形机器人

初代Kirigami蛇形機器人,包裹著有特殊剪切紋理的彈性致動器外皮,其「鱗片」可在延伸時突出。

通過改變紋理切割的大小,並將片材捲成圓柱體(兩端通過致動器施力),研究人員成功地對其彈性有了更大的控制。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你仔細觀察切口,會發現它們的形狀並非千篇一律,因其能夠根據編程而按特定順序變形。

SEAS應用力學研究員、兼論文資深作者Katia Bertoldi、William以及Ami Kuan Danoff教授表示:

借鑒相變材料的理念,我們將之運用到了基於Kirigami的構建設計上,證明瞭彈出和未爆裂的形態可以同時在蛇形致動器上存在。

哈佛大学升级Kirigani蛇形机器人

結合簡單的切割和曲率,可讓機器人編制出截然不同的動作。

最終結果是,新款蛇形機器人的移動速度更快、並且能夠更精確地定向。在一場比賽中,研究人員發現圓柱形的機器人前後傳播速度很慢。

作為對比,新方案可以讓變形機器人的速度更快。具體做法是將彈性部件編程為在任一端變形,然後從後側開始傳播。

研究人員相信,有朝一日,這類機器人可在許多其它機器人難以操作的地方展開探索,或者用於腹腔鏡等醫療設備。當然,要實現這一點,還需要更多的逆向開發設計,以適應更複雜的形變。


.武漢肺炎與零售業的轉型

ERSTER Drive-IN Bauernmarkt

 - Karls Erlebnis-Dorf





當我們在武漢肺炎 COVID-19 大流行期間適應新的工作,生活和購物方式時,這場危機能否徹底改變零售業?

我們都在努力尋找當前挑戰的答案。 但是,我們也希望著眼於未來,並鼓勵人們以專業知識,創造力和樂觀精神重新思考社會和經濟。 據我們所知,當前由武漢肺炎大流行引起的危機有可能改變零售和生活。


適應危機模式
一方面,我們現在看到了大量的幫助和社區精神。 危機產生了團結。 前競爭對手正在合作,並且正在建立新的合作夥伴關係。

除此之外,我們正在經歷數位化的飛躍。儘管數位化已成為十多年的永恆主題,但討論一直存在爭議。現在,這種病毒已經超過了懷疑論者,並且正在成為一種轉化促進劑。

公司現在必須靈活。他們必須迅速適應,甚至要對其商業模式進行審查。那些已經安裝了數位化和敏捷新工作格式的人具有明顯的優勢。其中許多公司還以數位方式提供或擴展服務。數位連接正在社會和經濟中架起橋樑。

我的結論是:這場危機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以作為一個社會團結起來,並實現必要的變革。

武漢肺炎 COVID-19 如何改變零售業
對於固定零售,出現兩個基本問題。首先,企業可以從封閉式商店進行銷售嗎?其次,如果他們以前忽略了線上存在的想法,他們如何以數位方式解鎖商店?

最新的解決方案既智慧又多樣化。例如,免稅零售店,例如德國的 Karls Erdbeerhof。儘管關閉了商店,這仍可以實現銷售。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即時流媒體購物。 例如,hello-lisa.com 一直在運行此服務,以便在封閉的商店和家庭消費者之間建立橋樑。

除此之外,Google 本地庫存廣告還可以宣傳附近可以透過自行車快遞公司送貨的產品。 零售商還可以透過 Instagram 創建自己的購物管道。

現在也是新平台出現,連接小型本地零售商和客戶而不涉及亞馬遜等巨頭的理想時機。 例如,德國的 wir-liefern.org。


所有這些說明了 COVID-10 如何開始轉變零售業。 創新合作有很大的空間。 現在重要的是快速解決方案和非常規思維。

展望未來
從長遠來看,COVID-19 危機很可能也會改變零售。 營運商必須做好準備,以防通常情況下,尤其是固定零售中的日常業務難以收回。 從我的角度來看,有幾個原因。

一方面,許多客戶,尤其是年長的消費者和風險群體,對安全性的需求將會增加。 他們可能會避免購物和其他可能會很擁擠的活動,直到獲得疫苗為止。


另一方面,即使是以前不喜歡在線上購物的人,現在也不得不適應。 現在,傳統的需求購買更有可能完全在網上進行。 由於大部分銷售損失是季節性的,這一事實使情況更加惡化。 因此,解除限制後,就無法追上了。

這與零售商的財務覆蓋範圍縮小,以及零售中先前存在的問題相遇。 因此,很明顯,這場危機已經到來了零售商已經不堪重負的時候。

考量後的世界將掀起一場新的渴望,將帶動消費者的消費,改變零售業

此外,大流行可能導致一種新的思維方式。人們將開始質疑他們是否真的需要消費,以及他們實際需要購買什麼。有意識的消費將成為一種新興趨勢。

當前,我們親眼目睹了地球停止全球消費之輪對我們的星球有多有益。我認為,對意義的新追求將推動消費者在武漢肺炎後的世界中改變零售業。

冠狀病毒感染後轉變零售
將來,將零售理解為休閒行業的一部分將是關鍵。它正迅速成為一種休閒活動,與之相關的是真正的休閒和娛樂價值。這就是為什麼零售必須努力提供每平方米足夠的體驗。但是,僅憑這一點還不夠。

遠離社會後,人為因素將成為關鍵因素。消費者將更加註重友善和專業知識,忠誠度和信任度。良好的諮詢,個性化的聯繫以及建立信任和忠誠度已成為成功的關鍵因素。客戶不再僅僅是現金來源,而是將成為購物大家庭的一部分。


在我看來,人為因素將變得相當重要,尤其是對於小型零售商和製造商而言。 在這個新的超本地環境中,我們將發現我們最喜歡的商店,並喜歡我們的本地供應商。 社區很棒。

將來,零售商在重新定義歐洲的產品時可以在這裡評分。 社區的形成將帶來一種新的共同零售形式。 因此,我們可以添加成功的公式「每平方米經驗」,將其擴展為「每平方米社區經驗」。

人為因素的作用
在這場危機中,消費者正以新的方式成為零售商,酒店,美食和文化機構的主顧。 借助禮品卡之類的東西,客戶可以支持脆弱的業務。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新計劃來支持可能正在掙扎中的企業,例如,一些俱樂部通過從空曠的場所進行現場直播來收集捐款。

客戶與提供者之間的關係已發生轉變。在支持了這些業務之後,消費者將不想再被視為僅僅是一種收入來源。

接下來是什麼?
得益於武漢肺炎COVID-19,它具有改變零售業的潛力,因此現在有許多可能。我們正在轉變為 Turbo 模式,尋找數位解決方案並開始發揮創造力。當我們盡最大努力解決這場危機時,我們將取得成功。目前,我們需要長期思考和快速反應。

武漢肺炎大流行可充當轉型催化劑 - 用於創新商業模式,新零售生態系統,更多數位化和更多人性化。而且,也許最重要的是,對於一個擁有健康氣候的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的世界。這取決於我們每個人。

因此,我的建議是:轉型!為顛覆性想法留出空間,嘗試新事物並成為富有創造力的有遠見的人。創造力是未來的貨幣,現在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我們可以更改現有的「利潤,人員,星球」模型。相反,我們可以朝著「行星、人、利潤」的方向努力。

按此回今日3S Market新聞首頁

.如何用 5G、AI 和物聯網實現智慧互聯

An IoT smart home with AI, powered by Qualcomm Technologies



源:物网智库


智慧互聯=5G+AI+物聯網
智慧互聯是一個概念,它預見了 5G、AI 和物聯網的融合,是加速技術發展和提供新的數位服務的一種手段。在智慧互聯的願景中,物聯網系統的機器、設備和感測器收集的數位資訊,透過人工智慧技術進行分析和關聯,並以更有意義和更有用的方式呈現給用戶。這既可以提高決策能力,也可以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體驗,從而使人與周圍環境之間的互動更豐富、更令人滿意。

得益於計算能力的進步、數據科學家的教育以及用於創建高級算法的機器學習工具的可用性,人工智慧變得越來越複雜,物聯網正逐步成為主流。

5G 代表了將這些技術提升到新水準,並實現智慧互聯願景的缺失元素。5G 網路具備高速率和超低延遲,再加上物聯網收集的大量數據,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複雜程度和決策能力,將使每個行業都具備新的變革能力,很可能改變我們的社會,和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智慧互聯將在五個關鍵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交通和物流、工業和製造業、醫療保健、公共安全、其他領域。


交通和物流
在交通領域,智慧互聯互通可提高道路安全和通行效率,從而實現更順暢的交通流量。而在物流領域,智慧互聯具有提高貨物交付的效率和靈活性的潛力,使物流運輸更快、成本更低。

工業和製造業
在工業領域,智慧互聯將提高生產率,減少人為失誤,同時降低成本,保障工人安全。智慧互聯可實現遠端操作工業設施,還可能降低對現場工作人員的需求,從而增加選擇生產設施地點的靈活性。

醫療保健
智慧互聯以更低廉的成本,提供更有效的預防護理,同時允許衛生保健管理人員優化其資源的使用。此外,智慧互聯還有助於實現遠端診斷和遠端手術,這可能會徹底改變,目前受限於醫學專家地理位置的醫療服務。

公共安全
智慧互聯主要是通過提高影像監控、安全系統和緊急服務的效率,來助力城市實現更安全的面貌,並協助相關機構打擊犯罪分子。

其他領域
除了上面描述的應用案例之外,智慧互聯還可以在許多其他案例中實現創新。

從理想到現實
所描述的應用案例,很好地表示了智慧互接概念,可能實現的功能。雖然其中一些應用可能看起來有些牽強,但其他的應用在今天已經可以實現。而且在某些情況下,已經佈署了。儘管使用的連接技術不是 5G,而是 LTE、WiFi 或光纖等。

5G、AI 和來自物聯網的大數據的強大結合,將為具未來效應的應用提供基礎,同時也使今天已經有可能實現的應用,能夠充分發揮其潛力。


結論1:現在斷言智慧互聯時代已經到來,還為時過早
從技術上講,儘管 5G 網路的願景令人振奮,但實現這一願景所需的要素尚未成熟。涉及 VR/AR、觸覺互聯網、自主駕駛汽車等方面的應用,還處於開發的初期階段,還有很多技術和監管問題有待解決。物聯網分析公司認為,至少還需要 5 到 10 年的時間,才能解決這些問題,並使之前描述的應用場景變得可行。

5G 也仍處於部署的早期階段,但在過去幾年裡,行動營運商在 5G 技術的開發和測試方面,取得了快速進展,預計 3GPP 將在 2020 年發佈第 16 版 5G 標準。在那之後,業界才會有能夠真正提供該技術所承諾的性能,改進的第一個 5G 網路。


結論2:確保智慧互聯技術符合行業和社會的實際需要是難點
達到技術成熟並實現互聯的主要問題。從技術上講,這個行業最終會實現這一目標。真正的挑戰是確保這些智慧互聯技術,符合行業和社會的實際需求。技術供應商往往傾向於大力推廣技術,而沒有正確評估技術的實際需求。這樣做的風險是,沒有人真正準備好接受它。

5G 可能是典型的例子。毫無疑問,5G 將使幾乎所有行業都得到改善。然而,營運商們已經意識到,目前還沒有令人信服的商業案例來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的巨額投資,尤其是在超低延遲和大規模連接方面。

這並不意味著沒有人需要它,僅僅意味著在生產率、效率和貨幣回報方面的預期改善方面,不被認為其成本是合理的。我們認為,在確定技術用戶的實際需求方面,這是行業仍須成熟的。

結論3:在短期內,媒體和娛樂將是 5G 的主要應用領域
在短期內,營運商已將媒體和娛樂行業,確定為 5G 的主要應用領域。消費者想要更多的頻寬和更高的速度,以便能夠隨時隨地觀看 Netflix、打視訊電話、並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透過 Facebook 和 Instagram 進行直播。這裡的應用更簡單,也更容易銷售。其次,汽車行業似乎也相當有前景。

互聯汽車環境在物聯網方面已經相當成熟,新的面向消費者的服務已經出現,人們願意為此花錢。但在這兩個領域之外,情況似乎不容樂觀。


結語
在我們進入智慧互聯時代之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技術必須成熟,政策必須完善,並且,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如果所有對此感興趣的產業鏈企業,都為實現這一共同目標而合作,最終將實現這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