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 India, US Bans Chinese Firms Citing National Security Threat
3S MARKET 施正偉
武漢肺炎疫情在國際上仍起起伏伏,美國對中國的晶片之戰,全球很多國家採用中國的人臉辨識軟硬體設備,中國的蝗災、汎災,樣樣都牽涉著國際科技市場產業的佈局。
近來一堆美國安控產品的 OEM 機會,頻頻來台灣接觸。從低階美國市售價 USD 100,到中高階 USD 300 以上都有。雖然毛利不高,但就中長期而言,這些可能至少長達 2 - 5 年的 OEM 利潤空間,對台灣安控產業的未來發展,是久旱逢甘霖;或是很多人一直不以為然的代工宿命;還是安控產業就此可臥薪嘗膽、勵精圖治,建立起全球民主陣營的安控供貨中心?
資安即國安,是全球民主陣營的共識?
海思的影像監視晶片、人臉辨識的軟硬體方案,還包括正可能一觸即發的中印邊境糾紛,紛紛都傳出,都已被中國共產黨看光光?(媒體報導,海康威視在印度有四成的市佔率)
前些時間有很敏感單位的人問我,有什麼方式可以知道,發現影像資料在後送,可以偵測出流向的目的地嗎?坦白說,這已遠超過我的能力範圍,從中可以想像,資安即國安已經成了很多國家關心的議題,但是解決方案在哪裡?
機會威脅並存的現階段
歐普羅科技、立承系統、勝品電通、合勤科技、喬鼎資訊……等幾家公司,在幾次的「台灣智慧安控國家隊高峰會」上,都提出用台灣晶片,或是一些政府在公共工程上,應該要有一些實質的支持政策與動作。
不過現實的問題,海思晶片所採用的全球安控產品、設備超過 70%。相關智慧家庭的安全保全設備,包括智慧門鈴、家用保全攝影機,幾乎也全部來自中國廠商。
這時空背景,當然是十年來中國廠商用全球都沒有能力供應的低價,配合中國政府外銷退稅的優惠,以及中間過程的各種補助,讓台灣、韓國、日本業者,完全沒有能力與他們抗衡。
更是很現實的,無論是專業的影像監控,或是與網通較直接相關的智慧家庭設備,美國、甚至是全球的品牌商,全部淪陷在中國的低價。台灣如何解這「低價」的難題?
美國政府與相關業者的態度是關鍵?
美國政府陸續對中國安防產品,在公共部門應用裝置的限制。但是我在之前的分享都提過,美國已經可說全沒有安控的產業鏈,他們目前必須合作的,大概只有台灣與韓國,但這兩個國家。而令人頭痛的,台灣與韓國雖都有晶片產業,但目前都不完全能與海思一較長短。
據我的了解,韓國的影像監控晶片業者,包括 NEXTCHIP、Hanwha techwin、Eyenix、Pixelplus,過去在低階網路監控或類比監控仍與中國廠商有些合作外;甚至與日本二線專業監控品牌,在這兩年 NDAA 效應後,也在開始合作。
但國際普遍較看好,台灣 SoC 晶片業者在未來的發展,不過也有廠商說台灣影像監視晶片廠商,心向的卻是對岸業者。而台灣這些晶片業者,尚未走進日、韓業者的實際接觸,似乎更也是不爭的事實。
不過,包括非本國這類的晶片業者,與部分監視設備廠商也有不同的解讀,認為真正的問題是,台灣大部分監視廠商軟體能力與資源不足,這將使晶片業者要花費很多時間,去支援監視設備廠商原本該自己去完成的事。
綜合這些相關業者的聲音,客觀來分析,大家都面臨了生存的問題。中國把安防視為民族工業,而在民主的自由競爭市場,除了天然資源產業,少有把特定一個產業,作為特定發展的產業,除非有高附加價值,或者能創造很大的 GDP。
美國政府為了解決貿易平衡的問題,川普頻頻向各國開刀。而更藉此引爆資安、通信、監視相關的產業,列為優先的斬首行動。根據 7/10 最新的路透社報導,川普已確定將華為、中興通信、海能達、海康威視、大華,禁止美國政府從使用這五家中資企業產品的公司購買商品或服務,並在 8/13 生效。
台灣監控產業的問題是在……
有些廠商告訴我,這一題資安即國安,只有 3S MARKET 在喊,不覺得孤單嗎?事實上,相關的陳述最近都已陸續都說過。
站在發展台灣自己的安控產業的立場上,一起來客觀的探討:
在產業與國內市場的現實面,台灣這個監控產業的組成,包括監視、門禁出入口管制、防盜偵測、建築自動化與對講等領域,都是中小企業的組成。而這些設備卻是肩起保護生命財產的任務,可是在國內市場上,在一個專案上不是金額最少,就是價格標,再加上相關法令的不完整,在在都產生一些弊端。
就是為了生存,安控業者都淪為這種惡性循環遊戲規則下的參與者,任何提出對遊戲規則的不公平有意見者,就會被警告:想玩,就別抗議。相信很多專案,知情人士都明白。
在外銷市場的現實面,這群資本有限的中小企業,面臨的卻是幾乎都有中國政府資金在支持的「國家隊」,台灣安控業者如何與中國安防業者競爭?就連中國的內需市場,也是由其公安部在主導平安城市、天網計畫、雪亮工程,同樣也是這群「中國安防國家隊」在分贓。
https://www.gigabyte.com/Solutions/AI-AIoT/intelligent-video |
在產業與市場的事實面,不得不正視美國政府的態度。也就是美國一向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雖然表裡他都以老大哥自居,太平盛世時,只要巴結他,他會給你利益;可是當現實環境威脅美國的整體利益時,他也毫不客氣地,會跟稱兄道弟的盟邦不惜翻臉。
所以,NDAA 從目前全美反中的氛圍中,明令禁止五家公司美國公部門的採購,已可說完成了生效,這將帶給台灣一些市場空間,但台灣也必須做好備胎,萬一老共也因現實考量做些讓步,相對也就會擠壓台灣的發展空間。
但是,目前台灣安控業最直接的問題是,有自己的晶片,卻連自己人用的也不多,這必須立即解決。就如同 3S VISION Jeffery 在「台灣智慧安控國家隊高峰會」上說的,不要誤判情勢,搞得兩邊不靠岸。晶片業者、監視產品業者,都有可能面對選邊站的難題。
另一個事實面,要從國內產業實況來看。為什麼在台灣安控行業大部分業者,對於「資安即國安」、NDAA 的議題,在「台灣智慧安控國家隊高峰會」之前,都只是在私下場合各自陳述;甚至在「高峰會」之前後,仍然被動替代主動,原因就在先前提到的現實狀況,以及可能多達 90% 都採海思晶片,當然還有完全的既得利益者,甚至連提都不提這些產業的事實狀況。但這樣的產業狀況持續下去,是否就如同三年前謝金河所說的 —— 完全被滅頂?
再從真實面看,安控產業這個直接關係到「資安即國安」;美國因 NDAA 效應所帶來台商一些市場空間的環境背景,而廠商如何未雨綢繆?政府又該有什麼政策?
當然有些可能的情勢發展,尚未明確。但政府端既然頒出了「資安即國安」,也相對必須有對應的產業政策做法。
默認 90% 都採海思晶片的方案,只專注在資安外部防護,是一種做法;積極協助安控產業發展,同樣也是一種做法,政府必須明確的說明,不能再小打小鬧,否則資安漏洞就會越來越嚴重!
同樣的,安控業者幾乎從未獲得政府的強力支援,一些曾經告訴我要「積極去海思」,以及從不使用海思晶片的安控廠商,還有台灣晶片業者,該如何結集成一股力量?站在政府的立場,也不可能去支持皮骨不一的產業?
很多朋友也告訴我,難道沒有聽到對於「台灣智慧安控國家隊」不同的聲音嗎?我的回答是任何的聲音,都是產業的聲音,一連串的高峰會,以及從 3S MARKET 一系列所分享探討的各面向,幾乎已把產業存在的事實都翻了一番,我怎麼會不知道有不同的聲音。
甚至未來,我已知道有不同的單位,將從不同的角度,會舉辦不同性質的功能性會議。坦白說,這些單位相互間的立場不一定相同,但是如果真正動起來,這樣台灣智慧安控產業才會產生正面發展的力量。
所以,這也就是說明了 3S MARKET 連續規劃與協助了三場高峰會的舉行,化整為零從一個整體產業去思考,並也兼顧了「資安即國安」與「國家隊」的主題性。
再比方說,八月初就可能有一場,相關安控的資安即國安的公聽會,我甚至向承接主協辦的單位建議,應該把銷售對岸安控產品的業者也邀請出席,理由很簡單,當下產業的組成,這些業者也是一份子,更是直接關係者,不會因為這些業者不邀請或不出席,就能說他們不存在嗎?
哪一支才是真正的 MIT ? |
MIT 可以喊的完全理直氣壯嗎?
從一些高階專案系統整合業者的觀點,他們主要是用一些國際安控品牌,進行一些特殊專案的運作。這些 SI 就提到國內的一些製造商,很多都是用海思晶片,這些 SI 說不是不愛國貨,而是用不下去 ⋯⋯。
國內海康威視的銷售業者也曾說過,如果都是用海思晶片,憑什麼說台灣採用海思晶片的監視製造業者,就是 MIT ?
從性價比上來說,對於來自網路,以及安裝工程業者的評論,諸如海康威視、大華等中國監視產品,幾乎正面評價都超過台灣製造業者。包括「台灣自己人要支持 MIT」、「那些自稱 MIT 的,性價比完全被中國品牌比下去」、「資安即國安」、「人臉辨識很多的比例來自海思晶片,以及中國的 AI 軟體平台」、「台灣可能高達 90% 監視產品都採用海思晶片」。
所有這些聲音都存在市場上,十年多前賣中國監視產品,真的會被笑,從事外銷業者也無不大嘆,中國監視產品的售價是台灣業者的 BOM,當包括政府、業者都可以刻意去迴避這些聲音時,但是誰又能否認這些事實的存在?
全球抵制中國通信、安控設備湧起風潮
除了美國幾乎已確定從 8/13 起,明令禁止政府安裝中國華為、中興通訊、海康威視、大華、海能達的產品與服務。英、澳、義也從部分限制,到幾乎完全斷絕中國通信與安控設備的採用。台灣還能刻意迴避這些資訊嗎?
如果有一天美國政府說,台灣因為監視設備高度倚賴海思晶片,未來進口到美國的監視產品,也必須嚴格審查的話,這才是最糟糕的。站在風險分散的角度,這一題從國內的資安即國安,到外銷國際,即早面對才是明智之道。
解決之道,靠做法
在執行面,如何徹底解決不用有資安疑慮的中國安控產品?如何針對海思晶片的漏洞與後門,進行專業安控弱點檢測,以及資安防護與防堵的補強?資安標章如何結合建議場域適用範圍?如何明列安控產品的履歷證明?
在政策與產業發展面,中華民國 108 年 4 月 18 日行政院公告的各機關對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限制使用原則,並沒有罰則,一紙道德勸說,資安即國安猶如大開漏洞後門?
如何建立真正的「安控設備國造」?如果影像監控晶片是戰略物資,政府如何與國內晶片業者溝通,對於晶片的銷售對象,做到一定的追蹤?更重要的是,如何鼓勵晶片業者與國內監視設備製造業者,共和合作支持「安控設備國造」?
如何從公部門、公共工程,甚至民生攸關社會安全的保全行業應用等領域,建立國產安控設備的優先應用政策?
如何鼓勵與輔導安控設備的銷售、系統規劃、與安裝業者,優先銷售國產安控設備?
如何建立安控設備資安防護專業證照制度,讓安控設備應用場域的資安防護,從建置到日常維護,都能得的到專業的服務?
國安現漏洞?台電供應商"被美列黑名單" |
從市場推廣行銷面,如何把上述的政策、產業發展、執行作業,與國際相關重視安控資安的國家、公協會聯盟組織單位,主動邀集,並在技術、產品、應用、推廣,共同交流合作。
這些做法,真正的要訣只有去一一執行,廠商才會有歸屬感,市場才有認同感,國際同盟才有凝聚感。若只是像現在,光喊要支持 MIT,只是淪為表裡不一的口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