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8日 星期三

.COVID-19 將如何影響中國的「一帶一路」?

What does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mean for Europe?



這篇文章點出中國「一帶一路」政策,因為美中貿易問題、COVID-19 ,以及衍生的產業斷鏈,描述了一些客觀的評估。

而台灣的「資安即國安」,是否能帶動一些外銷產業,制衡「一帶一路」的中國政策發展,轉化成「Taiwan can help」、「Taiwan is helping」,正考驗著政府與企業的前瞻氣魄與企圖心!



COVID-19 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響了世界。

其中包括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BRI),旨在推動中國投資的全球化。

本文介紹了一帶一路的最大變化,包括供應鏈的變化,一帶一路自身的數位化,以及中國私人企業參與的增加。

COVID-19 已經嚴重影響了全球經濟,影響了製造業,供應鏈以及人員和貨物的流動。隨著中國調動資源來控制病毒的遏制,它還必須平衡對中國流動性,和總體經濟下滑的挑戰。

隨著在全球感受到冠狀病毒的連鎖反應,一帶一路倡議活動的性質、步伐和範圍,也將在近期和長期內受到影響。儘管製造業和供應鏈活動面臨挑戰,但一帶一路數位活動的步伐仍在加快,投資者對中國科技公司和一般醫療保健行業的興趣,也有所提高。

在 2019 年,貝克·麥肯齊(Baker McKenzie)和絲綢之路協會(Silk Road Associates,SRA)為未來 10 年(2020-2030年)的「一帶一路」倡議發布了五種方案。用於創建原始預測的專有 SRA 模型基於在 100 多個國家,和每個國家(電力、鐵路、港口、道路和工業園區)多個部門的潛在一帶一路投資,匯總了 600 個預測輸出。

但是,過去幾個月的事件,發生了比預期更大的變化,並且在 COVID-19 和中美之間持續的商業緊張關係之後,該計劃的關鍵方面已經發生了變化。

COVID-19 在三個關鍵領域,改變了與全球供應和數位價值鏈有關的一帶一路活動流程,私人企業參與的增加,以及國際合作機會的增加。

最新的研究顯示,由於中國私人企業和外國公司的更多參與,以及 「一帶一路」 與全球供應鏈的緊密結合,「一帶一路」活動的品質,應在長期內繼續改善。


全球供應鏈的根本變化
自 2018 年以來,中國公司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了東南亞較大的市場上,該市場與中國的供應鏈聯繫牢固,投資回報更可預測。 COVID-19 只會增強中國私人製造商,在東南亞投資的持續趨勢,或促使他們考慮選擇方案。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商,與主要的北亞合作夥伴,一道尋求在東南亞建立能力,並應對供應鏈中斷不斷上升的風險,中國在東南亞的基礎設施投資,將受益於這些趨勢。

此外,中國的國有公司已經將重點,轉向對東南亞港口、電力和工業園區的投資,特別是在這些項目,與中國對製造業的投資相一致的情況下,並支持該地區中國商業生態系統的發展。

加速一帶一路數位化
從資訊通信技術公司到電子商務平台,包括在整個一帶一路地理區域都建立良好的公司,例如華為、阿里巴巴和騰訊,對於一帶一路數位活動而言,存在完整的數位價值鏈的大量機會。

阿里巴巴的 DingTalk、騰訊的微信工作,和華為的 WeLink 等中國科技公司,競購中國以外(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地區)的市場佔有率,將是自然的選擇。同樣,中國的醫療技術行業,可能會在國外找到機會。在過去的幾個月中,線上醫生諮詢平台(阿里巴巴健康、平安好醫生)的諮詢服務激增。鑑於許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衛生部門短缺,如果由當地人配備,類似的技術也許可以在國外成功實施。

SRA 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本·辛普芬多佛(Ben Simpfendorfer)是我們的合著者,他指出:「中國在成功使用  AI  和其他技術辨識和監控病毒攜帶者方面,也可能在一帶一路上得到應用,特別是在印度和泰國等國家,目前正在開發智慧城市,而中國的技術公司已經在這些城市,做出了巨大的承諾。」

私營部門參與的興起
中國的國有銀行將在未來 12 個月內,面臨更大的資本約束,由於與 COVID-19 相關的財務疲軟,即使對中國的國內衛生部門,或其他相關基礎設施的投資增加,不良貸款也有可能在中國的國內增加。

如果中國的國有銀行減少資金投入,那麼中國的私人金融部門,將需要與疲弱的中國的國內條件作鬥爭,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私營部門將可能專注於,最有利可圖的與供應鏈相關的投資,特別是那些與工業或混合用途商業項目有關的投資,這些投資將從生產轉移到中國的其他低成本目的地,以及向美國的銷售中受益。中國的國內市場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國際合作的絕佳機會
美中貿易戰和 COVID-19,只會進一步激勵中國採取更加協作的模式,來應對「一帶一路」倡議。「一帶一路」倡議項目將越來越多地關注東南亞的私營部門,和私人資本發揮更大作用的,有利可圖的供應鏈相關機會。

即使 COVID-19 強調了供應鏈多樣化的重要性,該病毒也可能促使被一帶一路所涵蓋的國家,其政府考慮其對一個國家過度依賴的下降,尤其是如果旅行限制成為每個冬天的例行工作時。

外表
無論 COVID-19 對全球經濟產生何種持久影響,「一帶一路」倡議仍將是中國的優先重點。仍然重要的是政府對病毒的短期和長期反應,中國衛生部門的短缺,以及該國受金融挑戰的中小企業(SME)部門的經濟影響。這可能會在未來 12 個月或更長時間內,將官方的注意力和資源從「一帶一路」轉移出去。

隨著中國的工作重點轉向到國內市場,而非國外取得成果,在未來 12 至 24 個月內,中國資金流動的減少,以及該國受金融挑戰的中小企業部門的經濟影響,可能會導致對一帶一路的熱情降低。

這可能意味著減少了對一帶一路規模較小,不那麼緊要的市場的投資,在這些市場中,將此類投資與全球供應聯繫起來的機會有限。因此,相對於東南亞、中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東歐的一帶一路相關活動,將出現短期下降。

儘管如此,前景遠非黯淡。當中國尋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分享與 COVID-19 作戰的寶貴經驗時,潛在的關鍵領域之一,將是致力於加強低收入國家衛生系統的項目,即使重點是軟流程,而不是硬基礎設施。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中國可能會宣傳其努力的潛在領域。

除了短期之外,全球供應鏈的變化,還將透過與北亞和東南亞其他國家的聯合活動,為多元化帶來新的機會。與中國科技公司相關的一帶一路數位化活動,也有可能加速,而中國私人企業現在可能更活躍於一帶一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