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8日 星期三

.自動駕駛乘車體驗大暢想:超極簡主義就是未來?

The future of self-driving cars



leiphone 作者:大壮旅

自动驾驶乘车体验大畅想:超极简主义就是未来?

隨著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逐漸步入正軌,關於「體驗」的討論正變得越來越多,業界甚至有了關於自動駕駛汽車內飾的常規例會。不過,從現在的情況看,自動駕駛汽車的車內體驗,還是要走極簡路線,而且實際體驗的控制權,還是會被谷歌(並非 Waymo)和蘋果掌握在手中,因為它們有 iOS 和 Android。

無論你走到哪裡都會發現,只要不是司機,旅行者的大部分時間都會花在手機上,不信你就看看計程車、Uber、公車和地鐵捷運。即使是在擁有昂貴娛樂系統的飛機上,大家也不想關掉手機,而且別說車裡,大家下了車也離不開手機。所以,無論你多愛 4K 大螢幕,你終究也是個少數派,畢竟很多人家裡筆電和桌上型電腦都「吃灰」了。

至於自動駕駛汽車的座椅,也不會和你家裡或辦公室的有什麼大的差別,它們還是舒適取向,甚至會努力向商務艙的座椅靠攏。當然,車內音響和大螢幕也少不了,不過它們肯定是使用者手機的「奴隸」。

確實,手機有自己獨有的優勢。首先,它已經是大家手中的超級終端,你的音樂、視頻、遊戲等都存在這裡。此外,手機的用戶界面學習成本很低,誰都能輕鬆上手。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每 1-2 年就會更換手裡的手機,因此它們的設計週期,比其他產品都短得多,軟體升級相當頻繁。別忘了,手機還有無人能及的數量優勢,它們提供的價值,更沒有其他產品可以複製,而且很容易「成癮」。

如果你實現的是手機能實現的功能,不好意思,你從開始就敗了。即使你今天能打敗手機,明年新款產品誕生後,你還是會落後。

至於許多人設想的 AR 擋風玻璃,恐怕也只是想想罷了。在車上的大多數時間乘客,不會在乎自己身處何方,他們下了車才會主動搜索咖啡館和飯店,這就是現實。此外,在擋風玻璃上投廣告,也不是什麼好點子,畢竟沒人想在玩手機時被打斷。

未來,昂貴的車載音響可能也會式微,因為更為私密的降噪耳機會成為主流,它提供的體驗更加個性化,而且能順帶隔絕惱人的噪音。

眼下,這種方案則不太現實,因為駕駛員開車時可不能戴降噪耳機。更重要的是,降噪耳機成本更低,畢竟幾萬塊錢的選裝音響系統,可不是誰都能享受的。不過,耳機分享起來也有個缺點,那就是衛生問題。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如果我們乘坐的是自動駕駛觀光車,那麼乘客必然會將注意力集中在車窗外,這時廠商就得花心思營造其他體驗了。

其實這樣的例外還不少,但極簡化的大趨勢恐怕難以撼動。


空中娛樂系統
眼下,手機主宰一切的定律在飛機上就不太靈光,因為乘客要打發漫長的飛行時間,而沒有網路的手機就成了孤島(當然,現在許多飛機已經有了 Wi-Fi),因此大家不得不求助于飛機上的空中娛樂系統。

即使這樣,許多航空公司還是取消了小型飛機上的空中娛樂系統,只有頭等艙消費者才能得到一台娛樂平板。隨著空中 Wi-Fi 的普及,未來空中娛樂系統這種價格昂貴、重量大且佔空間的玩意,肯定會被逐步清除出機艙。

空中娛樂系統讓人厭惡還有其他原因,比如它們超慢的反應和較低的畫質。此外,每次機上廣播響起,用戶就會被打斷,而且你一聽就是三種語言。

不過,空中娛樂系統也有優勢,比如它們螢幕更大(雖然分辨率低),不會消耗手機電量,安裝角度合適,且能免費收看最新的大片(其實都包含在了機票里了)。

其實空中娛樂系統也不想變得這麼討厭,只是航空公司的驗證和批准過程太繁瑣,且非常昂貴,等它們真正登上飛機時就已經過時,要想升級就得再經歷一輪驗證。

未來,自動駕駛汽車上的零組件,肯定也逃不過類似的驗證和批准過程,雖然其嚴苛程度會低上不少,但拿老古董跟手機競爭,肯定沒戲。


非電子體驗
很明顯,手機屬於電子體驗,而車內舒適度則屬於非電子體驗。在座椅舒適度和內飾氛圍上,自動駕駛汽車肯定也是一分價錢一分貨。

不過,這些元素恐怕再怎麼變,也超脫不了現在的豪華車型,消費者無非能得到一張束縛的躺椅,和更多杯架罷了。需要注意的是,內飾上的小心思,在計程出租上恐怕不容易施展,因為乘客更換太頻繁了。

好在,取消了司機後意味著,車內的佈置能更加靈活,乘客可以選擇對向而坐,發揮車輛社交屬性,也可以獨享空間,遠離社交。

此外,自動駕駛領域還有個實體問題沒解決,那就是暈車,有些人實在是沒辦法在車上看書或玩手機,他們必須抬起頭看螢幕,或者分心到其他事物上。

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肯定會有特殊玻璃或其他技術,來減輕乘客的暈車問題。此外,由於自動駕駛汽車不再需要給司機傳遞路感,因此車輛懸掛的反饋,可以盡量模糊化以提升舒適度。


「沈迷」中的乘客
既然大家上了車會繼續沈迷於手機,設計師還大費周章,搞那麼多複雜的設計幹什麼?

業內人士找的原因倒是不少。

首先,與飛機類似,自動駕駛汽車的乘客全程,也是「卡」在座位裡,他們必然會對特殊的體驗興趣十足。不過,這個原因有點站不住腳,因為與飛行不同,乘車出行以短途為主,因此大家玩玩手機就把時間打發了。此外,那麼多品牌的出租車服務,用戶哪有功夫學車上那些複雜的使用者介面啊,但大家對自己的手機可是熟得很。

其次,基於地理位置的服務,也是業內看好的未來之星,但這個理念誕生已經幾十年了,卻一直沒怎麼出成績。

也許這類服務能在觀光車上火一把,但在普通的通勤和短途旅行,恐怕沒有乘客願意被打擾,畢竟大家現在連路標都懶得看了。最終,對於此類服務的美好暢想,也許只是廣告商的一廂情願罷了,因為誰都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哪。

所以這一局還是極簡設計勝。


消費者體驗
所謂的「乘車體驗」指的是消費者乘車過程中所做的事,這與車輛的「消費者體驗」有所不同。現在,「乘車體驗」可以極簡化,但使用者介面不行。

不過,未來介面可能也會極簡化,畢竟對出租車和富人來說,他們乘坐的汽車,其實已經「自動駕駛化」一個多世紀了。

從歷史來看,真正的終極介面還得是富人那一套。你走出辦公室,車就在哪裡等著,「駕駛員」知道你什麼時候要離開。等你上了車,駕駛員就會啓動車輛帶你回家,你可以客套兩句,也可以什麼都不說。

整個體驗過程行雲流水,舒服至極。因此,未來語音將成為最高級的命令,大家不用在手機上打字,只需動動嘴,就能享受自動駕駛汽車的服務,沒有螢幕,甚至連使用者介面都不再需要。

當然,極簡設計只是大趨勢,自動駕駛汽車還是會有一個多元化的未來。到時,你能根據需要叫到 觀光車、家庭旅行車和睡眠車等,它們都有特殊元素和體驗。至於普通的通勤和旅行車輛,恐怕會「相當簡陋」。


任何顏色車牌——都拍攝的清清楚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