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3日 星期一

.智慧零售下的企業轉型,現階段發展及未來應用之路

IoT powered Intelligent Retail

來源:慎思行 作者:科尔尼公司,腾讯研究院 

智慧零售的含義:邁向自主商業之路
智慧零售的核心,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零售活動的生態化,生產設計、物流倉儲、集中採購、場景售賣、服務活動、經營管理、資金流轉等環節,都逐漸融入數據化和智慧化的平台,最終達到零售商效益優化,消費者體驗優化,實現萬物互聯智慧決策的自主商業。
要達到自主商業需要經歷幾個階段,根據科技手段不斷增強,數據來源不斷拓寬,經營者的人力投入逐漸減少,可分為雛形期、成長期和成熟期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雛形期:
以傳統企業的數位化轉型為主。零售企業利用 ERP 等資訊系統蒐集,和整合企業內部數據。

企業以計分板的形式,看到自己所需要的數據,並且展現出決策者最為關注的營運要素 — 關鍵績效指標如通路銷售額、用戶資訊、生產成本、原料採購、管理費等等。這一階段,管理以經營者為中心。

第二階段成長期:
人機協同開始,部分業務開始智化和網路化。零售決策者從「發生了什麼」向「為什麼發生」轉變。

透過各種商業智系統和大數據分析軟體,企業整合價值鏈各環節的數據,如上下游供應商、企業內部數據、下游經銷商和零售網點數據,分析數據背後的含義,指導商業決策、提升營運效率。

在過去以自建會員體系和搜索為主的獲客模式,融入串聯行動支付、公眾號、小程序、社交效果廣告、禮品卡、會員卡、金融服務等高頻交互場景,社交流量的力量將逐漸顯現。

第三階段成熟期:
在人工智、大數據、AR、物聯網等,新技術和新模式的雙重驅動下,對「人、貨、場」三要素重塑。

科技的複雜度提升,各式各樣的傳感器、電腦視覺等技術的廣泛應用,提供了更多維度的數據採集手段,使數據來源擴充到直接相關與非直接相關的多維數據。

全面數據將帶來精準化,無論是市場細分顆粒度,還是商品和服務的顆粒度,都將越來越精細。透過數據+算法圍繞業務場景,過全通路、數位化、場景化的改造,使實體零售實現降本提能,實現從生產端到最終銷售端的全面提升改善。
  
智慧零售的完整图景

傳統企業轉型 - 智慧零售的雛形
大部分傳統企業的數位化轉型,以引入 ERP 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等為主,將傳統紙質或散亂的電子化資訊整合,形成完整、可追蹤的企業數據流,並借助系統的計算能力,完成人力難以實現的工作。

例如透過系統計分板的形式,查看銷售額、坪效、客單價等關鍵績效指標,支持營運決策,利用 ERP 系統實現物料需求計劃/生產計劃排程、成本管理等複雜任務。

處於該階段的企業,雖然在營運效率上已大為提升,但由於應用的科技手段較為單一、數據主要來源於企業內部,仍處於智慧零售的初始階段。

大數據、數位化及多場景通路的整合應用 - 智慧零售的成長期
在智慧零售的成長期,零售商不再單純追求利潤和銷售的成長,而是將重點轉為以消費者為中心,圍繞消費者核心訴求進行智慧化升級改良:從消費者獲取到滿足消費者需求,提升消費者體驗再到升級消費者管理,增加消費者粘性,及忠誠度等方面,均做了不同的嘗試。

與此同時,品牌商專注於沿價值鏈,進行端到端的智慧化轉型:從研發、生產及供應、再到通路、行銷和終端的管理,實現了整體價值的提升。

零售商的智慧零售應用
  
智慧零售的完整图景

品牌商的智慧零售應用
  
智慧零售的完整图景

先進科技應用 –智慧零售的成熟期
先進科技的應用為智慧零售,開啓了服務模式升級的空間。大批新技術進入應用爆發期,零售產業的各個環節與科技,不斷進行融合與應用,加速零售在採購、生產、供應鏈、銷售、服務等方面,改善營運效率及用戶體驗。

2017年,各大科技巨頭相繼展開了,對線下商業業態的佈局。亞馬遜發佈無人零售概念店 Amazon Go。無人店、無人倉等新科技紛紛亮相。零售行業迎來新的挑戰者,以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來驅動行業變革,走向智慧零售的成熟期。在此階段,技術從三方面賦能零售行業。

第一, 電腦視覺與各種傳感器的廣泛應用。這提供了更多維度的數據採集手段,使數據來源擴充到,直接相關與非直接相關的多維數據,對客戶進行辨識和消費行為的捕捉,實現更精準的消費者洞察。

第二,零售企業運用大數據和先進算法,強化企業數據運用能力。在零售數據化的基礎上,進行用戶畫像的數據挖掘,透過算法幫助企業在選址、定價、庫存等方面,實現優化及提升。

第三,無人客服、增強現實、語音辨識、RFID、電子價簽、人臉辨識互動等零售科技登場。大批新技術進入應用爆發期,零售產業的各個環節,與科技不斷進行融合與應用,提升零售銷售、服務等方面的運效率及用戶體驗。最終實現智慧化的零售分享,數位化的供應網路,以及全通路的體驗提升。


企業與智慧零售的融合之道
有別於以往零售行業的任何一次變革,智慧零售透過流量、數據及連接的有機結合,對零售行業實現了整個價值鏈的全面轉型,而率先擁抱智慧零售,並積極進行轉型的企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這些企業在價值鏈的最前端,提升了研發的有效性,產品及服務緊隨市場趨勢,並迎合消費者偏好;透過高效能的供應鏈打造,實現端到端的降本增效;透過大數據及智慧化工具的有效利用,深耕市場、全通路佈局、精準行銷,創造了新的商業機會,實現了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透智慧零售新技術的引入,讓企業、產品、品牌、消費者、通路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優化客戶體驗,成為企業未來發展及社會經濟進步的持續動力。
唯破不變:重新思考零售商的定位
數據化:數據已經處於智慧零售的核心,並將成為向全通路零售轉變的強大驅動因素。為了迎接數據驅動的零售時代,零售業需要改善數據管理能力,即對數據的定義、獲取和維護。瞭解如何構建自己的數據池,要求何種外部數據來源,以及選擇分析工具及使用。

場景化:2017 年誕生的在中國如超級物種、便利貨架、小米之家這些零售新物種,都是基於場景化的消費需求出現。以前消費者統一在實體店購買產品,再回各個場景使用,現在則需要媒體,把產品投射到對應的場景中,讓產品就在消費者身邊,實現所思即所得。

圈層化:圈層化是互聯網滲透的必然結果,人的圈層化導致商業的圈層化,零售業從大眾化向圈層化轉型,現象越來越突出。零售商圍繞圈層構建新的產品、場景和服務,圍繞目標群體,以共同興趣、愛好、價值觀構建和圈層,以切合價值觀的產品和服務,連接緊密圈層,觸達更精準的用戶人群。

線上線下協同:無論是線上商店,還是單一的線下實體,都無法滿足用戶需求。在成熟化消費時代,沒有買不到的商品,商品和資訊都極度過剩,消費者一方面需要節省時間,而對線上購物有需求,另一方面從內心的感受出發,還是更喜歡實體店的購物體驗。兩者將逐漸走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地帶。
騰訊智慧零售價值主張與工具箱
騰訊智慧零售價值主張,是與零售商「共生共贏」,助力獨立模式的一體化經營。騰訊的定位是與零售商互補,扮演賦能者,不涉足自營。

騰訊的定位作為基礎性平台的智慧連接器,在這個平台上,零售企業可以利用騰訊的 AI 能力、廣告能力和行動支付能力建構生態,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同時,堅持「去中心化」與可持續性,支持品牌獨立發展,對流量及資源不做中心化強主導,致力搭建零售商與消費者間,可持續互動橋梁。

在數位化的各個環節中,騰訊的「智慧零售工具箱」,都能提供非常完備的數位化工具。智慧零售的開放賦能,包括連接一切的雲平台以及社交網路,透過釋放核心資源,對外開放騰訊的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位置服務等技術能力小程序、行動支付、銷推廣、場景引導等體驗服務能力,以及騰訊各平台流量資源,為合作企業賦能。

透過流量、技術與體驗的全面打通,把這些能力有針對性地,提供給超市、便利店、百貨等不同業態。目前,整個數位化的進程,正在從消費端的行銷支付,到營運管理,逐漸進入生產研發等環節,為零售業帶來從外到內的改變。
流量、體驗、數據、是騰訊智慧零售助力零售業實現行業升級,提升業績、企業人效、客戶體驗以及品牌影響力的三大方式。

流量層面:為零售商開闢新的獲客和流量資源。對比平台電商的流量紅海,互聯網社交平台和內容應用,同樣存在海量優質用戶可供發掘利用,是獲客的藍海。基於互聯網社交的粉絲效應和口碑分享,也是值得關注的流量源。

體驗層面:運用行動支付、智慧辨識、個性化推薦、RFID、小程序等零售科技,和服務全鏈路優化用戶體驗。

數據層面:在打通由用戶手機號、會員賬號與電商等形成的數據孤島的基礎上,對用戶畫像、門市店、客流等進行數據化管理,逐步建立數位化營運能力,提升商家運營效率。(見圖4)

智慧零售的完整图景
  
結語
未來智慧零售將持續推動,傳統價值鏈的重構,搭建一個更加開放,協同與價值共享,更加充分的新一代生態系統。客流和流量的巨無霸將不復存在,商業民主化進程步步推進,並在技術手段的加速推動下,呈現一個越發百花齊放、相容並蓄的商業環境。

在智慧零售的時代,各類零售企業與品牌商,應透過不斷探索零售行業的價值鏈重塑,對自身體系進行分層次的審視與優化,從而實現由內而外的適應新時代的質的蛻變。

第一層:企業內核 – 脫離過往單一企業孤立化的發展掣肘,建立以協作化為中心的文化與發展理念,為實現內外部協作,利用外部技術賦能打下基礎。

第二層:數據互通 – 以數據作為協作的翹板,率先打通數據的收集獲取與分享,實現多方面多維度的數據即時化、統一化、可分析化。

第三層:技術推動 – 在實現數據互通的基礎上,利用先進技術手段推動變革,過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賦予商業數據新的意義,助零售企業實現對消費者、運及供應鏈等的更新理解與認知並透過 RFID、協作機器人等工具,優化供應鏈環節效率,在提高資訊連接效率的同時,降低綜合成本。

第四層:終端營運 –突破傳統銷售場景與交互模式,設計場景化、圈層化的終端體系,包括線下體驗場景的全面升級,及線上線下通路的融合,從而滿足客戶,對時效與體驗的綜合需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