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3日 星期三

.【推動產業鏈的合作】萬物聯網幸福共享聯誼活動

2019【電信公會春酒+台灣 Smart CEO 族群】
萬物聯網幸福共享聯誼活動

最近每次拜訪一些朋友,陸續都會提到上月底,150多位 CEO與台灣電信公會春酒聯誼的活動,舉辦的非常成功的事。

這個活動,能夠如此的讓大家盡歡交流,事實上是經過一些事前的規劃與研判,而關鍵在於電信公會的支持,以及電信公會李理事長金池兄個人,對邀請來的 CEO聯誼活動的全額贊助,還有所有與會 CEO的蒞臨參與,才促成這次聯誼活動如此熱絡的互動交流。

這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引擎,就是【推動產業鏈的合作】。也因為如此,李理事長認為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交流,原先從四桌的邀請規劃,擴大為十桌的邀請,同時所有聯誼的費用,全由李理事長個人所贊助。

很多認同這樣的產業鏈合作的 CEO,也不斷鼓勵 3S MARKET要打鐵趁熱。事實上,我們已開始陸續在籌劃,但3S MARKET會堅持一個前提,也就是要做好產業鏈的合作,必須從精細規劃與精細行銷開始,如此大家才能獲得,確實有保障的利潤商機!


.可撓式折疊螢幕產業深度報告

Folding Mobile screen And TV Screen Flexible OLED display for Future Technology.

科寶電子官網 www.cop-security.com

源:

Foldable Displays to Make Up More than Half of All Flexible Display ...

折疊螢幕技術實際上從前兩年,就已經開始走向實用,到今年可謂是厚積薄發走向前台了,不少觀察者都認為折疊螢幕技術首先造成的影響,就是給手機產業帶來徹底的變化,以至於業界談起折疊螢幕,都不假思索地跟手機聯繫在一起。

對折疊螢幕技術的觀察,如果局限於手機產業的話,那就有些狹隘了。這項帶有革命性的技術革新,其影響力必然會遍及IT、消費、生活服務等各個領域,甚至會重構硬體、軟體系統,並在多個領域帶來無數的商業機會,我們有必要對此有個深入瞭解。 
AI芯天下丨折叠柔性屏产业深度报告

智慧手機更新加速折疊螢幕發展
今年2月21日,三星發佈首款折疊螢幕手機,命名為 Galaxy Fold,配有4.6英吋外置小螢幕和7.3英吋內置可折疊大螢幕,折疊起來就是一部常規的手機,打開來就是一台平板電腦,並可以像書本一樣自由對折。

能夠有效解決有限的空間內,追求無限的交互體驗的痛點。折疊螢幕設計,有望成為高端旗艦的標準配置之一,與全玻璃機身等設計路線分庭抗禮,並在未來迎接出貨量的爆發。

2019年折疊手機銷售率約為0.1%,對應出貨量則為150萬台左右。2020年,折疊手機銷售率有望提升至0.7%,對應出貨量1000萬台左右。

AI芯天下丨折叠柔性屏产业深度报告

軟性材料是供應鏈的關鍵
可折疊手機能促進軟性OLED需求。以三星、華為為代表的手機供應商,推出首批可折疊智慧手機,這一趨勢將推動行業,對軟性OLED面板的需求。雖然今年折疊螢幕作為高端產品,且受制於產能規模,銷售規模較小。

但隨著產業鏈逐步磨合,折疊螢幕方案成熟化、親民化趨勢明確。根據IHS數據,2018年可折疊AMOLED出貨量約20萬片,預計2025年出貨量成長至約5000萬片,七年複合增速為220.17%。

雖然折疊螢幕發佈初期價格昂貴,但未來折疊顯示產業鏈,透過工藝和材料改進和規模化生產,實現成本下降後,折疊智慧手機有望回到中高端用戶的價格區間。

我們認為,折疊螢幕供應有望比當初的軟性OLED,更快完成穩定供貨,形成下一個風口。

AI芯天下丨折叠柔性屏产业深度报告

①蒸鍍機設備採購幅度加大,對岸中國廠商順利推進。針對OLED生產工藝而言,中段Cell工序是由液晶灌裝改為蒸鍍封裝,該環節被仍為是OLED製造工藝中的最精細的環節之一,涉及到像素排布、精準蒸鍍、薄膜良率等步驟。此前,蒸鍍機是限制對岸中國發展軟性OLED技術的關鍵設備。

近一年來,隨著核心設備產能提升且專利解除,對岸中國面板廠商招標並進口多台蒸鍍機,採購幅度遠遠大於前兩年,從側面印證了對岸中國軟性OLED產線的投建進度。

京東方作為最早,採用CanonTokki蒸鍍機的中國大陸廠商,也成功建成了其全國第一條軟性OLED產線,其餘面板產線在設備到位的情況下,有望加速跟進。

②磷光材料屬當期易耗品,其使用量提升從側面印證OLED產業突破。由於磷光OLED材料的發光效率,比傳統螢光OLED材料高出四倍,還可以減少熱量產生,並增加AMOLED背板選擇的數量,磷光OLED材料優勢明顯。

UDC以研發實力著稱,其磷光OLED材料是OLED顯示器,和照明中低功耗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更是以此綁定了市面上所有生產OLED面板的廠商。

Rising Flexible Display Technology Patents Herald Future Market ...

因此,UDC的材料銷售收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OLED面板的趨勢,去年蘋果加入軟性OLED面板陣營,17年四季業績達到高點,隨後一季智慧手機開啓去庫存,三星OLED產線稼動率降低,UDC的收入也隨之走低。但從年度維度看,隨著軟性OLED面板滲入旗艦機型、折疊機型陸續推出,2017年、2018年UDC的材料收入已經有明顯突破。

隨著OLED螢幕普及率的提升和折疊螢幕的量產,全球OLED面板出貨面積,將由2017年的497萬平米,成長到2021年的1977萬平米,年均複合成長率在40%左右。而對岸中國,OLED面板的出貨面積,更將由個位數成長到2021年的409萬平米,實現爆炸性的成長。

AI芯天下丨折叠柔性屏产业深度报告

軟性螢幕將促進產業大變革
軟性螢幕技術的出現,給整個IT、網路產業帶來的變革將是深遠的。軟性螢幕的革命性變化,不僅在於柔軟度,更在於其無需背光源和濾光片,完全可以依靠自身材料發光的特性。這樣的螢幕可折疊、重量輕,為手機、智慧設備、可穿戴設備都的未來形態,帶來了眾多想像。

去年10月2日結束的2019春夏巴黎時裝周,變成了各國時尚設計師、潮流廠商們擁抱新技術的舞台。其中最令潮人們人矚目的新科技,就是各種能嵌入到服飾、衣帽上的軟性螢幕了。人與物的緊密聯繫,在這場時尚展中盡顯無疑。

其實這種時尚又酷炫的新科技,在今年俄羅斯世界杯上,已經有廠商做過展示了。潮人們將這種超薄、輕便、由富有軟性的顯示設備,與服飾織物合在一起,在手機等設備的即時傳輸、觸控交互的支持之下,能夠隨心所欲地表達自我。

折疊螢幕手機,則可以同時兼顧大尺寸與便攜性。折疊螢幕手機理論上的螢幕尺寸,是傳統手機的兩倍,大大增加顯示面積,帶來與平板電腦類似的操作體驗。

同時手機折疊之後,將可以輕鬆放入口袋之後,仍然擁有較強的便攜性,所以折疊螢幕手機,將是大尺寸化的下一步發展主線。

AI芯天下丨折叠柔性屏产业深度报告

軟性OLED面板廠商受益
LCD與OLED,是目前最主要的兩種顯示面板技術。LCD由於採用玻璃封裝,且需要背光模組,所以無法實現折疊功能。OLED則透過使用軟性PI膜,來進行封裝,可以製成具備折疊功能的軟性OLED面板,目前來看,將成為折疊螢幕的唯一顯示方案。

目前困擾軟性OLED大規模普及的主要障礙,是良率低導致成本高,從而導致出廠價較高。隨著良率的不斷提升,軟性OLED的成本將快速下降。根據DSCC的預測,三星7.3英吋的可折疊軟性OLED面板,2019年的成本接近180美金,但將在隨後三年快速下降,至2022年的成本將降至90美金左右,降幅約為50%。

受產能、成本等因素影響,可折疊手機大範圍推廣應用,還比較遙遠。集邦咨詢預計,201OLED產業鏈可以分為上游的原材料、生產設備、驅動電路等,中游的OLED面板及模組,以及下游的手機、電視等三個環節。

別看這些材料不起眼,技術壁壘卻非常高,受限於國際的專利封鎖和保護,全球的OLED有機材料供應,基本掌握在韓國、日本、德國及美國廠商手中,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AI芯天下丨折叠柔性屏产业深度报告

軟性技術在大尺寸螢幕上快速滲透
折疊螢幕手機加可捲曲電視迎來風口,2019年將是柔性顯示爆發元年。智慧手機與智能電視都走到了需要升級的十字路口,可折疊屏領域成為其選擇的方向。

隨著LG、三星的可折疊軟性螢幕智慧電視陸續被曝光後,對岸中國電視廠商也躍躍欲試。近日,TCL剛剛申請通過了一項新專利,專利中展示了一種配備折疊螢幕的智慧設備,這種設備可以折疊成五種形態,包括兩種平板電腦形態、兩種智慧手機形態,和一種具有曲面螢幕的智慧手錶形態。

而海信、長虹等對岸中國家電廠商,均拋出了可折疊終端的計劃,部分廠商也對捲曲電視表現出興趣。

除了TCL之外,對岸中國家電廠商海信,也在去年亮出了其正在研發的折疊手機,採用軟性螢幕設計。長虹內部人士也透露,公司不排除也會在電視、手機上應用先進的軟性技術。

可折疊螢幕、捲曲螢幕的優勢在於,可以在體積增加較少的情況下,實現顯示尺寸翻倍,同時大尺寸的螢幕還可以進行分割螢幕使用,並顯示兩個應用程式,提供類似PC的多任務處理體驗。

總結
軟性螢幕為一切設備,帶來的最重要變化,就在於其能夠將人可觸碰的任何空間,都做成顯示、操控介面。這在現代物流、智慧家庭、物聯網領域,都有不可想像的應用可能性。

Global Flexible Display Market 2018-2022 | Growth Analysis and ...

未來,輕巧隨身的可穿戴設備,將與物聯網深度結合,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輕鬆自如地,控制周邊的智慧設備。隨處可見、融入我們各種生活場景的軟性螢幕,與AR技術相結合後,更能在遊戲、影視、社交,以及旅遊展覽。



.各種感測器工作原理動態圖,看完漲知識!

Bosch MEMS sensors: Working principle of an accelerometer

科寶電子官網 www.cop-security.com

來源:机械发明爱好者

感測器是能夠感受規定的被測量,並按一定規律,轉換成可用輸出信號的器件或裝置的總稱,通常被測量是非電物理量,輸出信號一般為電量。
當今世界正面臨一場新的技術革命,這場革命的主要基礎是資訊技術,而感測器技術被認為是資訊技術三大支柱之一,一些先進國家都把感測器技術,列為與通信技術和電腦技術同等位置。

隨著現代科學發展,感測技術作為一種,與現代科學密切相關的新興學科,也得到迅速的發展,並且在工業自動化測量和檢測技術、航太技術軍事工程、醫療診斷等學科,被越來越廣泛地利用,同時對各學科發展還有促進作用。

總的來說,感測器的特點包括:微型化、數位化、智慧化、多功能化、系統化、網路化。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感測器的存在和發展,讓物體有了觸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讓物體慢慢變得活了起來。

通常根據其基本感知功能分為熱敏元件、光敏元件、氣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濕敏元件、聲敏元件、放射線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類。

感測器動圖
布料張力測量及控制原理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直滑式電位器控制氣缸活塞行程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壓阻式感測器測量液位的工作原理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氣泡式水平儀的工作原理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擴散矽式壓力感測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稱重式料位計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電子吊車秤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荷重感測器用於測量汽車衡的原理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荷重感測器的應用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電位器式感測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多孔性氧化鋁濕敏電容原理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基本變間隙型電容感測
和差動變間隙型電容感測器的工作原理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變面積型電容感測器工作原理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利用接近開關進行物體位檢測的原理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電容式壓力感測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差壓式液位計a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差壓式液位計b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差壓式液位計c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電容測厚儀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電容加速度感測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頻率差法測量流量的原理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空氣傳導型超音波發生、接收器的結構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超音波應用的兩種類型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超音波探頭的結構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超音波流量計的原理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超音波測量密度原理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超音波測量液位原理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超音防盜報警器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縱波探傷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橫波探傷

各种传感器工作原理动态图,看完涨知识!

.全球工業物聯網市場生態全景觀察

Spotlight on the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IIoT)

科寶電子官網 www.cop-security.com

源:资本实验室 作者:齐达

在當前,諸如5G,物聯網、邊緣計算、人工智慧、機器人、區塊鏈、增材製造和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正在加速融合到工業物聯網(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IIoT)的肥沃土壤中,並共同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或者說「工業4.0」的到來。

在這個勇敢的新世界中,由於感測器、數據網路和關鍵節點上的分析能力,供應鏈將具有端到端的透明度,而製造、農業、採礦、能源、運輸等各行業,都將為我們提供前所未有的清晰視角,去幫助我們不斷提升生產、分析、預測與維護水平。

从观望到行动: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生态全景观察

最關鍵的是,在IIoT的推動下,曾經「傻大黑粗」的機器、設備及整個物理世界,將真正實現與數據和虛擬世界的融合。為此,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與世界共處的方式,都將被完全改變。

近期,ZDNet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對IIoT市場生態進行了非常詳細的分析,涵蓋IIoT市場規模預測、企業對IIoT的部署動態、產業聯盟的合作、軟體平台的對比、各企業在IIoT市場的佈局,以及數位孿生對IIoT的重要價值等方面資訊。

研究顯示,縱觀全球,眾多企業已經從觀望走向行動,雖然目前許多IIoT專案項目,仍處於概念驗證或試驗階段,但有明顯的跡象顯示,其將在全面的生產部署中被廣泛採用,而與之相關的投資將迎來回報。

1.IIoT市場到底有多大?
鑒於IIoT核心技術和支持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各種製造企業跟上數位化浪潮的迫切需求,IIoT市場正在快速成長。那麼,該市場的規模到底有多大,成長速度到底有多快?以下是相關機構提出的未來幾年預測:

Research&Markets(2018年5月)
據Research&Markets在2018年5月的預測,到2023年,IIoT市場規模將達到2140億美元。

預測認為,該市場主要的贏家,可能是足以控制工業4.0平台的公司,也就是那些能夠打通、聯合各種設備生產商,以及資訊和服務提供商的軟體層公司。在其平台上,其他公司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產品或服務。

Markets&Markets(2018年6月)
據Markets&Markets在2018年6月的預測,2018年IIoT市場規模為640億美元,到2023年,該市場將成長到914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7.34%。

在具體細分領域方面,該報告指出,與智慧信標技術相關的IIoT市場,將在2018年至2023年間高速成長;製造業在2018年,將佔據IIoT市場的最大比率;農業IIoT市場,可能會在2018年至2023年間,以最高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從區域來看,亞太地區的IIoT市場,在預測期內將以最高速度成長。

Zion Market Research(2018年7月)
據Zion Market Research在2018年7月的統計和預測,2017年IIoT市場規模為1458億美元,到2023年,該市場將成長到2321億美元,複合成長率為8.06%。

據該機構分析,預計攝影系統部門,將在預測期內以最高年複合成長率成長;在軟體領域,由於運輸和物流中,配電系統的使用增加,對配電系統的需求在一段時間內有所成長;由於在製造實踐中,採用了先進的機器人技術,和雲機器人技術,預計製造業IIoT市場將出現溫和成長。

IoT Analytics(2018年11月)
據IoT Analytics在2018年11月的預測,2018年IIoT市場規模為640億美元,到2023年,該市場將成長到3100億美元,複合成長率為37%。

該預測提出了9種破壞性趨勢,這些趨勢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現有的工業網路架構、業務模式和技術堆棧。9種顛覆性趨勢中的3種,與傳統的5層自動化金字塔有關。其中一個趨勢是I/O和PLC硬體,繞過傳統的自動化金字塔,直接或透過工業網關連接到雲。

IDC(2019年1月)
據IDC數據,2019年IIoT市場規模將達到3290億美元,並預測2019年在物聯網解決方案上,花費最多的行業是離散製造業(1190億美元)、流程製造業(780億美元)、運輸業(710億美元)和公用事業(610億美元)

在上述機構中,IoT Analytics對全球IIoT市場規模的詳細預測如下:

从观望到行动: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生态全景观察
表: IoT Analytics

整個IIoT市場將從2017年的470億美元,成長到2023年的31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37%。

其中,在IoT Analytics划出的12個應用場景中,高級數位產品開發,將成為市場規模最大的應用場景,而2018年和2023年之間,成長最快的將是增材製造(即工業規模3D列印)和增強操作。

从观望到行动: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生态全景观察
表:IoT Analytics

該報告的主要作者Matthew Wopata認為:高級數位產品開發,將成為工業4.0技術的最大應用場景,因為企業正在使用增材製造、AR/VR和數位孿生技術,來降低產品開發成本,並縮短上市時間。

隨著製造商使用工業4.0技術,改進其營運關鍵績效指標,如OEE(整體設備效率),其他大型應用場景,例如數據驅動的品質控制,預測性維護、數據驅動的資產/工廠性能優化,將繼續受到歡迎。

工業4.0解決方案的主要供應商,非常關注客戶的痛點/用例,並確保從工業4.0解決方案中,產生的數據驅動的洞察力,帶來可衡量的改進和切實的投資回報率。

2.誰在部署IIoT?
根據工業物聯網軟體平台PTC,對其客戶的調查數據,美國公司對工業物聯網的採用率最高(45%),其次是EMEA(33%)和亞太地區(22%)。


從行業來看,部署IIoT解決方案的領先行業是工業產品(25%),其次是電子和高科技(23%),以及汽車行業(13%)。

从观望到行动: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生态全景观察
表:PTC

報告認為:「這些行業引領著物聯網技術的變現,因為它們擁有複雜的製造和營運流程,以及高資本設備,可以從物聯網解決方案,和數據驅動的洞察中獲益,從而推動更具可持續性、彈性和高效的流程。」

調查發現,大多數採用IIoT的公司,都是規模較大的公司(58%的公司收入超過5億美元),三分之一(31%)是規模較小的公司,收入不到1億美元。

根據PTC的調查,IIoT的具體應用場景,包括製造/營運、服務、產品設計和IT等環節,前10個應用場景佔到總數的70%。

从观望到行动: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生态全景观察
表:PTC

報告稱:「最主要的應用場景,是採用物聯網形成製造營運情報和營運資產監控。這些智慧的連接功能,可幫助產品製造商,提高產量和生產品質,並降低製造成本。」

IIoT部署會生成大量數據,因此需要決定最佳儲存,和分析數據的位置。

PTC報告指出,由於安全性和低延遲響應的需求,工廠和醫院可能會支持本地部署;而對於智慧城市,運輸或石油和天然氣行業,雲的可擴展性顯得更為重要。

根據PTC的調查數據,IIoT本地部署的數量,超過了雲部署的數量(62%對38%)。

總而言之,PTC表示:「物聯網不再是觀望中的技術。企業必須立即行動,要麼就會冒著落後的風險」,並指出:其調查中83%的IIoT採用者,計劃在12個月內,將其部署從概念驗證,擴大到完整規模的生產環境。

此外,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在2018年也發佈了一份研究報告,著眼於農業,能源,海事,採礦和運輸行業的IIoT應用(其重點放在衛星連接作為支持技術的作用上)。

該項研究採訪了,來自多家機構的750名受訪者。據調查數據,近一半(46%)的企業,已經部署了IIoT解決方案,其中完全部署的達到21%,處於試用階段的達到25%。部署IIoT的主要驅動因素是資源效率,健康和安全的改善,以及對環境變化的監測。

从观望到行动: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生态全景观察
數據:Inmarsat /表:ZDNet

調查顯示,採用IIoT的主要障礙首先是技能,其次是缺乏整廠輸出/現成解決方案,以及成本高於預期和安全性問題。其中,IIoT相關技能的缺乏包括安全性(56%),分析/數據科學(48%)和技術支持(42%)等方面。

在安全性方面,近三分之二(65%)的受訪者認為,外部網路攻擊、網路安全性差,和員工濫用數據,是最大的挑戰,而他們的IIoT防禦能力需要變得更強。

數據是基於IIoT實現轉型的關鍵。Inmarsat的受訪者將成本節約和效率、生產力監控以及健康、安全改進,列為當前與數據相關的問題。

展望未來,受訪者表示,更好的決策制訂,更高的內部數據可視性,以及更多的供應鏈洞察力,被視為重要的潛在利益。

調查還顯示,海事部門在其IIoT部署中,最重視衛星通信(Inmarsat的核心業務)。在受訪者使用的其他連接技術中,RFID和藍牙LE則處於領先。

Inmarsat的受訪者中有四分之一,希望在未來三年內,將超過10%的IT預算用於IIoT解決方案,他們還預計其投資將獲得良好回報:「預計到2023年,成本將降低10%,營業額將提高5%」。

从观望到行动: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生态全景观察
數據:Inmarsat /表:ZDNet

為了評估IIoT解決方案的準備程度,Inmarsat就六個關鍵領域(採用,安全性,連接性,技能,數據和投資/ROI)對受訪者進行了評分,並將其劃分為不同類別(落後者,初學者,進步者和領導者)。結果顯示,海運和運輸部門在IIoT應用準備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能源部門次之。

从观望到行动: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生态全景观察
數據:Inmarsat /表:ZDNet

最近,Inmarsat宣佈與微軟達成合作協議,將前者的衛星通信網路,與後者的基於雲的Azure IoT Central平台相結合。無論在何處,IIoT基礎設施生成的數據,都將透過衛星,傳輸到Azure IoT Central進行分析。Inmarsat表示,該項合作將首先關注農業、採礦、運輸和物流行業的IIoT解決方案。

3.技術的匯聚與兩大聯盟的合體
目前,為推進IIoT的發展和落地應用,許多企業組建了與IIoT相關的行業組織。其中,最為知名的是工業網路聯盟(IIC)和開放霧聯盟(Open Fog Consortium)。

工業網路聯盟(IIC)的目標是在五個方面,加速工業網路的發展:(1)利用現有的和新創建的用例和測試平台,用於實際應用;(2)提供最佳實踐、參考架構、案例研究和標準要求;(3)影響網路和工業系統全球標準的發展;(4)以開放式論壇促進想法、實踐、經驗教訓和見解的分享和交流;(5)圍繞新的和創新的安全方法建立信心。

而開放霧聯盟的成立,旨在推進霧計算,解決與IoT、5G和AI應用相關的頻寬、延遲和通信挑戰,其目標是:「我們的努力將定義分布式計算、網路、儲存、控制與資源的架構,以支持物聯網邊緣的智慧,包括自主和自我感知的機器、設備和智慧實體。聯盟成員還將辨識和開發新的營運模式。最終,我們的工作將有助於實現和推動下一代物聯網。」

在2019年1月31日,上述兩個聯盟宣佈合併。

从观望到行动: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生态全景观察

根據聯盟的合併聲明,「組織將在IIC的框架下,共同努力,推動工業網路的發展,包括開發和推廣行業指南,以及霧和邊緣計算的最佳實踐。」

可以說,兩個聯盟的合併標誌著多項技術,在IIoT領域的匯合和共同發展。

IoT Anaytics還列出了,其他與物聯網有關的重要機構,包括:Plattform Industrie 4.0、Labs Network Industrie 4.0、OPC基金會、工業數據空間協會、CyberValley of Baden Württemberg、物聯網技術開發和應用中心,以及Manufacturing USA。

4.IIoT軟體平台哪家強?
IIoT代表了運營技術(OT)和企業IT系統的融合,其潛在的好處是,改善資產管理和營運可視化。IIoT軟體平台,需要與企業系統相連接,以實現這些優勢,同時還需要保證運行的安全。

那麼,IIoT軟體平台又有著一個怎樣的競爭格局,各廠商又有著哪些各自的優勢?

Gartner在2018年5月發佈的第一個IIoT魔力象限,提出了「該產品必須,同時作為雲IIoT平台和本地部署」的要求。這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因為幾家擁有「與IIoT相關的重要品牌資產」的公司,包括Bosch,GE Digital,微軟,施耐德電氣和西門子公司,因缺乏本地部署部件而被排除在考慮之外。

Gartner解釋道:「IIoT平台的本地部署是形成信任的起源。」 此外,Gartner在該報告中,還提出了策略性規劃假設:到2020年,結合邊緣計算的本地物聯網(IoT)平台在工業物聯網(IIoT)分析技術中,將佔有高達60%的比重,如今這個比例不到10%。

正因為如此,在該魔力象限中,尚缺乏「挑戰者」和「領導者」,而PTC,SAP和日立公司被歸類為「遠見者」,IBM、Software AG等8家供應商,則被歸類為「利基型企業」。

从观望到行动: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生态全景观察
表:Gartner

Gartner認為,PTC的優勢在於其產品在生命週期管理(PLM)、電腦輔助設計(CAD)和服務生命週路和傳統行業應用相結合的SAP客戶;日立Vantara的Lumada平台,則最適合涉及日立設備的工業環境。

另一家研究機構Forrester在2018年3季的研究報告,則與上述研究有所差別。

Forrester認為,IIoT軟體平台必須做好五件事:(1)在工業機械和數位系統之間建立聯繫;(2)保護物聯網設備和數據免受攻擊;(3)控制物聯網設備的配置、維護和操作;(4)將數據轉化為即時、相關的洞察力和行動;(5)創建應用程序並與企業系統整合。

Forrester還表示,IIOT的未來是公有雲:「關於提供與遠端位置連接的實際考慮,以及對新創雲計算提供商的安全性、功能和可信賴性的普遍懷疑,導致工業物聯網領域的早期進入者,投資建立自己的數據中心網路。

那些日子已經過去了。所有被評估的供應商,都保留了在私有數據中心部署的能力,但未來的方向很明確:他們和他們的客戶都會前往雲端。」

自Forrester於2016年首次評估物聯網平台,以來的其他變化,包括:現代API支持的用戶介面;分析,加上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作為核心組件;其他企業系統(ERP,CRM,服務台)的數據流量增加;數位孿生,結合增強現實;側重於預測性維護等用例的解決方案。

Forrester對15家供應商進行了評估,包括亞馬遜網路服務,Atos,博世,C3 IoT,思科,GE Digital,日立,IBM,微軟,甲骨文,PTC,SAP,施耐德電氣,西門子和Software AG。

根據上述公司目前可提供的產品、策略和市場佔有率,Forrester將IBM、C3 IoT、微軟、SAP和PTC列為工業物聯網軟體平台的領導者。

从观望到行动: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生态全景观察
表:Forrester

根據Forrester的分析,IBM的Watson物聯網平台能提供「廣泛的分析,具有特定行業和服務的專業知識」;C3 IoT則將事務管理留給合作夥伴,並與分析區分開來;微軟的Azure IoT提供雲基礎設施支持,以及開發工具、高級分析、增強現實(HoloLens)和邊緣計算等更多功能;SAP的Leonardo圍繞物聯網,並兼顧機器學習、區塊鏈和大數據等,其他數位創新技術;PTC則融合了設備連接強度,與增強現實視覺。

5.群雄逐鹿的IIoT生態
基於廣闊的應用場景和強大的增長潛力,IIoT自然已經成為一個群雄逐鹿的市場。同時,眾多公司在競爭與協作中,共同參與著整個IIoT生態系統的搭建。

在IoT Analytics的《工業4.0與智慧製造2018-2023》報告中,該機構梳理出了超過300家,工業物聯網領域的產品和服務公司。

報告將這些公司分為「連接行業構建模組」供應商和「其他工業4.0支持技術」供應商兩大類。

从观望到行动: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生态全景观察
表:IoT Analytics

其中,分析和連接硬體公司在「構建模組」類別中的數量最大,分別為50家和44家;而增材製造(工業3D列印)和AR/VR技術服務商,數量則在「支持技術」類別中數量領先。

从观望到行动: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生态全景观察
數據: IoT Analytics / 圖表:ZDNet

在各細分領域中,代表性公司包括:微軟(托管);微軟,通用電氣,PTC和西門子(IIoT平台);Uptake(分析);Nvidia(微晶片);Festo(感測器);HMS(連接硬體);Claroty(網路安全);埃森哲(系統整合);通用電氣(增材製造);Upskill(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ABB(協作機器人);Cognex(連接機器視覺);PINC(無人機);Clearpath機器人(自動駕駛[物料運輸]車輛)。

6.數位孿生:重要的新興技術
如前所述,包括5G、邊緣計算、AI與分析、機器人、區塊鏈、增材製造和VR/AR等,許多新興技術,正在為IIoT解決方案的採用,創造合適的條件。

而除了上述技術,特別值得提及的是數位孿生,它可以被定義為,現實世界實體或流程的虛擬表示。借助數位孿生,透過在軟體中建模的實際「事物」,並提供即時感測器數據,工程師可以避免潛在問題的出現,並使用模擬技術來優化性能。

从观望到行动: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生态全景观察

近年來,無論是產業界,還是媒體界,對數位孿生的關注度,都在不斷提高。在Gartner的2018年新興技術炒作週期曲線中,數位孿生已經處於「期望膨脹期的頂峰」。

英國創新組織Catapult透過對150名工程師的調查,發佈了一份關於數位孿生技術的報告,探討了沈浸式數位孿生的可行性,及其可能帶來的價值。

根據調查結果,受訪工程師認為數位孿生的前幾項關鍵組件,是實體資產、即時和離線數據集、3D表示和即時模擬。

从观望到行动: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生态全景观察
數據:Catapult-Reboot Online / 表:Z

當涉及數位孿生在產品生命週期中的價值時,工程師認為該項技術在維護、維修、操作,以及製造流程中的應用價值最為重要,其次是模擬和品質控制環節。

从观望到行动: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生态全景观察
數據:Catapult-Reboot Online / 圖表:

Reboot Online對該報告的數據進行了進一步分析,其董事總經理Naomi Aharony表示:「我們正處在一個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而處在最前沿的正是數位孿生的興起和發展。」

Aharony還補充道:「由於該技術能夠覆蓋物理系統、流程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它為企業提供了強大的分析工具,可以全面評估關鍵績效指標,並提供有關可以在何處進行增強的見解。從長遠來看,從數位孿生獲得的經驗和建議,將為創新和成長帶來各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