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全球攝影機模組市場規模將達 457億美元

Network Cameras Market Share Growth Analysis to 2019 and Industry Size Forecasts to 2024

科寶電子官網 www.cop-security.com

源: 微迷网

CMOS攝影機模組(CMOS Camera Modules,CCM)已經成為重要的感測技術,並且該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那麼,攝影機模組產業有何新動態和策略呢?

儘管競爭激烈,但是CMOS攝影機模組市場仍具很強的吸引力

2024年全球摄像头模组市场规模将达457亿美元
智慧手機攝影機模組構

據麥姆斯咨詢報導,攝影機模組產業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Yole預測2018年全球攝影機模組,市場規模達到271億美元,未來五年將保持9.1%的複合年成長率(CAGR),預計2024年將達到457億美元。

攝影機模組產業,涵蓋圖像感測器、鏡頭、音圈電機、照明器和其它攝影機組件。該產業的主要驅動因素,為智慧手機和汽車等產品中的攝影機數量不斷增加,因此CMOS攝影機模組市場,仍具很強的吸引力。

2024年全球摄像头模组市场规模将达457亿美元
2012~2024年每部手機和每台汽車中的平均攝影機數量變化

2024年全球摄像头模组市场规模将达457亿美元
2012~2024年CMOS攝影機模組產業規模變化

其中,3D攝影機成為攝影機模組產業發展的 「積極分子」,在各種行動設備、計算設備和汽車中拓展應用,並帶動出近紅外照明器市場快速成長。同時,3D攝影機也促進了晶圓級光學元件(Wafer Level Optics,WLO)等新技術的發展。

3D感測應用涉及的照明器件市場,在2018年達到7.2億美元,並在未來五年擴大至9倍,於2024年將達到約61億美元。這將有助於彌補智慧手機、電腦、平板電腦、數位相機等產品,出貨量減速的缺憾。雖然每個攝影機的複雜性,和成本仍然增加,但是我們看到了更多的應用可能。

近年來,解析度、光學格式(Optical Format)、攝影機類型都在不斷發展提升。但是,2018年智慧手機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瞭解決手機攝影機(成像)成本不斷增加的問題,中端智慧手機,採用了200萬至500萬像素的攝影機,而此前這些解析度的攝影機已逐漸消失。

2024年全球摄像头模组市场规模将达457亿美元
2018年攝影機模組廠商的市場分配

晶圓級光學元件(WLO)終於獲得大眾市場的廣泛採用

2024年全球摄像头模组市场规模将达457亿美元
光學元件製造傳統方法 vs. 晶圓級工藝

本報告特別關注晶圓級光學元件產業,覆蓋多種類型產品,例如透鏡、擴散片(Diffuser)、光學衍射元件(DOE)、自動對焦執行器(AF)和光學圖像穩定(OIS)可調透鏡等。這些技術在2005年至2010年期間,獲得了巨額投資,旨在為手機的普通攝影機服務。

但是,晶圓級光學元件的大批量生產的機會,卻來自於智慧手機所需的3D感測功能,艾邁斯半導體(ams)、奇景光電(Himax)和瑞聲科技(AAC)等公司抓住機會,能夠為智慧手機廠商,提供3D攝影機的晶圓級光學元件。

2018年,全球晶圓級光學元件的市場規模約為1.9億美元,受益於智慧手機的3D攝影機市場高速發展,我們預計未來五年,擁有高達55%的複合年成長率,2024年將達到16億美元。

2024年全球摄像头模组市场规模将达457亿美元
2012~2024年晶圓級光學元件市場預測

智慧手機正面和背面的攝影機未來,都將需要額外的晶圓級光學元件,並且對可調透鏡AF和OIS有很高的需求。本報告對晶圓級光學元件產業進行詳細分析,包括生態系統、市場預測、應用和技術趨勢等。

掌握晶圓級光學元件技術的廠商,正在挑戰傳統的CMOS攝影機模組廠商,2019年是非常好的時機——瞭解產業情況和討論未來挑戰。

CMOS攝影機模組生態系統高度動態化,新一輪創新正在進行中


2024年全球摄像头模组市场规模将达457亿美元
CMOS攝影機模組產業中的主要廠

CMOS攝影機模組產業,為眾多廠商提供市場機會。該產業中全球排名前12位的公司,每年營收均超過10億美元,位居其後的20家公司,每年營收均超過1億美元。在過去的四年中,我們一直觀察該產業,並明確了一些主要發展趨勢。

首先,兩個重量級廠商:索尼(Sony)和大立光(Largan),分別在圖像感測器和鏡頭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可滿足市場50%的需求。但是,現在它們的統治地位受到挑戰!

其次,每年營收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數量正在成長,而每年營收超過1億美元的公司數量正在減少。這顯示生態系統越來越集中化。再次,產業進入門檻變高,只有3D感測等突破性技術,才能讓新的廠商參與進來。最後,併購(M&A)的節奏在2017年達到了高潮,現在由於目標公司缺乏而減少了收購。

2024年全球摄像头模组市场规模将达457亿美元
2018年攝影機模組產業供應鏈
大型攝影機模組製造商,正在尋找增加利潤率的機會。隨著新技術的成熟,我們預計未來幾年的併購行為將再次增多,推動CMOS攝影機模組產業,在良性循環中實現9.1%的複合年成長率。


.一年千億的產值:農業物聯網,你瞭解多少?

IOT Technology, a powerful enabler for a modern approach to Farming.



农博网

什麼是農業物聯網?
農業物聯網,即在大棚控制系統中,運用設備(物聯網系統的溫度感測器、濕度感測器、PH值感測器、光感測器、CO2感測⋯⋯等),檢測環境中的物理量參數(溫度、相對濕度、PH值、光照強度、土壤養分、CO2濃度等),透過各種儀器儀表,即時顯示或作為自動控制的參變量,參與到自動控制中,保證農作物有一個良好的、適宜的生長環境。


遠端控制的實現,使技術人員在辦公室,就能對多個大棚的環境進行監測控制。採用無線網路,來測量獲得作物生長的最佳條件,可以為溫室精準調控提供科學依據,達到增產、改善品質、調節生長週期、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農業物聯網背景
隨著世界各國政府,對物聯網行業的的政策傾斜,和企業的大力支持和投入,物聯網產業被急速的催生,根據國際的數據顯示,物聯網從1999年至今,進行了極大的發展,滲透進每一個行業領域。


可以預見到的是,越來越的的行業領域以及技術、應用會和物聯網產生交叉,向物聯方向轉變優化,已經成為了時代的發展方向,物聯網的發展,科技融合的加快。

物聯網被世界公認為是繼電腦、網路與行動通信網之後的世界資訊產業第三次浪潮。它是以感知為前提,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全面互聯的網路。

在這背後,則是在物體上植入各種微型晶片,用這些感測器獲取實體世界的各種資訊,再透過局部的無線網路、網際網路、行動通信網等,各種通信網路交互傳遞,從而實現對世界的感知。

傳統農業,澆水、施肥、打藥,農民全憑經驗、靠感覺。如今,設施農業生產基地,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瓜果蔬菜該不該澆水?施肥、打藥,怎樣保持精確的濃度?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如何實行按需供給?

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長週期,在過去曾被「模糊」處理的問題,現在都有資訊化智慧監控系統,即時定量「精確」把關,農民只需按個開關,做個選擇,或是完全聽「指令」,就能種好菜、養好花。


農業物聯網原理
在電腦網路的基礎上,利用RFID、無線數據通信等技術,構造一個覆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這個網路中,物品(商品)能夠彼此進行「交流」,而無需人的干預。其實質是利用RFID技術,透過電腦網路,實現物品(商品)的自動辨識和資訊的互聯與共享。

農業物聯網結構
農業物聯網架構可分為三層:感知層、傳輸層和應用層。

感知層:採用各種感測器,如溫濕度感測器、光照感測器、二氧化碳感測器、風向感測器、風速感測器、雨量感測器、土壤溫濕度感測器等,來獲取植物的各類資訊。感知層是物聯網辨識物體、採集資訊的來源。

傳輸層由各種網路,包括電腦網路、廣電網、網絡管理系統和雲計算平台等組成,是整個物聯網的中樞,負責傳遞和處理感知層獲取的資訊。

應用層是物聯網和用戶的接口,它與行業需求結合,實現物聯網的智慧應用。根據WSN獲取植物即時生長環境資訊。如溫濕度、光照參數等,收集每個節點的數據,進行儲存和管理,實現整個測試點的資訊動態顯示,並根據各類資訊,進行自動灌溉、施肥、噴藥、降溫補光等控制。對異常資訊進行自動報警。加裝攝影機,可以對每個大棚和整個園區進行即時監控。


農業物聯網主要應用方案系統
·無線感測系統解決方案 ·溫室智慧控制解決方案
·智慧節水灌溉解決方案 ·水產養殖管理解決方案
·食品溯源系統解決方案 ·專家咨詢系統解決方案
·影像監控系統解決方案 ·氣象環境監測解決方案
·花卉果蔬植保解決方案 ·水池水質監測解決方案
·農產品安全監測解決方案 ·農業示範園區解決方案
·終端控制解決方案 ·土壤墒情檢測解決方案
·大田環境監測解決方案 ·畜禽捨環境監控解決方案
·園藝自動控制解決方案 ·科研院所配套解決方案⋯⋯


農業物聯網應用
1. 即時監測功能
透過感測設備,即時採集溫室(大棚)內的空氣溫度、空氣濕度、二氧化碳、光照、土壤水分、土壤溫度、棚外溫度與風速等數據;將數據透過行動通訊網路,傳輸給服務管理平台,服務服管理平台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2. 遠端控制功能
針對條件較好的大棚,安裝有電動捲簾,排風機,電動灌溉系統等機電設備,可實現遠端控制功能。農戶可透過手機或電腦登錄系統,控制溫室內的水閥、排風機、捲簾機的開關;也可設定好控制邏輯,系統會根據內外情況,自動開啓或關閉捲簾機、水閥、風機等大棚機電設備。

3. 查詢功能
農戶使用手機或電腦登錄系統後,可以即時查詢溫室(大棚)內的各項環境參數、歷史溫濕度曲線、歷史機電設備操作記錄、歷史照片等資訊;登錄系統後,還可以查詢當地的農業政策、市場行情、供求資訊、專家通告等,實現有針對性的綜合資訊服務。

4. 警告功能
警告功能需預先設定,適合條件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設定值可根據農作物種類、生長週期和季節的變化進行修改。當某個數據超出限值時,系統立即將警告資訊,發送給相應的農戶,提示農戶即時採取措施。


農業物聯網未來趨勢
物聯網不是科技狂想,而是又一場科技革命。物聯網使物品和服務功能,都發生了質的飛躍,這些新的功能將給使用者帶來進一步的效率、便利和安全,由此形成基於這些功能的新興產業。

物聯網需要資訊高速公路的建立,行動網路的高速發展,以及固話寬頻的普及,是物聯網海量資訊傳輸交互的基礎。依靠網路技術,物聯網將生產要素和供應鏈,進行深度重組,成為資訊化帶動產業化的現實載體。 (文章來源:农业物联网)


.邊緣計算大爆發 開啓智慧安控新時代

Edge Computing

來源: 中国安防展览网

「邊緣計算」可謂是近期熱門科技詞彙,從到,無一不在談論和探索邊緣計算相關應用與未來發展,Gartner更是將其列為2019年十大測略性技術趨勢之一,在人工智慧飛速發展的時代,邊緣計算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安控作為人工智慧落地「首站」之一,對邊緣計算也格外重視。正如海康威視CEO胡揚忠所說,「將AI算力注入邊緣,賦能邊緣智慧是大勢所趨。」

應用於安控行業 邊緣計算優點多多
所謂邊緣計算,指在數據源頭一側提供最近端服務。由於其應用程序在邊緣側發起,故能產生更快的網路服務響應,滿足安控行業在即時業務、應用智慧等方面的基本需求。


近年來,安控行業越來越多的數據,從雲中心遷移到攝影機、感測器等「邊緣」位置,用以節省頻寬、提升服務響應速度與可靠性,降低成本。

與雲計算相比,邊緣計算優勢明顯,例如,人臉辨識攝影機,能夠直接在本地設備上完成辨識,而不再依賴雲端,從而避免耗費時間上傳圖像、接受資訊,有利於節省頻寬資源。

除此之外,在深山、礦井、遠海航船等,網路難以覆蓋的地方,搭載邊緣計算的影像監控系統,能夠即時處理數據,即時做出響應,確保安全。
邊緣計算風頭正勁
在AI推動下,機器圖像辨識水準逐漸超越人類,開始在邊緣側得到廣泛應用。邊緣計算使終端,能夠從監控影像和圖像中,提取實體,並建構應用程式,以發現所需資訊。

現如今,大多數供應商邊緣端AI軟體,並用於在設備上進行圖像,影像、手勢、聲音和動作的本地分析。

2018對岸中國北京安博會上,眾多AI晶片公司,就紛紛推出針對邊緣計算應用的晶片、開發板等產品。而隨著邊緣計算的進一步應用,企業將不必像現在這樣依賴雲計算,據Gartner數據,2018年,10%的企業關閉了其傳統數據中心,而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變為80%。

當然,邊緣計算並不會取代雲計算,更恰當的說法是,邊緣計算是雲計算的補充。目前二者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將在未來相互配合,共同提升計算效率。


實際落地前這些問題需思考
但在充分享受邊緣計算帶來的便利之前,也需要解決邊緣側設備的數據備份、連通、協作,以及數據安全等問題。

例如家庭用戶在更換新監控攝影機時,需要將數據從舊設備傳輸到新設備,攝影機也要解決與智慧門鎖等設備的聯動問題。顯然,單純的邊緣計算並不足敷需要,雲中心仍舊必不可少。但這樣一來又有一個問題浮出水面:雲計算與邊緣計算如何做好計算能力分割?

無疑,邊緣計算將對安控行業產生深遠影響,但如何保障邊緣數據安全與連通、如何與雲計算協同配合,也是值得所有人思考的問題。至於未來發展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結合 LoRa 及 Cellular IoT 產生互補性之新商機

Redes LowPower - LoRA, Sigfox, NB-IoT

科寶電子官網 www.cop-security.com

源:stpi.nar 作者:May 



其實,應該考慮開發「LoRaWAN結合行動物聯網(Cellular IoT)」,使二者產生互補性的解決方法,所謂Cellular IoT就是NB-IoT / LTE-M。

借助跨平台連接(connectivity-agnostic),進行佈署類似LoRaWAN及蜂巢式物聯網,多種技術的融合,如此一來,電信商不再需要倚靠物聯網,而能透過單一平台,便能解決手上所有的裝置連接工作。

在過去,物聯網佈署是以藍牙低功耗(BLE)及Z-WAVE等技術,所主導的未授權頻譜(unlicensed spectrum)為主,尤其是智慧家庭裝置,這類的低功耗的局部佈署。

同時,行動網路電信商也多聚焦於以SIM卡為主的M2M(Machine-to-Machine)應用,例如連網型自動販賣機、聯網汽車等等。這一類的M2M應用,主要透過更高的傳輸量、低延緩及(或)流動性需求控制,而未授權的技術是無法提供這樣的服務的

LoRaWAN及 LPWAN技術有助於物聯網市場
未授權頻譜(unlicensed spectrum)市場是一塊大餅,但過去動網路,並沒有像Z-Wave,這類傳統所扮演角色。LoRaWAN技術的降臨,因具低功耗、低成本及簡單架構的特性,因而對低功耗廣域網(LPWAN)生態系統,帶來顯著的影響。

還有,未授權頻譜市場背後,代表著電信業者的巨大潛力,其新技術將對LPWAN市場產生影響。但是,動網路電信商必須結合其產品,讓終端客戶(企業)能專注於使用體驗,而不是在網路鏈接的解決方案。

該意味著,動網路業者的投資組合,包含了LoRaWAN及蜂巢式IoT(NB-IoT、LTE-M),本身必須具有強大的潛力,才能提供終端客戶價值溢價的組合。不過最後,這一切仍取決於消費者,對於應用端的關注度及實際需求。

建構IoT產品的商機,動網路電信商必須投入LoRaWAN,和動IoT結合的投資組合,但前提是必須建立一個採用LoRaWAN及蜂巢式IoT的平台,提供給各種IoT終端產品使用。

企業級客戶須要LoRaWAN和行動IoT的需求
以建築管理公司為例,要在建築物內佈署不同IoT解決方案,用NB-IoT或LTE-M,取代建築物內的所有感測器,是十分不切實際的做法,將SIM卡及動IoT(C-IoT)模組,置入每天僅啓動幾次的感測器,用以傳送少許bytes的數據,這種方法的成本過於昂貴 (如:濕度或壓力感測器) 。

這類低成本、低功耗的感測器規格的最好解決辦法,就是LoRaWAN這類的未授權頻譜。而行動物聯網無庸置疑地成為必要條件,舉例來說,當建築物發生警報時,行動感應感測器(motion detecting sensor)將啓動攝影機,並發送一系列的動態串流影片或像片。

在這種情況下,建築管理公司需要統一管理,各種連接設備(LoRaWAN、NB-IoT、 LTE-M)、大數據及雲端應用(和收費)方面的需求。這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但現實往往比這複雜許多,服務供貨商必須於單一平台上,同時提供授權及未授權科技。LoRaWAN及行動IoT的互補性概述,如下圖。

LoRaWAN和行動IoT的組合,將成為未來趨勢,這是基於未授權及授權的LPWAN技術相互影響,這將使行動網路供貨商的IoT產品脫穎而出,基於使用於一個共通的平台解決方案。

圖、LoRaWANCellular IoT之互補性

以人為本的通訊早已出現了類似的轉變,供貨商透過WiFi連接手機,作為產品結合。因此,LoRaWAN即代表著成為低功耗廣域網物聯網(LPWAN IoT)的WiFi代表。

關於:LoRa Alliance聯盟
LoRa聯盟成立於2015年,美國半導體製造商Semtech併購法國公司Cycleo所開發的無線通信技術LoRa,在這個基礎上與IBM合作完成規範,並由Semtech、IBM、Cisco為核心所組成的LoRa聯盟,推動相關發展。谷歌和阿里巴巴等企業龍頭參與該聯盟,目前擁有500多家會員,可說是當前最受產業支持的LPWAN技術之一。

關於:LoRaWAN
LoRa (Long Range)是低功耗廣域網(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 LPWAN)通信技術之一,特性:長距離、高覆蓋率、低功耗、低成本優勢,可與感測器和智慧裝置結合,應用於各種生活需求。LoRaWAN適用於數據封包極小的感測器,以達到警告、觸發和監控的目的。

關於:LPWAN
LPWAN具有低耗能、低速度、低數據量、低成本等特性,因此非常適合用在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慧農業,例如:國土安全監控、水庫監控、牧場牛隻追蹤、森林監控等低頻數據傳輸的應用場域。LPWAN不同於傳統的WiFi、Bluetooth等短距離通訊協議。

在LPWAN技術中,可分:授權頻段(License Band)與非授權頻段(Unlicense Band)。主要投入授權頻段者,以3G/4G/5G電信商及相關設備廠商,代表技術是NB-IoT 物聯網而投入非授權頻段,大部分是ICT廠商,代表技術是SIGFOX與LoRa。

關於:Cellular IoT
Cellular IoT(行動式物聯網)技術即LTE Cat-M1 或NB-IoT。LPWA的技術之一,由美國AT&T,Verizon,歐洲 Orange 和亞太地區的 KT、NTT DoCoMo 等網路營運商支持。目標市場:智慧電表、物流、穿戴式設備,和可將所有終端設備,連接到網路之自動販賣機裝置,具有廣大的覆蓋範圍及更長的電池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