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19 照明顯示及其周邊產品匯總最新報導

CES 2019: Tech trends to watch for at the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來源: 中国之光网

又是一年CES。

CES 2019,在拉斯維加斯當地時間1月8日正式拉開帷幕。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展會之一,CES每年都匯聚了全世界各個領域的新科技產品以及創新技術。而縱觀本屆CES,5G通訊、AI人工智能、8K TV、AR/VR、自動駕駛汽車是主要看點

那麼,在照明及其周邊方面,又有哪些公司發佈了哪些新產品?今天,我們做了一個簡單整理。

昕諾飛發佈數款Hue室外產品
昕諾飛在在這屆CES上,帶來了眾多新的照明產品。在這些新產品中最奪人目光的,可能是飛利浦Hue Outdoor(戶外)感測器。Hue Outdoor感測器是一款具有耐候性、依靠電池供能的近距離感測器,它能在用戶即將抵達家門口的時候,打開電燈。



它的測量範圍為39英尺、可追蹤自然光,這也就意味著,與之相連的電燈,只有在黑夜才會亮起來。透過飛利浦Hue應用,用戶可以訂製,當Outdoor感測器感測到運動時,要點亮的燈--包括室外和室內,才會啟動。

也就是說,當用戶不在家的時候,他可以透過打開室內電燈,嚇跑可能出現的小偷。從本質上講,這款Outdoor感測器的工作原理,跟其他運動感測器一樣,並且它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即能同時控制多盞燈和Hue應用。據悉,Outdoor感測器售價49.95美元。




除了Outdoor感測器,Hue室外產品的陣容還在不斷擴大。昕諾飛將很快在美國市場推出多款新的照明產品,包括Welcome Flood Light、Discover Flood Light。此外,飛利浦還帶來了三款不同的Econic系列壁燈。

歐司朗展示汽車照明等多項產品和技術
2019 CES,歐司朗展示了其在行動通信、互聯、安全、健康等多個應用領域的,最新產品和突破性技術,其中在汽車領域,歐司朗將展示不可見光技術在自動駕駛、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生物辨識等領域的應用。

虹膜掃描和臉部辨識:隨著兩款新紅外LED的推出,歐司朗在車輛上實現了生物辨識應用,及駕駛員監控和手勢辨識等功能。


XLS汽車照明:歐司朗成功發佈新款標準化、可轉換LED指示燈(XLS),涵蓋了所有車輛信號功能。如今歐司朗可以提供具備四種不同燈光的統一平台,用於剎車燈、尾燈、倒車燈、轉向指示燈、晝間行車燈和霧燈等。

目前Koito汽車尾燈,已採用歐司朗黃色LY5和白色LW5,並已安裝用於新款豐田卡羅拉,和雷克薩斯ES車型上。

雷射雷達專業技術:歐司朗與其主要雷射雷達(LiDAR)合作夥伴聯手,展示用於自動駕駛的雷射雷達專業技術,並在展台的互動式體驗平台上進行演示。

搭載歐司朗Eviyos混合型LED的智慧汽車頭大燈,可以提高前方道路的照明效果,並透過圖像投影與路上行人,和其他道路使用者進行交流。例如,Eviyos可以在道路上,投射人行橫道線的圖像,告訴行人車輛已停止,可以安全過馬路。


此外,被收購的Fluence在歐司朗攤位,展示其新款RAZR 4和SPYDR 2照明系統,可在垂直農業應用中操控、調節作物生長環境。

歐司朗還展出了織物照明產品,包括提高安全性的發光兒童背包,該背包由歐司朗與背包製造商Scout合作開發,在兒童背包上安裝易於操控的LED照明。

相較於傳統反射條,只能被動地反射汽車燈光,歐司朗的發光條能主動發光,讓兒童更早被注意到,以保障出行安全。Scout背包上的發光條,使用整合式可充電行動電源,並配備電量指示燈,也可兼作閃光燈。



上圖是歐司朗的Chronogy™人因照明椅子,它可以發出特定量的光,如提供明亮的冷光以提高警覺度,或透過琥珀色光消除一整天的疲勞。椅子的側屏可保護隱私,降低環境噪音,確保通話、閱讀或休息時的私密性與便捷性。

Sengled生迪為智慧照明注入新活力
Sengled生迪帶來眾多智慧照明新品,包括斬獲CES 2019年度創新大獎的Element PAR38室外智慧感應燈,和Element A19 100W等效智慧球泡燈。



Element PAR38室外智慧感應燈設計上,內置了PIR行動感測器(人體紅外線感測器)和光敏感測器,其中PIR行動感測器,具有100°超廣角可檢測高達12米範圍內的物體,光敏感測器則可實現白天和黑夜的智慧判斷。

該產品具有本地和遠端雙重智慧控制功能。當有人經過檢測區域時,會觸發燈光亮起,同時會推送通知資訊到主人的終端設備上(手機等)。




此外,PAR38還接入了生迪雲端智控系統,擁有人工智慧持續自我學習升級的能力,透過人體感應辨識等資訊,收集和數據分析,可根據人體活動規律,自動做出相應的判斷,提供智慧化的符合家庭成員生活規律和習慣的燈光。

Element A19 100W等效智慧球泡燈,是一款擁有超高亮度的家庭智LED光源智慧設備,僅用15W功率便可實現1500流明,相當於100W傳統白熾燈泡的亮度。它是首次在家用智慧照明領域,將等效100W的超高亮度融入標準A19球泡燈。

這兩款產品均可以透過Sengled Home APP控制,還可以透過第三方平台Amazon Alexa,Google Assistant等智慧語音設備進行語音操控。




此外,Sengled生迪推出了多款智慧照明產品,滿足消費者不同智慧照明需求,如將安全監控模組,融入傳統壁燈的Snap 3,Sengled生迪智慧LED彩光燈帶,和Sengled生迪智慧Wifi A19彩光球泡燈等,

Yeelight攜支援Apple HomeKit系列的智燈亮相
Yeelight這次在CES展會上展出的,相容米家和Apple HomeKit的系列產品包括,床頭燈系列、台燈系列及氛圍燈系列,併發布了多款新品。


用戶可以透過iphone、iPad等接入蘋果的智慧家庭系統,透過Siri語音控制智慧燈的開關、亮度、色溫、顏色等,從而為廣大果粉使用端,帶來更加便捷的智控交互。




Eve推出HomeKit LED燈條
智慧家提設備商Eve,在今年的CES上推出最新Eve Light Strip燈條,提供HomeKit支持和Eve的可辨識工業設計。並聲稱是迄今為止最亮的HomeKit LED燈條,採用優質三重二極管架構,亮度高達1,800流明,可以發出足夠的光,並支持全光譜白色和數百萬種顏色。



雖然它在6.6英尺處測量,但是Eve Light Strip可以以一英尺的間隔,切割較小的區域,或者透過添加延伸部分,能夠增加到32.8英尺。

該燈條還配備了可輕鬆啟動的預設顏色,Eve應用程序中有工具,可供用戶創建自己的場景。靈活自粘:在角落內和周圍剝離和粘貼;HomeKit啓用:易用性和高級安全性;更重要的是易於安裝:直接連接,無需橋接或Gateway。

電視機:8K顯示技術、柔性OLED技術、Micro LED技術
在CES 2019的電視機展區中,看點也是滿滿。

LG:柔性螢幕帶來「捲軸」暢想
LG帶來了一款引人注目的革命性OLED電視機產品,即旗下首款可進行生產的可捲曲柔性OLED電視產品,現場LG稱其為OLED TV R (Signature Series 65R9)。

簡單地說,LG將一塊超薄、柔性、靈活、可捲曲的大尺寸OLED面板,安裝到了時尚的底座上,關鍵是這塊面板在不需要看電視時,可以自動捲曲縮回或滾動收納到底座之中。LG表示,OLED TV R電視的面板螢幕完全展開顯示,大約需要15秒,支援高達5萬次折疊和展開。




它的面板大小為65英吋大小,4K解析度,支持HDR顯示,有三種狀態,完全展開或縮回,第三種是當聽歌時,只會展開大約四分之一。AI人工智慧對影像的處理方面,LG稱讓播放的內容顯示與環境更融合。根據LG介紹,AI可透過環境光,檢測到你房間燈光或光線的亮度,然後根據周圍環境調整電視的HDR曲線。

三星展示模組化Micro LED技術
三星展示了其在Micro LED顯示面板技術上的革命性成果:模組化Micro LED技術。現場三星展示了兩種Micro LED顯示設備尺寸,分別為75英吋的電視和219英吋超大螢幕「The Wall」螢幕,關鍵是這兩款產品的實際尺寸和形狀,完全可以自主客製化。其中,75英吋的Micro LED電視,是當前全球最小的4K Micro LED電視。




根據三星介紹,自家最新的Micro LED顯示技術,提供了自發光技術和模組化功能,可以提供無與倫比的畫質、多功能性和設計。針對畫質三星認為,Micro LED顯示畫質水準,超過目前市面上任何顯示技術,因為Micro LED本身由數百萬超微小的無機紅色、綠色和藍色像素自發光組成,不需要專門的背光,就可提供鮮亮、豐富的色彩顯示,從而實現超出色的圖像品質,並且無需擔心老化。




但與柔性的OLED面板不同的是,Micro LED本身不具備靈活性,所以三星透過模組化的技術手段,實現了靈活性,允許使用端過自行添加Micro LED模組,就像堆玩具積木一樣,完成任意尺寸大小的Micro LED電視的客製化需求,以適應任何房間或空間。

三星表示,由於Micro LED顯示模組完全無邊框,所以無論拼接多少,拼接完成之後模組之間,也不會沒有一絲縫隙或邊框,能夠非常優雅地融入任何生活環境中。

除此之外,8K TV也是這屆CES的主要看點之一。LG展出8K OLED電視Z9,使用88寸的8K OLED面板,並且將為旗下所有2019款OLED電視,提供HDMI2.1標準接口,以滿足未來8K超高頻寬的需求;索尼正式推出的超大型8K畫諦系列--Z9G,新款Z9G系列有85寸和98寸兩種規格。尺寸均達到投影機的級別。

搭載X1晶片旗艦版,支持8K HDR,透過多種圖像技術,為使用端帶來優質的8K視覺效果;三星也推出了8K Q900系列,最大尺寸達到98寸,使用三星QLED技術,搭載8K量子處理器晶片,支持新版HDMI 2.1。

.李開復:談智慧交通的未來,下一步發展方向如何去走?

Future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FITS ITEMS)


源:亿欧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未來交通的上半場。我認為未來交通,跟今天的交通變革是非常巨大的,就像當年第一輛汽車出現時,人們根本不能預見今天的交通。所以,今天的交通跟未來交通差別,就像當年汽車的上半場是一樣的。
  

也經常會有人問我,現在擁有一輛豪華汽車,是一種身份象徵,未來還是這樣的嗎
  
我們很難想像未來世界,但可以往回看過去發生了什麼。城市主幹道叫馬路,是因為最早這是馬走的路。以前擁有一匹馬既是交通工具,也是身份象徵。

現在人們不再以馬為交通工具了,但擁有馬和馬場,仍然可以是身份的象徵,也可以騎馬,但要在特定的場所。或許十幾年後的人們,看待自駕這件事,就同我們看待當年騎馬是一樣的吧。
  

買車是一生最壞的投資
我們可以看到各個不同的城市,包括北京,巴黎、印度、印尼等等都越來越堵,全世界每個城市似乎全部一樣,正在越來越擁堵。其實,交通與人口、環境、能源是密切相關的。全世界城市人口都是非常快速的成長,尤其在過去這十年,這麼高速增長的形勢,人口必然帶來堵塞的問題。
  
交通堵塞問題一旦形成,只會加劇堵塞,因為一個城市道路設計若干輛車就飽和,超過這個飽和量,城市堵塞就突然嚴重起來,所以我們必須要重新平衡城市人口的增加。

我們非常需要新技術,讓路上車更少,讓整個城市變得更有智慧,能夠讓這些車更有序、更安全的把我們帶到我們想要去的地方。
  
華盛頓大學王教授的一張圖顯示,每輛車96%的時間是閒置的,是被浪費的。買車可能是你一生做的最壞的投資,因為它有96%是停滯的,是在降價的,是在折舊的,只有4%有用的價值。而且這4%的時間裡,可能0.5%是在尋找停車位,0.5%是卡在路中,只有3%是真正在開車。
  

「共享、無人、電動」是未來交通的三大力量
我們需要改變今天的狀況,讓我們的交通變得更有智慧,讓我們的日子變得更有效率。共享出行、無人駕駛、電動汽車是推動未來交通的三大力量。
  
共享出行
我們現在的共享和大數據分析處理技術,已經可以讓我們可以看到交通的全貌:哪裡正在塞車,哪裡正在發生交通狀況,這些來自不同汽車的資訊,都可以透過物聯網或車聯網的方式,傳到其他汽車上。

這樣我們可以優化出行,減少空車,甚至車子可以共享。共享的技術,對我們的世界會有小小的幫助。
  
比如,摩拜單車是世界第一個,公共服務領域的大規模物聯網應用,雖然我們騎的是共享單車,但它裡面是有GPS、加速器、藍牙、MAC,還有各種不同的感測器,會把它的資訊傳到雲上,也可以分享給其他的單車。

而且還能把整個運行軌跡都記錄下來,它在哪裡碰到了停車的狀況,或者是出了任何的問題,或者是該顯示什麼樣的廣告等等。摩拜單車只是一個單一的例子,未來我們相信摩拜單車的例子,可以用在各種不同的其他行業。
  
還有Uber所做的汽車共享,形成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可能還有一些爭議,比如說我的美國朋友,會覺得人總還是要買車的,不可能就跟人家一起共享下去,但是在中國本來買車的速度是快速的成長,但是近年因為滴滴的出現,讓大家覺得有一個選擇,所以未來這一點還不能預料,但是最終車輛共享會是更有效率的一種服務,這是未來汽車上半場非常重要重要的一部分。
  

無人駕駛
創新工場有幸投資了多家非常優秀的無人駕駛公司,介紹創新工場投資的四家不同無人駕駛的應用場景公司。
  
第一家是MOMENTA,這家公司在行駛過程中,把周圍的車可以標注出來,知道它在哪一條線上行駛,並且指導怎麼走,這輛車要保持什麼速度,要不要擔心旁邊的車,有不穩定的狀態,它都會非常聰明的做分析,這個除了靠非常好的雷射雷達和攝影機以後,還需要高清地圖才能做到這個成果。
  
第二家是馭勢科技,是在非交通道路行駛。它的好處是在相對低速,不會有危險,在35公里以下行駛,這樣的車可以完全做到無人駕駛。在兩三年左右,希望能夠做到完全無人的狀態,在某一些城市的某一些地方,能夠把任何的人從任何的地點,到任何的另外一個地點。
  
第三家是文遠知行WeRide.ai,目前不僅能夠自主研發,L4級別的無人駕駛技術,還同時具備了獨立改裝,無人駕駛汽車的能力。以文遠知行為代表的中國早期無人駕駛公司,正在快速拉近跟美國的距離。
  
第四家是杭州的飛步科技,專注在無人貨車駕駛場景。其實無人駕駛在高速公路相對安全,在城市裡面有很多人很多道路。如果說一個貨車,能夠把它的倉庫放在高速公路旁邊,這個貨車幾乎就像火車一樣,是在一個特殊的軌道上面行駛。

對人來說,開高速公路其實是有點危險的,稍微犯一點錯,打一個磕睡,很可能就是生命的危險。但是對機器來說,它是不會累的,而且高速公路相對可變的因素比較少,不會有那麼多突然。
  

電動汽車
中國政府對新能源車非常支持,在未來很可觀。在政府大力推動之下,電動車對現在的排放、污染,還有整個開車的體驗都會有很大提升。
  
電動汽車可以減少能源的消耗、環境的污染,當我們用一個傳統的汽油車,跟一個電動車對比,它的整個情況完全不一樣。除了排放方面、環境方面能夠有很大的好處之外,它的成本也會更低,因為電的成本要比汽油來得低。
  
這三個組合給中國的城市,帶來很大很大的方便。無人駕駛安全性能高,因為無人駕駛的功能,都是根據不斷的累積數據,訓練出來的更好成果。

所以當我們數據越高的時候,數據量越大的時候,安全性也會提高。電動汽車環保,而且電動車的易得性,能夠覆蓋更多的地方,能夠去更多的地方,所以未來交通可以替代,在汽車提升和共享的來到會有很大的好處。
  

下個操作系統或將是無人駕駛技術
無人駕駛也可能是新的操作系統。當AI進入了每一輛汽車以後,它其實是把每輛汽車改造成了一個的智慧+自動的駕駛汽車,而且未來有很多技術,都可能由無人駕駛推動的,包括未來機器人、AI、高清地圖、控制系統、汽車製造等等,都可能是操作系統,類似微軟的Windows和谷歌的安卓。
  
當然,像Waymo追求的那樣的自動駕駛,我們可能還要等很久。現在關於自動駕駛的路徑,業界還有爭論:是一步到位實現自動駕駛,還是人機協同。現在機器的能力還是有限的,但讓人跟機器一起開,那是一個很難達到的狀況。
  
當年谷歌第一次推出它的無人駕駛後,讓一些員工把車帶回家。谷歌特別警告員工,說這個車是還沒有達到最後的測試,你一定要坐在駕駛座上,要隨時踩剎車,掌控著方向盤。

但實際上谷歌很多員工,都爬到後座去了,去喝咖啡、看報紙等,都被內部的攝影機拍下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人的同性:當一個人覺得機器開得很好了,他就放心讓機器開了,雖然機器可能並沒有達到,絕對安全的狀態。
  
谷歌因為看到員工這麼不負責任,都跑到後座去了,所以谷歌要做到L4、L5,以後的車根本沒法人機協作。
  
未來無人駕駛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汽車可以透過物聯網,彼此交流,比如說一輛車可以告訴另外一輛車,說我爆胎了,請你們讓開;甚至兩輛車,因為它們有互相交流,而且有高清地圖,可以在兩三公分的時候擦過,人是受不到傷害的。自動駕駛將取代人類駕駛。當然這是還有20年,30年還是40年,這還是有一些爭議存在的。
  
當智慧城市跟未來交通來到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路況和特別路權需求,我們可以隨時掌握根據交通即時路況,應變的潮汐道路參與城市運力調度,可以即時120、119、110等生命通道可按需獲得有限路權。
  
自動駕駛不能忽略的一些問題
自動駕駛技術現在還有很多挑戰,比如說保險,如果無人駕駛出事了,是誰來負責是汽車公司還是做軟體的公司,還是做軟件的工程師這樣的抉擇如果不做出來,會阻礙整個無人駕駛市場發展,就像當年信用卡出來的時候,如果卡被盜了,是消費者買單還是商家買單,還是金融卡公司買單,當時決定由金融卡公司買單以後,他就作出各種防盜措施,彌補的措施,在整個系統就落下來了,所以保險也是一樣的。
  

理賠也是一樣的問題,比如在美國可能很多人對於被撞了之後會有非常大的問題,告司機,如果司機不是一個人,如果是谷歌公司或者是特斯拉公司,這種公司都是身價非常高的,他是不是要求賠很多很多錢在美國尤其是一個大問題。
  
失業救濟問題,因為我們取代了司機之後,卡車司機、出租車司機、滴滴司機,他們是一個很大量的人群,他們的就業是一個挑戰。
  
安全也是一個問題,怎麼能確保人跟車,跟網絡的安全,比如說如果黑客或者恐怖分子控制了一些車,讓它到處轉,這也是非常可怕的,而且比恐怖分子個人更可怕,因為他們可以遙控,所以一定要確保無人駕駛的安全。
  
還有責任追究體系,最後是怎麼樣配套,在汽車裡面,未來我們還有很多機會可以把它變成一個娛樂或者生活辦公的空間。
  
上面是未來美好的上半場,它可以帶來很多很多的好處,經過了變動車,經過了無人駕駛,經過了共享,它會幫我們降低堵塞,增加了環境的安全,還有它會幫我們更有效率的到達我們想要到達的地方,節省了很多錢。所以這是一個讓人非常振奮的美好未來。
  
自動駕駛絕對不是最終方案
無人駕駛絕對不是最終的一個解決方案。比如美國的Hyperloop公司,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是一個裝在空中的隧道,裡面是高鐵,因為裝在空中的,所以沒有摩擦。
  

地下交通樞紐,如正通過地面路口的車,它可以預測到地下,也就是說它可以很智慧的,在兩層非常安全的空間,在屬於自己的車道上開,幾乎把出車禍的概率降到零。雖然還沒有真正的落地,但都已經在研發之中。
  
被稱為飛車的KittyHawk,是谷歌的創始人佩奇投資的公司,任何人幾分鐘就學會開飛機,但是它獲得授權過程中,可能會有很大的挑戰,它現在做了一個擦邊球,只在有水的地方飛翔,有事故的時候掉到水裡面,就像一個滑翔翼的工具,這非常有效果,讓人在短程或者中程擁有自己的飛機,而且成本未來會下降很低。
  
Uber製造的一個共享飛機,現在已經在研發。它除了希望能夠有共享的汽車以外,也有共享飛機,它設計了可以在大樓上面,有各種可以停類似於直升飛機的單人共享飛機,而且這些飛機未來都是無人駕駛。

其實無人駕駛的飛機,相對比無人駕駛的汽車好做一點,因為在飛的時候,我們是三維的空間,所以如果兩架飛機有可能相撞,只要一架比另一架高一點,就沒有相撞的可能,在地上是二維空間。但是由於種種理由,這個落地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SpaceX研究未來長距離太空旅行,未來的人可能去太空,去火星,如果這些真的被改造,我們會發現其實倫敦到香港,時間會更短。

無論如何未來交通,是科技發揮力量最好的地方,我們也希望未來我們都能做出,更好的未來交通技術。

.解析 AIoT 背後的發展邏輯

SHARP 8K×AIoTソリューション


源:Ai芯天下

loT-Internet of Tings,人工智慧物聯網,想像一下,未來只用你的生物資訊,就能在任何一個東西上連接網路,瀏覽世界。手機在將來,可能只能是手機而已了。未來,你才是現在的「手機」。

隨著人工智慧的逐漸可視化落地,它將協助物聯網,一同展開充滿想像空間的未來科技大觀。萬變不離其宗,AIoT背後的發展邏輯,將指引未來的發展方向,讓人們在萬象新天的科技迷宮裡,找到正確的路。

AI芯天下丨解析AIoT背后的发展逻辑

AI是大腦,IoT是連接
「AIoT」即「AI+IoT」,指的是人工智慧技術與物聯網,在實際應用中的落地融合。IoT覆蓋範圍比較廣泛,預計2018年全球IoT支出金額預估將年增14.6%至7,725億美元。

然而現實也許並沒有那麼美好,物聯網火熱之時,一個新的行業共識是:AIoT將成為未來二十年,全球最重要的科技,並成為工業機器人、無人機、無人駕駛、智陪伴、智慧建築及智慧城市等新興產業的重要基礎。在AIoT的浪潮之下,政府也加快了佈局。

AI則可以根據大量的歷史資料,和即時觀察,找出對於未來預測性的洞察。由於同時分析過去的和即時的數據,AI更容易注意到有哪些資料屬於例外,並做出合理、合適的推斷。

而數據對於人工智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AI需要持續的數據流入,它可以處理和從中學習的數據越多,其預測的準確率也會越高。

AI是IoT的大腦,讓設備的簡單連接,上升為智慧連接,讓萬物互聯進化到萬物智聯;IoT是讓 AI 具備行動能力的身體。就像人類的眼睛,耳朵,鼻子和皮膚,感知我們周圍的世界一樣,IoT中數十億的感測器和攝影機,採集周圍環境的數據,並將這些數據發送給AI進行分析和處理。

這些數據也是AI進行深度學習的重要養料,協助AI變得越來越聰明,做出的決定也越來越明智。

AI芯天下丨解析AIoT背后的发展逻辑


手機之後科技公司新的策略方向
以小米為例,在沒有更好的智慧螢幕設備出來之前,小米手機依然是小米公司未來的發展重點,這是小米目前的根基所在,沒有了小米手機的物聯網,將會出現根基不穩的情況。

這兩項業務齊頭並進,對於小米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小米手機是戰術上打法,是近期目標,而物聯網是策略目標,小米想要獲得更長遠、更大的發展空間,必須要在物聯網生態上,投入更大的資源和精力。

國際科技巨頭,也早已開始積極佈局AIoT。谷歌早前公開宣佈計劃用5000萬美元,收購物聯網平台Xively,高調進軍AI+IoT行業。微軟2018年4月4日宣佈,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向物聯網相關的各種項目投資50億美元,用以提供智慧化服務。

目前來看AIoT行業比重巨大,加之應用的細分領域眾多,市場不會被一家或者幾家吃掉,能否搶佔市場的關鍵,是技術應用和商業落地能否達成,是否真正從市場剛需出發,而非瞄準偽需求。

AI芯天下丨解析AIoT背后的发展逻辑

應用場景遍地開花
①智慧手機無疑是未來很多「萬物互聯」的入口,AI、物聯網、行動設備三大技術,將強強聯合,成為行業新的「標配」技術。 AIoT為智慧手機賦能,將智慧裝置、設備都聯接起來,打造新生態。蘋果、三星等,都在推出具有不同AI功能的手機。

智慧家居目前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AIoT將把智慧應用、智慧家庭產品、硬體家族和平台全部串聯起來,讓我們和這些物體實現更智慧的互動,智慧家庭是未來離消費者,最近的AIoT場景。

③工業機器人在自動化普及的工業時代,生產過程幾乎完全自動化、機器人具備高度的適應能力,工業網路不只是實現機器互聯,還有智慧。AIoT在幫助機器人實現智慧互聯的同時,還能讓管理者任意自如的操控,尤其是在很多工業危險的領域。

④自動駕駛需要很多技術支持,除了數據,就是人工智慧,它去幫助車做正確的決策,這也是為什麼百度,押寶人工智慧的原因之一。車的智慧解決之後,就得實現車輛的互聯和管控,在自動駕駛狀態中,如何保證乘客安全,是AIoT技術正在研究的重點。

AI芯天下丨解析AIoT背后的发展逻辑

大數據是AIoT落地應用的基石
大數據是人工智慧的基石,目前的深度學習,主要是建立在大數據的基礎上,即對大數據進行訓練,並從中歸納出可以被電腦,運用在類似數據上的知識或規律。它相當於人的大腦從小學到大學記憶,和儲存的海量知識,這些知識只有透過消化,吸收、再造才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實際上人工智慧的發展,離不開海量數據進行訓練,大數據的循環,往復無數次的訓練和深度學習,才有了人工智慧!總而言之,透過物聯網產生、收集海量的數據儲存於雲平台,再透過大數據分析,甚至更高形式的人工智慧,為人類的生產活動,生活所需提供更好的服務。

大數據是AIoT發展的基石與原動力,是實現真正的人工智慧的根本,亦是實現AIoT商業變現的關鍵所在。當AI時代到來之際,會產生前所未有的機會,這是最好的時代。

AI芯天下丨解析AIoT背后的发展逻辑

AIoT加速萬物智聯的到來
在物聯網時代,單純的「互聯」沒有任何意義,需要讓萬物「智聯」才能發揮它的應用價值,AI就是其中的核心技術,AIoT將加速「萬物智聯」時代的來臨。

AI+IoT之所以被人們看好,這是由於它被是「萬物智聯」時代的關鍵技術,是企業商業模式和用戶消費習慣培養的關鍵。

當AI遇上IoT,開啓了智慧物聯無限大的想像空間,也開啓了人工智慧在應用層面更多的可能性。人工智慧可以最大化物聯網帶來的價值,而物聯網能為人工智慧提供所需的數據流。它們有機結合,才能使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化。

未來,人工智慧將與晶片、系統和網路融為一體,建構一個完整的生態鏈,也就是說,沒有AIoT技術加持的企業,將很難成為萬眾矚目的消費級巨頭,消費者離不開AIoT。

它是我們生活的一個工具,為企業加分的一個技術,下一個改變世界的巨頭將在AIOT裡面產生。AI的智慧助理,是IoT設備裡最關鍵的技術。AI和IoT的結合,將給大家帶來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