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對話:海康威視或入黑名單,川普重讓人權貿易掛鈎?
台灣區電信工程工業同業公會 |
【3S MARKET】我們之所以推薦這篇報導,同時認為台灣安控業不應錯過這篇報導,因為內容涵蓋了美中貿易相關的議題、中國監控技術的發展、影像晶片的發展、海康威視與大華未來的經營策略發展自述,以及3S MARKET對一些議題的觀點評論……
來源:安防展览网
核心觀點:本篇報告深入討論了2019年4月,對岸中國政府安控項目招得標數據,對貿易糾紛的核心問題,及安控龍頭的應對措施做了具體分析。同時介紹了華為、新華三發佈會等近期行業熱點事件,我們堅定看好安控龍頭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的長期發展。
1、4月份招標數據亮眼,大型項目落地節奏加快:2019年4月,據招標信息網統計,政府安控項目招標金額為57.17億元,同比上升68.86%,得標金額為47.45億元,同比下降29.73%。4月份招標金額同比高增,主要系近期政府財政相對寬鬆,安控建設開始回暖;也有去年同期招標數據僅有33.86億,基數較低的原因。
具體來看,公路資訊化項目高增,大型項目落地節奏加快等因素,使得安控景氣度向上。而市場最為關注的「雪亮工程」項目,其招標數據有所放緩,但得標表現仍有149%的成長。單月招得標金額分別為3.48億/5.77億,同比下降58%/上升149%。我們認為雪亮工程自年初以來招標力度較大,短期內招標增速下行不影響長期邏輯。由於雪亮工程有2020年公共監控「全覆蓋」的剛性要求,我們對其後續表現仍保持樂觀預期。
2、貿易糾紛再起波瀾,行業龍頭積極面對:5月5日,川普突然公開宣佈,將提升自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元產品稅率至25%,並不排除對其他3000億產品,進一步徵稅的可能性。受此影響,近期 A 股電子板塊調整幅度較大。
我們認為中美之間再起波瀾,外界環境發生變化,對安控以及整個電子業的海外業務,都有一定影響。但經歷前期多輪的貿易糾紛洗禮。安控龍頭公司對於徵稅等問題,已有一定的預案準備。不必過分誇大貿易糾紛影響。
(1)目前海康美國業務佔公司營收比例6%,受2000億徵稅影響的產品比例為25%,相當於公司總營收的1-2%。大華數據與海康相近,整體來看影響比例有限。同時,公司也在積極儲備海外產能/供應中心。目前海康威視在印度已有產能,後續將視市場需求擴產;大華股份在墨西哥和匈牙利也有海外供應中心,可規避關稅問題。
(2)我們分析了海康大華的晶片供應鏈,目前安控產業鏈最為核心的 IP Cam 處理器,他們基本已經實現國產化,儲存器晶片主要供應商,來自台日韓,類比晶片的其國產化替代,在不斷加速。AI 晶片方面,目前對岸國產 AI 晶片廠商,如海思,寒武紀在推理端,已具備完善的產品組合,可以對英偉達等國際廠商形成替代。
3、行業熱點事件跟蹤:本月兩大重磅行業會議值得關注:(1)中國智慧安控行業峰會上,華為針對智慧安控領域三大問題「算力、算法、大數據」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2)2019 Navigate 領航者峰會上,新華三聯合紫光華智,發佈位大腦計劃,以4+N模式為基礎,拓展智慧安控市場。此外,行業政策方面,本月對岸政府機構透過行業會議,下發文件等方式推進「智慧監獄」與「智慧養老院」的建設。並規範化了,影像監控室外電子設備箱,通用技術要求。
4、投資建議:我們認為中國安控內需市場,對岸政府項目招標情況,在第一季表現不佳,但現已出現回暖趨勢。後續伴隨著下半年安控旺季的到來,雪亮工程的加速建設,招得標數據望逐季改善。安控領域龍頭公司,業績在行業回暖的趨勢下,也將得到釋放。
雖然市場需求有所回暖,但受中美貿易糾紛影響,安控領域近期表現不佳。我們認為經歷前期多輪的貿易糾紛洗禮。安控龍頭公司對於徵稅等問題,已有一定的預案準備。
不必過分誇大貿易糾紛對其影響。且不論後續談判進展如何,我們仍可自下而上中長線,把握住能夠積極應對調整,並逆勢構建自身競爭力的優質公司,我們仍堅定看好海康大華的長線發展,在市場系統調整中的中長線建倉價值凸顯!(3S MARKET: 這是信心喊話,還是真有信心?)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景氣度下降,競爭加劇,國際及新業務拓展不及預期。(3S MARKET: 這一段明顯呼應了上一段:中國安控廠商對於未來,還沒頭緒……)
一、4月份招標數據亮眼,大型項目落地節奏加快
2019年4月,據招標信息網統計,政府安控項目招標金額為57.17億元,環比提升109.01%,同比提升68.86%,得標金額為47.45億元,環比下降15.94%,同比下降29.73%。4月份招標金額同比高增,主要系近期政府財政相對寬鬆,安得建設開始回暖;也有去年同期招標數據僅有33.86億,基數較低的原因。
就安控0.84%,為4月份高增的主要驅動力。
不過據我們逐項目核對,由於公路資訊化項目中,有部分為機電類施工,與安控關係不大。剔除相關擾動項目後,2019年4月,對岸政府安控項目招得標金額,分別為36.58億元及31.75億元。同比上升21.30%/下降49.84%。
而4月得標數據同比下降,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有35.08億PPP 項目得標(我們在統計時,將PPP項目歸入「其他類」中)。而今年以來PPP項目招得標基本停滯,影響了同比數據。
1、單月PPP項目招中標依舊疲軟
2019年4月,PPP項目招標1項,金額1.77億元,得標一項,金額1.48億元。繼2019年Q1 PPP項目招標基本停滯之後,4月份PPP項目招標依舊疲軟。對比2018年4月份招得標數據,去年同期雖然沒有PPP項目招標,但得標金額為35.08億元。
2、雪亮工程招標有所放緩,不改長期看好邏輯
2019年4月平安城市招得標金額分別為16.85億/14.21億,同比上升11.23%/25.74%。招標信息網將雪亮工程歸入平安城市大類,本月,雪亮工程項目招得標金額分別為3.48億/5.77億,同比下降58%/上升149%,雪亮工程佔安控類政府招得標總額為6.1%/12.2%。
據我們的數據統計,雪亮工程項目自去年12月起,單月招得標數據,同比增速均在100%以上。而本月招標數據有所放緩,但得標表現仍有149%的成長。
我們認為雪亮工程自年初以來,招標力度較大,短期內招標增速下行不影響長期邏輯。同時,去年同期招標數據較高,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增速。由於雪亮工程有2020年公共監控「全覆蓋」的剛性要求,我們對其後續表現仍保持樂觀預期。
3、大型項目招標數據高增,落地節奏加快
大型項目方面,剔除擾動項後,2019年4月超過1億元的招得標項目金額為14.10億/12.77億,相比去年同期的6.63億/40.65億,同比上升112.67%/下降65.31%。
落地時間方面,透過測算,本月得標項目,相比前期招標時間平均延後44.14天,相比三月的70.44天,提前了26.30天。
我們在三月份的月度跟蹤報告中,逐月分析了招得標時間間隔數據,2019年Q1各月項目的招標中間隔不斷拉長。而4月份再度回歸常態,特別是平安城市項目,落地間隔均保持在30天以內。如剔除PPP項目,則均值進一步縮短至27.17天。
我們認為,4月份招得標間隔時間回歸常態,意味著近期政府財政相對寬鬆,招中標節奏開始加快,安控龍頭公司業績也望得到釋放。
4、總結:4月份已有回暖趨勢,後續有望逐季改善
2019年4月,據招標信息網統計,對岸政府安控項目招標金額為57.17億元,同比上升68.86%,得標金額為47.45億元,同比下降29.73%。4月份招標金額同比高增,主要系近期政府財政相對寬鬆,安控建設開始回暖;也有去年同期招標數據,僅有33.86億,基數較低的原因。
具體來看,公路資訊化項目高增,大型項目落地節奏加快等因素,使得安控景氣度向上。而市場最為關注的「雪亮工程」項目,其招標數據有所放緩,但得標表現仍有149%的成長。
單月招得標金額分別為3.48億/5.77億,同比下降58%/上升149%。我們認為雪亮工程自年初以來,招標力度較大,短期內招標增速下行,不影響長期邏輯。
同時,去年同期招標數據較高,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增速。由於雪亮工程有2020年公共監控「全覆蓋」的剛性要求,我們對其後續表現仍保持樂觀預期。
我們認為,對岸安控領域政府項目招標情況,在第一季表現不佳,但現已出現回暖趨勢。後續伴隨著下半年安控旺季的到來,雪亮工程的加速建設,招得標數據望逐季改善。
安控領域龍頭公司業績,也望在行業回暖的趨勢下得到釋放。(3S MARKET: 看來對岸公共工程在上述的報導,僅列了公路資訊化與雪亮工程,並未帶到智慧城市,似乎實際面並沒有很樂觀⋯⋯)
安控領域龍頭公司業績,也望在行業回暖的趨勢下得到釋放。(3S MARKET: 看來對岸公共工程在上述的報導,僅列了公路資訊化與雪亮工程,並未帶到智慧城市,似乎實際面並沒有很樂觀⋯⋯)
二、貿易糾紛跟蹤:再起波瀾,行業龍頭積極面對
5月5日,川普突然公開宣佈,將提升自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元產品稅率至25%,並不排除對其他3000億產品,進一步徵稅的可能性。受此影響,近期 A 股電子產業調整幅度較大。
我們認為中美之間再起波瀾,外界環境發生變化,對安控乃至於整個電子產業公司的國際業務,都有一定影響。但經歷前期多輪的貿易糾紛洗禮。安控龍頭公司對於徵稅等問題,已有一定的預案準備。不必過分誇大貿易糾紛對其影響。(3S MARKET: 尚未塵埃落定,但轉單效應已開始發生)
不論後續談判進展如何,我們仍可自下而上中長線,把握住能夠積極應對調整,並逆勢擴大市場地位的優質電子公司,我們仍看好海康大華的長線發展,在市場系統調整中的中長線建倉價值!(3S MARKET: 從對岸民族性看,說得少,表示不見得看好⋯⋯)
1、板塊系統調整,悲觀預期充分反映
中美貿易糾紛源,自2017年8月開始的「301調查」。2018年3月22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佈了「301調查」結果,認定在中國存在不合理關稅,、強制技術轉讓、投資限制等問題。同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總統備忘錄,將根據「301調查」對中國進口商品大規模徵收關稅,至此貿易糾紛正式拉開帷幕。
經歷了半年多的互徵關稅及禁運衝突後,2018年12月2日,中美領導人於 G20峰會舉行晚餐會晤,雙方約定不再加徵新的關稅,將透過談判推動雙邊經貿關係回到正常軌道。隨後中美舉行多輪經貿談判,意在推動和解。
然而5月5日,川普突然公開宣佈,將提升自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元產品稅率至25%,並不排除對其他3000億產品進一步徵稅的可能性。中方也於5月13日公佈600億美元徵稅方案,將於6月1日起調高部分進口自美國產品的稅率。
回顧這一年多的中美貿易糾紛史,每次中美雙邊關係出現波動,均會嚴重影響A股電子產業的市場情緒。雖然年初以來A股電子產業有明顯回暖,但近期貿易糾紛的激化,再度帶來系統調整。市場已將悲觀預期反映在股價上。(3S MARKET: 對比前一段的描述,說中美貿易不足以懼,這段是不是顯示真的怕怕?)
2、中美貿易糾紛給對岸安控產業帶來的兩大挑戰
目前市場上對安控產業的擔憂,主要有:擔心徵稅等會影響安控龍頭在美國市場的表現;擔心潛在進出口管制風險。
(1)徵稅等對美國業務影響:
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17年全年美國自中國進口5056.0億美元,成長9.3%,佔美國進口總額的21.6%。在經歷了一連串的關稅升級後,目前美國對自中國進口的2500億產品加徵關稅。其中,第三批2000億清單於9月18日落地,稅率10%,並於2019年5月10日提升至25%。主要影響EMS工廠,電視機等家電產品,部分安控產品也納入其中。主要有部分類比攝影機,以及帶SD卡的IP Cam。
以外,2018年8月1日,美政府正式透過了年度國防法案(NDAA),禁止美政府採購大華海康的安控設備,雖兩家公司在美均從未和聯邦政府機構,進行過直接業務交易。但該法案也影響了一些企業客戶的採購意願。
(2)潛在進出口管制風險:
2018年11月,有新聞報道,美議員呼籲禁運中國影像監控巨頭。該事件在部分海外媒體上得到了熱炒,使得市場對安控產業的進出口管制風險較為關注。
此外,2018年11月19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署(BIS)頒布了一份,針對關鍵技術和產品的出口管制草案,其中安控產業直接相關條目有:(1)AI及機器學習技術;(2)先進的監控技術。目前該草案尚未落地。
3、面對貿易糾紛,安控龍頭積極應對
(1)美國業務方面:
2000億美元的徵稅清單中,涉及安控的產品主要有,部分類比攝影機,以及帶SD卡的 IP Cam。據我們瞭解,海康美國業務佔公司營收比例6% ,受2000億徵稅影響的產品比例為25%,相當於公司總營收的1-2%。
大華數據與海康相近,整體來看影響比例有限。以大華股份為例,2018年公司美國業務目標為3億美元,受到貿易糾紛等外界因素影響,最終營收為2.65億美元。
大華數據與海康相近,整體來看影響比例有限。以大華股份為例,2018年公司美國業務目標為3億美元,受到貿易糾紛等外界因素影響,最終營收為2.65億美元。
同時,公司也在積極儲備海外產能/供應中心。目前海康威視在印度已有產能,後續將視市場需求擴產;大華股份在墨西哥和匈牙利也有海外供應中心,可以規避關稅問題。
(2)潛在進出口管制風險
為了應對潛在風險,我們分析了海康、大華的晶片供應鏈,其中最為核心的 IP Cam處理器,已經基本實現國產化,華為海思已成為全球第一大 IP Cam處理器供應商;而其他對岸國內公司如富瀚微,格科微等亦在快速崛起,目前僅有少部分 IP Cam晶片採購自美國安霸。
儲存器晶片供應鏈以日韓為主,且對岸國內廠商長江存儲,合肥長鑫也有進展。類比晶片方面,對岸國內廠商矽力傑、聖邦股份的市佔率也在持續提升。
所以目前價值量最大,且投資者最為關心的,莫過於 AI 晶片了。目前主流的 AI 晶片提供商,有眾所皆知的英偉達,Intel旗下的Movidius。其在中國業務比例非常高,如禁運晶片產品是傷人傷己的行為。
具體到 AI 晶片方案,透過產業鏈調研,我們瞭解到英偉達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在終端及邊緣域採用的,是JETSON系列產品;雲端的解決方案方面,英偉達在大力推廣,採用了TESLA V100 的 DGX 系列超算平台,但目前市場上主要採用的產品仍是TESLA的P4、P40及P100。
而目前海康大華更加側重於,終端及邊緣域的AI設備業務,採購最多的產品當屬 JETSON 系列,性能要求相比雲端低,且該產品並非不可替代。
據產業鏈調研,我們瞭解到目前海思Hi3559 AV100 SoC 晶片的性能已遠超英偉達 JETSON的開山之作TX1。AV100 晶片內置雙核NNIE@840MHz 神經網路加速引擎,雙目深度檢測單元等。可以應用於泛交通領域,實現人臉、車輛、行為檢測。
去年的安博會上,海思還推出了Hi3519系列晶片,該晶片是Hi3559系列的Cost Down版本,但該款晶片的性能仍超越了Jetson TX1。
除海思外,其他對岸國產晶片廠商,也相繼推出了適用於安控領域的 AI 晶片產品,主要有寒武紀的 MLU100 等。公司在 4 月份的智博會上,展出了阿里巴巴聯合推出的數位平行世界,以及和深晶科技聯合推出的車輛結構化方案等。
此外,大華股份還推出自研的高性能 AI 晶片,用於睿智系列經濟型人臉攝影機。大華睿智系列經濟型人臉攝影機,可對所抓拍的人臉進行結構化分析,目前支持性別、年齡等4種屬性,喜怒哀樂等5種表情的屬性提取,提高辨識準確率,同時也為人臉二次分析提供數據支持。
綜合來看,大陸國產 AI 晶片廠商在推理端,已具備完善的產品組合,可以對英偉達等國際廠商形成替代。不過用於雲服務器的訓練端 AI 晶片,大陸國內晶片廠商,仍有較大差距。但該領域不是海康大華的重點,所以影響有限。
4、總結:安防龍頭對於徵稅及國產替代已有預案準備
我們認為中美之間再起波瀾,外界環境發生變化,對安控乃至於整個電子產業公司的國際業務,都有一定影響。但經歷前期多輪的貿易糾紛洗禮。海康大華等龍頭對於徵稅等問題等,已有一定的預案準備。不必過分誇大貿易糾紛對其影響。
(【3S MARKET】去年此時,中美貿易問題及箭在弦上。美方一些廠商,曾與3S MARKET接觸,希望尋找海康大華以外的來源。而到去年年底,一些中國廠商也與3S MARKET接觸,希望開拓管道,銷往美國。
雖然包括海大都說,美國所佔比重很小,但對於世界第二大的單一市場,海大拼命用白牌,其他中國廠也透過台韓,甚至動起越南的腦筋,希望成為 中國 IP Cam 輸美的跳板⋯⋯
所以包括以下的描述,中國廠商雖然外表自若泰然,但事實上,這裡頭牽涉很多複雜情結。各位可想想,美國的政府態度與廠商態度,就處在很不穩定狀態,因為美國從中國進口太多產品,政府卻賺不到該賺的錢。而一些品牌商,近十年享受了中國的物廉價美,突然面臨關稅報復,自然跳腳。
但華為事件,剛好讓川普直接祭出,不准高科技產品輸中。而美國一些愛國媒體又加油添醋(連歐洲廠商都來向3S MARKET求證:是不是全中國政府,都只用海康的影像監控設備⋯⋯)
去年Q4,中國盛傳各家監控設備在中國都缺貨,據說第四季各廠家一半的產量,因應今年提高進口稅的壓力,都銷往美國。但根據3S MARKET的接觸,美國通路市場根本不缺貨,但OEM確實緊張。但必須說,這些訊息虛虛實實,我們也不敢妄下定論!)
(1)目前海康美國業務佔公司營收比例6%,受2000億徵稅影響的產品比例為25%,相當於海康總營收的1-2%。大華數據與海康相近,整體來看影響比例有限。以大華股份為例,2018年公司美國業務目標為3億美元,受到貿易糾紛等外界因素影響,最終營收為2.65億美元。
同時,海康也在積極儲備海外產能/供應中心。目前海康威視在印度已有產能,後續將視市場需求擴產;大華股份在墨西哥和匈牙利,也有海外供應中心,可以規避關稅問題。
(2)為了應對潛在風險,我們分析了海康大華的晶片供應鏈,最為核心的 IP Cam處理器,已經基本實現國產化,儲存器晶片主要供應商來自日韓,類比晶片的國產替代在不斷加速。AI晶片方面,目前對岸國產 AI 晶片廠商如海思、寒武紀在推理端已具備完善的產品組合,可以對英偉達等國際廠商形成替代。
二、行業熱點事件:關注華為、新華三等新玩家動態
1、華為加大研發投入,迎智慧安控新時代
2019年4月11日,主題為「星雲聚合、智慧進化——走進安控新時代」的中國智慧安控行業峰會,在合肥舉行。會上,華為中國企業安平系統部總裁岳坤提出,智慧安控需要解決三大問題:算力、算法、大數據。
華為給出如下解決方案:算力方面,華為2018年發佈的「昇騰310」和「昇騰910」自研晶片,突破了16T算力瓶頸,並透過攝影機1拖N方式放大算力。
算法方面,先推出「非約束算法」解決目標變換裝束、身形和移動方式後,難以辨識的問題,後打造「算法商城」,通用攝影機可按照客戶需求,加載算法變為專有攝影機。
大數據方面,華為自研平台,支持Hadoop標準,基於OpenStack架構,但是經過了代碼重構。華為表示,分析能力遠超業界。
華為安平重視技術研發:智慧安控產品線研發人員達1500人,雲端和大數據研發人員共計1.5萬人,並每年投入1千億人民幣以上用於研發。
雖為安控行業的後來者,但華為已展開了技術方面的全面佈局:高密度人臉抓拍,實現單幀100人臉以上;智慧加速,實現288倍影像雲化切片,7倍於業界,百億秒級檢索,支撐黃金3小時快速破案。
政策層面上,根據公安部《关于规范推进公安视频图像智能化应用建设的通知》,新建攝影機智慧化普及率要大於80%,而目前攝影機的智慧化率僅5%,未來華為智慧1拖N產品,將有更廣闊應用空間,兼顧現網,將已建項目的非智慧攝影機賦予智慧算法,節省資源的同時,也符合當下雪亮工程建設下,探到區縣鄉鎮一級的用戶要求。(3S MARKET: 攝影機的影像處理晶片,目前普遍認為,SONY在光線、動態處理上是全世界首屈一指。如華為真有如此能耐,中國早讓SONY稱臣??)
2、引領「智慧+」,新華三聯合紫光華智發佈新安控產品
在2019 Navigate 領航者峰會期間,紫光集團的雲網板塊兩家核心企業——新華三與紫光華智聯合舉辦,主題為「融匯數位技術,引領新安防時代」的新安控產品發佈會。
紫光華智主要負責安控+AI產品研發生產,其中包括解析平台與視圖庫產品、軟體定義攝影機、影像雲伺服器,和安控雲儲 存等。新華三主要提供強大的以數位基礎設施、業務能力平台、主動安全和統一運維構成的「智慧數位平台」。
並且新華三獨家銷售紫光華智慧產品。兩者聯合後,在安控領域擁有軟體定義攝影機(SDC)、雲平台業務、雲基礎設施三大產品線,和公安影像雲、雪亮工程、智安社區、智慧交通、智安園區五大安防解決方案。
本次峰會上,新華三發佈了數位大腦計劃,即4+N模式,4指以AI計算的數位基礎設施為基礎,結合帶有雲端運算、邊緣運算 的業務能力平台,在主動安全系統保護下,透過 U-Center 2.0,統一運維軟體實現智慧數位平台;N可以根據目標需求,客製化應用服務,形成整體的數位產品系統。(3S MARKET: 從另一方面,也必須提到對岸攝影機廠商,在導入軟體定義攝影機的投入,比原先領先且特別是早期,把中國廠商教會的台商,落入到目前幾乎都在用海思晶片,心裡的滋味是⋯⋯)
目前,新華三安控解決方案已落地園區、公安、交通等行業,具體案例有內蒙古自治區「雲上北疆」;天津濱海新區智慧濱海;四川省政務雲 ;太平洋保險中國太保雲等多個實踐案例,後續項目的落地情況,我們也將持續關注。
3、對岸中國近期行業政策速覽
4月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佈了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無人機駕駛員、物聯網安裝調試員等,13個新職業資訊。
4月3日至4日,對岸司法部在江蘇宜興,召開「智慧監獄」建設全面推進會,為對岸全國首批33個部級「智慧監獄示範單位」命名,並頒發證書,提出全面推進智慧監獄建設。
4月16日,對岸國務院印發《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提出持續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在他們全國建設一批「智慧養老院」,推廣物聯網和遠端智慧安控監控技術,實現24小時安全自動值守,降低老年人意外風險,改善服務體驗。
4月24日,中國安全防範產品行業協會正式發佈了《影像監控室外電子設備箱通用技術要求》團體標準,自2019年4月30日起實施。(3S MARKET: 我們過去一直被有些人士,恭維為中國媒體,但事實證明,我們雖然引用對岸很多資訊,但卻把很多用詞修改成自己國家的慣用詞,而許多報導一面倒,只用對岸用詞外,相關新的技術應用,根本不懂的去探討⋯⋯)
Realtek 瑞昱半導體@TICC (Computex 2019) |
四、投資建議
安控領域政府項目招標情況,在Q1表現不佳,但他們說現已出現回暖趨勢。後續伴隨著下半年安控旺季的到來,雪亮工程的加速建設,招得標數據望逐季改善。安控領域龍頭公司業績在行業回暖的趨勢下,也將得到釋放。
雖然市場需求有所回暖,但受中美貿易糾紛影響,安控領域近期表現不佳。中國表面認為經歷前期多輪的貿易糾紛洗禮。安控龍頭公司對於徵稅等問題,已有一定的預案準備,不必過分誇大貿易糾紛對其影響。
且不論後續談判進展如何,我們仍可自下而上,中長線把握住能夠積極應對調整,並逆勢建構自身競爭力的優質公司,中國股市分析師說,仍堅定看好海康大華的長線發展,在市場系統調整中的中長線建倉價值凸顯!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景氣度下降,競爭加劇,國際及新業務拓展不及預期。(3S MARKET: 這段只是信心喊話⋯⋯)
參考報告:
1.《安控行業月度跟蹤報告:3月招得標數據不佳,唯雪亮工程是成長亮點》20190402
2.《安控行業月度跟蹤報告:雪亮工程助推安防得標表現,關注國際安控景氣度趨勢》20190305
3.《大華股份(002236):營收成長超預期,訂單轉暖趨勢下二季度望提速》20190428
4.《大華股份(002236):四季度毛利率提升超預期,海外業務步入收穫期》20190319
5.《大華股份(002236):四季度營收超悲觀預期,2019深化內功推動變革》20190226
6.《海康威視(002415):景氣週期低點已過,公司深化內功穩步回升》20190421
7.《海康威視(002415):第四季營收略低預期,靜待2019需求改善》20190215
附錄:安防龍頭財報點評及業績交流會核心要點
1、海康威視:
(1)年報及第一季財報點評:景氣週期低點已過,海康威視深化內功穩步回升
事件:海康威視於4月19日發佈2018年年報,和2019年第一季報:公司2018年實現營收498.37億元,同比成長18.93%;歸母淨利113.53億元,同比成長20.64%。2019年第一季,公司營收99.42億元,同比成長6.17%;歸母淨利15.36億元,同比下降15.41%。
2018年業績符合預期,第一季營收淨利均低於市場預期:2018實現營收498.37億元,同比成長18.93%;歸母淨利113.53億元,同比成長20.64%。略超前期業績快報指引的498.10億元營收,及113.36億元淨利。
對應單四季營收160.34億元,同比成長13.11%,歸母淨利39.57億元,同比成長21.46%。單季營收增速偏低,但歸母淨利改善明顯,主要受益於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新政,單季所得稅率相比往年,有明顯下降。
2019年第一季,海康威視營收99.42億元,同比成長6.17%;歸母淨利15.36億元,同比下降15.41%。雖然此前市場對一季景氣不佳已有預期,但公司業績表現仍低於市場預期。
主要是費用率大幅提升所致,其中銷售費用率13.3%,同比提升了1.67個百分點;管理費用+研發費用率合計為14.4%,同比提升3.82個百分點。而財務費用率下降了1.34個百分點,主要系匯兌損失,較去年同期少。
海康威視大力投入研發及銷售團隊建設,影響第一季費用率:2018年末公司總人數達3.44萬人,其中研發團隊達1.60萬人,同比增長22.35%;銷售團隊達7482人,同比成長49.67%。
海康威視研發銷售團隊建設持續加碼,而工資支出又較為剛性,在第一季營收增速不佳的情況下,相關費用率不可避免會抬升。但分析認為,海康的研發及銷售團隊建設較為合理。
研發方面:2018年海康威視在傳統安控業務相關的技術,和產品方面繼續保持投入,同時加快了在 AI Cloud 落地的一系列研發投入,在雲邊融合的 AI Cloud 計算架構之後,提出了物信融合的數據架構,全面發佈了兩池一庫四平台、AI開放平台、影像監控建設評價系統等,一系列平台,不斷夯實在AI智慧、大數據、應用領域的佈局。
銷售方面:海康威視在對岸國內市場,推進省級業務中心建設,並在重點地市下設二級分公司,將銷售、研發、技術支持資源前移。在國際市場, 2018年公司在墨西哥、巴拿馬、巴基斯坦、秘魯、以色列新設5家子公司,海外分支機構增加至44個,銷售服務網路進一步完善。
財務品質顯著改善,夯實基礎穩步前行:2018年受宏觀經濟下行,及海外非市場因素影響,傳統安控市場需求不佳。對此海康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改善財務品質:
(1)推進蜂巢計劃,在對岸全國主要城市建立倉儲,集中管理經銷商訂單,幫助下游通路降低庫存,影響了公司逾20億的通路業務營收。
(2)加速回款節奏,2019年第一季海康威視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之和為170.12億元,同比降低14.65%,環比降低11.35%。受益於此,海康威視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為114.10億元,同比提升30.39%。
(3)現金為王,海康面對複雜的經營環境,選擇更多的持有現金,公司第一季持有貨幣資產共計236.89億元,同比提升107.32%。受益於此,公司流動及速動比率,分別達3.10和2.74,相比之前幾個季有顯著改善。
逐季轉暖趨勢確定,第二季業績改善明顯:海康威視在第一季報中,給出的上半年歸母淨利指引為-10%~10%,中值對應第二季單季12%成長。
營收方面,分析師預計第二季增速也將回暖至20%以上。海康觀測到三大事業群PBG、EBG、SMBG的在手訂單,在近期都有不錯表現。其中政府業務在四月份有明顯好轉,行業業務的景氣度相比,政府業務更好,僅有通路業務略差一些。
另據分析師統計的政府訂單數據庫,2019年4月招標金額一改,此前持續下滑的態勢,同比提升了68.86%,拐點趨勢確定。分析師認為當前政府資金問題,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在雪亮工程驅動下新項目招得標數據改善,同時老項目也有加速驗收回款,對岸國內安控市場景氣度將恢復,同時海外業務方面,海康在2018年加大東歐拉美等地的投入,2019年將步入收穫期。
投資建議:分析師認為,海康第一季營收淨利表現,雖不及市場預期,但主要因為海康在持續加大,研發及銷售團隊的投入。同時公司財務品質顯著改善,為後續成長夯實基礎。
行業景氣度方面,目前安控領域逐季轉暖趨勢確定,驗收回補疊加新訂單落地,會推動海康接下來業績表現。分析師堅定看好海康作為行業龍頭的長線發展,預計海康 19/20/21 年的 EPS 分別為1.37/1.65/2.00元,對應當前股價分別為20.5/17.0/14.0 倍,維持「強烈推薦-A」投資評級,目標價41元。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景氣度下降,競爭加劇,國際及新業務拓展不及預期。
分析師在財務模型中,考慮了 2019 年的 4.7 億股權激勵費用,所以淨利潤增速相較營收增速慢一些。
(2)海康威視業績交流會問答環節要點
一、財務相關問題:
Q:費用投入較多,何時可以看到改善:
投資人的角度可能特別關注當下,但從經營者的角度來說,可能會看的更長遠一些。在投入和產出之間一定會有時間差。
海康上市之前,2006、2007和2008年這三年,海康的人均收入(即當年的收入/年底的員工總數)大概在125-126萬之間。2009、2010和2011年這三年期間,海康的人均收入大幅度下降,是因為海康在當時看到了很大的機會。
之前海康是做 DVR的,那個時候海康開始做攝影機,而攝影機帶來了很好的成長,當然投入在先,產出在後。2009年,海康也認為另外一個趨勢會來,就是網路化,因而開始做聯網軟體,做VMS,當時海康的人均收入從125-126萬,降到了最低的時候是81萬(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報數據中都有),再慢慢回升,在2015年達到最高的水平,大概在160萬左右。
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是產品結構發生變化帶來的影響。然後,2013、2014年的時候,人工智慧到來了,我們發現又一個巨大的變化,海康要重新調整配置資源,所以2016、2017、2018年這三年人員成長的速度,比收入成長速度要快。
過去三年中,海康的毛利率在發生變化,從大概2015年的40.1%,到了去年的約44-45%左右,這樣的成長對衝了海康的費用成長。但是今年來看,毛利率繼續提升不太可能了,但是公司的費用還在上升,因為我們還需要給員工漲工資。
海康認為人員的成長速度,在過去三年快速成長後,在今年可以緩和一下,海康之前的計劃,是今年約10%的人員成長,當然也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也可能會成長得更多,也可能會控制的更好一點,需要看市場的情況。所以短期內對財務報表的影響,海康不認為是一個大的問題。
關於資本支出的問題,海康一直在關注,海康也有針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一些資本支出計劃。前幾年是偏樂觀的,海康在西安、成都、武漢,都有研發基地的建設計劃。
海康原來考慮,未來的5年時間內,大概有100億左右的固定資產的投入,但實際的實施海康是在控制的,經濟好的時候,可能投入力度更大一點;當然在經濟不好的時候,投入力度大一點也是有可能的。但這些都不影響海康的經營,對海康經營也不會產生資金壓力。
海康的桐廬工廠二期已經投產了,海康準備投入建設三期;在武漢我們準備建一個大基地;在重慶有二期的基地建設,海康在為未來做一些準備。
美傳封殺海康威視台廠迎轉單| 產業熱點| 產業| 經濟日報 |
Q:第一季財報的海外借款
海康在16年發過一次歐債,想與資本市建立一些互動,讓外部瞭解海康。歐債已於今年年初到期,海康用貸款的方式,歸還了這筆歐債,所以發歐債並不是海康業務發展的需要。
Q:未來ROE的趨勢
不會有大的變化
二、業務問題:
Q:業務結構及展望:
海康威視業務分為PBG、EBG、SMBG。三大市場的成長,短期內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大。但長期來看,海康更看好To E的市場。先進國家的Enterprise市場規模很大,而中國的企業還在野蠻的生長過程中,管理相對粗放。
隨著競爭的加劇,產業的規整,管理的精細化,企業內部管理的提升空間更大,給予安控行業的機會也更大一些。另外企業在經濟成長的時候,反應更快一些,也會更進取一些。
產業政策: 中國海康威視成為第三家被美國制裁的公司? - 科技產業資訊室 |
Q:國際市場業務的規劃
生產端:海康在巴西用代工的方式做過嘗試(因為巴西關稅很高)。去年在印度的工廠已經投產,今年還會擴大規模,來應對一些可能的挑戰。在當地建廠也能改善海康在當地的形象,顯示海康真正地融入本地市場。
業務端:海康的業務是全球全面鋪開的,在海外的銷售比較均衡。去年在美國是負成長的,其他不好的狀況出現,也對公司產生影響,比如去年土耳其業務幾乎休克;阿根廷、巴西匯率的波動。
但是對海外,海康還是比較有信心的,一是產品本身存在的競爭力;二是隨著海康本土化的推進,海康現在海外的團隊,行銷、服務團隊裡面約2/3為本地員工,隨著海康當地能力的提升,我也相信會比以前做的更好,會有更多的機會。
海康在新加坡和當地的夥伴,一起做新加坡的平安城市的建設,這是海康在海外做的最大的項目。所以在海外海康還會很堅定的做下去,經濟的波動、政治的動蕩會帶來影響,但不至於讓海康承受太大的風險。例如美國約佔整個海康收入的6%,若其他地方成長更快,這個比例還會下降。
Q:宏觀波動的機會及挑戰
去年的情況,對海康的業務肯定是個挑戰,客戶在宏觀大波動下,不願意投資,持觀望態度。
Q:政府端的安防支出情況
我不太關心當下政府的投資情況,我更關注需求是不是存在。僅僅從公安來看,中國的警察是全球最辛苦的,5+2,白+黑,是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怎樣透過一些方法,提高警察的工作效率,減輕他們的工作強度,這是實實在在的需求。項目今年多一些,明年少一些,不是特別重要的事情。也不太算得清楚,有時候海康是不是過於沈迷數字,圍著數字在轉。把目光放長遠,發現存在著問題需要解決,那是海康去做這樣的事情的價值。
Q:項目顆粒度變大的趨勢,是否會使得安控項目的決策中心上移至省
關於資金的問題,中國是一級政府,一級財政,省是省級財政,市是市級財政,區縣有區縣級財政,每一級都有自己的人大,自己的立法機構。市不能替區縣做財政支出的決定。
高層級的管理機構更多的是制訂政策,落地還是要到市或者區縣級。我個人認為在未來很長的時間裡面,這種模式不會改變,除非出現大的政策性的改變。
所以海康看到大一統的項目是很少很少的,當然也會有些市場參與者,和相關的部門希望項目是大一統的,但是這和財政政策和法規發生衝突。
另一方面,採購決策大集中,也會帶來人性的問題,有些地方嘗試過大集中,情況是比較糟糕的,因為真正要用這些設備的是一線的人,這些人的權利如果被上面拿走了,那底下就不做事了。所以上面把所有的事都設定好、底下去執行這種大集中模式,也許某些區域會出現,但是絕對不會成為主流。
Q:企業付費意願不強
海康以前單純做監控的時候,對於企業來說只意味著成本支出,所以在過去的這些年裡,在企業也不被重視。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發生了一些變化。
設備增加了很多能提高效益的功能,比如說生產線上工作人員的效率分析,行為規範的分析。這樣能減少員工投入數量提高生產效益,工廠就願意做這樣的投資。
海康威視傳遭美斷零組件供應台安控廠股價直奔漲停| Anue鉅亨- 台股新聞 |
Q:企業級市場如何平衡通路商利益
在進入企業級市場的時候,海康是會和夥伴一起把市場做大,比如原來一個社區的傳統安控,只有50萬人民幣的硬體,加上工程以及其他的相關內容,只有250-300萬,當我們能提供更多價值的時候,以此減少客戶的人員投入,降低營運風險,提高服務品質,增加物業收入,這時50萬就變成了250萬或300萬,工程可能就變成了800或900萬,這種變化海康認為是更應該去做的事情。與夥伴一起為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
Q:通路市場趨勢:
SMB這個市場,小安裝商很分散,需要透過通路去做。通路的管理挑戰一直是存在的,比如串貨、壓價、潛規則。過去野蠻生長,現在海康有很多的變化,採取一些方式,推動一些變化。比如,發展垂直電商,來縮短和小安裝商的距離,能夠透過通路和小安裝商互動起來,能夠讓資訊的傳遞更加快速、準確有效。
服務,現在很大的問題就是信心,即消費者或用戶,如何來信任這些小安裝商,因為他們過去都是簡單的做法,安裝-付錢-走人。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海康是否要做勘查、設計、出工程圖紙、安裝、驗收,是否需要運維服務,把整個過程透明化、規範化,讓用戶和消費者能夠得到更好的服務。
因為以前較為隨意,現在海康想透過建立體系,分銷商能夠給客戶提供更多的服務,讓一些高端的消費者,能夠得到更優質的服務,這是我們要推動的轉型。(3S MARKET: 不管上述是不是海康說的好聽話,但至少我們可以清楚了解到,海康經營市場的想法。反觀我們台灣的廠商,幾乎找不到一家,會有如此的思維,仍是傳統的 BOM cost down、不做任何有意義的行銷執行,不斷抹黑攻擊對手⋯⋯)
Q:資訊多樣性採集端的機會
過去這些年可見光的發展比較快。其他感測器方面,海康也在往前走,包括熱成像的產品線,創新業務裡也做了熱成像sensor的項目,今年會批量生產。
毫米波雷達24G-77G的產品,還有雷射雷達等產品,森思泰克(海康投資的公司)已經在做相關的東西。接下來,可能由於做了熱成像和掌握Mems的工藝後,在感測器上,海康未來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但要評估做什麼,要考慮投資回報的問題。
僅僅是熱成像,就會給產業帶來比較大的變化,比如消防,消防煙感誤報的問題,用毫米波雷達和遠紅外組合,會讓系統更加穩定和可靠,也讓海康的系統更有競爭力。(3S MARKET: 這點,我們也在3S MARKET的動態探討過,台灣監視設備廠商,這幾年在提升監控攝影機附加功能的投入,真的太少了)
僅僅是熱成像,就會給產業帶來比較大的變化,比如消防,消防煙感誤報的問題,用毫米波雷達和遠紅外組合,會讓系統更加穩定和可靠,也讓海康的系統更有競爭力。(3S MARKET: 這點,我們也在3S MARKET的動態探討過,台灣監視設備廠商,這幾年在提升監控攝影機附加功能的投入,真的太少了)
Q:門禁、警報、可視、對講產品機會
中國的市場比較特殊,影像監控的發展比較快,在國際市場,警報偵測、門禁、對講的比例比中國高很多。對海康來說,影像監控是主要收入來源,也做了警報偵測、門禁、可視對講的產品,總合大約不到20億,未來這個市場如何演變,比如警報偵測和影像的融合,警報偵測和雷達的融合,比如門禁上加載刷臉的功能,還會有不斷的演變。
周曉輝:華為海康受重擊中國人為何要高興? | 海康威視| 華為公司| 中共 ... |
三、AI Cloud類問題:
Q:AI Cloud的市場定位:
對企業級、連鎖型的市場而言,更適合使用AI Cloud架構。企業市場裡少不了邊緣域這個東西,比如園區,有很多物聯網設備,包括攝影機,很多的應用在這個地方,不需要到雲端處理完再返回過來,而是就在局域網內處理。
海康的AICloud提出了十六個字「邊緣感知、按需匯聚、多層認知、分級應用」。在AI Cloud架構裡面,海康認為感知智慧在邊緣節點和邊緣域上;而認知智慧是多層的,需要多維大數據的關聯分析,才能發現更多的價值,上層應用提供支撐,多層數據在邊緣域、雲中心進行融合,才有了物信融合。
數據是按需匯聚,很多公司都提出要把數據全部上雲,海康不認為物聯網的數據都要上雲,也沒必要都上雲,需要的數據才上去。
對海康來說,我們沒說自己是硬體公司,或者是軟體公司,也沒說自己是雲或端公司,或者只是大數據公司,是根據需求自然而然產生的,很難用某一個維度來定義自己,最後還是圍繞應用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Q:如何推動 AI Cloud 的落地
海康在做一個管理上的變革,去年開始嘗試將權力前置,將很多分公司改成業務中心,轉換職能,要求分公司有業務的思考、有經營的思維。
因為AI是非常碎片化的,怎麼做碎片化的市場,怎麼做生態,需要業務中心來衡量。例如杭州的網路公司特別多,也特別活躍,這是杭州與其他省市不一樣的地方,我們怎麼去更好地和這些公司配合,是浙江業務中心要考慮的問題,所以我們將資源往前業務前線轉移。
Q:如何看待競爭對手的挑戰?
其實海康以前是先做後說的,但是海康發現這個市場上,有很多誤導的東西,比如「一朵雲解決所有問題」,「所有東西都要上雲」,「不做雲就out了」等等這樣一些聲音,但是在我們看來不是這樣的,至少對於物聯網,不是這樣的一個方式。
海康的觀點是應該是AI Cloud雲邊融合這樣的架構,所以我們先提出了。跟以往海康先做後說的風格不同,這次我們邊說邊做,包括我們在說的兩池一庫四平台,後來再加一個螢幕。
怎麼來建構這個架構,海康有iSEE、iFAR這樣的軟體架構,來提供給應用做支撐,海康有針對公安資訊網的「雙網四級多域」的架構;在落地方面,海康認為物聯網和資訊網需要打通,所以我們也提出了「物信融合」,這樣的數據架構。
BAT來了,華為也來了,大家都看到了機會,市場有多大我不知道,但數據應該是很大的市場。如果大家都覺得AI Cloud是好東西,都願意來做,是很好的事情。比如有的做輕量雲,有的做視訊雲,有的做小雲,大家都這麼做,大家都認為這個方向是對的,會讓這個產業更快的發展,是好事情。
Q:如何突破客戶?
比如海康在杭州市公安局,我們來建大數據系統呈現給客戶,以前大家都認為海康是一家做監控的公司,懷疑我們做數據業務的能力,海康透過幾個月的時間,呈現給客戶一套先進的系統,客戶認可海康已經具備大數據能力,行業內眾多用戶參觀評估後,也都認同我們的大數據能力。所以,我們的確能夠透過呈現給客戶一些不一樣的東西,贏得客戶的信任。
Q:不同下遊客戶的需求?
目前其他行業中更多是AI的感知應用,真正做大數據的,目前還是公安。
Q:如何利用存量攝影機?
對於存量市場,我們做了一些結構化的伺服器,即使不是智慧監控攝影機,也可以接入做智慧處理。這些結構化的伺服器,我們跟有些公司不一樣,我們用嵌入式的GPU來做,未來我們也會用SoC做這些專用的設備,對環境的要求和成本都會更低一些,使用更方便一些。
Q:如何提升自己在伺服器、雲端設備市場中的影響力?
大家提到雲的時候,指的都是IaaS層的伺服器、網路儲存、UPS電源、機櫃等。海康不太在伺服器上做投入,但會做運算伺服器和儲存,例如圖片、影像的儲存,對於傳統數據的儲存,我們沒有計劃去做,因為這個產業已經非常成熟,競爭非常充分。
在將設備虛擬化的應用上,其實有些場景適合虛擬化,但有些並不適合,因為虛擬化本身是有代價的。有時用裸機去做,效果更好。所以對於哪些做虛擬化,哪些不做虛擬化,是一個資源配置的問題。
再往上走是PaaS層的事情,再往上是DaaS和SaaS的事情,大家都在找各自的定位和方向。雲服務的公司本身不做硬體,每季會對伺服器進行招標,其實都是白牌,做儲存也是一樣,網路也在變簡單,晶片的整合度越來越高,通用計算能力越來越強,算法逐漸開放,通用的晶片越來越強,開源越來越多,都促使著網路交換設備越來越簡單。(3S MARKET: 這些議題在台灣,大多時候聽到的是海大做得多好,但台灣監控業幾乎不談這些內容,特別是監控類的產業媒體,幾乎只有3S MARKET持續在報導探討這些議題,這應該是有目共睹的事實⋯⋯,這些無異是個很大的諷刺!)
所以IaaS層的競爭是非常充分的。於是要往上走做PaaS、SaaS、DaaS,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都在找自己的位置,今天提供硬體賺錢,過些年軟體的話語權更重,這是比較清晰的。
四、競爭問題:
Q:能否理解為我們在做軟硬一體化的閉環?而阿里、華為在端和域的投入沒有很多,成本沒有海康這麼重。
生態整合是一個大趨勢,海康並不是封閉的,我們不是蘋果模式,海康的所有接口都是開放的,當然我們最近的開放更多一些,包括訓練平台的開放,包括攝影機的開放,讓其他的算法可以加載進來,包括其他設備的開放,包括系統級的開放,將組件與框架結合,成為系統。
現在的問題是,誰最後對用戶兜底?阿里和華為會不會對用戶兜底,出現問題的時候,誰來對項目負責,誰才會真正對用戶負責。(3S MARKET: 中國的公司很會說,實際很多是抄來的。生態整合, 3S MARKET 分享、發表相關資訊非常多,相信很多台商都只會說,這種整合不可能!結果我們的對手一步步,就是用這些新作法,把台灣一直逼到沒有競爭力的邊緣!!)
Q:相比競爭對手的優勢?
專注是海康最重要的優勢,有一些人是打一槍就走掉,因為這個市場不是他們的測略方向,但海康不做投機,我們要在這個市場中堅定的做下去。所以專注是我們最重要的競爭力。只有專注才能從客戶的角度思考問題,投機的進入者可能不會在市場中長期堅持下去。這個市場也並不適合於他們。(呵呵?)
Q:通路商的競爭和爭奪?
海康是從通路進入行業中的,通路是我們的基礎,無論toP還是toE,我們都有通路,就是系統整合商。未來海康也是透過他們做這些事情,未來也不會拋開他們自己做工程。
在這個過程中,海康與他們有更好的溝通,提供更好的支持,給予他們更好的工具,這些是海康需要做的。現在有些玩家進入市場,會給他們一些誘惑,開一些空頭支票,有的人經不起誘惑離開也正常,但這個過程是動態的,如果有一天他們回來,說明我們做得好。如果他們不回來,說明我們做的不到位。(3S MARKET: 海康的通路策略的形成過程,大概只有 3S MARKET可把海康威視的策略說得清楚完整⋯⋯,相信很多人,這整篇的描述,有一半以上的監控業者,可能完全看不懂這篇報導在說什麼⋯⋯)
Q:無錫的一個項目,海康拿到總包,把後面平台的建設交給了華為,背後的考慮?
無錫的事情比較特殊,在項目上已經被指定了業務分工,並不是海康將平台建設交給華為。在這個過程中,海康也在累積能力,雖然整合不是海康的主要業務,但在客戶要求時,海康也會做。做過之後,海康也可以更好的理解這個市場。
企業的邊界是很清晰的,以影像和物聯網為中心,用數據為客戶服務,透過物信融合平台,也將業務延伸到資訊網,幫助客戶更好的利用數據,為上層應用提供更多服務。
做的過程中,客戶可能會要求更多一些,比如要求我們來兜底,那麼我們也會站出來承擔這個責任。否則沒人來做這個角色,項目可能會失敗。我們也確實看到了太多的項目,由於各種利益分配問題、主導方能力問題、主導方業務調整問題導致爛尾。所以我們會按需求承擔責任。
五、其他問題:
Q:晶片產品做的如何?
監控產品的種類型號太多,要把晶片的規格做全,是非常困難的。不管做什麼晶片,有規模的支撐做晶片才是合算的。
為什麼FPGA這麼貴還存在?為什麼GPU、DSP依然存在?SoC也並不能全部打掉他們。因為與細分市場的規模相關,與上市的速度和節奏有關,細分應用規模不夠的話,做SoC就不經濟,不如用通用的晶片。(3S MARKET: 海康這段描述太好了,這才是有高度,當然只會炒貨賣低價的,相信就看不懂⋯⋯)
為什麼FPGA這麼貴還存在?為什麼GPU、DSP依然存在?SoC也並不能全部打掉他們。因為與細分市場的規模相關,與上市的速度和節奏有關,細分應用規模不夠的話,做SoC就不經濟,不如用通用的晶片。(3S MARKET: 海康這段描述太好了,這才是有高度,當然只會炒貨賣低價的,相信就看不懂⋯⋯)
海康威視胡揚忠:「CEO應該把時間花在田間地頭上」 - 每日頭條 |
如果說不做晶片就沒有競爭力,這個說法不太準確。我認為準確的說法是,整個產業鏈裡,是否有人來補這個位置,若沒有人來補這個位置,這是問題;若有人來補就不是太大的問題。這是我關於晶片的看法。
Q:未來是否會有併購整合?
在國際安控行業,2000年左右出現了一撥大整合,當年做視頻、門禁、警報、對講的公司,比如GE,UTC,Tyco,Honeywell,Bosch做了很多併購,這是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大整合的需求顯現。
當時Tyco的警報、門禁、對講甚至消防的業務,都是併購來的。2000年前後,這5家公司大約進行了200次併購,而現在中國的公司不一樣,併購的行為比較少,更多的是市場的廝殺,比如用價格戰。
因為中國公司的管理難度,比國外公司更大,國外社會的職業意識比中國要高。未來會怎麼做我不知道,從影像監控上來講,原來大約有1000家廠商,現在應該不超過150家,或者更少一些。
以前一年做一千萬的收入都可以賺錢,現在一年做一個億可能都會虧損,因為營運的成本在提升,這是社會環境在發生變化,曾經中國的安控行業,有過大的資本整合,但變成了資本遊戲、鬧劇(這裡所指的是2004年竄出的CSST)。安控行業,中國企業靠併購在這個產業裡做大的挑戰很大。所以無論是海康還是主要的友商,做的併購都很少。
Q:母公司與子公司的內部管理上,如何界定業務的邊界。
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經營邊界,是非常清晰的,都按照相應規則來做,比如監控攝影機股份公司做,工業攝影機器人公司做。我們也聘請了會計師事務所來做關聯交易的定價。但畢竟是一家人,所以會有協同。
在內部溝通上,不存在障礙,是有共同利益的。所以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是公允交易的關係,同時進行協同。比如給有些企業客戶做園區安控時,會用到AGV,這樣公司兩邊會協同來做。比如無人機的銷售與影像監控方案結合更緊,可以透過海康的銷售分支去做。
2、大華股份:
(1)第一季財報點評:營收成長超預期,訂單轉暖趨勢下,第二季望提速
事件:大華股份於4月29日發佈第一季財報,公司2019第一季營收43.48億元,同比成長20.19%;營業利潤31.40億元,同比下降4.98%;歸母淨利3.17億元,同比成長7.05%。同時,公司還發佈了回購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
營收成長超市場預期:第一季安控行業仍有逆風,但大華依舊實現營收43.48億元,同比成長20.19%,超越市場預期。但大華營業利潤和淨利增速表現不佳,主要系毛利率下降導致,大華第一季毛利率37.4%,同比下降1.53個百分點。此外,大華第一季研發費用增加了47.45%;管理費用(股權激勵費用影響)增加48.86%,亦一定程度影響了大華的利潤水平。
加大採購力度預示下一季增速持續:大華第一季經營活動現金流為-17.28億,同比下降34.37%。看似表現不佳,但實際上經營活動流入現金高達55.82億元,超過營收規模,同比成長也達19.58%,和營收增速基本一致,代表公司回款並無壓力。
真正影響公司淨現金流的,實際上是採購支出。大華第一季「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這一科目達48.28億元,同比成長27.66%,超過營收增速。大華加大採購力度預示著,第二季營收成長,有望進一步加速。
真正影響公司淨現金流的,實際上是採購支出。大華第一季「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這一科目達48.28億元,同比成長27.66%,超過營收增速。大華加大採購力度預示著,第二季營收成長,有望進一步加速。
存貨水位大有改善:大華第一季庫存共計29.97億元,同比下降6.73億,環比下降3885.13萬元。庫存週轉天數,同比下降32.19天。公司業績高增的同時,仍能持續優化庫存,分析師認為和大華一直以來的管理優化密切相關,同時部分前期政府項目落地確認營收,也有助於營收成長及庫存表現優化。
回購股份彰顯公司信心:大華計劃回購資金總額,不低於2億元不超過4億元的股份。用於後期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的股票來源;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 25.37元/股。本次回購計劃體現了管理層,對大華長期內在價值的信心。
雖指引保守,但逐季轉暖趨勢確定:大華在第一季中給出的上半年歸母淨利指引為0%~15%,對應第二季單季的成長-2.65%~17.99%。大華給出了較為保守的淨利潤指引,主要考慮到去年第二季1億多的匯兌收益,單季度基數較高。
從行業景氣度來看,目前安控領域逐季轉暖趨勢確定(3S MARKET: 這種描述出現的越多,越令人感到詭異),據分析師統計的政府訂單數據庫,2019年4月招標金額一改此前持續下滑的態勢,同比提升了68.86%,拐點趨勢確定。
驗收回補疊加新訂單落地,會推動大華接下來業績表現。同時海外業務方面,大華在2018年,加大東歐拉美等地的投入,2019年將步入收穫期。
驗收回補疊加新訂單落地,會推動大華接下來業績表現。同時海外業務方面,大華在2018年,加大東歐拉美等地的投入,2019年將步入收穫期。
投資建議:大華第一季財報營收,增速超市場預期,存貨水位亦大有改善。伴隨行業轉暖,第二季有望增速持續。分析師堅定看好大華,作為行業龍頭的長線發展。預計公司18/19/20 年的EPS分別為0.96/1.29/1.65元,對應當前股價,分別為17.5/13.0/10.2倍,分析師基於對大華未來成長性判斷,維持「強烈推薦-A」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景氣度下降,競爭加劇,海外及新業務拓展不及預期。
我們在財務模型中,考慮了 2019 年的 2 億股權激勵費用,所以淨利潤增速,相較營收增速慢一些。
(2)大華股份業績交流會核心要點
一、公司基本情況
大華的定位,是以影像為核心的,智慧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服務營運商,希望在業務結構和業務發展上,能夠更加均衡,更有持續發展力。
影像能夠應用的領域越來越多,僅以安控的角度來看,大華已不夠全面,這也是大華為什麼在去年,其在中國的國內外大環境壓力,都比較大的情況下,依然投入近10%的研發費用率的原因。
大華現在要做的東西越來越多,希望能夠透過對研發的大力投入,特別是在智慧算法和大數據領域,提升業務能力。2018年大華在研發、銷售、供應鏈和交付等各個領域,都有諸多變革,透過打通整個供應鏈體系,存貨週轉率有了比較大的提升,其他的領域成效落地,還需要一些時間。
所有的變革,都是從客戶的需求來,到客戶的成功去,主要方向是梳理部門內部體系,和部門之間的協作,變革的成效不會那麼快體現,短短一年或幾個月就能達成的效果,也無法形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大華認為最終的成長,還要來自於其對整個業務邊界的把控能力,大華會在一些市場上做一些取捨,來實現業務的良性成長。大華所處的影像物聯產業,無論是To C 還是To B,每個市場的發展空間都很大,這取決於公司自身能力的提升。
恐遭美國切斷供應大華股份:影響很有限- 自由財經 |
二、中國市場簡介
市場方面,2019年大華把中國區業務劃分成了四大板塊,分別是以政府為核心的To G業務,以大企業為核心的To B業務,以中小企業為核心的To SMB業務,和以消費者為核心的To C業務,基於這四大板塊的業務視角進行劃分,會更有利於大華在整個市場做更加清晰的市場佈局。
首先,在這四大塊業務李,大華會聚焦一些重點業務,二八原則,在安控這個行業,是比較明確的,在人力資源的投入方面,未來會將80%左右的人力資源,投入在政府、大企業業務,聚焦重點的價值客戶和價值項目,提升整體組織效率。
在To SMB業務和To C業務,我們也會保持充足的客戶接觸面和覆蓋面,依靠原有的和新建的管道,依託我們的合作生態和合作夥伴,和他們共同投入資源一起來拓展這塊業務。
近幾年中國市場趨勢發生了一些變化,在政府跟大企業市場里,項目的顆粒度在變大,整個決策層在上移,決策鏈變長。目前政府和企業高層,都開始關注一些頂層規劃,項目來源會比較多,而且在部門和部門之間,行業和行業之間的數據邊界,在變得更加模糊,數據共享會成為一個趨勢。我們從原有的部門之間的數據壁壘,到行業壁壘,逐步在打通。
大華去年承接了浙江金華和舟山的智慧城市項目,智慧化正在加速滲透到大華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中,客戶更加需要面向業務的端到端的整體解決方案。
傳遭美封殺海康威視大華股價急挫 |
新的技術也在帶來一些變化,大華的客戶更加希望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為他們用戶的業務提供幫助,發揮價值。
在中小企業和消費者市場,客戶數量非常巨大,決策鏈相對簡單,收款也比較方便。這個市場客戶對品牌的認知度,並不是那麼高,大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所以大華今年推出了SMB市場拓展新生計劃,落地到每個城市和區縣。
大華原有的分銷體系管道在發生變化,從專業的安控市場往沿街商鋪、家裝市場、電商延伸;大華的產品通路體系,也在發生變化,未來在SMB業務,會更多基於大華產品化的解決方案、產品包的方式,客戶的需求也會從購買硬體,轉換到購買應用服務、雲儲存等一些增值服務。
客戶的需求,從原有的安控高清影像,逐步會轉向到利用物聯網、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他們的業務,以及管理去做一些轉變。
美打擊華訊息科技禁向五中企輸技術 |
基於這四大業務板塊,大華的主要策略方向和業務增量情況:首先是To G市場,大華將持續推進「HOC城市之心」的發展策略,提升公司整個解決方案的銷售能力。在To G市場,大華看到今年出現較多雪亮工程、人臉辨識的項目機會,大華希望能夠把握住這些大的項目機會,去拓展城市級和行業級的主動和被動整合項目。
在To B市場,大華已經很明確地看到,企業用戶已經從安防的可視化,在向企業的生產和營運管理的可視化做轉變,尤其是大企業的需求在猛增。在企業市場,大華原有的基礎相對弱一些,大華會堅定地投入優勢兵力,來深耕這一塊業務,這也是大華未來重要的一塊增量市場。
在To SMB市場,大華結合生態合作夥伴一起來拓展,大華會保持原有分銷體系的優勢,持續去做分銷管道下沈,下沈到每個地市區縣、到鄉鎮。大華的產品界面也要拓寬,從原有的單一爆款產品,拓寬到基於用戶,真正需求的產品解決方案,將更多樣化的產品,加載到現有的分銷管道裡。
SMB市場相對比較瑣碎,大華未來的策略,是依託合作夥伴去覆蓋,所有以城市為單元,每個區縣在這塊的業務,提升大華在這塊市場的接觸面。
在To C業務市場,大華原先對消費者,包括家庭、零售市場的覆蓋不是很多,但這個市場是每年的增速很快。未來在建構樂橙品牌方面,會透過線上線下品牌的一些推廣,提供基於個人跟家庭用戶的場景,能夠為他們創造價值更多樣化的產品,提升產品豐富度。
大華的核心,還是要聚焦用戶場景,深挖用戶需求,做出能夠為客戶帶來價值的解決方案,謝謝大家。
三、海外市場簡介
2018年在海外較複雜的政治經濟環境下,公司海外業務的經營情況,整體保持穩健,實現了利潤、收入的雙成長,毛利率也有所提升,驅動因素主要還是由於大華業務策略的調整。大華對海外業務非常重視,大華會有更多的地面部隊到一線,服務於我們的客戶,去做通路下沈,增強和做厚客戶介面。
大華海外的業務還處於轉型期,從去年開始大華對客戶也提出新的要求,希望他們能夠看清行業變化的趨勢,跟我們一起轉型。大華在他們國內市場,有比較多的行業經驗和業務累積,希望把他們國內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推廣到海外去。
國際市場國家的差異性比較大,大華目前在國際有54個海外分支機構,去年也成立了多個子公司,這也是大華進一步,在做厚客戶介面,進行本地化經營的一個具體體現,今年大華還會繼續在局部區域,加大對子公司的投入。
公司在全球各大洲的業務發展,相對來說比較均衡,考慮到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同,大華在各個區域都有不同的經營策略。作為一個全球化的公司,要真正地拓展海外業務,大華要做好海外平台的搭建,這樣才能形成我們的核心控制點。
所以去年9月公司成立了歐洲供應中心,設立在匈牙利,覆蓋歐洲地區,今年我們計劃成立墨西哥供應中心,希望透過墨西哥供應中心覆蓋整個美洲地區,進一步加大我們的供應彈性,後續我們還會計劃在其它區域來設置本地供應中心,逐步形成覆蓋全球的供應鏈網路。
在售後服務方面,我們除了在杭州設有售後維修中心,在匈牙利、杜拜、墨西哥也建立了區域性的維修中心,進行區域覆蓋,同時積極建構生態服務體系,希望賦能我們的合作夥伴,協助他們構建售後服務能力,在幫助我們的合作夥伴做大做強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我們的客戶感知和客戶滿意度。
2019年海外業務的整體策略,是優化通路和加大行業客戶的拓展,抓住增量市場,從單一的產品向解決方案轉型。從去年開始,大華做了更多渠道的下沈,找到終端用戶的共性需求,推出更合適他們的解決方案,讓大華的合作夥伴,更有效地去推廣這些解決方案,把大華的銷售從原來的被動銷售,變成一種主動銷售,也是更有品質的銷售。(3S MARKET: 從這些描述,都可從中看到海大這兩家公司的策略發展,但大多數台灣的安控公司,好像也從來不談這些⋯⋯)
海外企業客戶對影像物聯的需求也在快速成長,比如園區管理、零售、物流行業,都有很多行業性的需求,大華也會聚焦一些樣板點進行重點投入。
消費類業務方面,去年大華也發佈了針對海外的消費者市場的Imou新品牌,今年也會在重點的國家和區域進行投入,發展線上線下的通路,未來也會成為將來海外業務的一個重要增量。總體來說,優化通路業務主要的幾個措施,還是提升大華的產品競爭力,建設好市場秩序,給大華的行業合作夥伴,包括大華的通路夥伴信心。
四、Q&A
1、對岸中國 To G、 To B、 To SMB 和 To C 四大業務板塊,各自的成長動力來自哪裡? 市場空間如何展望?
A:對岸中國To G的市場清晰度越來越明確,它的基礎是國家的數位政府和數位城市的發展策略,不同行業在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會帶來一些變化,現在的管道數據中,80%是圖片和影像數據,這也是為什麼像大華這樣傳統的影像監控企業,有一定的先發優勢。
今年To G的成長率能有多少,首先要看到今年的大環境會比去年好,對岸國家政府對PPP項目的管理會更加規範,也會以多種商業模式,來發展數位城市,數位城市在不同的區域和城市,它的建設模式是不一樣的。
原來講千城一面,到現在的新型智慧城市一城一策,實際是根據每個城市的發展情況,來決定先建平安城市、智慧警務、還是雪亮工程。
比如說大華現在舟山市做數位舟山項目,要把30多個政府部門的影像和政務流程打通,從這個角度來說,現在的項目不確定性也在變大,原先做一個雪亮工程,可能就是做一個影像聯網,慢慢地跟智慧警務關聯了,跟應急、交管也會相關聯,智慧城市也包涵了我們說的「善政」這一點,所以 To G市場的不確定性會比較大。
To B和To SMB的市場不能割裂地看,不管是大B也好,還是SMB也好,都是同一個行業屬性,都要看你的解決方案,在影像物聯領域,給客戶帶來的價值,無非是企業的體量大小問題。因為企業自身能力、人力和財力的限制,所以大華選擇把一部分市場劃成SMB市場,SMB市場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大華在不同的省和區域,SMB劃分的方式,可能都是不一樣的,跟我們的人力佈局有關。
大華最終要做的,是能夠形成一個可複製的方案,滿足行業客戶的需求,就像大華做的杭州江干區智慧警務項目一樣,所有的解決方案,都要具備社會價值、業務價值和經濟價值。特別是對 To B客戶來說,對經濟價值最為敏感,大華的方案如果能真正給客戶帶來降本增效,那麼To B市場的增速,可能會遠遠大於To G。
比如說製造業,每一個細分的製造業,都要給客戶做出價值,需要聚焦,所以對大華來說,先聚焦幾個領域,其他一些還看不太清楚的市場,先賣一些通用的解決方案。
To C的市場還在成長期,未來的潛力會非常大,原先在家庭、商鋪、辦公室等一些小場景中,使用影像整合的比較少,現在越來越多了,To C的銷售模式和業務邏輯,是完全不同的。
2、海外的發展重心在哪裡?哪些區域和行業會增加投入?
A:大華認為海外市場成長的空間還是較大的。比如,國際上也有很多智慧物流、智慧園區、智慧交通、智慧零售的機會,但是大華以前沒有意識到,還是習慣於從自己原來的業務去看市場。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去年這麼難的大環境中,大華還是在加大兩個方面的投入,一個是海外本地化投入,一個是研發投入。
只有加強自身能力的提升,大華才能洞察市場,開拓更大的市場。在匯率方面,大華會採取一國一策的策略,不同國家匯率波動的原因不同,如果我們能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平衡匯率波動的風險,比如量出為入、鎖定成本等,那就是商機,如果暫時沒有找到,那就採取相對保守的業務策略。
大華在國際上的整體策略方向,會更加關注不同區域政治、經濟的變化對公司策略的影響。(3S MARKET: 中國的公司會這樣想,台灣的企業會怎樣想?)
3、傳統的安控行業格局是比較清楚的,但是在更大的影像物聯行業,有阿里、華為這些廠商也在參與,從競爭格局方面來講,大華怎麼保證未來能在這個行業裡做出有價值的東西,又能獲得一個比較好的市場佔有率?
A: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如果說未來是屬於影像物聯的,那未來五年,大華如果能夠成為影像物聯行業的全球前五,那就是一個偉大的公司了,因為影像物聯加營運服務的全球市場空間,預計會有萬億美元,無論是從感知層,還是到IaaS層、SaaS層、PaaS層都是一個巨大的產業,對大華來講,對其他任何一家企業來講,都沒有能力把這個市場做完。(3S MARKET: 台灣的安控公司,很多還搞不清楚IaaS、SaaS、PaaS 是什麼⋯⋯)
不同的廠家從各自不同的優勢出發,比如大華,肯定是從感知層往上推,不停地修正自身的定位、選擇自己的業務邊界。
大華去年提出「HOC城市之心」策略,以「全感知、全智慧、全計算、全生態」為能力支撐,「全生態」的邏輯就是,大華擁有自己的核心能力,但即使是在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李,大華也同樣需要跟很多的合作夥伴進行合作。
其次,無論哪家企業都會有強項,也會有罩門,大華反覆強調,他們是以影像為核心的智慧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商,他們是以影像的角度,在相關層面進行佈局,對於影像的處理大華有優勢,大華聚焦於策略市場領域,跟合作夥伴談判取長補短形成生態、形成整體解決方案。
在這個交叉的過程中,大家既有競爭又有合作,首先的態度是合作。對企業的挑戰是什麼?銷售模式、人員能力、平台支撐能力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解決方案是無法透過通路出貨的模式發展的。當前的變革是對大華能力的巨大挑戰,大華需要時間去逐步建立各方面的能力。(3S MARKET: 台灣的安控公司,到現在很多還是用價格在思考銷售,所以只想到「放盤」)
任何顏色車牌——都拍攝的清清楚楚!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