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

.當每毫秒都很重要,物聯網能做什麼?

A Smart IoT Based Traffic Lights System 
For Emergency Vehicles

3S MARKET在國際上,很多人一提到物聯網、人工智慧,都希望把這些技術導入到,現有的設備與應用。

在台灣卻有一些人,一提到物聯網、人工智慧,就馬上潑冷水說,這不切實際、不成熟、沒錢賺……

與世界的消長,就在這樣的心態……



來源:物联网空间站 作者:飞鸟黄 


當每毫秒都很重要
這是一個沈悶,舒適的星期六早上,你正在享受一杯不錯的咖啡。當雨從你的窗戶下來時,你向外望去,沒發現有什麼異常。但你看不到的是,數百英裡外的海底,一個破裂的斷層正在發出它的第一個波,一個快速移動的,無害的「P波」。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管理的感測器,已經檢測到它了,在下一個比較慢、更危險的「S波」到達之前。


當這些數據被傳送到美國地質勘探局,在那裡,即將發生的地震位置、發生時間、強度大小都可以確定。數據傳輸戰勝了地震,為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贏得了時間。

每毫秒都能影響生存或死亡的可能性,地震警報系統是這樣的例子。

還有消防,透過瞭解近年來不斷立項的智慧消防項目,我們也能明白,物聯網可以做到更多。比如大規模部署感測器,收集各個場所的環境相關數據,監控各個消防站點設備設施的狀態,以及將資訊可視化,對數據情況進行分析得出預測等等。
總之,物聯網最關鍵的任務,就是基於真實的實體世界,建構出對應的數位世界,再將認知反饋回現實。並且在物聯網的某些應用領域,數據的即時分析十分重要,比如自動駕駛、比如工業網路、交通安控等等,時延的要求,有時用毫秒來形容也不過分。

涉及的技術領域
  • 感測器收集數據是第一個階段。現如今,在個人隨身攜帶的電子設備、在城市交通、在製造企業,甚至可以說在社會生活的很多角落,都有感測器分布其中。它們保持著工作的狀態,源源不斷地產生海量的即時數據。
  • 接下來是傳輸網路。超高速、低延時和可靠的基礎設施網路,這是在「每毫秒都很重要」的應用場景中,十分必要的數據傳輸工具。
  • 以及邊緣計算的應用。邊緣計算有三個特點:高效、即時、更安全。從概念上講,邊緣計算使數據處理,盡可能接近源的地方,在設備或網路本身進行計算,而不是外部伺服器或者中央數據中心。如此一來,邊緣計算減少了潛在的頻寬瓶頸,保證了數據反饋的即時性,目前也成為了與雲計算不相上下的一項熱門技術。
  • 然後融入到場景應用。當數據傳輸到位,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開始接入,最後的結果,是創造出各種各樣符合需求的工具和功能,幫助各行各業的企業依據數據做出更快更好的決策。
  • 甚至還有人工智慧。「萬物互聯」是第一步,而後終將迎來「萬物智聯」。除了數據處理與分析以外,我們期待通過「人工智慧」讓設備本身實現更有意義的相互交流,推動低時延應用更快、更精確、更可靠的成熟落地。
可以想像,物聯網帶來的海量數據,就隨著這樣一條複雜的產業鏈,而不斷往上攀登,推動著社會生活,向好的方向發展變化。
小結
寫這篇文章,從低時延物聯網應用的角度來切入,在開頭也提到了智慧消防。其實,真正想到的是最近令無數人痛心的涼山森林火災。最近也特意去看很多有關森林火災的官方說明,朋友圈也有小夥伴,在思考是否可把IoT技術,引用到森林防火這樣的場景中來。

但也不只是物聯網,我們期待未來更多科技的介入,改善各行各業、方方面面的工作與生活。筆者也尤其期待在行業企業的推動下,更多普惠的物聯網應用終將成熟落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