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傳統製造業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轉型,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分析,作為工業物聯網和智慧製造的核心技術,正在從各個方面改變著工業行業,包括產品的設計、營運、維護,以及供應鏈管理。
通常,即使工廠裡採用了網路聯網設備、MES和SCADA系統,大部分硬體設備還是沒有接入網路,或僅單向輸出資訊。隨著工業物聯網的推進,傳統製造企業更需要主動地去嘗試,和採用新的自動化技術,來迎合多變的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
本文將簡要分析,製造企業實踐工業物聯網所需走過的過程,以及在工業製造業所呈現的主要問題和趨勢。
1、工業物聯網實現的五個環節和兩大階段
IHS Markit將傳統製造工廠轉化為真正的工業物聯網工廠的過程劃分為五環節,如圖1。
第一階段是實現「機器與機器對話」,即現場設備的聯網和底層數據的採集兩個環節。在企業能夠進行數據分析、建立模型之前,工廠內的軟硬體基礎設施,還有很多準備工作要做。
首先,工廠的機器都能夠與工廠內,和其他遠端地點的所有其他機器和設備互相通信,並進行大量的數據交換,這是所有後續環節的基礎。
首先,工廠的機器都能夠與工廠內,和其他遠端地點的所有其他機器和設備互相通信,並進行大量的數據交換,這是所有後續環節的基礎。
目前,大部分企業仍處於這個階段,實現現場設備互通互聯,同時確保數據和資訊溝通的準確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時性,這是工業物聯網的基礎,也是工業企業要首先解決的問題。
在很多工廠中,已有的自動化設備,比如驅動器、感測器、控制器、儀表等都已經使用多年,甚至十幾年,企業用戶不會推倒重來,用新設備來替代已有設備,而都會在不影響生產的前提下,擴充已有設備的通信能力。
在很多工廠中,已有的自動化設備,比如驅動器、感測器、控制器、儀表等都已經使用多年,甚至十幾年,企業用戶不會推倒重來,用新設備來替代已有設備,而都會在不影響生產的前提下,擴充已有設備的通信能力。
然而,已有設備來自不同的製造商,並沒有採用統一的通訊協議,需要採用協議轉換設備,對原有設備和產線進行改造,實現設備之間的無縫通信,比如支持不同協議的高級HMI、協議轉換器,或其他自動化產品,連接這些採用不同專用通信協議的設備。
根據IHS Markit最新數據,全球聯網自動化設備的聯網數量,在2017年已經達到950億個,其在2017至2021年的年複合成長率會保持在11.6%。IO-Link sensor和IO-Link master市場的快速成長,也能反映將現場層資訊可視化的旺盛需求。
IHS Markit預測IO-Link聯網節點數,在2017至2021年這5年期間將以25.7%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
第二階段是實現數據的價值輸出,包括第三、第四和第五環節,即數據的存取、分析和價值輸出。對企業而言,在解決了如何蒐集數據的問題後,數據的存取和利用,是接下來更為重要的問題。
客觀來看,工業企業內部的業務邏輯,並沒有標準化;自動化水準也不同,並不能用一套通用軟體平台,來解決每家企業的問題,都需要客製化的軟體開發,這也需要工業企業用戶,有更多的資金投入。
目前,我們能看到幾乎所有工業技術廠商,都已經推出了自己的工業物聯網解決平台,比如IBM有Waston,GE有Predix,Schneider有EcoStruxure,Honeywell也有了Sentience。
在該階段,如何解決工業物聯網安全問題,如何合理利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技術,怎麼使用邊緣計算和雲計算,以及怎樣發揮行動設備,在工業物聯網中的積極作用,都將成為行業更為關注的話題。
2、網路安全是工業物聯網實施的一大困擾
舉個例子,比如OEM廠商提供的質保內容,正在發生變化,所提供的質保內容,由過去的「一年內可以更換故障配件」,過渡到「保證設備可以一年中正常運行的時間」,如果設備出現問題,OEM廠商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響應。
但前提條件是OEM廠商能夠即時地、安全地連接進入工業控制網路,查看相關數據。工業網路會越來越開放,與IT網路進行融合,與此同時,網路安全問題將更為凸顯。
IT系統所受到的任何威脅,都會對OT系統造成嚴重的影響。安全問題,已經成為投資工業物聯網的一大障礙。近年來發生的駭客入侵電力公司網路,阻斷電力供應,劫持工業控制設備,篡改PLC中的程序和數據,造成產線停產的事件,大大提升了工業企業用戶,對工業物聯網安全的關注度。
雖然自動化設備製造商,已經在硬體產品和軟體平台上,都增加了網體安全措施,比如在PLC和I/O模組產品中,增加了SSL/TLS加密。但距離終端用戶能夠廣泛接受,並使用工業物聯網來採集、監控、處理和儲存各種數據和資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此外,擴充現有OT系統的網路安控能力,所需的成本和培養訓練有素的人員的投入,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根據IHS Markit的研究,實施物聯網方案擔憂的主要問題,是網路安全和隱私保護,其次是項目的實施成本和其複雜性。
3、邊緣計算和雲計算協同合作,更能滿足工業物聯網的需求
雲計算處於數據中心的核心網路中,透過層層網路設備,蒐集終端的數據,憑借強大的儲存和計算能力,進行大數據分析。邊緣計算是指,在貼近數據源的設備中的計算能力,進行即時、短週期數據的分析,能更高效地對本地數據,進行即時智慧化處理和執行,同時能夠舒解網路中的數據流量,和雲端的工作量。
當海量的數據需要儲存、分析時,雲計算更合適。比如需要大量數據輸入的人工智慧離線訓練,這些數據要透過合適的訓練方法,驗證和完善人工智慧算法模型。
邊緣計算可以說是,對雲計算的一種補充和優化。很多工業現場條件惡劣,設備分散,很難即時傳送大量數據,這個時候邊緣計算就更為適用。以風電場為例,具有邊緣計算能力的現場設備,能夠即時地採集和分析數據,並能即時做出判斷,調整風機,以收集更多的能量。因為整個過程都在本地完成,處理速度比採用雲計算提升很多。
目前,工業產線中的數據中,僅有約3%的數據是有使用價值的,透過邊緣設備過濾、處理後,到達雲端的數據價值更高,相應的計算和分析過程也會更高效。
4、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的應用
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為工業物聯網提供了廣闊的遐想空間。目前,工業領域主要的應用,包括自我診斷和預測性維護、優化生產流程、智慧機器人、結合機器視覺進行產品檢測等。
(1)自我診斷和預測性維護:採用預測性模型技術,透過對現場設備、控制器等上傳的數據進行分析,即可獲得的設備故障前兆特徵。配合報警機制,工作人員可即早制訂維護和應急方案。避免因產線驟停帶來的難以控制的損失。
比如正在作業的工業機器人出現故障,就會造成大量的不合格品,人工智慧技術可以透過檢測機器人減速機,和主軸上不同狀態下的數據,來學習並建立模型,進而能夠提前預測故障。
(2)優化生產流程:人工智慧模型在蒐集的各項溫度、轉速、能耗、產能等數據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對產線進行節能優化,提出降低能耗、提高產能的方案。
(3)智慧機器人:機器人可以去讀關聯軟體模型中,製造產品的相關資訊,並學習。最終,不需要工程師每次對機器人進行編程,機器人可直接接受工程師指令,自主進行製造生產。這樣,產線能夠更加靈活、高效地應對客製化生產的需求。
(4)結合機器視覺進行產品檢測:目前廣泛應用於半導體和3C行業。機器視覺是人工智慧,正在快速發展的一個分支。機器視覺系統的攝影機,可以快速獲得大量生產資訊,透過後台軟體加工處理,結合設計資訊和加工控制資訊,能夠代替人工作業提高生產的效率、精度、品質和柔性。
5、工業行動應用會更加廣泛
行動終端設備,在工業物聯網中的參與度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廠商推出行動應用方案,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效力。行動終端主要的應用方式有以下幾種:
(1)遠端監控:使用HMI的行動應用,工作人員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檢查現場設備和產線的運行狀態,並即時進行診斷和維護工作。當監控點離設備操作點較遠,或設備位於危險區的時候,行動應用提高工作安全性和效率的優勢更為明顯。
在多台設備都在運行同一套工序的情況下,工作人員在行動終端上,就可以查看每台設備的狀況,比跑到每台設備前,逐一查看更方便和高效。
很多人認為個人行動設備,不適合在工業環境下使用,所以,在2017年,除了推出了更多基於個人行動終端的應用,我們看到少數企業也推出了專門用於工業環境下的,基於web的平板電腦,僅用來查看數據和資訊。
(2)自動採集現場資訊:工作人員可以將行動設備,作為現場資訊採集工具,透過專用的應用程序,直接掃描,並上傳數據到後台系統,這樣可以避免工作人員自己讀取,和手工輸入資訊過程中造成的錯誤。
(3)資訊發佈和分享:將現場的人工流程,在行動終端上數位化,資訊的發佈和分享,將會極大簡化。比如工廠的管理員可以將發現的問題,同時發佈給所有相關人員,而不必逐一溝通。進而減少停機和維修的時間,最大化地降低損失。
如上文所述,工業物聯網的實踐,對生產設備、軟體平台、人員配備、以及資源,都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工業自動化設備也要為此做好準備。以下是IHS Markit所觀察到的,自動化設備層面,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變化:
(1)數據採集能力:傳統工廠裡使用的感測器和執行器,都是獨立工作的,現在越來越多的設備,安裝了嵌入式的感測器,比如泵、流量表、馬達、軸承等。
(2)通信能力:越來越多的PLC和HMI產品,都配置了通信接口,過去屬於高端產品的配置,現在已成為中端產品的標準配置。一些I/O模組產品,配置了無線通信能力。
(3)數據處理能力:PLC的數據處理能力進一步提升,能對現場設備中的數據,進行篩選和簡單的處理,減少伺服器和雲端的負荷。智慧I/O模組具有簡單的數據處理,和邏輯判斷能力。過去兩年,也推出了很多具有數據,儲存和處理能力的物聯網 Gateway。
(4)工業級行動設備:少數廠商推出了針對工業環境下,使用的行動設備,比如基於web的平板電腦,僅能瀏覽網頁,用來查看現場產線狀態和資訊。
(5)控制系統結構扁平化:一些高端PLC產品和智慧I/O模組添加了物聯網 Gateway的功能,可以直接將數據傳送到伺服器或雲端。智慧感測器也可以不透過PLC,直接透過物聯網 Gateway,將數據傳送到上層。新產品的這些功能,將會加速工業控制系統構架的扁平化。
(6)人工智慧算法模組:Rockwell和Omron都在其PLC控制器中,加入了人工智慧算法模組,透過對控制器中的數據流,進行分析學習,人工智慧算法模組會快速建立模型,之後會持續監控運行數據發現異常,並警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