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德國"魚菜共生"城市農場是怎樣運營的,
通過科學的方式生產有機蔬菜!!
來源:央广网
稻漁綜合種養
對岸中國有著長久的稻田養魚歷史。近年來,為適應產業轉型升級需要,中國的稻漁綜合種養產業,走出一條產業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發展之路。
以下內容節選自中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聯合上海海洋大學編寫的《中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報告(2018)》,分享給大家供參考。
身處台灣,不可不知對岸的發展,以保障與應變台灣的農業競爭力⋯⋯
一、產業現狀
(一)規模佈局
據統計,2017年中國有稻漁綜合種養的省份共27個,北京、海南、西藏、青海4個省份未見統計(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下同)。
中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2800萬畝,其中湖北省502萬畝、四川省464萬畝、湖南省332萬畝,這3省份總面積佔中國稻漁綜合種養總面積的46.4%。另外,江蘇、貴州、雲南、安徽、浙江5省份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均超過100萬畝。
對岸中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分布圖
中國稻漁綜合種養水產品產量194.75萬噸,其中湖北省51.70萬噸、四川省37.78萬噸、浙江省28.66萬噸,這3省份水產品總產量,佔中國稻漁綜合種養水產品總產量的61%。
另外,湖南、江蘇、安徽3省份稻漁綜合種養水產品產量均超過10萬噸。
對岸中國稻漁綜合種養水產品產量分布圖
中國稻漁綜合種養水產品單位產量77.16kg/畝,其中浙江省達到261.21kg/畝,另外,上海、江西、湖北3省份,稻漁綜合種養水產品單位產量都超過100kg,江蘇、四川、安徽3省份稻漁綜合種養水產品單位產量,也超過其全國平均值。
(二)產業效益
1經濟效益
據統計,中國單一種植水稻的平均畝純收益不足200元,稻漁綜合種養的經濟效益明顯提升。
據對2017年中國稻漁綜合種養測產和產值分析表明,稻漁綜合種養比單種水稻畝,均效益增加90.0%以上,畝平均增加產值524.76元,採用新模式的畝均增加產值在1000元以上,帶動農民增收300億元以上。(金額為人民幣)
六種典型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畝均增收情況
2生態效益
根據示範點測產驗收結果,19個測產點中,最少的點減少化肥用量21.0%,最高的減少用量80.0%;農藥用量最低減少30.0%,最高減少50.7%。
研究顯示,稻田中魚、蝦等,能大量攝食稻田中蚊子幼蟲和釘螺等,可有效減少瘧疾和血吸蟲病等重大傳染病的發生,稻田中蟹類活動和攝食,可有效減少雜草的滋生,節省人力並減少農藥的使用。
二、技術模式
(一)技術要點
稻漁綜合種養實施過程中,主要涉及到的技術有以下9個方面。
1配套水稻種植技術
宜選擇莖桿粗壯、抗倒伏、葉片直立、株型緊湊、生長期長、分櫱力強、耐深水、耐肥抗倒、抗病蟲、耐淹、豐產性能好、適宜當地種植的水稻品種。
水稻栽培應發揮邊際效應,透過邊際密植,最大限量保證單位面積水稻種植穴數。根據不同綜合種養模式,採用「大壟雙行,溝邊密植」水稻插秧技術、「分箱式」水稻插秧技術、「雙行靠、邊行密」插秧技術、「合理密植、環溝加密」水稻栽培技術、「二控一防」水稻裁培技術、稻田免耕拋秧技術。
2配套水產品養殖技術
應選擇經濟價值高、產業化發展前景好的品種,並且能適應稻田的淺水環境、較大溫度變化、低溶氧、生長週期短、生長速度快、中下層棲息性、草食性或雜食性的水產品種。
根據不同養殖品種,做好放苗前準備、苗種選擇、苗種消毒、苗種投放、飼餵管理、水質調控、病害防治、日常管理等工作。
3配套種養茬口銜接技術
根據養殖品種生長特點,綜合考慮有害生物、有益生物及其環境等多種因子,對稻—蟹共作,稻—蝦連作、共作,稻—鱉共作、輪作,稻—鰍共作,稻—魚共作等主要模式的水稻種植,和水產養殖茬口銜接採用對應技術,合理安排翻耕、插秧、投苗、蓄水、收穫等工作節點。
4配套施肥技術
按「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的原則,一是測土配方一次性施肥,對土壤取樣、測試化驗,根據土壤的實際肥力,和種植作物的需求,計算最佳的施肥比例及施肥量;二是基追結合分段施肥,將施肥分為基肥和追肥兩個階段,以基肥為主、以追肥為輔,追肥少量多次。
5配套病蟲草害防控技術
稻田中病蟲草害有多種,如害蟲有稻象甲、卷葉螟、二化螟、稻飛蝨等;稻雜草有稗草、慈姑、眼子菜、水馬齒、莎草科雜草等;其他如鳥、鼠、蛇害等,這些都直接影響養殖產品的產量和收益。
宜透過生態防控,降低農藥使用量,透過建立天敵群落、生物工作等生態方式防蟲,合理使用防鳥網、誘蟲燈、防蟲網等設備防鳥、蟲,透過標準化田間工程進行控草。
6配套水質調控技術
稻田水質常見的有低溶解氧、硫化物超標、氨氮和亞硝酸鹽超標以及藍藻水華等問題。一般應急調控採用注水、柵欄、篩網、沈澱、氣浮、過濾等物理方法調控和混凝、沈澱、氧化還原和絡合等化學方法調控。
但多通過水位調節、底質改良、水色調節和種植水草、調整放養密度等方式,確保水質「肥活嫩爽」。
但多通過水位調節、底質改良、水色調節和種植水草、調整放養密度等方式,確保水質「肥活嫩爽」。
7配套田間工程技術
根據不同綜合種養模式,要對傳統稻田進行工程化改造,改造過程中,不能破壞稻田的耕作層,開溝不得超過總面積的10%。透過合理優化田溝、魚溜的大小、深度,利用寬窄行、邊際加密的插秧技術,保證水稻產量不減,同時工程設計上,應充分考慮機械化操作的要求。
8配套捕撈技術
由於養殖品種不同,且稻田水深較淺,環境也較池塘複雜,捕撈時在借鑒池塘捕撈方法的基礎上,還要綜合考慮茬口銜接狀況,應充分利用魚溝、魚溜,根據養殖生物習性,採用網拉、排水乾田、地籠誘捕,配合光照、堆草、流水迫聚等輔助手段,提高水產品起捕率、成活率。
9配套品質控制技術
透過無公害產地和產品認證,綠色、有機產品生產,品牌化產品生產,落實相關要求。把握稻田環境、水稻種植、水產養殖、捕撈、加工、倉儲、流通等關鍵環節,以物聯網、雲計算等新技術為支撐,感測網路、可視化監控網路、RFID電子標籤等手段,建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鏈,全時空監控和品質安全動態追溯系統。
(二)主要模式
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呈現出從單純「稻魚共生」向稻、魚、蝦、蟹、貝、龜鱉、蛙等共生和輪作的多種模式發展的趨勢,已逐步形成稻—蟹、稻—蝦、稻—龜鱉、稻—魚、稻—貝、稻—蛙及綜合類等7大類24種典型模式。
稻漁綜合種養技術模式,在各地區因地制宜,進一步本地化,區域特色明顯。
稻漁綜合種養技術模式,在各地區因地制宜,進一步本地化,區域特色明顯。
01稻—蟹共作模式
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浙江、上海、江蘇、河北、湖北和雲南等省份,已形成典型的「遼寧盤山模式」、「寧夏稻蟹共作模式」和「吉林稻田養蟹技術模式」等。
02稻—蝦連作、共作模式
由於操作簡單、收益較高,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稻漁綜合種養模式,並且已經成為小龍蝦的主要養殖方式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蘇、浙江、雲南、四川、河北等省份,已形成典型的「湖北稻-小龍蝦連作、共作模式」和「浙江紹興稻-青蝦連作模式」等。
03稻—鱉共作、輪作模式
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北、福建,以及江蘇、天津等省份,已形成典型的「浙江德清稻-鱉共作、輪作模式」等。
04稻—鰍共作模式
主要分布在河南、浙江、江蘇、河北、湖北、重慶、天津、湖南、安徽等省份。目前有先鰍後稻、先稻後鰍、和雙季稻泥鰍養殖模式,已形成典型的「浙江稻-鰍共作模式」等。
05稻—魚共作模式
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全國大部分省份,已形成典型的「浙江麗水丘陵山區稻魚共作模式」、「江西萬載平原地區稻魚共作模式」和「雲南元陽哈尼梯田稻魚鴨綜合種養模式」等。
附: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名单(第一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