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tek@Computex 2018
施正偉
「敷縛ㄟ重來」如果用國語解釋,就是重新洗牌。這句話是用台語來說的,注音為ㄈㄨㄈㄨˋ,「敷縛」這兩個字可以視作為鬆綁,把過去的包袱卸下來,迎向更寬廣的未來,我想這是台灣安控產業各個階層,必須建立的體認。
這週末,我在我的個人臉書動態上,寫下這段話……
過去20年,台灣安全監控產業走過數位化與網路化。IoT技術應用的啟動,才開始真正要走向系統整合化,也就是解決方案應用市場的來臨,而光靠硬體單品獲利的時代,也正式終結;場域+Echo+Omni Service將帶來多元的利潤與商機!
2000年,我首次到拉斯維加斯的 ISC West,這一年也是美國這個最具規模的安控通路展,首度取代以往都是在東岸的紐約舉辦。那一年我細數,總共有六百家參展,其中有四百家展出「數位監控」。連許多美國來自各地的經銷商與工程商都說,這是電腦展,還是安全展?當時 ISC West 展覽呈現的景象,就很像現在許多的新創公司,在很多展覽呈現的那個樣子。
但是時代的發展與變革,從來不會仁慈的等待大家是否準備好,安控數位化僅管當時還不成熟,但還是拉開了序幕!
時間發展到2005年,這一年是 Video Server 這產品,在市場上被接受,開始走上規模化,可以視為安控產業正式邁入網路化。
一個新技術的被引用,絕不會像童話故事般的描述一樣,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在產業與市場的領域,反而是帶來更現實殘酷的優勝劣敗,此仆彼起的淘汰競爭,以及考驗著大家高瞻遠矚的視野與智慧!
市場趨勢的發展,總是像電影的情節般,把未來帶進現在還並未發生的現實世界裡。2005年對岸的一篇報導,就針對當年中國安博會,成千上百廠商展出的解決方案,有這麼一段評論:中國安防解決方案,已經到達了氾濫的地步,但幾乎是沒有一個解決方案,真正有解決了什麼問題!!!
從現在往回看,那個時代還處在產品為王的世代,一個產品的銷售,不僅能獲有成數,甚至是倍數的利潤,解決方案要解決的,是業主與應用端口袋荷包的過滿,絕對不是解決業主所面臨的痛點,因為當時技術、市場環境都還沒有到位。
可是每每技術發展到位了,使用端也真正意識到他的核心痛點與需求時,通常又面臨了荷包癟了,或市場結構還沒形成一個,真正可以充分滿足使用端需求的整體機制。而面對未來,再一次,正考驗著大家高瞻遠矚的視野與智慧!
我在產業媒體三十多年,主要歷經電子零件、資通訊電腦、自動控制,到晚近這二十年在監控領域,看到過去這些科技領域,都是在靠技術與產品賺錢。可是最近這十年,中國製造的崛起,完全取代台灣、韓國在全世界OEM\ODM,以及通路市場的空間,你我都很清楚,賣產品已經無法支撐公司的營運。
一個多月前,就有朋友圈以及媒體投顧在討論,川普老大禁海大,台灣安控等收轉單紅利。最近我在美國的一些朋友與過去的客戶,也頗頻繁的向我聯繫。我用一個實際狀況來說明,台灣等收轉單紅利的空間,到底有多大:
- 據稱海大承接全球 85%知名品牌的OEM\ODM
- 美國一些廠商評估,中國二線足有合乎國際要求硬體能力者,供量總和尚沒有辦法,可以達到海大供應的一半
- 中國大陸二線廠 IP CAM的BOM Cost,與海大有 10-20%的差距,你認為老美會接受這價差嗎
- 整個 IP CAM 所需的硬體供應鏈,超過八–九成都在中國
從上四點試問各位先進,台灣與中國在同等級的 IP CAM,售價的價差在 USD 20-40 之間,我們要等到有轉單紅利的空間有多大?還可以等多久?
我很白目再次把一些產業事實提出來,如果有不喜歡這些論調,請先跟這些美國大鱷談談。就像我一再在 3S Market 發布的觀點,IP CAM 的量要成長,必須先搞定的是網路環境,不是光喊 IP 是王道!
安控產業真的會「敷縛ㄟ重來」嘛?我不是鐵嘴也不是判官,但是從國際市場的變化,以及中國國內比全球,更有喜新厭舊的習性來看,未來三年中國的監控攝影機市場,有很高的機率,會玩起大風吹的遊戲。
回來看台灣,有些監控廠商已經列入封神榜上,台灣安控業會再有什麼變化?誰能坐擁 Top 10 的寶座?場域+Echo+Omni Service,才是未來能帶來多元利潤與商機之所在。
然而台灣廠商已不能像中國大陸廠商一樣,著墨於硬體製造,反而應該在營運策略、整合解決方案與服務方面佈局,才可能爭取到這些未來的商機。
然而台灣廠商已不能像中國大陸廠商一樣,著墨於硬體製造,反而應該在營運策略、整合解決方案與服務方面佈局,才可能爭取到這些未來的商機。
台灣教懂了競爭者價格的玩法,但如今他們青出於藍,再從同樣的做法炮製,各位認為可還有多少勝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