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8日 星期五

.亞馬遜開創的語音交互時代

Introducing Echo Plus



來源: 极客公园


一部音箱,一个平台,亚马逊开创的语音交互时代



別調戲各路中文語音助手了,瞭解 Echo 和 Alexa 才是正經事。

語音時代核心硬體形態:Echo 定義
四年前,搭載語音助手 Alexa 的亞馬遜智慧音箱 Echo 問世,伴隨其出現的,還有一個全新的概念,Voice First。當時亞馬遜 Echo 的負責人 Mike George 認為,語音交互具有完全無門檻的易用性,和高度直覺化的引導,所以人機交互的未來,將圍繞著語音展開。

這套理論在當時,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畢竟彼時 Siri 問世已有 3 年,並沒有做出什麼實質性的成績,人們對 Siri 的使用更多是停留在調戲的層面,很少有人會真的從實用的角度,去討論如何使用 Siri。

人們對語音交互有著天然的不信任,也很難從過去幾十年的圖形介面的舒適區中,馬上走出來。亞馬遜卻認為問題並不出在語音交互本身。它透過 Echo,大刀闊斧地砍掉了圖形介面的存在,用音箱這種形式,強迫使用者透過語音,去和這樣一個計算設備進行交互。

在螢幕消失之後,使用者開始發現,其實語音交互在一些場景下,反而相當方便且高效。早上起來一邊刷牙,一邊問問 Alexa 今天的天氣,讓 Alexa 播放自己喜歡的音樂。

Echo 的誕生讓人機之間的有效交互距離,被顯著延長了,你不需要將手放到鍵盤滑鼠上,不需要將手指放到觸控螢幕上,就可以隔空和一個計算設備進行交互,這是智慧音箱的核心產品優勢。


一部音箱,一个平台,亚马逊开创的语音交互时代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谷歌、蘋果反而成為了跟隨者,Google Home、HomePod,是這兩大巨頭對Voice First理論的認可。

蘋果在 HomePod 的產品設計上,主打音質而非智慧助手,且在發售時間上姍姍來遲,緊隨其後的消息,就是其銷量上的滑鐵盧。

三個月 60 萬台的銷量,使蘋果在智慧音箱這個新戰場上,僅僅佔據了 6% 的市場佔有率。而同期 Echo 的銷量,卻高達 400 萬台。

Echo 在語音交互世界裡,為亞馬遜獲得了產品形態的領先,最新的數據顯示,Echo 已經佔據了這個市場 73% 的市場佔有率。亞馬遜也在過去的幾年裡盡自己所能,讓 Alexa 進入越來越多的硬體。無論是智慧家庭還是車載智慧系統,亞馬遜希望 Alexa 無處不在。

谷歌也是這麼想的,所以從去年到今年的 CES 上,亞馬遜和谷歌圍繞著第三方硬體支持,展開了一場軍備競賽,越來越多的第三方硬體開始支持 Alexa 或 Google Assistant,正在漸漸形成一種一呼百應的態勢。

從 Skills 到 Blueprints,Alexa 開始做得更多更好
但亞馬遜深知,硬體層面的產品形態,只是Voice First的第一步。更關鍵的深層次問題,仍然在於軟體的體驗,如何讓 Alexa 可以做的事情越來越多,最終圍繞著語音交互,搭建起一個豐富完備的平台,逐漸開始生態化,才是亞馬遜完成這樣一個語音烏托邦的關鍵。

所以亞馬遜為 Alexa 打造了Skills(技能)。Skills 允許第三方開發者,針對 Alexa 開發應用和功能,讓使用者可以藉由 Alexa 使用第三方的服務。(類似於開發者為蘋果生態開發的可在 App Store 下載的 App。)

到去年,Alexa 上的 Skills 數量超過了 15000 個,遠超谷歌的同類產品Action(動作)。更不必說蘋果必須配合 App 才能工作的 SiriKit,在發佈兩年之後,還處於一個幾乎未起步的狀態。

第三方開發生態的蓬勃發展,讓 Alexa 在第三方服務,接入的生態豐富性上一騎絕塵。但這並不代表 Alexa 的體驗,能夠碾壓 Google Assistant。

Alexa 的平台上仍然存在著,大量沒什麼人用的冷門 Skills,市場調研結果也顯示,絕大多數情況下,使用者仍然只用亞馬遜本身開發的那些簡單的基礎功能。而論基礎功能,Alexa 和 Google Assistant 甚至 Siri,在體驗上並沒有很大的差別。


一部音箱,一个平台,亚马逊开创的语音交互时代



這可能是 Blueprints 誕生的源動力。

一個月前,亞馬遜為 Alexa 帶來了 Skill Blueprints 功能。直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技能藍圖。Blueprints 有點像針對 Alexa 的 Workflow,使用者不需要任何編程語言知識,就可以利用 Blueprints 中預設的模版,將你想要提供的資訊,以答案的形式寫進已經準備好的問題裡,打造屬於用戶自己的技能。

儘管目前 Blueprints 所支持的預設功能還非常有限,只能在預設的模版下,為特定問題預設答案。這使其在應用層面,沒有太多的靈活性,僅僅能用它來製作一些問答遊戲。

包括其中一個比較實用的功能是,讓來到家裡的訪客,可以問 Alexa 家裡的 WiFi 密碼,以及如何使用電視這樣的問題。目前製作好的藍圖,也不能被發佈或分享,嚴格與製作者的亞馬遜賬號綁定。

但 Blueprints 的產品邏輯,使其完全有潛力成為亞馬遜自己的 Workflow 或 IFTTT,透過設置一系列的條件和操作,其完全可以讓 Alexa 平台上的眾多功能,更加有機地結合起來。

想像一下,你對 Alexa 喊出我要去上班了,Alexa 就可以自動關閉家裡的燈、在關門後自動落鎖,開啓洗衣機,然後自動為你叫一輛 Uber。

這在未來將成為 Alexa 上,眾多功能的粘合與催化劑,也會讓目前的語音交互,到達一個全新的次元,在定義上也將更加接近於系統的概念。

語音時代:將語音交互的邊界推向更遠的遠方
在培養用戶的語音交互習慣,取得了初步成果之後,亞馬遜推出了帶螢幕,但主要交互仍基於語音的 Echo Show。

而在今年 Google I/O 的首場 KeyNote 上,谷歌也宣佈,其將在今年力推帶幕的 Smart Display 產品。

在消費者已經開始慢慢習慣,與智慧設備進行語音交互之後,帶幕的 Smart Display ,存在的產品意義很明顯,就是要拓寬,這樣一個語音交互世界的版圖,讓智慧助手,有更強大的資訊展示功能。

當用戶問接下來一周的天氣時,與其將每一天的天氣,用語音播報出來,直接在螢幕上顯示一張氣溫折線圖,一定是更高效的。將語音交互和圖形介面,進行更深度的結合,有助於將智慧語音助手,進一步打造成一個完整的,擁有強勢功能的下一代操作系統。

作為語音交互領域的領軍者,亞馬遜已經繪出了一副完整的藍圖,描繪了這樣一個語音烏托邦。無論未來的世界,是否將被語音交互所主導,它至少會成為一塊誰都不可忽視的大餅。今年的 CES,亞馬遜和谷歌在智慧硬體領域,仍打得熱火朝天,兩邊都想獲得,這樣一個語音烏托邦的主導權。

有一種觀點認為,亞馬遜之所以要搶佔語音交互領域的先機,其中的最關鍵原因在於,作為一家零售商,亞馬遜想要佔領一個最簡單、最直接的指令入口。

這種解釋是很合理的,在語音交互的抽象世界裡,默認選項的壟斷力量,只會比圖形介面更強大。如果人們習慣了,對著智慧音箱喊一句指令,就可以買東西的生活,將這些指令接入到亞馬遜自身零售業務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無論是作為下一代人機交互標準,還是作為零售行業的重要入口,亞馬遜成功地驅動了使用者和電腦說話的慾望。人機交互的公式,被圖形介面定義了數十年之久,整個行業也幾乎被巨頭們籠罩得嚴嚴實實。

亞馬遜透過自己敏銳的產品洞察力,在其之上撕開了一個大裂口。而如何將新的交互方式,與自身的業務線有機結合,將會是亞馬遜未來 5 - 10 年的機遇與挑戰。

剛剛過去的 Google I/O,谷歌在語音助手這一塊,展現出了空前的重視程度。而接下來的 WWDC 18,蘋果也將在這個領域交出一份自己的答卷。

無論是把握著互聯網軟體服務的谷歌,還是把握著硬體製造和銷售主導地位的蘋果,都不希望看到電腦交互的未來,被把握在亞馬遜的手上。

而 Alexa 能否成為亞馬遜,走向美國科技界制高點的關鍵動力,會是未來幾年內不可忽視的重要話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