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大數據分析:最難的不是分析,而是大數據

How Big Data Can Win Elections





源:大数据头条


每一個企業需要將他們的基礎數據,進行分析和甄別,在此基礎上,對數據進行不同層次和結構的分類。原因如下:


數據深度融入在商業的各個環節
現代企業逐漸意識到,紛繁複雜的數據固然重要,而這些數據是否真的被企業職工運用,並對其工作產生了相關性的影響,才是企業領導所看重的。

不同的層級崗位和職位角色,都需要做出正確的決策,而良好的決策必須是基於用戶數據所提出的。因此,不僅僅是數據科學團隊,從產品部門到客戶服務部門,再到銷售等各個部門都應該獲得這些數據資源和資訊。


  

在現代企業中,對數據的處理,還僅僅是在每個月的全體會議上,查看各項指標還遠遠不夠。組織必須要將數據驅動,納入到決策制訂中。以現代行銷團隊為例,行銷人員有大量的豐富的數據,可供他們自由支配,尤其是在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社交媒體平台爆炸式普及的今天,這樣,一個品牌可以遠距離地與觀眾互動,並瞭解顧客的相關資訊。

如果所有的這些數據,被收集到一個中心位置,進行數據分析,那麼對客戶的長期行為分析,並進行消費預判,則成為了可能。同樣地,根據這樣的方法,其他部門,如銷售、產品和客戶服務部門,也能獲得前所未有的數據量。

零碎數據共同形成宏觀趨勢判斷
如今,數據在各個行業和企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企業應該將數據視為機會。每個數據集——CRM、CMS、ERP、行銷軟體,都包含大量資訊和基礎數據。

現在或許看起來很微小,可是對數據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富。而在現實生活當中,由於不可能預先知道哪些數據很重要,所以企業需要收集盡可能多的數據,這樣即使市場環境發生大的改變,企業也能夠做出合理的預判,和盡可能貼近市場的決策。
基礎數據和數據分析同樣重要
數據品質是重中之重,傾斜的數據會導致錯誤的結果。如果你的判斷來源於不完整的數據基礎,你的決策便會產生一定的偏差,甚至產生錯誤,而這最終將會侵蝕,在數據驅動文化背景下,人們對數據分析的信心。因此,簡潔、完整和正確的數據是有效決策產生的必要前提。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預測分析,很好地證明瞭數據品質的重要性。在當時的預測中,大多數數據是基於州級和國家級的電話投票進行的。

但是電話調查中,很容易出現無人接聽的現象,而各州無人接聽的佔比率,也存在著很大的區別,這會很大程度上影響選舉團的預測(選舉團制度是美國特有的一種選舉方式, 選民在大選日投票時,不僅要在總統候選人當中選擇,而且要選出代表5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的538名選舉人,以組成選舉團。

當選的選舉人必須宣誓在選舉團投票時,把票投給在該州獲勝的候選人。美國總統由選舉團選舉產生,並非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獲得半數以上選舉人票者當選總統),結果就是,傾斜的數據產生錯誤的預測。

如今,機器學習已經受到了大量的炒作。而機器依據大數據分析出來的預判,是否真的能符合事實情況,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是否擁有堅實的數據基礎:一個將數據驅動納入到組織文化的企業,採集到的簡介、完整和正確的數據。「數據驅動」一詞已存在多年,但在今天快節奏和迅猛發展的數位經濟中,它將成為當代企業的文化使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