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5日 星期五

.未來在哪裡:底特律,如何重回巔峰?

Detroit's Sacrifice For Economic Recovery




ifanr



作者:Tony Fadell 翻譯:ONES Piece 任寧
譯者按:製造業企業遭到衝擊,許多行業產能過剩…… 這樣的情況,在美國和很多國家都在發生,只是在傳統的汽車城底特律,這個現象特別嚴重,而且過程也尤其戲劇化。Tony Fadell 是前蘋果公司高管,是 iPod iPhone 的創造者之一,也聯合創辦了被谷歌收購的 Nest。讓我們來看看作為資深科技行業專家的他,到底給底特律開出了什麼藥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國之藥,說不定也能治好病呢。

開發出突破性技術的大公司,一般都具備兩個共同的特徵。


首先,他們非常專注著眼於自家消費者的日常習慣,希望能透過幫助消費者過上想要的生活,來實現商業機會。第二,他們能創造新的企業文化,或者透過標新立異的、與之前截然不同的原則,來打造突破性的產品,從而改變舊的傳統架構,來迎合新的市場實現。


為了避免落後,底特律的汽車工業也必須要做到上述這兩點。



對我們中大多數人而言,汽車最好能像瑞士軍刀那樣百變,可以被用來服務不同的目的 —— 從自己通勤到送孩子上學,再到假期去自駕遊。


只有有錢人才能負擔得起,為不同的特定目的購置多輛汽車。而且就算買了,這些車其實也只是偶爾會被用到。


所以絕大多數的個人和家庭,在把大價錢投入一兩次的汽車購置時,其實在幾乎所有其他方面都做了妥協,就為了某一個使用場景的最大化 —— 典型的,就是各種通勤場景。但是這個情況也已經在發生變化了,因為新浮出水面的新創公司,以不同的角度進行創新,讓我們可以用負擔得起的方式,減少不得不要妥協的地方。


我們都知道,行動網路、無人駕駛汽車、按需提供交通服務,這些事情都預示著傳統汽車行業的黃昏來臨。很顯然,要是不想出局,底特律必須要有所創新。



新創公司們已經觀察過我們的生活方式 —— 為什麼我們買(或不買)車,我們為什麼會開車,並且早已開始向我們提供,比自己買一輛車更好的出行解決方案了。所以底特律必須開始設計製造那些,比這些解決方案更能融入我們生活的汽車,否則長期來看,它將必定消亡。


但是不得不說,其實底特律早就在探索這條路了,它在世界各地的汽車設計實驗室,曾經開發出了不少特殊車輛。然而這些創新性的概念經常會在走向市場之前,就胎死腹中 —— 因為它們太「小眾」了。這個舊觀念一定要變 —— 透過共享經濟,「小眾」將會變成「大眾」。



重新想像汽車

當然,我們已經反覆看到美國汽車巨頭,投資到共享出行、電動汽車和無人駕駛的消息登上新聞頭條了。關於底特律的汽車製造商與矽谷聯姻,來加強他們的研發能力的故事,我們也已讀了不知多少。通用汽車向 Lyft 投入 5 億美元,飛雅特克萊斯勒在無人駕駛麵包車上與谷歌合作,這些都是重要的開始,但是底特律還需要做更多。


底特律必須要做的,是重新想像汽車能為人們做些什麼,要如何使其運轉起來,然後重新進行工程研發,使得產品符合新的設計。人們一天天、一週週、一個季節一個季節,都是怎麼過的?他們生活的不同部分有著什麼樣的需求,底特律的汽車產品又能如何更好地滿足這些需求?底特律可能會覺得這是矽谷式的思路而忽視它,但這肯定是個錯誤的做法。有過多少顯赫一時的大公司也是這麼想的,現在連生存都是問題(如果它們還活著的話)?


底特律對於「創新」的認知,本身也必須改變,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只考慮著下一年要出什麼型號、打什麼品牌,以及如何做優化了。這個認知概念太狹窄,也已經成為一個大公司,是怎樣被自己的僵化流程,拖入危險境地的經典例子。


汽車製造商們必須以寬得多的角度來思考。目前他們的創新,必須集中在行動性(mobility),以及如何使設計為那個目的服務上。他們必須要砍掉一些型號和品牌。事實上,在市場形式變得更明朗之前,他們應該維持現有的型號產品線。


許多消費者將不再會想買任何車。作為替代,他們會希望在對的時刻,要有對的車出現在門口。這個商業模式肯定是跟使用便利度相關,因為這會是消費者最關注的方面。透過 UberX、UberPool、UberVan 和 UberBlack 等等,這個情況今天已然在發生了。



那底特律能拿這個怎麼辦呢?

他們可以從創建,有利於培養跨部門合作的企業文化開始,打造團隊,來研究軟體(車載的以及手持行動端上的)和硬體可以怎樣協同工作,增進駕駛體驗。 在加州灣區設立創新實驗室、建立合作關係只是一部分,底特律還是需要有能力、有動力的內部團隊,消除隔閡,讓他們能夠通力合作。


重新思考優先級

底特律也應該重新思考一下,它的優先級排序。幾十年來,他們都專注於生產汽車,而把許多高端電子配件,和軟體工程外包給頂級的供應商。當我看底特律的時候,我感覺基本上每家汽車製造商都沒什麼差異化,都在互相重複。


舉例來說,底特律對於汽車引擎的做法,放在科技行業,基本上就像是每家計算設備公司,都要為自家產品研發英特爾的晶片 —— 克服許多困難,花了許多心血,做的差異化卻很有限。要是在矽谷,我們會覺得這麼做生意實在太荒唐可笑了。


底特律要向前進步,可以透過專注製造軟體和感應器系統,來為「未來汽車」添磚加瓦,與此同時砍掉那些重複、無益於差異化、他們已不再需要,並且應該在數年前就放下的,所謂的「技術」。


關於汽車生產,底特律在模組化設計方面水準領先,但現在更好的方向,是朝著更加模組化的架構發展。以後的汽車,需要可以被按照設計進行修改裝配。比如說,一輛轎車可以被「變形」成為一輛貨車,反之亦然 —— 不只是在購置的時候,而是在這輛車的生命週期裡,任何時間都可以。這跟目前卡車和大巴的裝配很像,而且它可以針對消費者不斷變化的喜好,進行更快速的調整和改裝。


以史為鑒,汽車製造商們可以看看之前,那些消費電子產品巨頭。索尼、飛利浦和諾基亞都是因為內部矛盾,而最終走下神壇。索尼的「視」和「聽」系列,當初在幾乎每一個消費類別裡,都是市場領導者,而且他們為每個類別都各自創造了產品。但是,這番好景背後,存在一個重要的認知缺失 —— 他們沒看到這二者需要被緊密結合起來,以便在上世紀 90 年代,類比信號轉向數位信號的大潮來臨時,發明一個可以處理任何媒體類型的熱門產品。(這情形跟 20 年前,台灣的監視產業情形類似。而今更需痛定思痛,進行產業的調整!)


作為對比,蘋果公司從開始就意識到「視」和「聽」,最後會在 iPod 裡走到一起,後來 iPod 又催生出了 iPad 和 iPhone。而索尼的文化是不利於這種創新,並且最終會將之阻塞的。


底特律具有重新設想出行行業的資源,以及研發出能更好地滿足我們需求的、具有想像力的產品的能力。但它到底能不能做到,還有待時間考驗。


就像蘋果當初,重新設想了我們人與人溝通的方式,現在全世界各地肯定有什麼人在辦公室或者車庫裡,針對「出行」做著同樣的事情。汽車製造商們,你們最好希望這些人是正在為你們工作。


本文原載於 Automotive News,作者 Tony Fadell,由 ONES Piece 翻譯計劃 任寧 翻譯。ONES Piece 是一個由 ONES Ventures 發起的非營利翻譯計劃,聚焦科技、創投和商業。


AKD 寰楚專業級全系列監控設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