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偉
有家監控業者,至少最近一個多月來,收到多次他們「強打」的三篇,在臉書上所刊登的廣告。從fb上所呈現的閱覽次數,始終都在一百五上下或不到。點擊進去,看到的留言,始終是—— 先報價!
這家業者,產品有一定的檔次,此次三篇廣告一打,反應幾乎都是要求先報價,難道市場只剩下價格可談嗎?
剛好,有家攝影機廠商與3S Market合作,同樣利用臉書的宣傳,一週不到的時間,閱覽次數就超過2,500次。「眉角」到底在哪裡?
而對於一個長期在產業經營媒體的工作者,這篇文章開頭標題就下「刊登廣告、參展找客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不免讓認識我的人會認為—— CA是不是頭殼壞去?或是說,我—— 真的想通了?
這五六年來,市場變化還真大,過去景氣好時,大概在這個時間,很多公司年度的行銷預算早就編列好了,等著一堆廣告媒體及辦展業者,過來泡泡茶、摸摸頭。但現今不但大部分的公司,行銷預算還編不出來,恐怕大家碰到這混沌的市場景氣,都還一再要節衣縮食吧!
每家公司的產品定位都不一樣,所要的客戶當然也不一樣。你的客戶要什麼?他們有什麼需求?客戶賣你的產品,會面臨什麼後續來自市場的狀況?當你在投放展覽、廣告時,是否預先想過…… 這些問題是未來銷售中或銷售後,所會碰到的問題!?
而當你使用媒體去做行銷運作時,是否將這些問題,化做成公司市場運作的營運模式?大家一定看的很模糊,不知道我在說蝦密?
簡單的說,過去幾年我一直在推動,廠商必須去做案例行銷,套句對岸中國很流行的一句話:理想豐滿、現實骨感!我們台灣大部分的業者,一直做不出使用端最想要知道的案例,一則是不願曝光,一則是怕被「抄」,還有一則是根本不知道如何做案例行銷!
然而過去國際的知名品牌廠商,只要是提供企業應用等級的設備,或提供服務的廠商,一定會用案例行銷作為宣傳主軸。而現在中國的業者,特別是那些一線公司,更是大量用案例行銷,來積極曝光。
或許很多人也都認同,今天企業級應用市場的重心,已經從上層的供應端,下移至直接面對市場的 SI、VAR與安裝工程業者,只用過去的產品敘述模式,當然最直接的反應就會是問價格,這也就是前面所說的「眉角」所在!
而今天的市場,也不再是找一個或幾個廠商來推動,就可以把產品賣得好;而是必須去形成「產業生態鏈」的營運模式!所以我很白目的說,刊登廣告、參展找客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沒說不需要參展、登廣告,該用心的,是與廠商們一起努力,不斷挖掘出有機會,與有利潤空間的未來,請那些經常反應過度的朋友,不要再跳腳!)
為什麼在台灣的市場上,很多業者都糾結在亂集團膠著的泥沼中,與競爭者的差異總是拉不開;舉例網通與儲存設備的應用領域,國際知名品牌如思科、Netgear(台灣總代理為瀚錸科技),則為什麼各有其一定鮮明的市佔率,其根本核心的差異,就在「產業生態鏈」的經營!
很多業者,今天也拿多介紹幾個客戶,就「捧場」廣告、活動或展覽;而有些媒體業者則拼命用「買蔥送牛肉」,來呼應這些業者的紅蘿蔔,而這些做法都讓企業級設備應用,甚或公共工程市場,陷入更無序、價格太過透明化,甚至連利潤也都沒有保障的死角。
大家也都說賣產品的時代已經過去,而企業級應用市場,又是一個必須結合縱向,或橫向跨系統整合的應用領域,整個生態鏈涵蓋了,對行業別的客製化需求經營、軟硬體的技術支援,以及相關售後服務的生態鏈結合,這些業態的結合或聯合,應用端才有可能,可以用到好的、或對的應用解決方案。
相信,應用端在資訊發達的網路世代,對這種整體專業服務的需求與要求,將會越來越高。這樣的市場發展趨勢,也帶給我們台灣所有科技產業從業者,一個思考或一個選擇,要繼續秉持傳統,延續亂鬥、亂湊的賣產品模式,邊賣邊幹詨沒利潤、生意難做;還是選擇另一條,過去沒做或少做,靠企業組織結合或聯合的運作模式,去深入經營使用端的需求與滿意?
3S Market已開始接觸到一些應用市場商機,這些商機必須靠結合或聯合的整體服務運作模式,才可能有機會取得。3S Market也正往這樣的模式,去佈建這樣的B2B平台。
大家也不用去猜測,我所提的是什麼樣的市場商機,這裡要分享的重點,是當整個產業面臨低價化、無序的惡性競爭,這樣的產業發展氛圍,應該促使大家真正去佈局一個應該有的未來!
新的一年的開始,願台灣走出過去的低靡,所有的業者,不管是台灣本土的廠商、銷售國外產品,亦或是銷售中國產品的業者,大家共同努力,讓台灣有一個更具發展性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