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Exactly Is Big Data And Why Should You Care?
來源:物聯之家網
隨著5G飆速時代的即將來臨,物聯網的商機蓬勃發展,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應用越來越廣,包含個人穿戴式設備、智慧居庭(如節能、溫控、安全監控、影音等)、智慧醫療(如血壓、血糖量測、睡眠監控等)、智慧汽車(車聯網)等。
物聯網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於 1995 年在《The Road Ahead》一書中率先提出,簡單來說,即利用網際網路讓物體互聯,來進行交換資訊,最終達到萬物聯網的終極目標。
在物聯網的架構中(即感知層、網路層和應用層),電信商是作為最基礎的硬體建設,在 OTT(Over the top)服務,日益侵蝕電信商固網和行動通信語音營收的時代,物聯網商機不斥是電信企業反攻OTT 服務的一大契機。
然而,隨著物聯網的話題越來越火熱,硬體技術層面越來越成熟,許多企業卻是從「產品面」切入想象對象連網後,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功能,而忽略了「智慧聯網成功關鍵,在於讓消費者要能從中受惠」!
什麼是消費者覺得,透過「聯網」才能解決的問題,而非僅是多此一舉的行為? 對象聯網後,帶給消費者的核心利益又是什麼? 唯有回歸「以人為本」的思考模式,讓消費者感受到其中的便利性,智慧商務的價值才能展現出來。
除此之外,目前在這波物聯網熱潮中,其實一般消費者也並未呈現,如科技企業般的熱情,甚至多數人不明白何謂物聯網? 物聯網又與互聯網有何差異?
企業的創意,和消費者的期待,往往有落差,例如當企業積極開發智慧衣櫃,希望協助消費者妥善收納衣物時,消費者其實更期待衣櫃具有「穿搭建議」的功能。
而消費者行為研究,能解決上述的問題,能協助企業在第一時間釐清概念的價值,進而提供更體貼的創新應用服務給消費者。
而消費者行為研究,能解決上述的問題,能協助企業在第一時間釐清概念的價值,進而提供更體貼的創新應用服務給消費者。
益普索這幾年協助了許多不同產業的客戶,進行消費者行為研究,而近年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希望在智慧產品或服務發展的前期、中期,就先透過市場調查的方式,掌握消費者需求的樣貌,例如食品企業委託這公司進行相關調查,瞭解到三至四成的消費者,不會查看食品包裝標示,原因不在於消費者不重視,而是標示字體過小、標示過多或消費者不理解標示內容,因此有半數以上的消費者表示,希望食品包裝上提供 QR Code 查詢,或由營養標示 APP 獲取資訊。
持續追蹤近年消費者,使用食品包裝QR Code 的結果,也顯示產品履歷透明化,確實可以增強受訪者的購買意願。
又例如金融服務企業充份瞭解到物聯網的崛起,及FinTech(金融科技)已成大勢所趨,不僅帶來巨大的衝擊,也帶來了無限商機。
要如何從傳統金融數位化進展到數位金融,銀行業者認為「必須以消費者的網路使用習慣為發展基礎,」因此有越來越多的銀行或保險公司,透過市調的方式,探索金融物聯網時代下的用戶需求和行為模式,進而找出與金融服務結合的方式。
綜合上述,面對來勢洶洶的物聯網,不論是提供產品或服務的廠商,都應從中尋找切入市場的創意點,但在導入物聯網來提升客戶滿意度的同時,也不要忽略由消費者的角度,來檢視它的成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