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5 best wearable gadgets must have tech 2016
leiphone 作者:Gavin.Z
編者按:本文首發於 Fast Company,作者 Mark Sullivan,他在文章中提供了一種可穿戴設備的新思路——通過為用戶測量心跳、飲食及睡眠等因素,綜合各指標得到一個名為「疼痛指數」的新數據。
這一數據比起步數,燃燒的卡路里而言,更能為用戶提供鍛鍊的質量建議。
在Fitbit亞洲市佔率暴跌 45%的情況下,在可穿戴設備逐步疲軟的情況下,如何為用戶提供更具建議性的體徵指數,似乎成了可穿戴設備的唯一前景。
最初,以可穿戴設備為首的追蹤設備主要集中於計算你的步數、行走距離及消耗的卡路里。
後來它們開始計算心跳。有些追蹤器還會嘗試分析睡眠質量,當然準確性不一。
健身追蹤器幾年前問世。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傳感器性能更好、價格更低,算法也變得更加先進。但是我想說的是其中最重要的體質監測——至少對於跑步等有氧運動來說——卻始終沒有出現。
我們稱其為「疼痛指數」(pain factor),即鍛鍊時身體緊張疲勞的時間長短和程度高大小。
可穿戴設備如何測量疼痛指數?
我們經常鍛鍊。每天鍛鍊時間不同、身體狀況不同——睡眠質量和睡眠時間不同、吃的食物種類和數量不同,應力水平不同。因此,週一早晨鍛鍊可能會覺得小菜一碟,但是在週四下午鍛鍊,可能就覺得力不從心。
我們要關注的,就是這種疼痛程度。能不能持續有效地鍛鍊,也許關鍵就在於,你如何認識疼痛程度、忍受疼痛,以及據此消除疼痛的能力。
當你感到身體在燃燒的時候,你不需要什麼設備來告訴你,但設備卻可以將即時測試的數據展示給你。
「疼痛指數」就是一個相關數據。因為它平時與其它的日常疼痛程度有很大關係,所以「疼痛指數」的測量很有意義。
因此,我們需要健身追蹤器,根據我們身體提供的簡單訊息,來測量我們是否在忍受疼痛。這種算法需要知道我們當天吃的食物、前一天晚上的睡眠質量。而運動時的心率可能也很重要。
疼痛指數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幫助?
假設我們現在手腕上帶的健身追蹤器顯示「疼痛程度」的數字是1-10。我們能用這些數字做什麼?這對我們有什麼用?
它能改變你平常測量鍛鍊質量的方法。你不會看基本的測量數據,比如步速、走動時間或距離,你關注的是在特定的疼痛基礎上鍛鍊的質量。
假設你有一段時間沒有鍛鍊,身體狀況不是太好。那麼可能還沒等完成平時的走動距離或時間,你就已經達到了疼痛標準。那就停止鍛鍊嘛。
相反,如果你這幾天身體狀況很好,身體渴望運動。那麼你可能完成平時的運動量後,身體還沒達到往常的疼痛標準,那麼你就可以選擇再多鍛鍊十來分鐘。
它也可以扮演激勵你的角色。比如說,你平時會在公園跑步 35 分鐘。但是今天感覺有點累,跑了 5 分鐘就有點受不了了。如果你知道,自己之前也有這種情況,但是堅持下來了。那麼你可能會想:「之前我也這樣,我知道我能跑完。」然後,你可能就會繼續堅持。
相同的邏輯,疼痛(或者很疼)並不總是意味著收穫。很多人鍛鍊身體很賣力(通常是被鍛鍊不夠努力的愧疚感所驅使),超出平時鍛鍊身體的程度。在很累的情況下拖著沈重的身體,可能會讓你有受傷的危險。
其實,最大的風險是心理方面。如果我們在鍛鍊身體時把自己逼得太緊,時間太長,那麼我們一定會遭受更大程度的痛苦。鍛鍊完之後,我們會牢記這種痛,而不是我們今天多跑了 30 分鐘或者是多跑了 2 英里。
這種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記憶,會讓我們在心理上很難接受再去鍛鍊身體。並且,有規律的適度鍛鍊,要遠遠好於令人痛苦的無規律鍛鍊。
可穿戴設備需要繼續改進的重要一點,大概就是使其不要簡單地向用戶提供時間、距離等靜態數據,而是將有可行的有意義的觀點傳達給他們。
「疼痛指數」也許就是一點。這種新的測量方式是整合所有基本的靜態實時數據——傳感器和用戶共同提供——生成對用戶有意義的數據。
「疼痛指數」也許就是一點。這種新的測量方式是整合所有基本的靜態實時數據——傳感器和用戶共同提供——生成對用戶有意義的數據。
當然,更加智慧的設備能夠理解這種生成數據的意義,所以設備可能會提示:「馬克,今天已經鍛鍊得差不多了,快去洗個澡吧。」等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