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這一屆中國的年度盛會—— 北京安博會,能看到什麼?



RS-232/422/485串列設備立即連網


施正偉

對於很多已習慣到中國「拉貨」的台灣監控業者來說,北京展似乎不若深圳展那麼的有吸引力;而對於想做外銷的台灣業者來說,許多傳統買單品的國際買家,也對這個展覽不會感到太多的興趣。

本屆北京安博會,用膝蓋想也知道,海康、大華絕對是展場中的最耀眼明星;至於產品端4K高畫質影像、星光級攝影機到處都是,展商們一堆解決方案的訴求,這早在2006年起就都是如此的呈現。



差別在產品確實越來越精進,或越強調高科技含量與整合;解決方案整合的內容越來越多元。

一場武器軍備競賽觀摩大會
林林種種的呈現,像極了一場武器軍備競賽觀摩大會;也像一場動物年度的求偶大會,展商們依舊花枝招展,使出渾身解數,甚至無所不用其極,來吸引參觀者的注意。

但從事實上看,北京展今年規模比前幾屆有縮小的跡象,有些過去都必定會出席的公司,這一屆卻沒看到他們的蹤影;參觀者雖然開展的前兩天依然擠爆,但其後兩天,顯然讓展場多了很舒暢的呼吸空間。




很多人見面,第一句話都會問,或聊到:有沒什麼看到新或特別的產品?看新及找熱門產品,自然是驅使大多數監控安防業來看這個展覽的主因。

但,參展的廠商減少,參觀的人潮總體上不若以往熱情,應該更是透露出,這個產業未來發展上,許多的機會與威脅,這比看新及找熱門產品,有著更重要且值得探討的關鍵現象與因素!


看到 What,但是看不到 Why 與 How
從北京展的各家呈現,清一色都在告訴參觀者,他們所推出的 What,但是幾乎看不到 Why 與 How。這或許就是癥結所在!無論是推產品,或推解決方案的廠商,幾乎都如此,只在講 What !

身為做大做強的領頭羊廠商,或許陶醉在滿坑滿谷,擠得水瀉不通的攤位人潮,但是沒有談話交流的一丁點空間,這人潮真能帶來具體的商機嗎?


也有不少代表性的廠商,攤位弄得頗大,人潮卻稀稀落落,沒看到攤位所呈現的大氣,儘顯是像蚊子館般的窘況!

這就是只從產品端為立場的思維模式,卻沒從市場端的問題,以及從使用者需求為角度,來做為規劃起點的思考模式。而這種呈現,實際上台灣廠商二十年前,甚至更久之前,就是這樣的呈現模式,而且也一直延續至今。




中國廠商承襲延續這樣的展覽呈現模式,差別只在攤位面積越來越大,對於一個產品或一個解決方案,該陳述的細節,一個基本該顯現的特色說明都沒有。

這樣的結果,只有能夠吸引一群慕名而來看熱鬧的非核心買主,而真正想了解內容的專業買主,就怯步在外。

從這邊也更可看出廠商在規劃展出的思路,沒有把「經營市場」擺在第一前提,只是在做純粹產品的展示,頂多就是列規格,但這些規格的意義,或許只有專家看得懂,一般使用端卻矇矇懂懂。使用端可能要套句海濤法師的名言:「假的!我的眼睛有業障!」

外商此次展覽,大都低調到有些詭異!



所以,列完了規格,接著下來就是價格。從中國市場到台灣市場,再到全球市場,以價格為基礎的性價比主宰整個交易,沒有把從生產到最終的應用市場,中間所必然發生的任何變動,及固定成本考慮進來。

簡單的說,這種以產品銷售為出發點的呈現模式,完全忽略產業鍊的互相依存關係。所以買主自然就用「比價」,作為選擇採購的標準,而這也就是今天監控安防產業,從一個受全球所矚目的金雞母產業,因中國製造崛起,一下淪為雞肋產業?!

這次北京安博會,我與天津天地偉業總經理戴林有兩度聚會及深談。十年前他告訴我說,安防產業在數位化、網路化與系統整合化之後,將是行業化與智慧化。

如今似乎是應驗了他的說法,但是這行業化是假性的,因為只有監控業者自己在說,各行各業的設備供應業者,並沒有參與其中,那個應用的產業鏈,並沒有確實形成。

星光級攝影機大概就是整場最熱門的產品
從監視產品看,這次星光級攝影機大概就是整場最熱門的產品,幾乎八九成的監視設備展商都展出這產品,從真正的星光級,到最齊全星光級系列,還有最完整星光級解決方案,訴求玲琅滿目通通出現。


然而為什麼要用星光級?它解決哪些監視上或應用上的問題?最適用在什麼場合?沒有廠商去做這樣的說明,更也沒看到需要這種設備的使用端,會出現在這樣的場合上。廠商不懂應該要做這樣的訴求,展覽的主辦單位也不知到,要邀請需要這樣設備的使用端來參觀。

這種現象,兩岸皆如此!因為監控業這二十多年走來,一直停留在以產品為中心的思維,完全沒有進步到⋯⋯必須以產業價值鏈為核心的思維!

所以這行業化也是說假的,如果是玩真的,本次展覽盛況不應是如此。所以我不知道在這樣的氛圍下,中國的廠商,有什麼好令台灣廠商懼怕的?

該思考的是—— 為什麼台灣沒有足夠的料,來吸引參觀者與買主上門?

說實在我沒辦法完全同意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說法,而是這套路台灣廠商用了二十年至今沒變,卻沒看到財大勢大的中國廠商,在「盎聲」的同時,一堆心臟病、糖尿病……正在威脅他們現有的優勢。


說得更白一點,台灣雖然籠罩在經濟不景氣、中國廠商的低價威脅:但同樣的,中國廠商擁擠過多的製造供應廠商,還有只學會用一招低價的交易方式,外銷弄到只靠退稅來支撐一點微薄的利潤,在其國內也同樣殺到血流成河,根本無利可圖;而中國今年的經濟,同樣慘到需靠政策支撐幾個樣板產業,才可能達到預設的目標。

現在技術與製造的優勢,確實在中國的廠商身上;而台灣廠商也確實面臨如何生存下去的嚴苛挑戰。有位台灣上市櫃的老董無奈的說:「台灣廠商已被淹沒!?」



誰做市場,是真正從市場的結構面來思考起的?
但四天北京安博會下來,我看到的是我們台灣自己及中國的廠商,都被自己所淹沒,因為只糾結在產品的推陳出新,甚至至今仍執迷在「高規低價」中不斷打轉。

一位在美國經營近三十年的老朋友,在此次北京安博會有幸碰面,展覽最後一天,他亮出一個美國安全監控產業的結構圖說:「Wells,有誰做市場,是真正從市場的結構面來思考起的?」

以下幾個思考,就作為這次北京安博會的結尾……

.中國廠商是台灣廠商的競爭者,但是如何把競爭者變成合作者?

. 讓中國廠商更國際化,台灣廠商才會更有生存與發展空間?(但台灣廠商我們自己,真的有國際化嗎?)

. 如何真正做到行業化?



寫在從北京回國,等待班機的空檔時間

                                                                                                                                                                                                                            


Netgear arlo 無線雲端攝影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