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數碼刘鼎
作為發展最迅速的先進學科,現代醫學無論在基礎科研領域,還是實踐應用當中,都緊跟科技發展的步伐。許多最新的科技成果,也都在醫學革新中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下面,就請一起來瞭解一下,平日里大家非常熟悉的數位裝備,是怎樣在醫療領域中發揮作用的吧。
虛擬現實技術
虛擬現實技術是當前娛樂遊戲產業中,最為耀眼的新星,無論是之前大紅大紫的Oculus Rift,還是今年E3遊戲展中的索尼Playstation VR,都給大家帶來了許多驚喜。其實,虛擬現實技術在醫療中的應用更早,也更加成熟。
2014年,位於紐約的西奈山醫院就開始使用虛擬現實技術,來訓練神經外科醫生,以提高手術質量,減少患者的術後併發症。西奈山醫院的神經外科採用兩台手持3D模擬設備,為接受訓練的醫生,提供類似手術過程中的視覺、觸覺、聲音以及空間感知反饋。訓練後,該系統還會給操作者的表現綜合打分,評估訓練帶來的進步。
虛擬現實技術不僅可以為醫務人員帶來幫助,它也能用於治療疾病。來自西班牙的高科技公司Psious,將其應用於恐懼症的心理治療。在此過程中,患者無需真實面對蛇、蜘蛛等害怕的物體,而是在虛擬的環境中,逐漸加強對它們的適應和耐受程度。
總部位於德國的VisitU公司,致力於通過虛擬現實技術,來舒緩病患住院過程中的壓力與孤獨感。借助他們的服務,病房中的病人可以」回到「熟悉的校園或是家中,甚至觀看同學的足球比賽,參加親友的生日聚會。
3D列印技術
隨著3D列印設備的價格日漸親民, 3D列印早已不是極客們的專屬。而在醫療領域,專業人員早已不再滿足於,列印醫療器械零組件這樣的「平常事」,他們的眼光更加超前。
3D列印技術
一直以來,由於製作繁復且磨具容易損耗,客製化的義肢價格高昂,普通民眾難以負擔。如今,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與Autodesk公司合作,開發出了價格低廉又容易訂製的3D裂印義肢。他們表示,希望該項目能為烏干達等貧困國家,和地區的殘障人士帶去幫助。與之類似,美國加州威尼斯的慈善組織,也在飽受戰火蹂躪的蘇丹地區,傳授同樣的技術,希望為當地因戰亂失去肢體的人們帶去一片陽光。
研究團隊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增加機器人的數量和移動範圍。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身後鏈接著一個電纜線供能,而這一點限制了它們的移動。
不要以為3D列印的都是塑料,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使用膠原組織作為材料,用3D列印技術成功打造出了內置電子元件的逼真人工假耳,為患有耳蝸疾病的聽力障礙患者帶來了希望。而康奈爾大學則開發了3D列印人體椎間盤的技術,該技術有望應用於脊柱疾病的手術治療。
研究團隊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增加機器人的數量和移動範圍。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身後鏈接著一個電纜線供能,而這一點限制了它們的移動。
2016年初,美國威克福里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一種允許血管等活體組織,在3D列印物品中生長的技術,更將3D列印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潛力,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借助該技術,3D列印的植入物,將如同擁有生命一般與人體融合,擁有更好的接受度與耐久度。
增強現實技術
研究團隊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增加機器人的數量和移動範圍。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身後鏈接著一個電纜線供能,而這一點限制了它們的移動。
2016年的Build開發者大會上,微軟向世人展示了以HoloLens為代表的增強現實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前景。微軟表示,利用增強現實技術,醫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的,學習過去抽象枯燥的解剖知識,醫生可以跟準確的瞭解患者體內病灶的具體位置,以及對患者可能造成的功能損害。
研究團隊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增加機器人的數量和移動範圍。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身後鏈接著一個電纜線供能,而這一點限制了它們的移動。
增強現實技術在醫療中的應用,其實遠不止如此。早在2014年,美國FDA就已經批准了一套名為SNAP的外科手術模擬系統。利用增強現實技術,這套系統不僅可以幫助外科醫生,討論手術方案、確定手術步驟,還可以在手術中幫助整個團隊,從各個角度核對手術進程。
研究團隊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增加機器人的數量和移動範圍。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身後鏈接著一個電纜線供能,而這一點限制了它們的移動。
相信大部分人去醫院打點滴的時候,都希望護士小姐「一針見血」,但面對虛弱的老年人或吵鬧不安的小孩子,這樣的要求有時候並不容易達到。而AccuVein則正是旨在幫助醫務人員,快速準確定位血管的一款增強現實設備。有報島稱,它可以讓靜脈穿刺的首次成功率從45.6%飆升到90.3%。
研究團隊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增加機器人的數量和移動範圍。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身後鏈接著一個電纜線供能,而這一點限制了它們的移動。
谷歌Glass眼鏡可謂增強現實技術中名譟一時的產品。雖然它目前已經停產,但位於美國舊金山的科技公司BrainPower公司,仍將其應用在自閉症兒童的心理和行為訓練之中。該公司表示,增強現實技術,可以強化自閉症兒童的積極行為,使後者更快的掌握例如眼神交流等社交技巧。
可穿戴設備和物聯網技術
研究團隊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增加機器人的數量和移動範圍。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身後鏈接著一個電纜線供能,而這一點限制了它們的移動。
隨著各種智慧手環的普及,大眾對於可穿戴設備的接受程度正在不斷提高,許多人也都已經習慣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應用,分享步數等健康數據。醫療領域,可穿戴設備和物聯網技術,正是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據福布斯推測,至2020年時,物聯網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市場,將增長至1170億美元。
可穿戴設備和物聯網技術
研究團隊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增加機器人的數量和移動範圍。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身後鏈接著一個電纜線供能,而這一點限制了它們的移動。
相信不少蘋果愛好者都還記得,在2015年的WWDC開發者大會上,蘋果演示了利用Apple Watch,孕婦在自己家中就可以完成日常胎心監測,並將測試結果發送到醫院等醫療機構,甚至閱讀來自己的產科醫生的反饋意見。如今包括梅奧、霍普金斯以及德州大學醫學中心等在內,許多美國知名醫療機構,都已經在嘗試提供類似的遠端服務。
研究團隊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增加機器人的數量和移動範圍。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身後鏈接著一個電纜線供能,而這一點限制了它們的移動。
也許Verily這家美國科技公司的名字並不為大眾所熟悉,但提到它的母公司Alphabet,恐怕許多人都有所瞭解。一直以來,外界都傳言Verily正在研發一款,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監測血糖水準的智慧隱形眼鏡。雖然今年6月,有Verily員工正式表態稱,類似的研究還處於不成熟的早期探索階段,但這一官方消息足以引發人們的無限想像。
研究團隊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增加機器人的數量和移動範圍。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身後鏈接著一個電纜線供能,而這一點限制了它們的移動。
如果說前面提到的兩款可穿戴產品,都還處於探索性或實驗性階段,那麼荷蘭飛利浦公司的LifeLine則是已經上市、成功量產的案例。這是一款為獨居老人提供健康監測,和即時醫療救助測的智能感應設備。一旦老人跌倒,或在一段時間內出現持續的活動異常,LifeLine就會自動撥打醫療急救電話,聯繫老人的家人,並且自動報告目前地理位置等重要訊息。
機器人技術
研究團隊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增加機器人的數量和移動範圍。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身後鏈接著一個電纜線供能,而這一點限制了它們的移動。
說起醫療機器人,恐怕很多人對迪斯尼動畫電影中的「大白」還記憶猶新。也許,外貌上現實中的醫療機器人,還無法像電影中的大白那樣親和呆萌,但功能上卻絲毫不遜於它。
機器人技術
研究團隊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增加機器人的數量和移動範圍。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身後鏈接著一個電纜線供能,而這一點限制了它們的移動。
說起醫療機器人,就不得不談到「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該系統由美國科技公司Intuitive
Surgical,於20世紀90年代開始研發,2000年6月得到美國FDA批准,成為世界首個可用於腹腔鏡微創手術的自動控制機械系統。目前,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已經發展到第三代,可廣泛應用在普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婦科、頭頸外科,及小兒外科等領域。
達芬奇機器人的機械臂不僅可以完全模仿手術醫生的手腕動作,還可以濾除不必要的人手抖動,並提供遠大於人手的活動範圍。因此,與傳統手術比較,通過達芬奇機器人實施的微創手術損傷小、失血少,患者術後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目前,達芬奇在中國裝機量已達54台。
研究團隊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增加機器人的數量和移動範圍。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身後鏈接著一個電纜線供能,而這一點限制了它們的移動。
醫療機器人並不僅限於高大上的「達芬奇」,傳統醫療也有它們嶄露頭角。在新加坡,初創科技公司AiTreat研發出了一款單臂理療按摩機器人Emma。目前,人們壓力繁重,腰椎病、頸椎病、鼠標手等職業疾患發病率日漸攀升,理療師們的工作負荷也相應增高。
Emma的出現,有望為頸肩腰腿痛專科、中醫理療科,以及運動損傷專科,帶來新鮮力量。
研究團隊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增加機器人的數量和移動範圍。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身後鏈接著一個電纜線供能,而這一點限制了它們的移動。
還記得喜劇大師卓別林的名作《摩登時代》嗎?如今,民用機器人科技公司Desin推出了進食輔助機器人Obi,將影片中的某個經典片段變成了現實。當然,Obi主要面向殘障人士或中風後肢體活動不便的老年人,最新的科技也保證了它的智慧和安全。
結語
現代醫學技術與醫療服務,總是與高科技的發展息息相關。新興的科技手段不僅降低了醫療成本、優化了疾病管理流程、改善了治療預後、減少了醫療差錯,同時也提升了患者的體驗。
然而,新技術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潛在的風險與成本。物聯網與網路應用的普及,給患者隱私訊息的保護,提出了新的要求,帶來了新的安全挑戰。
在各大醫療儀器廠商與服務提供商之間,如何形成統一的數據交換協議,也是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我們希望,在科技不斷進步的同時,企業、政府與社會團體能共同攜手,為醫療服務的發展保駕護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