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madeforgoods 麥梵革
本文作者系Thomas Morisset, made for goods麥梵革CEO,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助理,原保樂力加(中國)項目部負責人。編譯系made for goods麥梵革聯合創始人楊思雨。
我們預測將消費品聯網將為行業及市場帶來五大轉變:線下通路數位化的購物體驗、近乎完美的分銷體系、前所未有良性消費者關係、假冒偽劣和浪費消失。2025年這一切會怎樣?最大障礙來源於改變者本身的決心,核對新趨勢的認知,因為技術已基本完備,成本已經相當可控。
表面上,一切未曾改變。然而,商品包裝的變革已經悄然開始:物聯網產品革命正在給每件產品加上一個獨一無二產品身份編碼。
上圖中所有產品有一個共同點:唯一的編碼,每件產品都有一個不同的ID。我們稱之為「物聯網化產品」或者「物聯網」消費品。
這些特殊的編碼通常是通過以下一種或幾種技術被賦在包裝上:
二維碼(QR-codes):通常以標籤或直接刻印在產品包裝上為主;
射頻辨識(RFID):通常以標籤形式附著在產品外部或內部
數位矩陣(Data Matrix):通常伴隨二維碼實現更高級的應用
近場通信(NFC):藏匿與產品內部,肉眼往往不可見
為什麼產品需要一個唯一編碼?因為通過這種方式,消費者就可以掃描驗證產品真偽、快速獲得積分、獲取更多產品內容等;專業人員則可據此獲得實時庫存數據、跟蹤分銷及物流記錄,並在有必要時對不合格或滯銷產品召回;品牌方還可獲得消費者行為大數據,主動監測造假區域,以及通過對全流程的監控來挖掘最大化的利潤空間。
在市場上,產品編碼方興未艾。知名品牌與行業專家表示,這僅是零售業變革之始:10年內,消費者的購物與消費方式,以及生產企業的經營銷售模式,必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預測1:完全網路化的線下購物體驗
根據著名大數據分析機構尼爾森2015年的研究:超過31%的消費者,希望在購買產品前能夠試用產品或看到更多產品資訊,超過64%的消費者則表明,線下購物通路能帶給他們無法比擬的樂趣購物體驗。
商業案例:迪卡儂(全球最大體育用品零售商之一)RFID技術。
也許你還沒有發現,迪卡儂在其全部商品的防盜標籤中添加了RFID射頻晶片技術。但迪卡儂想要實現的不僅僅是防盜這麼簡單:消費者使用手機掃描產品二維碼,可以模擬試穿,當需要結算提著購物籃來到收銀台時,收銀員無需一件件掃描產品,僅需幾秒產品價格清單便呈現在消費者眼前。但是,小小的顯示螢幕背後,除了效率便捷的客戶體驗之外,還有更多你不知道的事情正在發生。
專家觀點——Thomas Fremaux ( Embisphere公司CEO):
「RFID是自POS機系統與條形碼標準誕生以來,零售業最重要的創新。許多零售商,例如迪卡儂,通過RFID革命深度改善了營運:庫存、退貨、防盜、收銀,現在正逐步實現物流數位化管理,例如接待、揀貨、商品從倉庫到商店,或網上下單的客戶的物流配送。
RFID正成為零售業多通路戰略的必備要素。不過,更多的體驗性功能和未來延展性還有待開發,尤其是與消費者互動方面;但可喜可賀的是:互聯產品種類正急劇增加。例如,現在及未來消費者可以在貨架前直接與產品互動,獲取資訊、辨別真偽,獲得折扣及在社交媒體分享他的購物時刻。唯一的限制的恰恰是我們的想像力!」
預測2025:全線聯通的購物方式。只能設備端行動支付已無處不在(如:支付寶、微信、Apple pay),智慧設備連通(二維碼、藍牙、NFC)和互聯商店(beacons)也已越來越普及普及。商家可以通過網路及智慧設備,即時連接商品的潛在購買者,並進行資訊展示和產品推廣。
潛在購買者則可以通過設備感應直接支付,而不用去收銀台排隊付款,同時,全世界的產品都將被聯通到雲端數據庫,消費者可以共享所有的產品積分及優惠折扣,樂趣無處不在!
預測2:完美的分銷通路管理
消費市場龐大而複雜,人際關係網路紛繁交錯。分銷網路在產品品牌的傳播和銷售中舉足輕重。而這支深入到市場每個角落的強大觸手,正在不斷被看不見的灰色地帶吞噬,企業依賴分銷網路將產品銷往各地市場,卻對分銷網路中的參與者資訊一無所知。
許多分銷商正式利用這種不透明性,非法經營獲取暴利,惡意削價、竄貨、摻假等問題層出不窮,一方面加劇了通路間的惡性競爭,企業無法保證通路的穩定性而造成銷量下滑;另一方面,價格戰導致企業利潤縮水,在此效應下,企業的研發能力和營運能力日益衰退,對經營造成巨大壓力。
商業案例:伊利-全流程分銷追蹤系統
自2011年,中國奶製品龍頭企業伊利引入產品追蹤系統:所有產品都有唯一編碼,通過在產品流通節點即時掃描,可以跟蹤精確到每一批次每一個產品(從生產商到各級代理商再到零售商),旨在防止代理商與零售商濫用合約條款,惡意削價過度打折,向非折扣通路或轉賣折扣產品等(通常這類行為被稱為竄貨)。
據伊利方面評估,這項措施已將竄貨亂加事件,顯著地減少至每月不足100起,而且其中75%能夠獲得有效地解決(相比過去數不清的未解決案例)。綜合計算後,引入該系統一年以來已為企業節約數百萬美元。
專家觀點——JulienBourdiniere(CapGemini咨詢亞洲CEO):
「如今,中國市場配貨調度仍然是對企業的巨大挑戰:快速消費品尤其依賴數以百計的經銷商,根據供貨通路、季節、地理位置,各級經銷商激勵政策極為複雜。經銷商擅長謊報銷售數據騙取政策優惠,獨特的產品追蹤成為提供精確產品供貨圖、提高交易消費比的關鍵解決方案。
儘管現今大多數零售業創新各自為戰且不成體系,產品辨識與跟蹤系統的標準化指日可待,以之高度整合零售商與消費者行為。
換言之,產品公司將實時掌握每筆交易:誰在何地的哪家門店以什麼價格購買的,並且能夠即時與合作零售商策劃特約經銷店的推廣活動。這正是行業領導者正在做的,利用二維碼技術和價格補貼吸引消費者使用,取得了驚人的效果。
預測2025:完美行銷意味著品牌在銷售通路建設,制訂激勵性銷售政策中更加游刃有餘,同時在其中每投入的一分錢,都可以利益最大化。這對於終端消費者通常是無關緊要的,但是對於零售業的分銷體系卻是革命性的。
例如,他們想要在某一個零售端的新增長點上,快速獲得市場佔有率,就需要通過支付代理商每件產品10%的返利,或給予產品推出首季度新顧客優惠,以刺激總體出貨量的增長,亦或者品牌想要著重吸引新客戶,如果經銷商或零售商可以成功吸引新客戶加入會員活動,則可從每位新客戶的訂單中獲得15%的回扣。
所有方案組合現在都成為了可能!正如航空公司已經實現針對每個座位優化的收益管理,日常交易會將折扣規劃到單位渠道,甚至單位產品。
預測3:無處不在的消費者互動
自21世紀伊始,體驗式行銷便佔據了實體消費品營銷策略的主流地位。根據全球大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2015年的研究報告,超過34%的消費者希望在購物前,可以試用所購產品,並能瀏覽更多的產品資訊,超過61%的消費者認為線下購物的方式,能帶給他們前所未有的愉悅體驗。
網路技術的衍生與發展,並不是想完全取代現實世界的地位,結合線下場景並利用網路技術帶給消費者更好的購物體驗以及售後服務,從而達到消費者對品牌忠誠度,及消費金額的全面提升才是正確的網路技術對消費品市場的發展方向。
商業案例:無處不在的趣味積分活動
積分活動作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忠誠度養成手段,是每個消費品品牌都不可忽視的行銷手段。數據顯示,平均每個美國家庭每年積極參與的積分活動高達9個以上,結合網路的發展,積分活動歷久彌新,創造出更多便捷好玩的客戶體驗:消費者只需將綁定手機靠近收銀台,系統便可利用NFC技術快速辨識身份,並處理消費者的支付和積分請求。
專家觀點——Pierre
Delfosse(保樂力加(中國)智慧型消費總監):
「與消費者直接連接的戰略,對企業來說是一場必勝的戰役,尤其是在日益激烈、愈發複雜的市場競爭下。對那些不直接向消費者售賣產品的企業來說,現在他們可以收購網路企業藉以提供數位化市場、積分服務和重要推廣資訊。
數位化藍圖正日益完善,易用且功能強大。可以預見幾年後,現實世界中消費者與產品的每次交互,都可以拓展到虛擬現實世界(VR)。
預測2025——積分活動或將一鍵融合在如微信、淘寶這樣的一體化平台,消費者可以支付、掃描資訊,並自動加入積分活動大平台。將促銷活動完全整合在購物和消費的過程中,人們將習以為常。消費者無需額外操作,用戶粘性的提高意味著郵箱裡越來越少的廣告郵件,取而代之的是每次產品交互中的精準服務投放。
預測4:終結恐懼
現狀-市場消費者嚴重不信任商家:當考慮購買產品時,他們擔心產品品質問題,害怕買到山寨貨或假冒偽劣產品。儘管中國市場假貨問題嚴重,但實際上,人們對假貨的恐懼程度,已經遠遠大於假貨實際帶來的市場危害。
專家觀點——StephaneMonsallier(System in Motion(上海)公司CEO):
「20年前,在中國,我們開始看到產品上標有ID的貼紙,消費者可以撥打熱線電話查詢。如今,這項舉措變得相當低效,山寨廠商可以用同一ID複製出無數假貨。僅僅依靠消費者電話查詢,此機制不足以迅速檢測並將重復ID列入黑名單。
因此,消費者不再信任此方案,越來越少的人查詢,反過來導致方案更加不靠譜,形成了惡性循環。而如今利用物聯網技術,依靠產品唯一編碼在產品分銷過程中分別對應經銷商、零售商和內部員工實行不同目的的多重掃描。
這不僅實現了分銷通路透明化,還通常在產品送達真正目的地之前,被複製的貨仿冒的ID已迅速被系統辨識,這就創造了消費者信任度提高的良性循環,逐步提高的掃描率,將帶來更高的參與度。
預測2025—唯一ID將在分銷體系、推廣、活動、交易中廣泛使用,而識別仿冒ID將越來越便捷且快速,最終假冒偽劣將無處遁形。進一步講,檢查產品編碼有效性將整合在每一環節,其間仿冒品ID將被標識,這樣,消費者無需主動檢查產品—這將是買賣過程的一部分。假冒偽劣不徹底消失,未來的某個時刻,消費者將不用再擔心產品質量問題。
預測5:告別浪費
人類至今還未達到生產管理銷售完全數據化,這就造成在產品的流通體系中,存在資訊缺失,管理不善,最終導致大量的浪費增加企業營運成本的同時,威脅著地球上有限的資源。例如:一盒鮮牛奶的保質期非常有限,通常情況下,每天會有許多零售店都會將大量過期,或臨近過期鮮奶退回工廠並統一銷毀。工廠因此承受著巨大的基於浪費的成本,而這些成本最終會由消費者承擔。如何利用數位化技術最大化,降低浪費帶來的成本增加,和資源短缺問題,對於這個時代意義非凡。
商業案例
波蘭百貨零售龍頭企業Biedronka,在自己的鮮貨類產品中應用GS1 2D條碼。這個特殊條碼包含保質期,意味著銷售終端可以實時跟蹤出貨情況——並推算剩餘庫存保質期。此方案實現了更好的新鮮庫存管理、浮動訂價和消費者更優質的服務和購物體驗。
專家觀點—John
Keogh(Shantalla公司總裁兼首席顧問):
「配貨、經營、消費環節浪費的食物佔全球食品供應鏈比例達到了驚人的15%,這就是為什麼標準化供應鏈,尤其是水果和其他鮮貨上的GS1條碼,價值不可估量。不管運用何種技術,使用如GS1標準的通用語言,實現了供應鏈上產品跟蹤與互聯的無縫對接——保證了食品供應鏈重要的透明度,這將有利於培養消費者信任度。
這一領域前景廣闊:例如,可以想像數年後許多百貨店,對易變質產品採用浮動訂價,以減少浪費,除此之外,每家水果蔬菜商店包括餐廳、住宅配備榨汁機製作營養飲料,最後把水果和食物殘渣用作肥料。」
預測2025:告別零售環節食物浪費。
通過物聯網科技,徹底更新並優化食物的生產供應到銷售過程,可以有效降低經濟損失的同時節約地球資源。想像所有新鮮產品被高度追溯,在配貨過程中掃描以管控新鮮度、質量和價值。
商家可以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安排生產和採摘,從源頭避免浪費;在產品銷售過程中,基於產品保質期,實現動態定價,通過各種有效的刺激方式,促使終端更多的消費即將過起的產品,來達到明顯減少終端浪費。
同時,消費者除了新鮮度、尺寸、品質之外,還可以獲得更多他們關心的問題(農藥使用情況、運輸過程的燃油消耗、自然成熟而非運輸過程中的成熟時間等等)。一方面市場需要更安全的食品,另一方面,可追蹤性將會加速供給轉變,終極浪費。
結語
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的物聯網產品在市場上出現。隨著社會快速數字化,未來的趨勢是更多的物聯網產品,更多可查產品特徵以及更深入的整合。
我們預測聯網產品將帶來五大轉變:商場數位化購物、完美行銷、最優化的消費者關係、仿冒品和浪費的急劇減少。2025年這一切會怎樣?最大障礙來源於陳舊的思維和抗拒改變的思維,因為技術已基本完備。
如果參考數位化步伐,這一切將會更早到來,為其他市場提供指引,那麼作為消費品行業的你,是否願意成為先行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