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phone 三面怪人
按:本文作者知乎「洋芋兒」,知乎專欄「筆戈科技」。
今年4月,李安在NAB年會上首次發佈了新片《半場無戰事》的11分鐘片段,前段時間我們也得以見到這部電影的首支預告片(《半場無戰事》中文預告片),之後所有的討論都是圍繞這三個數字——3D、4K、120fps展開的。
3D大家都比較瞭解,4K解析度的播放設備也逐漸開始應用,iPhone 6s已經能拍攝4K視頻,最後這個120fps才是李安這次冒險的重頭戲,他這是把電影拍攝的幀率一下子提高了四倍,如果這部電影最終呈現的效果令人滿意,李安帶來的技術革新意義堪比當年的《阿凡達》在3D電影上的技術革新。
120幀/秒,或許將和VR一樣成為電影的下一個關鍵詞。從24到120,電影拍攝幀率是怎麼一步步進化的?
其實早期的電影拍攝並沒有一個標準,因為那時候採用的是手搖式攝影裝置,拍攝的時候難免會有拍攝速度不統一,而且幀率相差非常大,比如說愛迪生的電影是以40幀/秒拍攝的,而盧米埃爾兄弟的電影則是以16幀/秒拍攝的。
後來發展到有聲電影,引入了同期錄音技術,可將聲畫同時錄制到膠片上,24幀/秒能保持最高的聲音清晰度,如果再低的話,音軌上就會有太多的表面雜音,於是24幀/秒就成為了電影拍攝幀率的標準。
超過24幀/秒拍攝的電影就叫「超高幀」電影,有很多電影嘗試以超高幀拍攝:
1950年誕生了「全景電影」(也叫西尼拉瑪),這種電影使用3台攝影機分別拍攝3條方形素材,然後由3台放映機無縫拼接,投影到銀幕上,以產生3倍寬高比的影像,這種電影是以26幀/秒拍攝的,主要是拍攝風光電影,後來由於放映設備昂貴逐漸被市場淘汰。
(第一部「西尼拉瑪」電影《這就是西尼拉瑪》,可以看到螢幕是環形的)
1956年的《環遊世界80天》是以30幀/秒拍攝的。
在1992年的塞爾維亞世界博覽會上,第一部使用IMAX HD技術拍攝的電影《Momentum》是以48幀/秒拍攝的。
1999年誕生了Maxivision 48技術,是結合了48幀/秒和35mm膠片的底片格式,可以以48幀/秒的速度放映影片,受到了業內人士的推廣,但是大多數影院依然採用24幀/秒的放映設備,所以Maxivision仍沒有得到廣泛的投入使用。
道格拉斯·特魯姆布(《2001太空漫步》、《星球大戰》、《銀翼殺手》的特效導演)旗下的Showscan視效工作室,在著力推廣高幀率(60幀/秒)結合70mm拍攝技術(能科學上網的可以看一下這個影片介紹 Showscan
Digital from Douglas Trumbull),但是到目前為止,Showscan也依然是紙上談兵,除了幾部試驗性的短片,他們還沒有嘗試長片拍攝。
道格拉斯之所以推崇高幀率拍攝,是因為:
「理論上,這樣的極致幀率會使動態畫面更流暢,解決攝影機擺動過程中產生的頻閃或晃動問題,帶來更舒適的3D和無可比擬的敏銳與真實感。但這仍然只是理論,因為還從沒有人看過用這種技術拍攝的電影。即便這些都被完美地實現了,這個世界上也幾乎沒有地方能讓觀眾欣賞到它。」
2011年,卡梅隆宣佈他的《阿凡達2》將和Showscan合作,採用他們的60幀/秒技術拍攝。
2012年,彼得·傑克遜的《霍比特人:意外之旅》先行一步,採用了48幀/秒的速度拍攝,後繼兩部霍比特人也是以48幀/秒拍攝。當時業內毀譽參半,批評者認為畫面太過清晰反而像遊戲或油畫的質感,缺乏了傳統電影的模糊和頻閃效果,也就失去了電影的美感(並非所有影院都能以48fps放映,所以放映的時候有24fps和48fps兩個版本,如果你覺得沒有這種體驗,很可能是因為當時的影院沒有使用48fps規格放映)。
對此,彼得大帝回應說,「(你們這群沒見識的凡人)等你們習慣了就好了」。
(哈比人的畫面被批評太像油畫質感)
李安所採用的影像格式被索尼官方稱為“Immersive Digital”(還未有官方的名稱,網友譯版是“沉浸數字式”),是第一次將3D、4K、120幀/秒這幾種規格結合到一起。
120幀/秒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觀影習慣,比如說3D技術剛開始推廣的時候,也有諸如畫面太暗、會暈的抱怨,李安要解決的問題比彼得·傑克遜還要大,48幀/秒已經給人一種不適應感,120幀/秒帶來的觀影感受肯定是顛覆性的。
但是李安並不是受彼得·傑克遜的啓發,而是受了卡梅隆的啓發,他在拍《少年派》的時候在3D技術上就參考過卡梅隆等人的意見,所有人都告訴他,用24幀/秒拍3D會加大本來就有的頻閃(就是看3D的時候會覺得暈的原因),但是當時沒有更好的技術解決辦法,只能妥協。
後來卡梅隆宣佈使用高幀率拍攝《阿凡達2》,給了李安啓發,但是他還是覺得不夠,於是就想到用4K技術,來解決清晰率的問題,最終選擇120幀/秒,其實是為了省錢——120幀/秒正好同時是24幀/秒(電影通用)和30幀/秒(電視通用)的整倍數,就可以用同一種格式製作電視和電影。而李安認為《半場無戰事》是一個最好的機會,因為——
「這部電影的重點就是「感受」,不僅僅是講述故事,而是想辦法讓觀眾體驗,給他們一種全新的經歷。」
李安接受3D技術的初衷,並不是為了炫技,他和很多使用3D技術的導演,和製作公司的意見,可以說是完全相反的,就連我們普通觀眾也認為像《阿凡達》、漫威的大場面動作電影才應該用3D,而《建國大業》那種敘事性電影用3D簡直是莫名其妙,而李安反而認為:
「2D和3D最大的區別在於面部拍攝,而不是在於動作或大場面,我覺得2D更適合動作片,而3D更適合拍劇情片,因為3D可以營造更親密的感受。」
所以他對於伊拉克戰場和中場表演兩種不同的主要場景運用了不同的技術處理,戰場場景會盡可能地呈現「真實」鏡頭,也就是用120幀/秒拍攝,預告片裡可以看到,在演員跑動的過程中,鏡頭幾乎沒有一點搖晃的感覺。
(原諒我的渣截圖水準)
而中場表演場景是在體育館內,有大量的舞台燈光照明,為了避免大家都擔心的背景過於虛化的效果,只有部分鏡頭(比如無光照的觀眾席)使用了120幀/秒拍攝。從預告片中可以看到,對於男主角比利的臉部特寫鏡頭非常多,著重刻畫他的表情和情緒,因為背景虛化本來就很適合大頭特寫,而中場表演的鏡頭則大多是全景。
(目前為止爆出的唯一劇照,還看不太出4K、120幀/秒的門道)
在看了11分鐘的片段之後,(前文提到的Showscan)道格拉斯說:
「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看起來他(李安)會給我們帶來一次全所未有的觀影體驗,我簡直激動地顫抖了。」
卡梅隆看過之後更是覺得3D、4K、120幀/秒將成為行業內的最高規格標準,有觀眾評論「這段11分鐘的電影讓我覺得鏡頭、幕布消失了,我看到了最真實的畫面。」
其實120幀/秒更大的問題是放映,就連李安自己在拍攝過程中,都沒法看到最終效果,因為技術負擔太大了,他在片場拍攝的時候,只能用3D、2K、60幀/秒的格式播放。
之前在LA的11分鐘試映,是採用了科視的雙4K雷射投影機和贏康公司的7sense Delta Infinity III伺服器,配備杜比3D眼鏡,而且當時他們面向的是NAB的行業內技術人員,沒有人比他們更懂行,所以獲得的大多是驚嘆和讚譽。
但是如果想面向普通大眾,李安就要有準備面對整個電影行業的顛覆性改變。普通的影院現在還沒有設備可以同時滿足3D、4K、120fps的播放規格,普通觀眾的反應和接受程度也無法預料,至今為止索尼還沒有宣佈這部電影將如何大範圍上映,為了陪李安冒險,索尼在盡可能地尋找方式,甚至考慮了先期放映,但是最終為了大範圍上映,很有可能他們只能把標準起碼降低到60幀/秒以及用2K代替4K。
李安和卡梅隆、道格拉斯等人一樣,都站在了先驅者的行列,希望能通過這種革命,讓電影院看電影重新變成一種朝聖般的體驗,一種在電腦手機上無法比擬的體驗,如果可以讓人們重新走入電影院,那麼即使是要讓全世界所有的電影院,都更換新的放映設備也是值得的。
「改變人們的習慣和顛覆一種文化是非常難的,我的好奇心的確是有點旺盛,但是我已經不年輕了,我不願再等。」
當他拍《斷背山》的時候,很多人勸他的演員,拍這部戲就是葬送自己的演員生涯,結果他的四位演員獲得了三個奧斯卡演技提名,當他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時候,所有人都說這部小說太難銀幕化了,這是自討苦吃,然後他拿到了第二座小金人。
現在,幾乎沒有人對李安說「不可能」三個字。
對於《半場無戰事》,想借用一部電影的名字《好戲還在後面》:「Vous n'avez encore rien vu(你們見到的還不算什麼)」,我們拭目以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