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 佳輝
據《福布斯》雜誌網路版報導,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將肆虐南美的茲卡病毒(英語:Zika virus, ZIKV,又譯寨卡病毒)定義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未來的一年中,該病毒可能會在美洲大陸感染超過400萬人。
在此前抗擊伊波拉病毒,登革熱和季節性流感的行動中,大數據分析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茲卡病毒來襲後,此前積累的經驗必定會對我們有所幫助。不過專家稱,雖然大規模的即時資料集建模已經成了醫療和緊急回應部門的法寶,但與其搭配的支援平臺建設依然有些滯後。
大數據的研究大大加快了新型流感疫苗的研發。通過對全世界各國匯總來的成千上萬個測試數據的研究,新型疫苗中的化合物,甚至可以精確的殺滅支撐病毒增殖的特殊蛋白質。此外,流行病學家還在利用大數據追蹤疫情的傳播。
2008年,谷歌推出了流感趨勢項目,該專案就利用搜尋引擎資料,來預測流感趨勢。美國疾控中心的資料顯示,該項目準確性相當高。不過若它依靠的資料來源較為單一,其準確性就會受影響。此外,有時人們會受到輿論報導影響而過於擔憂,但這種擔憂與流感並沒有關係,因而此類資料也會影響其預測的準確性。
醫療產業諮詢顧問傑米·鮑爾斯(Jamie
Powers)表示:「在此類分析預測中,我們需要多個不同的資料來源,所以在疾病大爆發前,我們就要隨時保持與疫苗製造商,疾控中心和其他國家公共衛生機構的聯繫。」
想要精確預測茲卡病毒的走向,就需要從臨床試驗,監測活動和供應商網路拿到豐富的資料。不過,2014年抗擊伊波拉病毒的經驗告訴我們,各國在病毒爆發的分析預測方面能力還有限,發展中國家更是嚴重滯後。
自發現以來,茲卡病毒迅速在美洲大陸蔓延,引起了各國政府和人民的重視。針對該病毒的公共衛生監測系統已經上馬,但對資料的分析和回饋過程卻有些拖後腿。此外,疫苗製造商無法及時獲取來自各方的資料,也拖慢了疫苗的研發速度。鮑爾斯認為建立一個資料分析平臺是眼下最為緊迫的任務。
事實上,醫療行業在大數據上遇到的困難與其他行業類似。那就是可用的資料量過於龐大,想要去偽存真不容易。此外,如何將準確的資料交到能完美利用它的人手上也是個巨大的挑戰。
其實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我們已經能準確的對龐大的資料進行分析和提取,但在資料轉交的過程中卻無法發揮平臺和系統的優勢,總是慢一拍。希望不久的將來業界能及時補上平臺建設這塊缺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