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沒有蘋果的 MWC ,重要性愈來愈低。
雖然說媒體一直都看淡 MWC,但想去看的人仍然不少。雖然官方目前未公佈今年的具體統計,但最少在去年,MWC 就創了入場人數和參展商數字的新紀錄,完全見不到業界對 MWC 的熱情有下降的感覺。
門外的人想進來
從媒體上看呢?回想起記者三年前前往西班牙參加 MWC 之時,曾經這樣說:
MWC 2013 有多平淡無奇,只要看看諾坎普球場有多少科技記者就了然了。
那今年又如何?今年的 MWC 碰上巴賽隆納地鐵工人罷工,本來很方便的市內交通,突然變得十分不便;而大量外地人流聚集,也使本來治安不太好的巴賽隆納,治安更差:幾天之內我們就見到有餐館抓到小偷,有團友的 iPhone 被偷,ifanr的編輯王飛也被偷了個 Samsung Gear VR(幸好是三星送的)。
但狀況如此不理想,MWC 展館附近的酒店仍然爆滿,我們還被逼暫住在距離展館 60 公里外的小鎮;而且,感覺上主辦單位對媒體審核愈來愈嚴格,動輒不批媒體證,申請再覆核的記者(包括我)就塞滿一個小房間(下圖),排在我前面有著名海外媒體 Stuff.tv,後面還有一名媒體因為多番被拒,忍不住拍桌大罵而驚動保全人員出手。
即使如此,在媒體中心的人流仍然如鯽,在三星發佈會想拍個照片也不容易,在華為展館裡幾乎要用搶的才能找到台 Matebook 來拍影片上手。
門內的人想出去
雖然如此,本年的 MWC 可能是最不像「全球行動大會」的一次 MWC。
媒體的熱情可能也在於今年仍然有不少全新手機推出:即使 HTC One M10 和華為 P9 最終缺席,但三星 Galaxy S7 和 LG G5 兩大機皇如約而至,而價格屠夫小米也在中國和西班牙同步推出小米 5。
不過,只要你在現場,總是有點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以為自己回到一個半月之前的 CES:三星 Galaxy S7 發佈,最搶鏡的是 Gear VR眼鏡;而 LG G5 發佈後,焦點的也是它那個可以外接各種多功能模組的「下巴」。以往廠商經常在賣弄的「不服跑個分」、處理器頻率、螢幕大小、螢幕解析度、電池容量等等等等,已經退出大眾關注範圍之外。
而更有趣的情況,是這個屬於行動行業的大會,卻有愈來愈多廠商不展出行動產品,反而展出與行動沒太大關係的科技。舉例說:HTC 沒有選擇在 MWC 推出最新一代 HTC One M10,反而選擇宣佈行動性更低、但沉浸效果更驚人的 HTC Vive 消費版(上圖)的銷售詳情,讓這個「全球行動大會」,變成了另一次 CES。
手機周邊大會
基本上,今年的 MWC 與其說是「全球行動通訊大會」,不如說是「全球手機周邊大會」。
除了先前提到的手機變 VR 眼鏡、也有依附手機的智慧耳機(上圖)和 AR 智慧眼鏡等等,都是一些以手機作為「數位中樞」的產品。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 (GSMA) 的總幹事 Mats Granryd,就指智慧手機的未來,將會是個人獲取銀行、政府和交通服務的門戶,乃至充當他們獲取這些服務的通行證。
但是,也有媒體指今年的 MWC 是對手機重要性的一個重要警告,他認為未來我們對智慧手機的依賴將愈來愈低,科技的發展長遠會讓我們擺脫手機。事實上就以諾基亞為例,他們在「放棄」手機後所開發 AirScale 技術,就把各種產品都透過 5G 信號連起互動,當中未必就需要手機。
手機是看門人
無疑,智慧手機市場飽和是個不爭的事實,但並不代表智慧手機時代就此完結。
智慧手機飽和,代表的是智慧手機已高度普及化,代表乎每個現代人也最少有一台手機,也代表了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手機,更代表了我們進入數字世界的第一步,已不是電腦、不是流覽器,而是智慧手機。
也許新技術會讓智慧手機的重要性下降,但任何一間公司想快速推廣新一代產品,就必須借力智慧手機。只要看看三星的一系列新款智慧設備也要在 iPhone 上佈局,就知道智慧手機仍然牢牢握著了新一代智慧產品市場的入場券。
沒有智慧手機,VR 可能更難普及化、可穿戴設備也要等猴年馬月才能成熟。
錢鐘書說: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拼命想沖進來,城內的人拼命想沖出去。而現在智慧手機也是一樣:在手機市場沒啥事站佔率的,就拼命鑽入來爭個數字世界的入口;在手機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就拼命想沖出去,在已無甚發展空間的手機市場之外,層找的新機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