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3日 星期三

‧ 展望 2016:5 大 IT 變革,智慧穿戴和物聯網要加把勁了

 來源:釘科技

2015年初,權威諮詢公司Gartner發佈十大IT趨勢預測,提到這些策略性科技趨勢,可能會在未來3年對企業產生重大影響。隨著2016新年的來臨,IFS就預測的幾個重大趨勢進行了仔細研究,讓我們回顧這些預測內容是否都已成現實,同時也一起來看看2016年乃至未來的行業發展,將會何去何從。

變革1-混合雲才是未來
展望2016:5大IT变革,智能穿戴和物联网要加把劲

從決定辦公室放置咖啡機位置的群體決策工具,到Office365exchange軟體和企業CRM系統,雲服務在不同環境中,正以不同形式被廣泛應用。然而,採用完整雲服務的機構卻很少

通常只有那些小型或者新設立的公司或機構,才會使用完整雲服務,因為他們沒有設備或者缺乏購買設備的資金。而多數仍會採用混合雲模型,因為這些公司已經配備了主要的商用設備,而且該架構也可供未來持續使用。

由於雲服務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許多機構預測混合雲,將在生態系統中佔據更為重要的組成部分。Gartner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他們認為混合企業資源管理(ERP)環境,將在五年內成為常態,未來協力廠商解決方案和內部雲架構混合則會成為主要趨勢。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私人生活和工作中開始採用雲服務。大型雲環境也變得更加可信,亞馬遜、微軟和IBM也都建立了匹配大型企業需求的成熟服務。這也引發了翻天覆地的變革。隨著時間的推進,預置型解決方案需要重置或更新。

此時,企業需要考慮是繼續投資自身設備及相匹配的能力支持,還是購買基於雲的一套解決方案。企業中通常不同的人會使用不同的解決方案,而雲將是提供核心業務服務更有效的方式。

在全面推行之前,混合架構有利於企業在預算允許,以及有限的範圍內嘗試各種解決方案。這可以使最終結果更有效,同時減少系統漏洞帶來的影響,因為這些漏洞往往只會在實際運作環境中被發現。

如果計畫更新現有系統,需要首先維持企業中員工正在使用的雲服務,瞭解他們目前所使用的工具和從事的業務,從而能夠預先進行處理。例如,如果他們經常使用Dropbox,就將它變為正式的服務工具,之後你就可以更有效地管理這一工具。其次,當你還在考慮是否要更新、改革、替換現有系統,或者使用雲服務時,一定要全面考量每項服務的成本收益。

最後,盡可能使用大型公共雲服務,因為它們在世界各地都有資料中心,還有最好的通訊骨幹作為支援。

變革2-行動是新常態
雲端運算解決方案為行動工作人員創造了一個新常態,商用智慧手機正成為業務實施和交付的核心部分。據預測顯示,行動技術將成為整個商務環境中的主導因素。隨著企業動性的不斷增加,我們正越來越多地使用行動解決方案保持資訊更新,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每天的工作,大部分還是在辦公桌旁完成。

事實上,行動技術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你口袋裡的設備。科技不斷發展,笨重的筆記型電腦已被功能強大,且具備行動功能的平板所替代。這對企業意味著在選擇軟體時,靈活才是最關鍵的因素。軟體應支援不同的設備類型,當你在考慮三大用戶群(臨時用戶、專業用戶和普通用戶)的不同需求時,這一點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不同類型的使用者對設備和平臺的需求是不一樣的。

臨時使用者會選擇對他們來說最有效的設備; 行動辦公人員等專業用戶通常更傾向於選擇符合他們需求的特定設備,同時他們也和臨時使用者一樣,需要通過設備完成一些諸如查收郵件之類的簡單工作;普通辦公用戶有自己的辦公室,行動需求主要與在不同地點如家中或者酒店辦公等相關。

IFS建議企業在設定有關行動技術應用的相關規定時,首先決定是否需要嘗試控制員工使用的設備和應用程式還是讓員工自行選擇。因為並非所有人都會同意這些規定(尤其當它觸犯到員工的自由權利時),他們可能會因此選擇自己的設備。其次,當企業決定不去控制員工選擇的設備時,就不應該限制平臺,服務應支援三大主要行動作業系統。

變革3-迴響平平的可穿戴設備
展望2016:5大IT变革,智能穿戴和物联网要加把劲

由行動技術帶來的另一個潮流,是可穿戴設備。2015年該領域的進展尚不如人意,沒有像很多人期待的那樣實現迅速發展。歌眼鏡無疑是消費市場上最引人注目的可穿戴設備之一,但雖然形式新穎,卻並未在2015年形成規模。但仍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正進軍可穿戴設備領域。比如,我們看到了蘋果手錶的推出和FitBit公司的上市,兩者銷量都一路攀升。對於企業來說,可穿戴技術目前仍處於權衡階段,畢竟在這個相對年輕的領域,企業仍需要探索全新的工作方式並制定可穿戴設備的相關規定。

面對可穿戴設備,IFS建議企業關注並留意市場上有趣的創新項目,暫時不要急於投資,因為可能還有更多創新即將湧現。另外,不要認為可穿戴設備會替代原有的解決方案,企業需要仔細考慮可穿戴技術的真正價值和作用。

變革4-物聯網將更依賴軟體和平臺而不是硬體和設備
物聯網衍生出各種各樣新奇的點子,從可以告訴你什麼時候需要購買更多牛奶的智慧冰箱到可以隨時控制家裡供暖的智慧家居。儘管物聯網尚未成為主流,但其發展仍令人矚目。

工業領域引入物聯網應用的例子不斷湧現,但這並未普及,因為它還在緩慢發展。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這些物聯網應用,常用來應對一些特殊的挑戰,標準化程度有限。此外,物聯網的優點和技術還不為大眾普遍理解,這項技術也尚未獲得普遍的應用認可,有遠見的企業需要判斷怎樣發揮其最大價值。之後從實際角度出發,企業需要研究並根據要求安裝不同的部件,讓物聯網技術發揮作用,並探索如何讓業務與物聯網優勢相結合,降低成本或促進業務增長。

在討論是否要全面推行物聯網技術時,IFS認為首先應明確目前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投資是否會有回報?其次在投資之前仔細思考最終目標,因為投資物聯網不會提高營收,但基於物聯網的解決方法能説明,優化現有流程或創建新的業務模型。

變革5-軟體即服務的投資會持續增長
軟體即服務(SaaS)正越來越為人們所熟悉,許多人預測企業很快會採用這種服務。普華永道(PwC)預測2016年將會有780億美金投資到SaaS。當購買SaaS解決方案時會有一系列的選擇。開始最便宜最簡單的方式是購買一個現成的解決方案,讓別人管理控制。

這個做法在有些情況下也許很有用,但在其他一些情況下,這種控制會對企業造成損害。比如,當你的團隊正在做一個大專案,但SaaS卻需要更新,這顯然會對公司發展帶來很大的困擾。在有些情況下,您需要對SaaS解決方案掌握更多的控制權,針對公司需求提出特殊的要求和時間更新計畫。

當然,這是相對於混合雲架構的增長來說的,因為SaaS通常要依賴於協力廠商架構。將軟體平臺部署到雲中會更快、更安全、更節省成本,但首先要看它是否適合公司。SaaS並不適用於所有的企業,因為每個企業都有不同需求。

比如,初創企業不希望或沒有能力設立自己的IT團隊,SaaS模型就能很好地滿足其需求。而在公司已經有多重防火牆和限制的情況下,沒有SaaS的私有雲架構則更為合適。所以這主要取決於應用環境,以此判斷這是否是一個能夠説明業務增長的好模式。

總體來說,SaaS主要有兩種形式:多重租賃架構和單租戶。在多重租賃架構下,企業下屬的大量不同機構共用相同的資料庫或伺服器。如果SaaS應用的使用率低,這有助於節省成本(許多機構可以共用相同的資源),但是其最大的局限在於控制能力。因為多機構共用同樣的應用,沒有人可以控制變化的發生。另一個主要的替代方案是單租戶模式,它能加強控制力度,允許企業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進行選擇,限制更少而且安全性更高。

毋庸置疑,IT領域正在發生一系列重大變革,未來幾年也是該產業激動人心的時刻。下一個令人期待的創新是什麼?它如何從預測變為現實?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