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指紋掃描器的工作原理都是相似的——手指壓在掃描器玻璃表面,光線穿過玻璃掃描手指,產生組成指紋的脊紋和波谷的圖像。這些傳統的指紋掃描通常來說還是有效的,但是,它終歸不能辨識那些被歲月磨平脊紋和波谷的指紋,以及矽膠做成的皮膚模型。
因此,巴黎郎之萬研究所的科學家就發明了一種更可靠的掃描器,它可以深入識別皮膚表面下的皮層。
這個掃描器由博士後研究生Egidijus Auksorius和Prof. Claude Boccara創造出來,利用了新型的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技術(OCT)。該技術目前已嘗試應用於眼科、牙科和皮膚科臨床診斷的醫學成像,以及對干涉圖樣的分析。所謂干擾圖樣是指,在掃描人體組織過程中,參照光束和生物組織光束發生重合。
而這個利用OCT技術的掃描器可以生成皮膚表面以下0.5毫米的“内部指纹”圖像。這些內部指紋與表面的一致,而且不會受到損害。
據悉,這台掃描器最昂貴的組件要數價值4萬美元的紅外攝影機。
不過總的來說,這台掃描器的研發還在改善,科學家們希望能研製出一台成本低於1萬美元的最終成品。因此,這個產品短期內不會面向消費者市場,而是配置給安全需求較高的場所使用。
另據悉,為了彌補這個遺憾,加州大學的科學家正致力於研發一款基於超聲成像的3D指紋辨識機,來替代目前行動設備的電容式掃描器。
之前媒體報導,在今年3月舉行的MWC上,高通展出了一款運用超聲波指紋辨識技術的感測器“驍龍Sense ID”。這款感測器可以穿透藍寶石、玻璃、不銹鋼、塑膠等多種材質進行指紋識別。
也就是說,廠商可以將手機螢幕與感測器融為一體,使用者甚至不用接觸設備就能掃描指紋。而且,超聲波辨識最大的好處在於可以穿透表皮層搜集指紋的3D資訊,不法之徒要仿製指紋幾乎是不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