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 Market】
全球正興起一股國家競爭力提升與改造運動,率先揭竿的是傳統工業大國的的德國「工業 4.0」,繼之有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實際上,前一波還有一堆國家或城市,響應「智慧地球」的號召,推出如新加坡的「Smart
Nation」等;台灣目前由經濟部工業局正推動「生產力4.0」。似乎,一場國家競爭力的世界盃競賽,正在開打!
這場「世界盃國力競賽」最熱衷者,當屬對岸中國,網路隨便一搜,到處都是中國在探討「工業 4.0」。不管你對「中國」的觀感為何?你不應不去了解,台灣隔壁這個地方的人、事、物,特別是他們的思維與觀點!
【編者按】“工業4.0”是一個新興的概念,更合適的叫法應該是“工業升級”。在工業升級的巨大變革前,中國的製造業危中有機,該如何抓住機遇實現轉型?轉型中的變革機會又是什麼?創業者和投資人如何擺正自己的姿勢迎接機遇?本文由明勢資本投稿中國網媒雷鋒網,這篇深度文將對以上問題進行系統性的解答。
說“工業4.0”,其實是一個標題檔。我們更願意講述的是更廣泛意義上的“工業升級”。
在過去的一年半中,工業升級始終是明勢資本投資團隊默默關注和深耕的一個投資領域。與各個耀眼的“風口”相比,這個領域似乎很少受到創業者、創業媒體以及早期投資機構的關注與追捧。
但作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中國擁有著大國當中最高的製造業比例,製造業對於中國有著尤其特殊的意義與深遠影響。而當前中國製造業正處於,大範圍轉型的歷史進程中,這個階段所迸發出來的機遇與挑戰是前所未有的。
我們希望通過這兩篇系列文章,系統性的闡述明勢資本在工業升級領域的思考與投資策略。也與大家分享我們在這個領域累積的一些投資經驗。
目前中國的製造業現狀究竟如何?一方面,我們可能在很多地方都瞭解到中國嚴峻的經濟形勢、製造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但同時,我們也聽到越來越多的人在談論“工業4.0”、“中國製造2025”、“無人工廠”、“機器換人”的概念。這兩方面都是關於中國製造業現狀的重要事實,而隱藏在這兩個事實背後的統一邏輯,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中國製造業危中有機,目前中國的製造業迫切需要轉型,但轉型中存在著巨大的變革機會。而這也正是我們密切關注工業升級領域,投資機會的重要原因。
具體來講,目前中國製造業的問題與機會可以概括成以下三點:中國製造業內外部均面臨諸多挑戰、行業革命的機會來臨、中國公司有彎道超車的可能。
【上篇:為什麼說工業升級是個歷史性的投資機會?】
A)先說內外部環境
一個大的判斷是:在行業蓬勃發展、供不應求時,工廠往往會更關注產能的擴張和銷售通路的拓展;而在行情不佳、供大於求時,工廠往往會更關心企業內部效率的提升與成本控制。
目前中國的經濟正處於行業普遍產能過剩、製造業萎縮的”寒冬“時期。在這個時期,不少效率低下、產能落後的企業會被淘汰出局,無法挺過這個冬天;而生存下來的公司,則會更多地把提高自身生產效率,作為首要考慮的目標。
在企業提高自身生產效率的過程中,勞動力、資源與客戶需求,是考驗企業自我調整能力、推動工業升級的最重要的三個方面。
【圖:三大推動力:勞動力、資源、客戶需求】
勞動力:中國在2011-2012年間首次出現了勞動力總量的下降,並以此為轉折點,持續下降。更令人擔憂的是,由於中共國家政策的原因,這一趨勢很可能是不可逆轉、且逐漸加劇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口紅利的消失。與之相對應的是,藍領工人的平均工資在不斷上漲,而而隨著越來越多80後,90後的勞動者湧入勞動力市場,他們越來越不願意從事重複、單調、高危的工作。這些都會在很大程度上考驗企業對於勞動力的管理能力,而自動化成為了一個顯而易見的選擇。
【圖:勞動力人口增減】
資源:在勞動力逐年銳減的同時,企業還面臨著資源與環境帶來的更高要求。如何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達到更高的環境保護標準?這也要求企業對生產過程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優化。
客戶需求:另一個重大變化來源於客戶對於產品需求的變化。以往一個型號的產品可以生產5-10年,但現在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少見了,產品的需求走向多樣化、細分化。工廠的生產也逐漸從大批量、標準化,走向小批量、多品類。
如上所述,這三方面的變化,既是對現有生產過程的巨大挑戰,同時也推動著企業的自我升級與革新,逐步實現更高程度的自動化、更友好的生產過程以及更柔性的生產線。
B)再看整個行業的進化過程。
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公認的有三次工業革命,分別發生於18世紀末、19世紀末以及20世紀的後半段,它們分別使人類進入了機械時代、電氣時代和資訊時代。每一次工業革命的背後,都是人類通過科學技術的進步,實現了生產率的大幅度提升。
而關於第四次工業革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工業4.0”,各個國家有著不同的論斷。但究其核心,可以概括為工業的自動化和智慧化。
【圖:四次工業革命】
簡單來說,我們也可以認為這是行動網路向工業領域的深度進化。
回顧過去幾年行動網路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一條貫穿始終的主線:網路正由淺入深地滲透進產業的生產和交易的各個環節。
從最早資訊層面的連接(產業之外),到產品的購買和銷售(第三產業)、O2O等服務的對接(第三產業),再到企業服務軟體對企業效率的提升(第二產業)、B2B等交易形式對企業供應鏈的深度優化(第一、二產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個滲透過程。如果我們順著這個思路向前再進一步,可以發現行動網路下一個滲透的目標很可能是:直接介入企業產品的生產、決策過程,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與決策能力。
【表格:不同年代聯網設備數和工業設備占比】
推動這一進程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網路化設備數不斷提升。根據IHS的預測,到2020年,全球網路設備接入數將達到800億,其中工業設備佔比會達到60%。工業設備的網路化使得生產過程,可以被全面的監測和模擬。通過總的控制台,將能夠實現生產的動態規劃和調整,不停工即可即時改變生產參數和生產條件。同時,對於Big Data分析和處理能力的提高,將能夠更準確的分析市場動態、預測使用者需求,為生產提供指導。
C)中國彎道超車的機會
上文已經提到,前三次工業革命大大提升了人類的生產效率,但中國在這三次工業革命中基本處於旁觀者的角色。受制於內外戰亂,中國並未能第一時間享受工業革命的成果,在工業化進程上大大落後於西方國家。而現在的中國正處於高速發展的和平時期,面對悄然降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這一次中國企業是否能夠抓住機遇站上主戰場,甚至彎道超車?我們的觀點是:有機會,而且機會巨大。
【上圖:世界各國機器人市場】【下圖:世界機器人使用密度】
從市場規模來看,中國雖然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自動化升級市場,但其增長潛力依然非常大。(從機器人和工人的比例來看,中國大大低於主要已開發國家,甚至僅為世界平均水準的一半。)同時,完善的產業鏈和基礎設施、大量的技術人才儲備也為中國企業的自動化升級供了良好的發展土壤。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在特定的行業中,已開發國家同樣缺乏行業自動化經驗。
在20世紀中期到後期,美國等當時的製造業大國同樣面臨著勞動力供應緊縮、成本上升的問題。當時的解決方案是通過產業向中國等地轉移來完成產業改造;而如今,當中國面臨類似的問題,卻並沒有發生產業向第三世界國家的大規模轉移。這主要是因為綜合來看中國的基礎設施、支援體系和成熟的產業鏈,使得中國相比其他第三世界國家,仍然具有較大的競爭優勢。
同時,自動化改造成本的降低、投資回收週期的縮短,也使得中國公司更願意進行“產業升級”而非“產業轉移”。這就誕生出很多全新的行業機會,中國的創業公司如果能夠憑藉對中國國內的市場、客戶更深刻的瞭解,提供更好的服務和執行力,就有很大機會在同一起跑線上,超越歐美已然龐大的競爭對手。
同時,從資本市場的認可度來說,工業升級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領域。事實上,”工業4.0“這個概念反映到資本市場上,是先從二級市場開始的;從2014年開始,二級市場對於機器人和工業4.0概念的股票一直比較認可,相關的概念公司股價也一路走高。
【圖:機器人、工業4.0指數VS大盤指數走勢】
與此同時,一級市場的工業自動化專案的投資主體也多為上市公司,這意味著市場對於優秀的工業自動化投資標的認可度非常高。這對於這個領域的創業者而言一定是個好消息,對於我們這樣的早期投資機構而言,也意味著我們有足夠大的空間去和優秀的創業者們攜手前行。
綜合以上三大方面的原因,我們說,“工業升級”將是一個歷史性的投資機會,我們也願意和這個領域的優秀創業者一起,將“中國製造”升級為“中國智造”,在這一次的產業革命中打造屬於中國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