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智酷 | 研究出品杜會堂
研究結論:
1. 行動化是下一波網路浪潮的關鍵,但Facebook自行開發的行動應用大多發展不利,Messenger是為數不多擁有大量使用者的產品;
2. 行動廣告是Facebook收入的主要來源,佔總體收入68%以上。發展行動業務意味著更廣闊的商業前景;
3. Facebook計畫將Messenger發展為平台級服務,WhatsApp則繼續堅持核心的通訊功能,與Messenger形成差異,避免因為功能重疊而造成內部競爭損耗;
4. 資本市場對Facebook的戰略給予積極回饋,外部分析預測2020年Messenger和WhatsApp將為Facebook帶來90.51億美元的回報。
序為啥互為對手的Messenger和WhatsApp能共存?
Facebook Messenger是個“頑強的存在”。
在App Store上,它惡評如潮,一星評論比比皆是,但Facebook從未放棄對它的支援。
就在上周,Facebook宣佈在全球範圍內,實現Messenger帳戶和Facebook帳戶的分離。無需使用Facebook帳號,Messenger用戶可以直接通過手機號註冊帳,號進行登錄——Messenger徹底擺脫Facebook的限制,開始擁抱更多用戶。
去年被Facebook以190億美元收購的WhatsApp,今年也開始釋放更多能量。WhatsApp在今年2月推出網頁版服務,實現多種場景下的即時溝通;兩個月後,它宣佈每月活躍用戶達到8億,同時預測今年年底將突破10億。
作為即時通訊應用,Facebook
Messenger和WhatsApp,都有著令同行豔羨的發展活力和商業前景,然而當回到它們的所屬公司時,一個問題開始浮現:
——為何Facebook允許互為對手的Messenger、WhatsApp同時發展?
一Facebook的行動產品:除了Messenger,親兒子基本都“掛了”
2012年,Facebook上市時曾因為行動佈局不利而被華爾街看衰,上市首日即遭遇破發,股價在10天內縮水25%以上。在隨後幾年裡,Facebook連續推出數十款行動應用,但形成規模的只有Messenger。
Facebook效仿TapTalk推出的聊天應用Slingshot,在上線第二天曾進入App Store免費榜前50,但隨後下載量直線下降,不到一個月就跌出免費榜前1000。Facebook在此之前推出的新聞閱讀應用Paper,和桌面應用Home基本是同樣的命運。
分析公司Sensor Tower統計的下載量顯示,從2012年至2015年第二季,Facebook自行開發的應用僅Facebook和Messenger的下載量超過1億次。主打群聊的Groups、閱後即焚服務Poke的下載量,均未超過千萬,部分應用的下載量甚至不到10萬次。
在Facebook所有行動產品中,除本體應用外,使用者量過億的產品只有Messenger、Instagram和WhatsApp,而後兩者均為收購所得。
二 行動廣告是Facebook的核心收入 68%的收入都靠它
行動化已經被眾多公司證實是,下一波網路浪潮的關鍵,Facebook也同樣如此。
最新財報顯示,Facebook每月活躍使用者為14.4億,其中行動端每月活躍用戶達到12.5億。和去年同期相比,Facebook行動端月活用戶增長24%,增長率約是整體用戶增長率的2倍。
在另一邊,行動端廣告正在成為Facebook營收的核心來源。自2012年第二季開放行動端廣告投放至今,Facebook移動廣告收入始終呈現大面積增長。今年第一季度,移動端廣告收入達到24.2億美元,同比增長59%。
相比之下,Facebook非行動端的廣告收入基本保持不變,遊戲、支付等其它業務的收入也表現平平。
用戶是廣告投放的基礎。隨著行動端廣告佔比不斷擴大,Facebook合併Messenger、WhatsApp的可能性更加微小。他們正在遵循前人驗證過的正確做法,努力將Messenger、WhatsApp差異化發展,吸納更多用戶,以此增加行動廣告收入,獲得更加收益。
三 Messenger vs. WhatsApp:一個變成平台 一個保持簡單
Facebook在很早之前,就試圖將Messenger打造為平台計畫服務。一年前,Facebook挖來PayPal CEO大衛•馬庫斯(David Marcus),令其行動通訊業務。在同一年,Facebook
Messenger豐富基礎服務,加入語音訊息、語音通話、轉帳等多項功能。
在今年3月舉行的F8開發者大會上,Messenger平台化服務正式對外推出。札克伯格宣佈已有40多項服務接入到Messenger平台,它們包括:
- 能夠豐富好友聊天的工具型服務。Ultratext允許使用者發送閃光文字,Camoji支援使用者將照片,轉換成GIF動態表情,除此之外,還有應用能夠將聊天中的文本資訊轉換為歌曲;
- 內容型服務,包括體育網站ESPN、天氣服務網站TWC、GIF圖片搜尋引擎Giphy等。儘管目前還沒有大規模的媒體介入,但Facebook在5月推出了“Instant
Articles”媒體平台,鼓勵媒體通過該平台發佈內容全文。預計“Instant Articles”的媒體內容接入到Messenger平台只是時間問題;
- 電商服務,服裝零售商Zulily和Everlane均是首批接入Facebook Messenger平台的電商企業。通過Facebook提供的Messenger on Business服務,使用者能夠快速完成交易、聯繫商家、提交/修改訂單、查詢快遞。儘管目前尚不確定是否支援直接向商家付帳,但支付功能的開通,應該只是時間問題——Messenger在此之前已經開通了用戶間的轉帳功能;
和Facebook
Messenger不同,WhatsApp依舊堅持簡單的通訊功能。今年F8開發者大會上,WhatsApp創始人明確表示暫時不會開放服務。WhatsApp快速流行的主要原因,在於其提供核心功能的同時,又能保持簡單專注,對Facebook來說,WhatsApp的簡單風格能夠和平台化的Messenger形成差異,避免因為功能重疊而造成內部競爭損耗,因此允許二者同時發展便不難理解。
結語 Messenger和WhatsApp面對的是兩個不同的市場
作為熱門的互聯網產品之一,通訊應用具有天然的高頻使用屬性。Statista今年3月的統計顯示,全球行動通訊應用中,有8款應用的每月活躍用戶超過1億。除了微信、QQ,WhatsApp和Facebook
Messenger同樣位列其中。
行動通訊應用龐大的使用者量,意味著無限的商業機會,廣告、電商、支付、遊戲……都可以基於行動通訊展開——某種程度上,它的商業價值只取決於你的想像力。
今年4月,Facebook宣佈WhatsApp每月活躍用戶突破8億;3個月後,Messenger的每月活躍用戶也達到了7億。然而和它們龐大的用戶量相比,WhatsApp至今只為Facebook貢獻4900萬美元收入,而Messenger沒能帶來任何收入。
商業化開發迫在眉睫,Messenger的平台化策略就是重要一步。資本市場對Facebook的戰略給予積極回饋,德意志銀行在6月的一份報告中將通訊應用視為Facebook下一波的創新重點。分析師在報告中稱,隨著大規模貨幣化的進行,預計2020年Messenger和WhatsApp將為Facebook帶來90.51億美元的回報,佔Facebook廣告收入的17%。
App Store上Messenger的惡評依舊,但它的價值正在不斷放大。Facebook顯然不會為外部評論困擾,Messenger、WhatsApp並駕齊驅的發展策略預計將長期執行。事實上,早一年前,札克伯格就曾對Messenger和WhatsApp的發展作出極為準確的判斷,他說,“Messenger像是朋友聊天的工具,WhatsApp則像是簡訊的替代品。雖然聽起來差不多,但這是兩個不同的市場,每一個都十分巨大。”
本期分析師:杜會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