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世界網
一會兒是幫我們打掃房間、把披薩送到我們手上的忠實僕人;一會兒又成為偷走我們工作要統治世界的惡魔。由於科幻小說和電影作品的宣傳,機器人概念自誕生以來就充滿了爭議。但是這些科幻作品中描繪的機器人有多少是真的呢?現在世界上有超過8600萬台機器人,機器人產業最近也被視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產業”,我們一定想弄明白機器人一旦氾濫成災以後的情景是怎樣的。
“恐怖谷”的概念來自一種審美假設,如果一種東西無論從外觀還是行動方面看起來很像人(但是又不太像),那麼人看到了這種東西會感到不舒服,甚至會產生厭惡恐懼等情緒。考慮到這一假設,現在機器人產業主要在發展自動機器,而不是“類人”機器人。雖然不能指望人們能夠克服這種情緒,但是對於類人機器人的負面情緒並不會成為很多新機器人項目成功的障礙。
半夜左邊這位突然冒出來,一般人是會產生恐怖谷效應 |
隨著在很多服務和社會化場景下,機器人取代人工的情況越來越多(例如醫院和看護中心),類人機器人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多。社會技術專家 Sherry Turkle 說道:“機器人的臉引發我們的想像:機器人和人類可以從外表看不出區別。”基於“類人”機器人的需求增長,開發者如何克服恐怖谷效應變得越來越重要。要克服恐怖谷效應,機器人工程師先要從半類人機器人開發開始。半類人機器人還可以保持傳統機器人的樣式,但是增加一些非常基本的(甚至卡通的)人類特徵。
現在,絕大多數面向終端使用者的機器人還是純功能型的。從能夠空中運輸的無人機到自動吸塵器,絕大多數機器人被設定成為人服務的機器,而沒有考慮與人交流的問題。未來五年,機器人與人類交流將成為現實。現在類似蘋果Siri這樣的個人助理應用程式,已經使人們習慣用自然語音的方式來交流。隨著與Siri類似的語音辨識軟體被機器人行業廣泛採用,這些面向消費者的功能機器人將很快具有社會陪伴功能。
Milo機器人,機器人將更多的介入人類生活 |
2015年已經有很多社會機器人上市。上個月 RoboKind 公司上市了一款“Milo”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可以陪伴有自閉症的兒童,幫他們來適應社會交往。今年 Indiegogo
在眾籌網站籌集了超過220萬美元,來開發一款名為“Jibo”的機器人,一個家庭用的自動幫手。雖然這些項目聽起來還有點像科幻小說,但是伴隨著物聯網的成長,消費類機器人將很快進入到現實生活。全球現在有250億個聯網設備,像Jibo這樣的機器人可以與周圍的聯網設備進行交互,構築一種社交場景,更多的設備(當然最好是機器人)加入到網路以後,這些機器將會變得更智慧。
3.人工智慧的發展將會受到管制
史蒂芬霍金教授近期關於發展人工智慧將會導致“人類滅絕”的言論備受輿論關注。當然很多技術專家認為霍金的言論不過是杞人憂天,但是事實上,霍金並非唯一擔心人工智慧的人。包括比爾蓋茨、億隆馬斯克等科技大佬在內的人都同意霍金的看法,認為人工智慧或許是人類“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威脅”。人工智慧若不受到監管,極有可能會傷害人類 |
機器人領域近幾年的一個熱點是無人機在消費和工業市場的廣泛應用。最早用於軍事用途的無人機,曾是主流媒體爭議的焦點。雖然現在仍有爭議,但是過去6個月無人機在消費市場大受歡迎,人們用無線控制的無人機用來觀測鳥類或者當作高端兒童玩具。與此同時,一些商業用戶開始考慮使用無人機來提高供應鏈的效率:用無人機來送貨。
無人機將介入普通人的生活,減少政治色彩 |
除了上面談到的那些,硬體成本的下降才是普及消費類機器人關鍵驅動力。這些成本的下降部分是由於智慧手機市場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普遍用到的器件,由於用到了手機上而被大量生產,例如攝像頭、感測器與語音辨識模組。這樣擁有私人機器人再也不是千萬富翁的專利,普通百姓也可以很快擁有自己的機器人。
樹莓派、Arduino等低成本硬體將使開發機器人的成本大幅降低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