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日報 RFID世界網
未來的某一天,智慧手環震動叫醒,嬰兒的連身衣記錄了孩子整晚的體溫、呼吸、睡眠情況發送到父母手機上;出門運動,一邊通過智慧眼鏡瞭解當天的新聞、股市,一邊腳下的鞋和身上的衣服已經記錄跑步時的心率、血壓、血糖以及熱量變化;遠端控制家里的麵包機、咖啡機,回到家就正好可以吃早餐;上班途中隨時監控和瞭解家中各項設備和孩子的情況,洗衣機顯示存在障礙並已經自動保修到售後了……以上這些場景並非什麼癡人說夢,而是“互聯網+”浪潮下正在湧現出來的新商機。
據有關專家介紹,隨著感知、辨識、無線通訊、雲端服務、大數據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未來幾年,可穿戴智慧設備和智慧家居等,具備典型“物聯網”屬性的設備,和應用市場將會加速成熟。
而在逐步實現“萬物互聯”的技術過程中,醫療、健康、家居、環境保護等眾多傳統領域,都將迎來全面進化的商機,而這其中,可穿戴智慧設備和智慧家居所描繪的智慧生活,將會是最先被開掘的“金礦”。
而在逐步實現“萬物互聯”的技術過程中,醫療、健康、家居、環境保護等眾多傳統領域,都將迎來全面進化的商機,而這其中,可穿戴智慧設備和智慧家居所描繪的智慧生活,將會是最先被開掘的“金礦”。
Apple Watch大賣可穿戴設備漸成時尚
2012年因谷歌眼鏡的亮相,被稱作“智慧可穿戴設備元年”,之後智慧可穿戴設備的“熱度”一路攀升。可穿戴智慧設備的走紅,一方面是近年基於3G/4G的行動網路發展迅猛,高速、便捷的網路連接能力,也讓更多應用和服務的網路化成為了可能,激發了人們對行動互聯的更多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由於目前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終端的滲透率已趨於飽和,可穿戴智慧設備因此成為廠商們爭奪的下一塊處女地。
不過,儘管對市場前景一片看好,去年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可穿戴設備仍是“雷聲大雨點小”,但隨著蘋果公司的Apple
Watch開賣,可穿戴設備市場掀起熱潮,引發外界高關注度。Apple Watch在第一季的出貨量為63.1萬塊,蘋果CEO庫克稱市場反應超過預期,將加大供貨量緩解供不應求的情況。市場研究公司IHS預測,今年 Apple Watch出貨量將達到1900萬塊,在智慧手錶市場上的市佔率將達到56%。
業界對於可穿戴智慧設備市場充滿了期待,市場研究機構CCS
Insight發佈的預測報告,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從2013年的970萬台,提高至2018年的1.35億台,並預估2018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有87%的比重是屬於手腕相關產品,包括6800萬隻智慧手錶,以及5000萬隻智慧手環。
IHS分析師安東尼奧斯·馬婁利斯也表示,Apple Watch成功將推動整個智慧手錶市場的增長,並預計全球智慧手錶的出貨量,將由2014年的360萬塊增長到2020年的1.01億塊。
IHS分析師安東尼奧斯·馬婁利斯也表示,Apple Watch成功將推動整個智慧手錶市場的增長,並預計全球智慧手錶的出貨量,將由2014年的360萬塊增長到2020年的1.01億塊。
Apple Watch的成功大賣,無疑將讓更多的廠商加入到這個市場中來。目前在國際市場,微軟、谷歌、索尼、三星甚至是耐吉、愛迪達等傳統企業,都已經向智慧可穿戴設備伸出了觸角。而在中國,百度、奇虎360、小米、中興、華為、TCL等也在紛紛加快“入市”。
一份由ZDC網路消費調研中心發佈的《2014-2015年中國智慧穿戴設備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1月中國智慧手錶市場的品牌數量僅有20家,8月便超過了40家,年底時達到了 47家,產品數量也多達78款;智慧手環廠商去年也從不到10家增長到突破30家,產品數量從10款增長到50款。今年4月初,大陸華米科技公司CEO黃汪宣佈,小米產品鏈中的第一款可穿戴設備小米手環,銷量已破400萬,華米已成為中國最大、全球第三的手環公司。
一份由ZDC網路消費調研中心發佈的《2014-2015年中國智慧穿戴設備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1月中國智慧手錶市場的品牌數量僅有20家,8月便超過了40家,年底時達到了 47家,產品數量也多達78款;智慧手環廠商去年也從不到10家增長到突破30家,產品數量從10款增長到50款。今年4月初,大陸華米科技公司CEO黃汪宣佈,小米產品鏈中的第一款可穿戴設備小米手環,銷量已破400萬,華米已成為中國最大、全球第三的手環公司。
據中國可穿戴計算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發佈報告指出,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2014年的規模達到人民幣22億元,2015年由於Apple Watch的帶動效應,市場規模將擴大到135.6億元;到了2016年,預計產業服務和大數據平台的搭建進一步實現,基於健康大數據的服務類產品逐步成熟,產品差異化增大,下游設備廠商面臨新的洗牌,但市場規模會增加到228億元以上。
各路廠商搶出手家居智慧化掀熱潮
不只是可穿戴設備,在物聯網推動下,家居智慧化也成為了全球科技企業爭相投入重兵的領域。去年1月,谷歌以32億美元收購了智慧溫控設備製造商Nest Labs Inc;6月,蘋果發佈了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同年,三星也收購智能家居平台Smart Things,巨頭們的熱捧,讓2014年被業界稱為智慧家居發展的“元年”。
而據《2010-2015中國智慧家居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預測,中國智慧家居市場也將在2015年達到1240億元。如此 “錢景”,自然吸引了眾多廠商爭先恐後地投入其中。目前搶先一步的是小米,該公司已經在智慧家居領域投資了20多家公司,未來更是準備收購100家智慧硬體企業;後發的奇虎360也以手機和路由器為控制中心,推出了智慧攝影機、空氣檢測大師、燃氣衛士等眾多產品的;就連京東也宣稱未來要成為中國最重要的智慧產品流通管道,相繼發佈了JD+計畫和京東智慧雲,並推出了可操控不同智慧硬體設備的“京東微聯”超級App。據介紹,目前已經有300款智慧產品接入京東智慧雲,超過1000款產品在對接中。
對此,大陸的傳統家電廠商當然不敢怠慢。幾乎所有的家電大廠都先後公佈智慧轉型戰略,或自建,或與網路廠商合作,進行智慧家居領域的探索和嘗試。繼去年發佈U+戰略,和蘋果Homekit、百度、阿里、京東、360、魅族等眾多企業展開合作後,今年初,海爾對其針對智慧家居市場的U+開放平台進行了升級,並針對七大智慧生態圈推出眾多智慧新品。
美的集團的規劃,未來美的M-Smart系統將建立智慧路由和家庭控制中心,並擴展到黑電、娛樂、機器人、醫療健康等品類。TCL也在推動智慧家電產品的跨品牌互聯互通,通過雲平承載智慧家電產品,連接雲端的後台資訊處理與服務,推出作為智慧家庭管理中心的“智慧管家”產品。
創維從智慧電視作業系統入手,在底台層植入智慧家庭模組後,通過全網系統升級,快速讓數千萬使用者進入家中電視的智慧家庭入口。
美的集團的規劃,未來美的M-Smart系統將建立智慧路由和家庭控制中心,並擴展到黑電、娛樂、機器人、醫療健康等品類。TCL也在推動智慧家電產品的跨品牌互聯互通,通過雲平承載智慧家電產品,連接雲端的後台資訊處理與服務,推出作為智慧家庭管理中心的“智慧管家”產品。
據Juniper Research最新研究,到2018年,智慧家居市場總規模將達到710億美元;2018年中國智慧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1396億元,市場規模約佔全球總規模的32%。而《2010-2015中國智慧家居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則預測,中國智慧家居市場規模,2015年將達到1240億元。
儘管前景一片看好,但目前來看受平台、成本、消費者接受度等影響,智慧家居發展並未如業界期待的迅猛,預計真正爆發還需時日。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秘書長陳鋼就表示,智慧家居是一個系統工程,智慧產品只是前臺的表演,後臺需要有強大技術和網路作為支撐,加上目前消費者的教育尚處於初步階段,目前智慧家居行業尚未完全落地,仍處於培育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