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照明
今年以來,中國大陸LED市場降價潮風起雲湧,尤其以LED T8燈管和T5支架為代表的通用產品,其價格戰更是掀起狂浪。一些企業樂此不疲,個別上市企業也打著搶佔市場的旗號,帶頭參與其中,T5支架價格從RMB 15元一路降至8元左右。
對於這一市場現象,我們應作如何看待呢?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產品成本。以T5支架為例,一支16W符合中共國家3C標準的LED T5支架材料成本為:殼體4.5元、驅動10元、中國國產中檔光源4元、PCB板1.8元,合計20.3元。如果按市場所謂的不達標流通品標準核算,其保證能點亮的極限成本為:殼體3.5元、線性驅動1.5元、鐵支架合金線光源2元、PCB板1.5元,合計8.5元。如果製造成本按15%計算,則兩種情況的總成本分別為23.3元和9.8元。
企業出廠銷售價8元,直接成本9.8元,這種價格倒掛現象為何能盛行市場?洞悉市場經濟環境下形形色色的甩價現象,結合LED照明行業現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第一種情況是企業的專業化水準發生質變,有了新產品上市,對老產品進行清倉處理,以便讓位新產品而進行的低價拋銷。這種情況在目前的LED行業並不存在。
第二種是企業倒閉關門,甩價拋貨。企業接近關門,要還債,要清算,只有超低價格才能清理庫存,快速變現。這種情況在目前參與價格戰的大中型企業中也並不存在。
第三種是套現。企業利用上下游的財務往來關係,低價拋貨,套取現金。仔細觀察各參戰個體,個別企業難避此嫌。
第四種情況則是戰略性低價甩賣。企業為了實現某種戰略目標,比如實現市場佔有率的絕對領先,或在自己的競爭領域已處於絕對領先地位時,為了清理門戶、封殺競爭對手而進行低價傾銷。
綜觀目前LED行業的價格戰,我們很難發現真正的具有完備戰略規劃的參戰企業。即使個別已在股票市場擁有一席之地的企業,近年來一直以超低價衝擊市場,貌似搶佔市場,戰略目的明顯,但其在穩健通路的建設、品牌效應的打造等市場運作的整體系統態勢上,卻是十分的低級和紊亂,根本看不出明確有效的戰略意圖規劃。
更為可悲的是,大部分參戰的中小企業,都是為了獲得比主要競爭對手更具價格吸引力的優勢,而進行的戰術性降價,誤打誤撞地被拖進了低價深淵,他們既不肯輸掉市場,又不想品質過濫,結果以較大的性能價格比的差異為代價,越陷越深,最後只會是萬劫不復。
市場經濟時代,各行各業都有許多通過戰略性降價,獲取市場主導地位的企業,這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已成為中國企業競爭獲勝的必由之路。今天的網路時代,我們時常聽到兩個熟悉的名詞即“免費模式”和“極致價格”,從根本上講,這也是利用成本和價格槓桿做市場。然而,他們價格槓桿操作的出發點是客戶利益,即客戶讓渡價值。
360、百度、QQ等在給廣大客戶提供平台系統,免費服務的同時,獲得了巨大的附加效益;小米手機的極致價格理念,是保證產品最優性能基礎上的成本控制,並且,通過去中心化的管道設置,大幅縮減銷售成本,以讓利消費者。
製造業產品行銷邊際成本高的特點,決定了難以實施免費模式,而小米的價格極致模式正是免費模式理念在製造業的深度演繹。這樣的客戶價值理念十分值得照明行業的企業學習、深思。
反觀照明行業的價格戰,即使企業擁有再大的投資實力,如果產品價格長期持續地低於製造成本,其產品品質可想而知。以LEDT5支架為例,我們姑且不談諸如顯色指數、色溫等照明的光品質指標,就是最基本的標注功率的真實性、使用的安全性、光通量的維持性以及產品的有效壽命等,能給客戶一個真實準確的解釋嗎?
這些產品的實際品質生產廠家清楚、經銷商清楚、行業也清楚,唯獨不清楚的就是消費者。另外,一些企業的銷售仍然採用多層次管道模式,一、二、三級經銷商累積加價,消費者的到手價格與採用扁平化管道的優質產品價格旗鼓相當。如此的價格戰,究竟意欲何為?
在此,我們不禁要問:價格戰企業老闆及其經銷商,8元LED T5支架你家裝潢會用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