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anr 郝 影
『對昆蟲有生理和心理反應的請慎入』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發佈過一篇報告,認為人類應該更多食用昆蟲,原因有三:昆蟲的營養價值高,具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等;對環境友好,昆蟲飼養可以不用佔據耕地,屬於低投入產業;人類一直就有食用昆蟲的習慣,比如中國人常吃的蟬蛹,且飼養昆蟲門檻較低,不發達地區可以參與生產。
這篇報告一出,世界上湧現出了一批生產昆蟲食物製品的企業,來自奧克蘭的
Tiny Farms 就是其中之一。就像典型的矽谷企業一樣,Tiny Farms 最初也是成形於後院車庫。不同之處在於,當很多初創公司在開發下一個可能顛覆世界的 app 時,Tiny Farms 則在潛心研究如何建立高科技蟋蟀養殖孵化器械,讓蟋蟀像雞肉一樣登上千家萬戶餐桌。
我們希望將現有的設計、傳感、資料獲取技術應用到昆蟲生產養殖流程中,提高效率。
Tiny Farms 的聯合創始人 Daniel Imrie-Situnayake 如此闡述了自己的初衷。如上文所說,雖然世界上已經有不少生產昆蟲食物製品的企業,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的報告中,也提到昆蟲養殖門檻很低,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研究大規模、高效率養殖昆蟲的技術,如蟋蟀。這也就是 Tiny Farm 致力於解決的問題。
Tiny Farms 的核心,在於利用資料來優化整個生產流程,從幼蟲孵化繁殖,到昆蟲飼料給送,再到成蟲的飼養。其實相比於 Tiny Farms,很多傳統的昆蟲飼養是缺乏“數目字管理”的, Imrie-Situnayake 表示,生產流程的資料化,可以清晰地告訴我們生產中的瓶頸在哪裡,並可以利用快速成型建模等,現代技術構建和測試解決方案。
以資料為導向,設計一整套完善的昆蟲生產養殖系統是 Tiny Farms 的宏大願景:
這套系統可以減少人為干預,這樣你才會有時間,去處理巨量生產出來的食物成品。設想一下,如果一座城市有規律地食用昆蟲的話,你一天可能需要生產數百噸,現有的技術顯然無法達到要求。即便以食用昆蟲現有的市場規模來看,它已然比兩年前擴增了很多,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現階段,Tiny Farms 將昆蟲的飼養物件鎖定在了蟋蟀上,希望能夠儘快構建一套生產系統和流水線生產器械,可以快速發現生產瓶頸,高效的供應食用蟋蟀。Tiny Farms 此前曾為數家昆蟲養殖農場擔任顧問,目前正在洽談新一輪融資,以建立生產研發系統,將這一套資料驅動型技術,應用在蟋蟀的飼養之中,並計畫在未來繼續開發,適用於其他類型昆蟲的生產系統。
實際上,根據 FastCompany 的報導,Tiny Farms 現在已經在著手研究可規模化生產的蟋蟀麵粉,出售給其他機構進行測試。它計畫在未來數年裡,以特許生產經營的方式,推廣其生產技術和生產系統。
插圖來自 FastCompan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